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南北讲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8 14:20:18 0


南北讲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

三国 魏 玉杯

南北讲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

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1. 曹操遗物

曹操为三国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于书法艺术亦所爱好。曹操喜师宜官弟子梁鹄书,悬之帐中。操善草书,见《魏志》一裴注引张华《博物志》。梁庾肩吾《书品论》列操书于中之中,称其“笔墨雄赡”。曹操手迹至南宋犹有存者。朱熹题曹操帖云,“余少时曾学此表”,刘共父至讥为“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见《晦庵题跋》一。

《陆士龙文集》八载陆云“与平原书”,记其所见曹操遗物。卢弼《三国志集解》惜只录介帻一事。书云,“一日案行并视曹公器物,床荐席具寒夏被七枚,介帻如吴帻,天平冠远游冠具在。严器方七八寸,高四寸余,中无鬲〔同隔〕,如吴小人严具状。刷腻处尚可识。蹀批剔齿纤仚〔同线〕皆在。拭目黄絮二在〔疑当作有〕垢,垢黑,目泪所沾洿。手衣卧笼挽蒲棋局书箱亦在。奏案大小五枚,书车〔?〕又作歧案,以卧视书。扇如吴扇,要〔同腰〕扇亦在。书箱,想兄识彦高书箱,甚似之。笔亦如吴笔,砚亦尔。书刀五枚,琉璃笔一枚。景初三年〔239〕刘婕妤析之。见此期复使人怅然有感处。器物皆素”。又一书云,“一日三上台〔台当指邺之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三上疑当作上三〕,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不?今送二螺”。又一书云,“近日复案行曹公器物,取其剔齿歼〔当作纤,下当有仚字〕一个,今送以见〔犹言示〕兄”。案:从陆云书中可以想见曹操所用器物颇为俭朴,“如吴小人”。严即庄严,谓装饰,严具盖即盛装饰用品之器具。蔡邕《独断》记园陵寝庙中“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隋人《鸡鸣歌》亦云,“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曹操“上杂物疏”有“油漆画严器一,纯金参带画方严器一”(《太平御览》七一七),乃呈送汉帝者。《南史》四三《齐宜都王铿传》载时人发桓温女冢,“得金巾箱,织金篾为严器”。曹操“内诫令”所云“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无韦笥,乃作方竹严具,以帛衣粗布作里,以孤之平常所用也”(《北堂书钞》一三六)。陆云所见,当即此类“平常所用”者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有漆奁盒,内盛梳篦、毛刷等用具。所谓严器严具,当即此种奁盒。《和名类聚抄》六调度部容饰具门严器下引魏武疏,注云“俗用唐栉匣三字”,知严器所盛主要为栉梳之类。又有绣花手套,只拇指分出。曹操之手衣当即如此。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有岰,裘锡圭同志据《广雅·释器》“岦褽栘也”及《说文》“岦载米栘也”之文,定岰为手衣。盖前者旧名,后者乃俗称也。《晋书》四《惠帝纪》言“寒甚,尚书高光进面衣”,则手衣当亦御寒所用。《西京杂记》载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金花紫罗面衣”。新疆吐鲁番古墓中随葬衣物清单中,有所谓覆面,亦称故覆面,当即面衣之类。言故覆面,知是死者生时所用。《酉阳杂俎》续集一支诺皋上言死人入棺著面衣,卷一三尸穸门言遭丧妇人有面衣,是唐代犹有面衣之习。剔齿纤仚当是细线用以剔齿。高似孙《纬略》四剔齿纤条记陆云事,引《酉阳杂俎》,谓治齿疾“拔彪〔即虎〕须,及热插齿间即愈。更拔数茎与之”。以为“所谓纤者当是此类。若以金类丝类为之,无足奇者,何必寄耶”?然高氏之言未必可信。陆云之寄盖因是曹操遗物,另一札中明言为仚,自非虎须之类也。个字原用指竹,引申作量词用于各种事物,故仚亦曰个(参看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抱朴子·备缺篇》云,“擿齿则松槚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筳意为折断之小竹,已似今日之牙签。元代赵子昂戏作《老态》诗中有句云,“食肉先寻剔齿签”,盖与今日牙签无别矣。

2. 鲑

《南齐书》卷三四《庾杲之传》,“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菹、肊清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案:《广韵》“鲑户佳切,音鞋,吴人谓鱼菜总称”。称菜殽曰鲑,盖自东汉已然。河东卫汛引高平王熙(即王叔和)论摄生之道云,“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见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十二《金匮要略论注》条引《千金方》二六)。卫汛为张仲景弟子,仲景建安时人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云,“交广市鲑珍”,鲑亦泛指,而非谓鲑鱼。《真诰》十七握真辅,“柈亦如世间柈,柈中鲑也”。《搜神记》十五吴国富阳人马势妇条云,“架上有白米饭,几种鲑”。《魏书》六一《毕众敬传附义显义敬传》言其“善营鲑膳,器物鲜华”。《金楼子·杂记篇》下言孔静居山阴,“仍留帝〔刘裕〕宿,夜设粥,无鲑。新伏鸡卵,令煮以为肴”。《宋书》六五《纪僧真传》言扬法持“坐役使恃客,夺其鲑禀”。皆以菜殽为鲑。所谓鲑禀(同廪),犹今言菜金也。《陈书》三五《周迪传》,“复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通鉴》一六九胡注,“吴人总称鱼菜为鲑”。《隋书·食货志》言梁诸王诸主出就第婚冠所需“衣裳服饰并酒米鱼鲑香油纸烛等”。《隋书·百官志中》记齐制,光禄寺所统肴藏署“掌器物鲑味等事”。盖南朝人副食以鱼及菜为主。如东晋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晋书》九十本传)。齐武陵王晔以俭素著称,留王俭设食,“柈中菘菜弨鱼〔弨、腌同字,古代所谓鲍鱼〕而已”(《南齐书》三五)。《南齐书》卷五《海陵王本纪》,“思食蒸鱼菜”。卷五五《乐颐传》,“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陈书》十八《沈众传》,“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皆以菜配鱼。唐人诗中犹言鲑菜。宋赵与时《宾退录》二,“《靖州图经》载其俗居丧不食酒肉盐酪,而以鱼为蔬,今湖北多然,谓之鱼菜”。王观国《学林》鲑条论之尤详,谓鲑字有三音:音鲑者鱼名;音暌者汉代复姓,有鲑阳鸿;音鞋者鱼菜之总名。又云,“先达李建中诗曰,频年水国饫鲑羞。所谓鲑羞,不特菜茹也。虾鱼之属皆在其中。吴地近江海,菜茹海错之物名品最多,故以鲑该之也”。鲑菜之称宋人诗中犹用,如陆游有“盘箸无时缺鲑菜”之句,可能为文人习用旧词。宋代记载当时社会生活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俱只称菜而不见鲑字矣。

东晋南朝之上层分子用餐情况,据《世说新语·德行篇》,殷仲堪“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晋书》八四本传同。《宋书》六一《江夏王义恭传》,“高祖为性俭约,诸子食不过五盏盘”。似俭约者以五样菜为一般规格。西晋何曾之日食万钱,自当远过此数。《晋书》九八《桓温传》称其俭约,“每宴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所云七奠柈,未审即七碗盘或七盏盘否。

3. 晚有子

《魏书》卷三《明元纪》,“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太祖晚有子,闻而大悦”。案:魏太祖拓跋珪死时年三十九,则登国七年不过二十三岁,遂言晚有子,知北朝习惯娶妻生子之早。故卷四八《高允传》称,“今诸王十五,便赐妻别居。然所配或长少差舛,或罪入掖庭,而作合宗王,妃嫔藩懿”。以本纪所载诸帝生卒年及享年核之,如明元帝拓跋嗣十八岁生长子太武帝拓跋焘,太武二十一岁生长子恭宗拓跋晃。恭宗死于正平元年(451),年二十四岁,而长子文成帝拓跋浚生于太平真君元年(440),则十三岁生子也。文成十五岁生长子献文帝拓跋弘,献文十四岁生长子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十七岁生次子宣武帝拓跋恪,宣武亦十七岁生次子孝明帝拓跋诩。更稽之魏晋以来诸帝本纪可考者,曹操三十二岁生魏文帝曹丕,然丕非长子。文帝十九岁生长子明帝。晋武帝年二十三岁生惠帝,惠帝亦次子也。东晋则元帝二十二岁生长子明帝,明帝亦二十二岁生长子成帝。成帝二十岁生长子哀帝,孝武帝二十岁生长子安帝。宋武帝年五十始生长子少帝义符,故《宋书·少帝本纪》称“武帝晚无男”,不足说明结婚之早晚。宋文帝即位后,“谅暗”中生刘劭,宋武帝死于422年,文帝即位在424年,姑定刘劭生于425年,则文帝时年十八。孝武帝生长子前废帝时年十九,明帝生长子后废帝时年二十四。梁武帝生昭明太子时年三十七,故《梁书》八本传称“初高祖未有男”。陈世祖生长子废帝时年三十二,高宗生长子后主时年二十五。综观魏晋及南朝诸例,结婚及生育之早未有如北魏皇室者。文成文明冯后、宣武于后,皆年十四立为贵人,见《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西魏文帝柔然郁久闾后年十四立为皇后,见《北史》十三。孝文帝为太子恂聘刘氏郑氏女为左右孺子,时恂年十三四,见《魏书》卷二二本传。《北史》五西魏孝武大统十二年纪,“诏女年不满十三以上勿得以嫁”。皆足证北魏长期有早婚习俗。一般热带地方结婚生育较早,而拓跋氏来自代北高寒之地亦风习如此,不可解也。北魏皇室成员早婚,因而行冠礼“加元服”亦远在二十岁之前。孝明帝生于510年,而本纪载其加元服在520年。卷一〇八之四礼志四言肃宗加元服时年十一。然南方皇室成员一般冠礼亦早,如昭明太子即于十五岁行冠礼。

4. 乐舞杂伎

《宋书·义恭传》载所陈有关诸王禁令中,关于乐舞杂伎云,“胡伎不得彩衣;舞伎正冬〔当指正旦及冬至日〕著袿衣;不得装面;冬会不得铎舞、柸柈〔杯盘〕舞、长稈、透狭、舒剑、博山、缘大橦、升五案”。案:冬会指冬至日宴会。类似杂伎之乐舞,自汉代已有。透狭即投狭。《晋书》八一《王逊传》,“透水死者千余人”。《梁书》三九《羊侃传》,“〔侯〕景欲透水”。《南史》十二《徐妃传》,“乃透井死”。透皆通投字。《通俗编》三一俳优门引《西京赋》注、《抱朴子·辨后篇》等,解释此戏为卷席以矛插其中,投身从中穿过。唐赵璘《因话录》六,“军中有透剑门伎。大燕日,庭中设幄数十步,若廊宇者,而编剑刃为榱栋之状。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马调道端,下鞭而进。铮焉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此戏即由透狭发展而来,而犹用透字。

《宋书·乐志一》叙杯柈舞引《搜神记》,“矜手以接杯柈反覆之”,《晋书·乐志》文略同,唯接作按。今本《搜神记》七晋世宁舞条作“其舞抑手以执杯盘,而反覆之”。抑手即手掌向下之意。矜字疑误。志并引张衡、王粲、颜延之、鲍照等人文中“七槃”等语。魏晋南朝诗文中多言七盘,如魏卞兰《许昌宫赋》“兴七盘之递奏,观轻捷之翾翾”(《艺文类聚》六二)。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妍迹陵七盘”。梁简文帝《七励》“飞七盘之妙节”(《文苑英华》三五一)。又《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舞艳七盘”(《艺文类聚》四)。沂南及彭县画象中皆有七盘,参看王仲殊《沂南石刻画象中的七盘舞》(《考古通讯》1955年第2期)、林巳奈夫《汉代之文物·娱乐篇》两画象石皆列盘于地,与王粲所云“七盘际于广庭”相合。从彭县画象观之,似舞者往来盘旋于七盘之间,当即张衡所谓“历七盘而纵蹑”及颜延之所云“递间关于盘扇”也。晋杯盘舞歌诗,“舞杯盘,何翩翩,举座翻覆寿万年。天与日,终与一,左回右转不相失”(《全晋诗》一)。鲍照“七盘起长袖”及梁简文帝“飞七盘之妙节”等语,则与志文“手接杯盘反覆之”之语相合。盖舞者手托盘而飞舞故云尔,惜画象中未表现耳。河南唐河新莽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象石墓中画象,有大汉赤上身,左手舞六盘,右手掷二丸。又南阳东汉建宁三年许阿瞿墓画象石亦有舞六盘(见《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知舞盘者不必定为七盘。宋叶适谓“流传至今犹有杯舞”(《习学记言》三一)。今日蒙古族之杯舞,犹有古代杯盘舞之遗意。《通俗篇》谓曹植乐府“促尊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弤盘”,亦是指舞盘之戏。其实子建诗句乃言主人起舞,弤盘形容舞姿,与盘无干,参看黄节《曹子建诗注》。七盘之舞必训练有素始克为之,亦决非一般人所能也。成都汉画象石中有以棒支盘而舞者,林巳奈夫氏以为乃另一种杂伎,与七盘舞无干,其说是也。铎舞亦见宋志、晋志,其详不得而知。汉代之铎形如铃而大,参看《汉代之文物·乐器篇》,盖即执之而舞。

长跷当即后代之高跷。缘大橦为攀缘而升长竿。升五案指叠案而升,进行表演。《宋书》卷九《后废帝纪》言五六岁时“好缘漆帐竿,去地丈余,如此者半食久乃下”,当即模仿缘橦之戏,半食久犹言半顿饭时间。此戏即张衡《西京赋》之都卢寻橦。《艺文类聚》六一载晋傅玄《正都赋》,记述杂伎云,“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影属。忽跟挂而倒绝,若将坠而复续。虬萦龙蜒,委随纡曲。杪竿首而腹旋,承严节之繁促。手戏绝倒,凌虚寄身,跳丸掷堀,飞剑舞轮”。沂南汉画象中有额上立柱,柱上三人表演,与傅玄所云可相印证。参看曾昭燏等《沂南古画象石墓发掘报告》及林巳奈夫《汉代之文物·娱乐篇》。五案见于四川画象砖,参看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第1期)及林氏书。盖汉晋以后此种杂伎迄未断绝。《邺中记》载,石虎时“正会殿前作乐,高汋龙鱼凤凰安息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至上鸟飞,左回右转。又以橦著口齿上亦如之。设马车,立木撞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挂”。盖五胡占据北方后,旧日音乐艺术尚流行中原,而南方反有不逮。东晋于“太元中苻坚败后,关中担橦胡伎进太乐”(《南齐书》十一《乐志》)。担幢为中原所固有,胡伎当另有所指,疑即安息五案之类。可见肥水之胜不仅政治上保障南方政权之安全,遗留于中原及关中之文化艺术亦有因此而传入东南者,从而丰富南人之文化生活。《南史》五《东昏侯纪》亦言“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其后白虎幢七丈五尺,齿上担之,折齿不倦”。竿长七丈五尺,未免太高,不知是否有误字。叶梦得《避暑录话》下载,宋仁宗初即位,“秋宴百戏,有缘橦竿者,忽坠地,碎其首死。上恻然怜之,命以金帛厚赐其家,且诏自是橦竿减去三之一。……余往在从班侍燕时,见百戏橦竿才二丈余,与外间绝不同。一老中贵人为余言”。据此则宋时宫中百戏缘竿只长三丈余,民间可能稍长,即使后代尺度较南北朝为长,南朝七丈之数恐亦过大也。唐人著作如张彽《朝野佥载》、王建诗歌等,皆曾描述一人戴大竿,余人缘竿而登。日本正仓院藏漆绘弹弓上亦绘有一人戴竿,数人攀登,一人高踞竿顶之景象,见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通雅》三五戏具门载明末京师“爬竿”诸戏,描述甚详。此类杂伎历代相传未断,以至于今。

宋志载晋成帝时顾臻表文,言“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头足入筥之属,皮肩〔当从晋志作肤〕外剥,肝心内摧”,盖状其奇险惊人。又举“杂伎而伤人者”,有高汋、紫鹿、跂行、鳖食、齐王卷衣、笮儿等乐。晋志文同。所列诸杂伎与此传之舒剑、博山等,内容多不能详,博山或以舞博山炉为戏。葛洪《抱朴子》主要部分完成于南渡之前(参看宫川尚志氏《六朝史研究·宗教篇》第七章第二节葛洪在道教史上之地位)。其《辨问篇》列举杂伎有“跳丸、弄剑、逾锋、投狭、履汋、登幢、擿盘、缘案”,疑皆记在中朝时所见。擿盘当即七盘之戏,履汋即高汋。《魏书》一〇九《乐志》言天兴六年(东晋安帝元兴六年)所备百戏,亦有“高汋百尺、长忞、缘橦、跳丸、五案”。宋志言后汉时“以两大丝绳系两头柱,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晋志文同,即《西京赋》之“走索上而相逢”也。履汋、高汋即此种绳伎。至唐代绳戏技艺更有发展,见《封氏闻见记》绳伎条。四川出土汉画象砖、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以及正仓院藏唐弹弓上漆绘,皆有当时乐舞杂伎图画,如担幢、弄丸、升五案等表演,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隋书》十三《音乐志上》载梁代乐舞及诸伎约三十种,其名目又多有晋宋时所未见者。然所云铎舞、舞盘伎、长跷伎、五案幢咒愿伎、缘高汋伎等,当即晋宋记载所言者。《梁书》三九《羊侃传》言,“又有孙荆玉,能反腰贴地,衔得席上玉簪”,亦今日杂伎所有。顾臻表文中所谓“逆行连倒,头足入筥”,以腰部柔软见长者,或即孙荆玉所表演之类与?

晋代又有猿猴之戏,傅玄《猿猴赋》云,“戴以赤帻,袜以朱巾。先装其面,又丹其唇。扬眉蹙额,若愁若嗔。或长眠而抱勒,或嚄咋而忥龂,或颙仰而踟蹰,或悲啸而吟呻。既似老公,又类胡儿。或低眩而择虱,或抵掌而胡舞”(《艺文类聚》九五)。装面疑指傅粉,刘义恭奏文中言舞伎不得装面。嚄咋同嚄唶,大呼之意。忥龂疑同龂龂,戏笑之意。后赵承西晋之风,亦盛行猿戏。罗振玉《后丁戊稿》有石赵太武殿猿戏绞柱刻字跋云,“此石广建初尺二尺,中有圆穿。穿侧刻字二行,曰‘赵建武四年〔338〕太武殿前造猿戏绞柱石孔’十六字,隶书。廿余年前出磁州,乃石虎都邺时物也”。猿戏绞柱之用途如何尚不得知。《晋书·石季龙载记下》记石宣遣人杀石韬于佛精舍,“缘猕猴梯而入”,未知其物与猿戏有关否。载记言石虎积材用火烧杀石宣,“以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则猿戏绞柱云者,或即以鹿卢绞绳使猿猴升高时所用耶?梁有狝猴幢伎,见《隋书·音乐志》,未审是一事否。《邺中记》言“又衣伎儿作猕猴之形,走马上,或在胁,或在马头,或在马尾,马走如故,名为猿骑”。以人而模仿猿形,知必猿猴之戏盛行始有此想。其所描述,则与后世猿骑马之戏无异矣。

记述两宋风俗之书,如《东京梦华录》等,皆有百戏,其品目又较南北朝及唐代为多。《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称为杂手艺。《梦粱录》百戏杂艺条言“杂手艺即使艺也”。其名称与所述内容,于杂伎表演之外,且包括“藏人、烧火、藏剑、吃针”等,显系魔术性质,故云“此艺施呈,委是奇特,藏去〔疑当作弆〕之术则手法疾而已”。宋代百戏较南北朝及唐代大有发展,亦反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变化之一端也。

5. 珠襦玉匣及其他

近年考古发现之金缕玉衣,汉代文献中多称为珠襦玉柙。杨树达先生《汉代婚丧礼俗考》第二章丧葬第二节衣衾部分具录汉史中有关资料。葛洪《西京杂记》亦言“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匣上皆缕为蛟龙鸾凤龟鳞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三国志》中亦有此种制度之记载。《魏志》二文帝“作终制曰……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魏志》二三《常林传》注载沐并终制,告子俭葬,谓时俗“乃有含珠鳞柙”。所谓终制,犹后世之遗嘱,多关于殡藏之事。《晋书》三三《石苞传》载其“豫为终制”,嘱子薄葬。《梁书》五二《顾宪之传》,临终敕其子曰:“吾今豫为终制,瞑目之后,念并遵行。”《南齐书》五四《沈怭士传》言自作终制,《南史》七六本传具列其内容。《魏书》一〇八之三《礼志》言文明太后有终制,又卷七二《阳固传》载“作终制一篇,务从俭约”。《金楼子》及《颜氏家训》皆有《终制篇》。

《后汉书》八五《东夷夫余传》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取用。《三国志·魏志》三十《夫余传》亦载此事,文略同,并云,“公孙渊伏诛〔公孙渊死于魏明帝景初二年(238)〕,玄菟库犹有玉匣一具”。汉代史料多言形如“铠甲”,而沐并则称为“鳞柙”,皆状玉衣之形制。《后汉书·礼仪志下》注引《汉旧仪》,言“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缕”。《后汉书》六四《梁竦传》注引《汉仪注》(即《汉旧仪》)亦云,“王侯葬,腰以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匣,下至足,缀以黄金缕为之”。章怀谓“匣字或作柙也”。似汉代之制,腰以上用珠,腰以下用玉。《说文解字》训襦为短衣,以珠为襦,盖汉代统治者生时男女通用之服装,大典时所着,如《汉书》七八《霍光传》记废昌邑王事,“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晋灼曰,“贯珠以为襦,形若今革襦矣”。《后汉书》九五《张奂传》章怀注引陆翽《邺中记》云,“永嘉末,发齐桓公墓,得水银池,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缯彩不可胜数”。《史记·齐太公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亦有此事。《北史》七《齐文宣纪》,“先是霍州发楚夷王女冢,尸如生焉,得珠襦玉匣”。夷王即刘邦之侄也。《释名·释衣服》云,“襦煗也,言温煗也”。《方言》四谓“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据《释名·释衣服》,“曲领在内,所以中襟领。上横壅颈,其状曲也”。似襦又是圆领内衣。林巳奈夫氏《汉代之文物》一衣服穿戴物篇引孝堂山画象石为例证,与此作外衣之襦,似为两事。

三国以后,玉匣之制盖已不行。梁刘歊遗命薄葬,梁武诏称赞为“贤夫玉匣石槨远矣”(《南史》四九本传),说明当时似已无此风习。《南史》四三《齐始兴王鉴传》,“鉴曰,皇太子昔在雍,有发古冢者,得玉镜、玉屏风、玉匣之属,皆将还都”。以玉匣与镜及屏风并列,疑与金缕玉匣非复一事。晋张载《七哀诗》,“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珠柙乃珠襦玉柙之省称。《文选》李善注引《西京杂记》为释,然张载乃慨叹往事,指汉帝诸陵被掘,非指当时(参看姚范《援鹑堂笔记》三八张孟阳七哀诗条)。

魏文帝终制又言,“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沐并亦诫其子云,时俗“圹穴之内锢以纻絮,藉以蜃炭,千载僵燥,托类神仙”。《晋书》一〇七《石季龙载记下》云,“邯郸城西石子堌上有赵简子墓,至是季龙令发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水板厚一尺,积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皆言墓葬中用炭,以求干燥,可以与马王堆汉墓保存尸体之方法相印证。《搜神记》十五记孙休时戍将于广陵掘墓,“棺中有人,发已斑白,衣冠鲜明,面体如生人。棺中云母厚尺许,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尸”。此事亦见《吴志》三孙休注引《抱朴子》(《太平御览》数处引此文,见平津馆本《抱朴子·内篇》佚文)。汉代杨王孙所谓“口含玉石,欲化不得”(《汉书》六七),《抱朴子·对俗篇》所言“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西京杂记》六所记晋灵公冢发后“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孔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坏不可别”,皆与玉衣用意相同。盖古人以为玉可使尸体不朽也。《魏书》三三《李预传》载预日服玉屑经年,及死,“时七月中旬,长安毒热。预停尸四宿而体色不变”。“因嘘属其口,都无秽气”。其事之真实与否不可知,然亦反映南北朝时尚有玉能使人不朽之信仰。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中陪葬玉器甚多,除口中玉唅而外,尚有玉制“盖眼”、“盖指”、“塞鼻”等,足见此种信仰之古矣。

云母当亦求其防湿。《抱朴子·仙药篇》言云母“埋之永不腐败,故能令人长生”。棺中置云母,定是出于此种想法。《西京杂记》六记周幽王冢“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皆不朽”。《异苑》载曹操北征,逾顿升岭,发看大冢,“有矾石满堂”。用矾当亦为求干燥,与用云母意同。葛洪所谓周幽王冢如可信,则墓中用云母自西周已然矣。《文物》1979年第3期《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载,东魏高雅尸骨四周满布云母片,其薄如纸,形似杏叶。知墓中用云母之习至南北朝犹存。《晋书》五愍帝建兴三年纪,“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惜未详载墓中所见。此时上距薄后时约五百年。从两千余年后马王堆之例推之,面如生之语当可信也。

(选自《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08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