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中国大乘佛教的思想渊源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50:13 0


后来在中国流行的“大乘”,追根溯源,便是从大众部中产生的。“大乘”同样神化佛祖的身份,认为佛祖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在阿罗汉之上,“大乘”添加了“菩萨”,菩萨介于阿罗汉与佛之间。“大乘”甚至进一步将上座部追求的修行目的窄化为只是想成为阿罗汉,于是在中国佛教中出现了“自了汉”的说法。

“大乘”重“菩萨道”,意味着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痛苦,还要帮助别人解决痛苦。在价值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低于帮助别人解脱痛苦。这是大乘佛教中特有的“菩萨道”。世人不离地狱,我誓不离地狱,这是菩萨发愿的关键内容。在这里,大乘佛教区分了根本佛教、原始佛教中没有的信众,其中有救人者和被救者,而他们不再只是得解脱者和未解脱者而已。甚至原本地位崇高的得解脱者,在大乘佛教中也被降级了,他们的地位低于救人者。

因而大乘佛教“重救渡”,强调救人的高贵性质,相对而言则“轻戒律”。因为救人要用各种方法,用各种工具,且按照被救者的情况灵活运用。于是,大乘佛教在对戒律的强调上,便没有上座部那么严格了。

比起上座部,大乘佛教有着强烈的人间性,因此在家居士的重要性就被抬高了。上座部中,出家才是修行的正道,比丘、比丘尼受到尊崇。相对而言,大乘佛教中有《维摩诘经》这样的经典,彰显的是在家居士维摩诘的智慧和能力。因为“重救度”,所以留在俗世人间的在家居士,比与俗世隔离的比丘、比丘尼更有机会,也更有成就。

大乘佛教主张,我们所体验的世界是空幻的,这也不是根本佛教中佛祖的主张。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而成,和万事万物皆虚空,这是两回事。在大乘佛教中,尤其在龙树的中观思想里,所有因缘所据者才被论述为空。中国最流行的佛教经典,比如《心经》《金刚经》,都继承了如此主张“空”的教理。

做上述比较,是为了提醒大家:理解佛教传统,认识中国佛教的兴起,不能过于坚持中国本位立场。要主张中国佛教的特质,毕竟还是得先弄清楚佛教原本的样貌,才能通过对比找出合乎史实的说法。很多突显中国佛教独特性的说法,往往言过其实,也低估了从印度佛教传过来的内容。

另外也要提醒:因中国本位而产生的偏见,认定“大乘”佛教高于“小乘”佛教,因而主张中国佛教也就高于南传佛教,也是夸大其词。“大乘”与上座部有明显的区别,却不见得可以分出高下。上座部的佛理有自身的价值,我们不应该以“小乘”的称呼一笔带过。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衍生出不同的内容,但我们不能认定,只要是从中国衍生出来的内容,就一定更有价值。看待历史时,最好别急着评价,先弄清楚历史事实比较重要。

具备了原始佛教的基本认识,我们才能较清晰地掌握佛教在中国的变化,也才能进一步认识佛教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国中古历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7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