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十二因缘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50:07 0


根本佛教最核心的关切是解决痛苦,所有的说法和解释都密切围绕解决痛苦的需要。而解决痛苦的开端,是重新解释这个世界,也就是诉诸人的思维认识。根本佛教非常强调思维、思辨,有时甚至不太像宗教,因为它标举的是“思”,是靠解释、说服的,而不是“信”。佛法的开端,是用想的,即人如果不能正确地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可能得到解脱。

根本佛教由这个核心,进而衍生出“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支”。在佛祖看来,构成世界的图像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缘”,他将耆那的观念延伸到极致,强调事物皆由“因缘”构成,而且“因缘”是个庞大、完整、复杂的“大锁链”,世上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因此,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任何事,都是有来历、有理由的,而且现在所做的任何事,也都在创造“果”。这是人生最大的正谛,也是最需要人正确把握的。

“因缘”中,有“业”,即过去的因造成的果;还有“法”,即现在的因,其果还没有“现”,是隐藏着的。佛法的因缘解释极其复杂,再加上原本婆罗门教的轮回观,结成了天罗地网,将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纳入其中。没有任何事是偶然的,即便所种的因没有现实之果,也会形成潜在的“法”,而在将来某一天“现”。

“十二因缘”本身是一个因果联结,最先起于“无明”,即人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不正确,就如同陷入黑暗中。“无明”所造之果,就是“行”,就是妄动。然后,“行”引发出“识”“色”“入”“触”“受”,它们分别有“六识”“六色”“六入”“六触”“六受”。这些源自“无明”的刺激、反应,就造成了前面所说的“五阴炽盛”,而使人进入不安宁、不安定的境地。

“六色”,讲的是外界刺激与我们感官之间的关系;“六入”,则是我们感官受刺激之后产生出来的;“六触”,则是因“六入”而引起的反应;“六受”,则是这些反应,成为下一个行动的中间联结。

“十二因缘”中,前面的都是后面的“因”,后面的都是前面的“果”。“六受”之后,人经由这些感官反应,进一步产生“爱”,也就是顾惜的欲望,或者说控制和占有的欲望;有了“爱”,接着就会去“取”,也就是追求、争取更多,然后就要“有”,也就是认定这些是属于自己的,把自己的存在与这些事物相联结。

这些都是强求,当然也就都是痛苦了。人要“取”,要“有”,所以就有“生”的痛苦。有“生”,必然有“老、死”,如此绕了一个因果之圈,“老、死”返回“识”,或返回“无明”,或返回“行”,人对“老死”的知觉和恐惧带来更多的盲动,甚至以错误的方式防止、避免“老、死”。

“十二因缘”也帮我们解释了另一层的因果关系,那就是“惑”“业”“苦”。人“无明”,就是有“惑”,有“惑”因而造“业”,“业”便带来了“苦”。在当下之前,人就有造成现实之“苦”的种种过去之因,它们产生现在之果;现在之果又进一步刺激人去爱、去取、去拥有,这就形成了现在之因,它们又继续造出未来之果,这叫作“二世一因果”。

整个“十二因缘”图是“三世二因果”,从两个层次完整地包含了人生中的每一项遭遇、每一种感受,让人明白为什么自己身上会发生这种事,从而探求自己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佛祖提出的基本教导,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之谓“三法印”,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真理。“诸行无常”,意思是你的任何作为,无论是对事还是对物,都会带来不稳定。因为任何行为都不可能是恒常的,没有恒性,有所改变,那就是破坏。这项主张,明显受到了数论派关于“我”与“物”互动观念的影响。

“诸法无我”,意思是所有的原理、规律都没有本性,没有内在真实性,人不应该执着于此,执着于任何原理、规律,认定其非如此不可,因为那样就掉入“十二因缘”中了。

因而,真正能解决所有痛苦,也是人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涅槃寂静”。但涅槃寂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全都不动,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没有任何不安稳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所有的“苦”吗?

应该不是。根本佛教阐释的涅槃寂静,比较接近数论派所想象的世界之初:在“我”的欲望发出干扰之前,“物各付物”,即每样事物各居其位的状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