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南北悲歌——活跃在魏晋舞台上的贾充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8 15:32:02 0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的幼子。

贾逵年老病逝,贾充才十一岁,小小年纪,在治丧期间,举止得体,颇有法度,让人稀奇,享有孝名。

年长,入仕曹魏,任尚书郎,典定法律法令。

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跟随魏执政大臣、大将军司马师前往乐嘉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镇压魏镇东将军(镇寿春)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的叛乱。

平叛行动进展得非常顺利:斩杀了毌丘俭,打跑了文钦。

不过,那一段日子里,司马师患上了眼疾,眼有瘤疾,经常流脓。

逃入了孙吴的文钦不甘心就此失败,派儿子文鸯领兵回袭司马师大营。

病中的司马师受到惊吓,眼球震出眼眶,一病不起,只好匆匆返回许昌,留贾充督诸军。

在各路兵马的配合下,叛乱终归被平息。贾充功劳居首,增邑三百五十户。

这样的胜利,还是没能挽回司马师的生命。

一代枭雄司马师于当年三月不治身亡,头也不回地直赴阴曹地府了。弟弟司马昭接掌他的权力,操控魏国大权。

司马昭除了接收哥哥的权力,也接收了他留下的班子成员。

贾充作为一个初立大功的新晋,很快走进了司马昭的视线。

司马昭将之擢为大将军司马,不久,又转为右长史。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诞,曾与贾充一起跟随司马师征讨毌丘俭、文钦的叛乱,战后论功,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不久,追击东吴军有功,再获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

实际上,诸葛诞和造反派毌丘俭、文钦等人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喝过酒,一起吹过牛的战友。

毌丘俭和文钦等人的叛乱虽是自取灭亡,但毌丘俭死得那么难看,他的家属、亲友、族人都被牵连诛杀,诸葛诞不免兔死狐悲,同时,心中横生出许多不安。为求自保,他在当地收买人心,蓄养数千死士,大造新城。

此举,得到了东吴人的支持,同时,也招致了司马昭的忌恨。

贾充向司马昭献计:以劳军为名,试探诸葛诞的虚实。

司马昭接受了他的建议。

贾充到了寿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诸葛诞说:“司马氏的人望如日中天,天下人都希望魏君行禅让之礼,禅位让国与他呢。”

诸葛诞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大声切责贾充说:“你还是不是贾豫州的儿子?你们父子深受魏国厚恩,你怎么忘恩负义,想着把魏国社稷转给别人呢?我把实话撂在这里,谁要敢在京师搞小动作,我跟他没完!”

贾充被呛得脸青一阵红一阵,作声不得。

回到洛阳,他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已有根基,威信也高,很多人愿为他效死力,迟早会发动谋反,不如下令调他到京师里来。”

司马昭沉吟不语。因为,诸葛诞真要有反心,调是肯定调不动的,而调令一下,只能逼着他造反。

贾充看出了他内心的犹豫,说:“早反祸小,迟反祸大!”

一语惊醒梦中人。

司马昭省悟过来,下定了决心,立即请魏主曹髦下了一道诏书,拜诸葛诞为司空,召他速回京师上任。

诸葛诞接到了诏书,当然不肯回京师自投罗网,随即起兵抗拒,并向东吴称臣求救。

司马昭便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贾充也在随军之列。

诸葛诞集结起十几万大军固守扬州,东吴也发兵三万助战。双方你来我往地打了好几仗,虽说魏兵占了上风,却攻城不下。

贾充又给司马昭支了个招,说:“诸葛诞的军队轻而锐,如果我们深沟高垒威逼贼城,就可以不战而克。”

高见!

司马昭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围而不打,静观其变。

不久,城中内乱。

司马昭乘机攻城,城破,诸葛诞授首。

贾充又立大功,更得司马氏的赏识和重用,进爵宣阳乡侯,增邑千户,官迁廷尉。

时间推至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马氏的权势越来越大,已有取代曹魏政权的势头。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帝曹髦乃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于六年前为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推上帝位。此年十九岁,血气方刚,忍无可忍,决定放手一搏,与司马氏进行最后一次较量。

这一年(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里,曹髦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高喊着口号从永宁宫而出,气势汹汹地杀向司马昭的住宅。

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率军在东止车门拦截曹髦的军队,但在曹髦左右的怒声呵斥下,司马伷的兵士一哄而散。

关键时刻,贾充出现了。

这时的他,已升任为中护军,指挥部队与曹髦接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曹髦所部不过数百名老弱残兵,无法与贾充指挥的数千精锐抗衡,情急之下,曹髦从车内跳出,亲自挥剑搏杀,厉声高呼:“你们反了吗?”

与皇帝交战,心理压力本来就很大,蓦然听皇帝这一声高呼,众将士心头震骇,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却。

眼看贾充一军就要溃乱。

跟随贾充的太子舍人成济六神无主,问贾充:“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贾充想也不想,喝道说:“司马公赡养你等,正为今天!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听了,胆气陡壮,心一横,手挺长戈,上前一戈将曹髦捅死。

除掉曹髦,司马昭另立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年方十四岁的曹奂为皇帝。

司马昭弑君、立君的表现,充分表现出了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强大权势,已足以翻掌为云、覆掌化雨,也就是说,曹魏政权已经走到了尽头。

追随司马昭的贾充也因此平步青云,摇扶直上,被晋封为安阳乡侯,增邑一千二百户,统领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大将邓艾、钟会平灭西蜀,牛气哄哄,自恃功高,不受节制,甚至有割据之心。

为备不测,司马昭决定让一个信得过的人入汉中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严加监控这两个人。

这个人,就是贾充!

可以说,贾充已经成为了司马昭的心腹,很多军国大事、朝廷机密,司马昭都同他一起商议。司马昭还把修订法律的治国重任交给了他。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病危,眼见时日无多,便指定大儿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贾充了。”

这话是有渊源的。

因为,司马昭原本的心思,并不想把这个位子传给大儿子司马炎,而是传给二儿子司马攸的。

他觉得,自己能走上权力巅峰,全是兄长司马师的功劳。

兄长司马师没有儿子,他早年就已经把二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兄长为嗣。他的意思是:如果传位给二儿子,既是对兄长报恩,而二儿子实际又出于自己膝下,可谓一举两得。

贾充却力劝他不要违背礼制、废长立少。他说:“司马炎为人宽厚,又是长子,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

正是在他的劝阻下,司马炎这才被立为世子。

司马昭病逝,司马炎得偿所愿地继位做上了晋王,对贾充当年的荐举大恩没齿难忘,任命他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

经过司马氏三代人的精心运作,曹魏政权已经被彻底架空,司马代曹,已是势在必行的事。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登上了帝位,司马炎更是玩命地封赏贾充,拜他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封鲁郡公,以贾充的母亲柳氏为鲁国太夫人。

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贾充主持修订完成《晋律》。

该部律令将汉律令和说解七百七十三万字压缩为十二万字,删繁就简,为人民减去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罪责。

百姓均交口称赞新法的便利。

司马炎为了嘉奖他修订新律的功绩,赐其为关内侯,赏绢五百匹。

贾充的功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还担任了尚书令,后解任散骑常侍,改任侍中。

在他因母亲去世而离职行丧期间,司马炎还专门派出了慰问团到他家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这时的贾充,可谓权势熏天,朝臣侧目。

然而,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贾充的嚣张气焰招致了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人的忌恨。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鲜卑秃发树机能侵扰秦州和雍州,任恺等人抓住时机,一个劲儿地建议司马炎安排贾充去镇抚边族。

他们的说辞是,贾充既有威望,又有智谋,且是朝廷重臣,最合适不过。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把贾充排挤出朝廷——当然,如果鲜卑人能在动乱中把贾充剁了,那就更是老天有眼,再好不过啦。

司马炎有一个毛病,就是耳根软。

贾充就曾在司马昭跟前这样评价过他嘛,说他为人宽厚。

为人宽厚的司马炎没有往深层次想,听从了任恺等人的建议,任命贾充加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镇守关中。

贾充知道是任恺等人搞的鬼,鼻子都快要气歪了,却又无可奈何。

难道我就这样乖乖就范?

难道我就这样离开国家政治权力中心洛阳?

不!我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贾充同心腹、侍中兼中书监荀勖和太尉兼太子太傅荀凯一起筹划对策。

密谋的结论是:贾充赶紧将自己的女儿贾南风许配给太子司马衷。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贾充就用不着离开洛阳了。因为,朝廷有规定,外戚是必须守在京师的!

在荀勖等人紧锣密鼓的操作下,贾南风与司马衷配对成功!

司马炎于是收回原来的成命,让贾充留在朝廷里任原职。

任恺等人的凌厉杀招顿时被轻松化解。

贾充非但得以留居洛阳,继续任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领兵,且迁任司空、转任太尉、行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对于任恺,贾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故意在司马炎跟前大唱任恺的赞歌,推荐任恺处理选举事。由是,任恺被改任为吏部尚书,终日埋头于各种繁琐的政务中,罕有机会与司马炎见面。

接着,贾充的党羽出动了,轮流诬陷和中伤任恺,一踩再踩,将任恺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这样,贾充不但化险为夷,还大大出了一口恶气。

不过,打压了任恺不久,贾充遭遇上了一场信任危机。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之战,安排贾充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节”和“钺”都是使臣权力的凭证。“假”,意为皇帝借给他使用),总统六军。

东吴据有长江天险,当年赤壁一战,曹操八十万大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此后,从北魏到西晋,也曾有多次征讨东吴之举,但都无功而返。

鉴于此,贾充心有余悸,担心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拒不受命。

他说,现在大晋王朝的西侧有昆夷之患,北方又有幽并之戍,百姓劳扰,年谷不登,并不是伐吴的最佳时机,且自己老迈体弱,难堪大任。

他满以为自己这么一说,司马炎就会打消征讨东吴的想法。

可是,司马炎的态度却很坚决。

因为,有一个人给他打了一支强心剂,让他坚信,这次出征必定马到成功!司马炎对贾充的推三阻四行为大为不满,气愤地说:你不肯出任主帅的话,那朕就亲自出征!

那么,站在司马炎背后这个极力支持南下灭吴的人是谁呢?他凭什么让司马炎对征讨充满了信心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088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