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清谈风气对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49:39 0


六朝时期的清谈,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像表演,不仅讲究谈的内容和谈的形式,而且讲究谈的道具和场景。

今人若要拍以六朝为背景的电影,一定少不了的道具,是麈尾,做法是在竹条或木条的一头绑上一串马尾毛,可以拿在手上挥来挥去。后世的戏剧中,与道家、神仙有关的剧情,总要让角色手里拿一根麈尾,这种设计就是源自六朝清谈。

为什么要用麈尾?很简单,谈客在讲谈中一定会使用手势加强效果,后来仅靠两只手做手势便不够用了,那就再加上麈尾助谈,这也是为了增加谈话表演的戏剧性。

清谈的戏剧性提高了,现实性也就随之不断降低。清谈开始时的一个主题是才性,这是明显延续清议而来的,其核心是我们究竟如何辨识和理解人才。人有怎样的天性,会产生什么样的能力?不同的能力,各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事,不适合做什么事?这也就是刘劭的《人物志》关注的焦点和论述的内容,这样的著作显示出在乱世中任用人才的现实需求。

这样的话题,越到后来越抽象,也就越来越远离现实。清谈的焦点,不再是如何辨识人才,如何用人,而是“才”与“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讨论一个人的天分和能力,到底是同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关于这个抽象的议题,人们产生了四种立场:才性同、才性异、才性离、才性合。第一种立场认为,能力和天分是一样的,一个人表现在外的能力,同时就代表他内在的天分;第二种立场认为,能力归能力,天分归天分,前者是后天的,后者是先天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第三种立场认为,能力和天分是区分开来的两种概念,是我们看人的两种不同角度;第四种立场认为,天分和能力虽然是两种东西,但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无法分开。

清谈进行的时候,参与谈话的人要选择自己的立场,然后摇着麈尾,或优雅或雄辩地说出自己的理由,之后再与不同立场的人互相诘难问答。清谈变成了辩论赛,并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这是一个表演的舞台,看谁能在规则的约束下表演得最好。这种表演远比谈出什么有智慧、有启发的言论更重要。

因而清谈中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流行话题。才性这个话题流行了一段时间,谈得太多也谈不下去了,于是名士们转而流行谈“自然与名教”这个话题。谈这个主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名教是维系当时集体秩序的主要力量,这些人都生活在名教的规范中。然而,乱世造成的秩序瓦解,又必然带来一种反人为秩序、不相信人为秩序的悲观看法,持这种主张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抬高自然,以追求自然为时代的出路。名教与自然之间存在张力,二者都是宽泛的大题目,很适合作为辩论的主题。

讨论名教与自然,还有一个社会功能,就是为名教背后的贵族秩序提供合理化主张。有的名士主张,名教即自然。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贵族阶级,为什么会有人高高在上,而其他人却身处卑贱?这就是自然,这种等级差别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在清谈中,名士以戏剧化表演的形式,谈论并突显自己的价值观。

清谈的戏剧化表演的领域,从有限的谈论形式,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不仅出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还有名士将自己的生活刻意弄得与别人不一样,刻意追求惊世骇俗的风格。这些名士主张,名教是反自然的,而自然应该高于名教,那么人就应该按照自然,过一种反名教的生活。

强调自然,反对名教,名士们一方面从《周易》《庄子》《老子》等书中汲取关于自然的种种观念和说法,后来又添加了外来的佛教教理;另一方面则追求在生活上以戏剧性的方式反对名教,通过表演展现。这派名士中最有名的,前有“八达”,后有“七贤”,“七贤”的名声比“八达”更响亮,所以后世讲魏晋历史,就一定要提到“竹林七贤”,他们成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6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