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王朝解读——李隆基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10 13:35:05 0


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诞生于有名无实的睿宗之家。他睁眼看到的,不是李唐江山,而是武周天下。这个睿宗李旦的第三子,自幼聪明果敢,抱负不凡。他在宫中常以“阿瞒”(曹操)自诩,表示自己要有一番作为。据说7岁那年,他例行到朝堂参加祭祀仪式,当时颇为得势的金吾将军武懿宗对他的随从大声喝斥,李隆基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轻蔑,立刻声色俱厉地回答武懿宗:“这是我家的朝堂,关你什么事?你敢欺负我的随从?”他的祖母武则天知道这件事后,对李隆基马上另眼相看了。第二年李隆基被封为临淄郡王。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昏庸懦弱,大权操在妻子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手中。曾拥立中宗复位的张柬之等功臣均遭贬逐,武三思等武氏势力重又崛起。中宗的太子李重俊在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的帮助下,率千余骑兵发动政变,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等武氏同党。在进入古代人物后宫,准备追杀韦后、安乐公主时,被反戈的乱军所杀。韦后经此宫门变故后,更加凶狠起来。她向中宗诬告当时的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中宗李显之弟)和太平公主(李显之妹)参与太子李重俊的政变阴谋,要求中宗将他们处斩。中宗惊愕不定,幸亏吏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肖至忠提醒:“难道陛下就容不下一弟一妹吗?”李旦和太平公主才免遭一死。

韦后与安乐公主均非等闲之辈。韦后想学武则天的样子,当女皇,安乐公主则想当“皇太女”。太子李重俊政变失败被杀后,韦后更加肆无忌惮。她援用从兄弟韦温等掌握大权,纵容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寺院道观,朝政日非。景龙四年(710年),韦后与安乐公主在中宗最喜欢吃的馅饼内放入毒药,中宗中毒身亡。韦后扶持16岁的温王李重茂即位,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并准备在清除相王李旦、其子李隆基及太平公主后,正式登位当女皇。这时,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联手,率万名羽林军抢先突人皇宫,将韦后及其党羽一网打尽。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李旦睿宗的帝位,李隆基也因功立为太子。

睿宗也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太平公主既是其妹,又有平乱拥立之功,本身又具有母后武则天的阴狠刚烈的性格;李隆基自幼聪慧不凡,文兼武备,又是正儿八经的皇太子。二人由起初的联手,开始对峙起来,当时称为“太子派”与“公主派”。太子派以李隆基为首,包括姚崇、宋璟等人。“公主派”以太平公主为首,包括窦怀贞、肖至忠、岑羲、崔浞等人。两派势力旗鼓相当,各不相让。睿宗李旦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稀泥抹光墙。先是重用李隆基的“太子派”,后又重用太平公主的“公主派”。实在平衡不下去了,就准备退位,让李隆基接班。但太平公主岂能袖手,因为她也想当女皇。她曾以天象之变,对睿宗说:“彗星出现在天上,地下就要除旧布新,皇太子想要当皇帝了!”本想以此激起睿宗对李隆基的忌恨,不料反而促使睿宗下了最后的决心,表示要“传位避灾”。于是,先天元年(712年)八月,睿宗李旦传位给太子李隆基,但碍于太平公主的意见,规定三品以上官吏的任免和大案件大政事,仍由“太上皇”李旦亲自处理,李隆基尚未掌握重要实权。

李隆基登位之后,太平公主仍不放弃争夺最高权力的企图。她在宫中大量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的7个宰相中,有4个是她的亲信党羽。文武百官大多数也都依附于她。李隆基当然也在聚集力量,准备一决雌雄。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当李隆基获悉太平公主及宰相窦怀贞等,将率领羽林军于次日发动政变时,先发制人,率厩牧兵马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十人,依附太平公主的官员尽被黜逐。至此,经过几度宫廷喋血,李隆基才真正获得最高权力。

在实际掌握朝政后,唐玄宗首先着力于整饬吏治,选用贤才。他裁汰冗员,恢复谏官参加议事之制,尤重县令的选用,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奖罚分明,使吏治焕然一新。他注重宰相人才的选用,开元期间,贤相毕至,成为“开元盛世”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标志之一。

武则天当政时,出于广泛笼络人心的需要,在选用官吏方面,有极为冗滥的一面,故当时有“补阙(谏官)连车载,拾遗(谏官)用斗量”的“车载斗量”之说。中宗复辟时期,韦后、安乐公主把持朝政,在用人方面更加不守章法。安乐公主私用中宗的墨敕,纳贿卖官。她先准备好敕文,向父皇撒娇,央求中宗签上名,盖上御印,然后斜封,交由中书省,时人称为“墨敕斜封”,用这种方式获得官职者被称为“斜封官”。只要有人出30万钱,便可买到墨敕,出3万钱,则可买到当僧人的度牒(官方文书)。当时,不仅安乐公主,其他如长宁公主、上官婉儿等也都用这种方法纳贿卖官,每年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成为“斜封官”,使官吏队伍鱼龙混杂,甚至正不敌邪。

唐玄宗即位后,针对这一状况,首先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曾一次就裁汰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使官吏队伍面貌一新。并且明确宣布,自今以后,“官不滥升,名不虚受”,一定要量才委用,符合章程。

唐太宗时期,皇帝与宰相议事时,允许谏官与史官参加,以便“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但武则天当政时,许敬宗、李义府担任宰相,不敢把朝政公开,取消了谏官和史官参加议事会的制度。这样,谏官无法直接了解皇帝与宰相决策的内幕,很难及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史官也只能听宰相的一面之辞,很难客观地记载皇帝的活动。唐玄宗亲自执掌朝政之后,于开元五年(717年),下令恢复贞观年间的制度,除了朝廷内特殊机密外,允许谏官、史官参加皇帝与宰相的议事会议。

对于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县令人选,唐玄宗尤为重视。他说:郡县是国家行政的根本所在,郡县长官是首要的人选,我非常留意这方面的人才,量才委用,丝毫不敢大意。他有时亲自出题,考试县官,了解应试者是否了解治国安民之道。凡是考试成绩优秀者,即加以委任,拙劣者,即被罢免。开元四年(716年),在他组织的县令考试中,有45人不合格,这些人马上被淘汰。每当县令上任前,唐玄宗还要亲自召见,面授机宜。

为了确保官吏队伍的质量,唐玄宗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开元年间,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委托各道按察使到各地巡省风俗,观察得失。将地方官的政绩按5等划分,然后上报吏部审核。上等称为“最”,下等称为“殿”,中间三等依次定优劣,按最、殿来升降官吏。同时选京官中有才识的人任命为地方上的都督、刺史,地方上优秀的刺史升任京官。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还亲自选拔廷臣(京官)出任刺史。通过严格的考核和交流制度,较好地改善了吏治状况。

在严格考核制度的同时,严明赏罚。唐玄宗认为,有善必赏,才能激励有才能德行的人;有罪必诛,才能有效打击无才行恶之人。开元年间,他在整顿吏治中基本贯彻了这一原则。如同州刺史姜师度,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组织农民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玄宗知道后大为赞赏,专门颁布了《褒姜师度诏》,并赐帛300匹,加封金紫光禄大夫。相反,刺史裴景先非法聚敛5000匹绢,玄宗亲自下令将其处以死刑;前太子太傅肖嵩,因向中官牛仙童行贿,被贬为青州刺史。

整饬吏治,除了裁汰冗员外,更重要的是选用贤才。唐玄宗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他当政的前期,十分注意贤德之才的选用,尤其重视宰相人才的选用。开元年间,可谓是宰相人才济济一堂,如姚崇,因善于处理棘手政务,又通权变,被称为“救时宰相”。史载姚崇与卢怀慎同时为相时,一次姚崇请假十余天,回来后发现政务堆积,卢怀慎不能决断,姚崇用了一会儿工夫,便处理得井井有条,人人叹服。某年山东发生蝗灾,地方官上书报灾,不愿捕杀,还说:“蝗虫是天灾,人力怎能捕杀,朝廷要行德政,灾害自然消失。”姚崇马上回书说:“依你的意见,假若地方官实行德政,飞蝗就不入境了。你那里蝗虫为害,那不就是你这个长官无德吗?”地方官被质问得无言以对,只好从命捕杀蝗虫。姚崇以后有宋璟,善于依法行政,选用人才。史称“姚宋”,成为贤相的代名。此外还有张九龄、韩休,敢于并善于进谏,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对玄宗都有匡正;张嘉贞善于治吏;张说善文章;李元德、杜暹尚节俭。均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开元盛世”的出现,与这一时期朝廷中贤相济济,有直接的关系。

在整饬吏治、任用贤才的同时,唐玄宗敢于惩治不法豪强,大规模检田括户,兴修水利,抑佛戒奢,使当时的农业、工商业及文化科技事业出现空前发展繁荣的局面,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标志。

玄宗即位之前,由于政府的勒索和豪强的兼并,均田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出现“天下户口逃亡过半”的局面。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玄宗积极支持官吏惩治地方上的不法豪强。如李元纮任京兆尹时,王公权要之家,都在郑白渠边上立水磑,妨害古代风景农田。元纮下令全部毁掉,以保证农田的灌溉,当地百姓拍手称快。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暴百姓,强夺民田,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依法惩治了王仙童,其他王公贵族见玄宗如此不讲情面,不以亲疏害法,都有所收敛。

为了把由豪强大族霸占的“籍外之田”收归国有,把由他们荫庇的“私属”逃户变为国家的税户,玄宗于开元九年(722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用了4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检田括户运动。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黑地”和豪强荫庇的“客户”,并把检括出来的土地全部没收,按均田制分给无地的农民使用;对于帐外人口,一律登记注册,就地入籍。经过4年的努力,中央政府增户88万,检出大量土地,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数百万。

武周和中宗时期,主要由于朝廷的提倡,佛教势力恶性膨胀。当时全国各州都设置大云寺,寺院僧侣兼并土地,逃避税赋。时人称“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由于造寺不止,枉费财力达数百亿;不停地度人为僧,使免租庸者达数十万。国家财政支出成倍增加,收入成倍减少。唐玄宗即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元二年(714年),他下诏裁汰天下僧尼,当时就有1万多人还俗。接着又下令,严禁新造佛寺,禁铸佛像,禁抄佛经,并且禁止贵族官员与僧尼交往,使佛教恶性膨胀的势头得到遏止。同时,他大力倡导节俭之风,下令销毁乘舆服御、金银器玩、珠玉锦绣等奢侈品,宫中后妃以下都不得佩珠玉、刺锦绣;禁止天下采珠玉、织锦绣等物。又裁汰宫女,将她们送还家中;毁掉武后所造的天枢,韦后所立的天台,以示与奢侈浮华的弊政决裂。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的经济社会出现了空前发展繁荣的局面。据时人元结说,开元天宝年间,从事耕作的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四海之内,无论山川沟壑,都是一片农耕兴盛的景象。稍后的杜佑也记载道,当时天下一斗谷物的价格,多则一二十文钱,少则只卖几文钱。一代“诗圣”杜甫曾热情讴歌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农业的发展,带来工商业的繁荣,这在当时都城长安的兴盛中可见一斑。史称长安城中,东、西两市,店铺林立,四通八达,每当午时,击鼓300响,店铺落板,市者云集;市井中,货物充足,胡商络绎不绝。当时来自亚洲各地,远至波斯和大食的使节、商人,数以万计,长安城中的大明宫麟德殿,就是专门用来宴请外域宾客的。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科技事业也随之繁荣发达起来。南北朝时期,文物典籍丧失殆尽,唐初虽然做了一些搜集整理工作,但收效不是很大。唐玄宗即位后,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他任命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使,与另一位大臣储元量一起,组织整理和编写事务;他还下令在长安、洛阳创建集书院,组织全国著名学者,集中力量著书立说,并提供种种优惠条件。宋代欧阳修曾评论开元年间编书盛况,他说:自汉朝以来,史馆对图书的分类一直按照前代的六艺九种七略之法进行,到唐代开始按经、史、子、集四类分列;至于藏书之盛,都没有超过开元年间,当时共著录了5.3915万卷,而唐朝学者又撰写2.8662万卷,可真是空前之举。

编修图书以外,唐玄宗还重视其他艺术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本人就是音乐家、戏剧家和诗人。在新、旧《唐书》的《音乐志》和《礼乐志》中,有不少他与妃子们唱和的记载;他还曾选乐工300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号“皇家梨园弟子”,后世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即缘此而来。此外,唐玄宗还非常注意征召各种艺术科技人才,给他们创造发挥才智的条件。著名大诗人李白,就曾在玄宗朝做过翰林供奉,享受优厚的待遇。著名天文学家张遂,曾因拒绝与武三思合作而隐居到嵩山当了和尚,唐玄宗即位后,把他召到长安,让他当天文学顾问,张遂利用玄宗给自己创造的条件,刻苦钻研,终于创造出著名的《大衍历》,并指导实测子午线,成为历史上卓有贡献的天文学家。

唐玄宗即位以前,边防危机已十分严重。开元期间,唐玄宗顺应时势,改府兵为募兵,养马屯田,凭借强盛的国力和兵力,逐一恢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这也是“开元盛世”的标志和保障。

唐玄宗即位之时,面临的边防危机十分严重。早在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奴隶主李尽忠利用民族矛盾,煽动其部属举兵反叛,攻占了营州,紧接着,营州都督府管辖的连昌等12城也相继失守。武则天曾派王孝杰反击,结果大败,王孝杰阵亡,全军几乎覆没。此后契丹贵族利用占据的有利地位,常常进犯内地,残害各族人民。长安三年(703年),西边的突厥贵族乌质勒攻陷了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接着又攻占了北庭西部一些地方,使安西道绝,“丝绸之路”被堵。在北方地区,突厥贵族在弘道元年(683年)进攻蔚州(今河北蔚县)、定州(今河北定县),长城以北大片领土失守,唐政府于垂拱元年(685年)不得不将安北都护府临时侨置同城,一直到开元初。也就是说,唐玄宗即位,西边的碎叶、庭州,北边的云州以北,东北边的辽西12州,都已分别被突厥、契丹族攻占,陇右及河北人民经常遭受劫掠和屠杀,唐朝的边防极不安定,统一的局面也受威胁。

面对这一严重局面,唐玄宗即位后,在着力整饬内政、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备战工作。

首先是改革兵制。玄宗之前,一直沿用府兵制。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高宗、武后以来,由于土地兼并等多种因素,均田制渐渐有名无实了。当时,农民不断逃亡,兵源困难,府兵多不按时上番,教习也趋于废弛。府兵本应免除的租调,也不能免除,自筹器械供养的负担沉重。因此,到开元之初,府兵逃匿,军府空虚,宿卫不足的情况已十分严重。有鉴于此,开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张说建议改行雇佣兵。玄宗顺时应势,采纳了这一建议,下令从关内召募12万军士,充作卫士,叫“长从宿卫”,或称“长征健儿”,代替了有唐以来府兵轮番宿卫之制。这项重大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证明切实可行,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推行全国。从此,各地民丁再无番上戍边之苦,消耗于往来路上的大量社会劳动因此得以节省,募兵实行之初,既吸收社会上的失业丁口,缓和就业矛盾,又可常驻各地,加强训练,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

接着是整顿军旅。玄宗颁布了《练兵诏》,令西北军镇增加兵员,精加选择,强化军事训练,并规定不得因他事役使兵士。为了确保训练有素,玄宗还派兵部侍郎裴漼、太常卿姜皎,往各军州督促检查诏令执行情况,处理具体问题。

同时,解决军马和军粮供应问题。玄宗即位时,军马只剩24万匹。为保证军马供应,玄宗任用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专管养马一事。到开元二十三年(725年),军马增至43万匹,牛羊数量也相应增加。玄宗这时又下令在西北万里边防线上,以及黄河以北部分地区,设置庞大的屯田,据统计,开元年间全军屯田总数为1141屯,面积有五百余万亩,为解决战时军粮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供给保障。

在积极备战过程中,玄宗运筹帷幄,分别情况,逐一出击,收复失地。先是于开元五年(717年),把沦陷17年之久的营州等13州全部收复,并派宋庆礼任营州都督,重建营州防务,开屯田120区。这时,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也见势宣布取消割据称号,与唐政府合作。唐朝重新恢复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长城以北。

古代人物接下来,是解决较为麻烦的西域问题。第一步是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派碛西节度使盖加运打败了突骑施(突厥部落之一),捉拿其可汗吐火仙,收复了碎叶,使沦陷了37年的碎叶镇重归唐朝。第二步,是击败吐蕃、小勃律,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门户。开元初年,西域小勃律(今克什米尔以北)可汗曾到唐朝请降,唐政府在那里设置绥远军。天宝六年(747年),小勃律王娶吐蕃王女,因此依附于吐蕃,与唐为敌。唐玄宗派安西副都护高仙芝打败了吐蕃,俘虏了小勃律和公主。这一战争胜利后,佛棘(罗马)、大食(阿拉伯)等72国都大为震恐。唐朝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不仅维护了国家安全,也有利于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盛极而衰。在“开元盛世”的歌舞升平之中,唐玄宗开始踌躇满志、高枕无忧了。他不再任贤纳谏,励精图治,而是亲近奸佞,纵情声色,渐肆奢欲,怠于政事,且又好大喜功,轻启边衅,并且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变为“内轻外重”的布局,终于酿出“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他本人也在晚年不那么欢愉的“太上皇”生活中郁郁而逝。

唐玄宗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在唐以前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这最容易使人陶醉。唐玄宗果然也就陶醉了,他踌躇满志,感到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像他以前的几乎所有称得上是伟大的封建政治家一样,自身潜在的毛病一一暴露出来。

他不再乐于任贤纳谏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他想从洛阳回长安,天子出朝,是会“地动山摇”的。宰相张九龄、裴耀卿认为当时秋收未毕,恐怕沿路扰民,建议改期。但李林甫待张、裴二人退出后,对玄宗说:“洛阳、长安是陛下的东、西宫,随时可以往来行幸,何须择时日?即使妨碍了农民收获,到时候免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了。”玄宗听了觉得很顺耳,就听从了。由于李林甫极善逢迎,颇得玄宗宠信,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反被疏远,不久又罢相。李林甫为了堵塞言路,公开向谏官说:“你们见过仪仗马吗?它的食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只要叫出一声,就被斥去,后悔也来不及了。”意思是你们少对朝廷提意见,否则就要像仪仗马一样被斥去。有人上书言事,果然第二天就被降级外调,从此谏官们很少有人再敢进谏。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命各地推荐人才,举行考试,李林甫不录取一人,还向唐玄宗说:“这些人的才能都很平常,可见现在天下是没有遗漏的人才了。”就是这样一个奸佞之辈,唐玄宗宠信日隆,甚至想把全部国政委托李林甫,在征求贴身宦官高力士的意见时,高未表示赞同,玄宗还很不高兴。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因宠爱的武惠妃死去,整日郁郁寡欢。当他听说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之妃杨玉环体态丰艳、绝世无双时,便命太监将杨玉环接进宫来侍酒,一见钟情,从此如获至宝,几乎形影不离。虽然杨玉环曾几次惹他生气,被逐出宫去,但又都很快被重新迎进宫中,愈加宠爱。正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玉环生在南国,喜食荔枝,但荔枝不易保存,离枝三五日色味俱变。为了使杨玉环能吃上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专门开辟了从岭南通往长安的数千里贡道,沿途设驿站,供快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给贵妃运送新鲜荔枝。故又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嘲讽诗句。唐玄宗爱屋及乌,杨玉环的三位姐姐后来也来侍奉玄宗,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从兄杨锸被封为位当四品的高官,杨镝娶了公主为驸马,杨国忠官至宰相,领有四十余职,权倾天下。而杨国忠与李林甫、安禄山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成为导致“安史之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宫中有贵妃,身边是小人,唐玄宗日益昏聩,怠于政事,奢欲渐肆,不问民瘼了。一年大雨成灾,玄宗不知道灾情如何,这时杨国忠叫人弄了一些大的粟穗给玄宗看,说雨虽大,收成却好。玄宗竟然相信,不准下面报灾,当扶风太守房瑁报灾求救时,他大怒,下令将房琯交司法机关惩处。

如果仅仅是怠于政事,为患还小,问题是晚年的唐玄宗,还极好大喜功,尤其是在对外关系方面,轻启边衅,屡次动武,发动了一系列不义之战。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他迫使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袭击吐蕃,彻底破坏了唐蕃和好的局面。天宝初年,他先命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王嗣宗进攻吐蕃的石堡城(今青海西宁西南),王嗣宗没有从命,他免了王嗣宗的官,又派继任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下石堡城,城里守兵几百,唐军损失数万。天宝十至十三年(751~754年),唐玄宗又发动征伐南诏的不义战争,唐兵战死和不服水土患流行病死的,前后达20多万人。白居易《新丰折臂翁》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抽一丁”、“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的诗句,描绘的就是当时征伐南诏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期间,东北方面的安禄山领兵6万攻契丹,损伤大半,高仙芝攻大食国,5万军士几乎全军覆没。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均田制和府兵制逐渐废弛,代之的是募兵制。在府兵制下,全国军事力量的分布是“内重外轻”,即以60%以上的府兵集中在京都周围的关中及其附近,以确保中央王朝直接控制的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实行募兵制后,这一格局被打破,而唐玄宗因为要拓疆扩土,便把大部分军事力量摆在边境上,领兵的节度使又多用少数族人,且久不调换,于是形成了“内轻外重”、“尾大不掉”之势,由此演变下去的必然之势,就是边将拥兵自重,叛乱割据,果然,在多种矛盾因素作用下,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逃至今陕西兴平马嵬驿时,将军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乘机北上宁夏灵武,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在郭子仪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玄宗也由成都返回长安。再次路经马嵬驿时,触景生情,“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白居易《长恨歌》)

回到长安后,玄宗住在城南的兴庆宫里。肃宗本就对玄宗心怀猜忌,加上奸相李辅国的挑拨,对唐玄宗更是冷漠少礼。实际上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先是将兴庆宫中的300匹马取走290匹,只留下10匹;又将玄宗连骗带逼地转移到太极宫,以便监控;最后又把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唐玄宗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觉寂寞、凄凉,他整日郁郁寡欢,连饭也越来越吃不下去了。上元三年(762年)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长安太极宫神龙殿,享年77岁。后人有诗形容他的晚年说:“南内(指兴庆宫)凄凉西内(指太极宫)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安史之乱”唐朝的兴衰封建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中央集权的程度和军事力量的分布状况。最高统治者如果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稍有疏忽,轻易变更国家制度中防微杜渐的东西,就会酿出天大的祸乱来。发生在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就是明证。

唐玄宗像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天宝年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影响极大,并使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越来越有名无实,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之中,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严重对立;朝廷内部的朝官、宦官、外戚、宗室之间尔虞我诈,朝政日非;边疆的战争之中,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内轻外重”军事格局的形成,使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开元末年的唐玄宗,已是渐肆奢欲,怠于政事,到天宝年间,更加昏聩。即位之初曾严厉实行打击不法豪强、抑制土地兼并的国策,已不再实行。均田制逐渐废弛,大批失去土地的自耕农,再度沦为流民或豪强地主的“私属”,承受封建地主与封建国家的双重压迫与剥削。统治阶级的腐朽奢侈的生活,加上连年对外用兵,使朝廷所需费用剧增,财政危机日盛一日。为了解决人不敷出的矛盾,先是重新议定租赋,设法增加人民的法定负担;仍不足用时,就派出征收大员,横征暴敛,地方官吏乘机上下其手,使老百姓苦不堪言。不堪重负的百姓逃亡之后,官府又实行“摊逃”法,即将所逃之人的赋税,分摊在尚未逃亡的四邻身上。这又迫使未逃者也不得不逃。天宝时王鉷共任户口色役使,他是有名的搜刮能手,按照户籍追征戍边死亡而边将没有申牒除籍的丁男租庸,有并征30年者。除赋税外,兵役和其他徭役也很繁重。杜甫《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等诗句,真实地反映出在开元、天宝年间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社会生活中,一方面是荒淫奢侈,挥金如土,另一方面是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是错综复杂,倾轧不已。由于玄宗本人的昏聩,昔日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那样贤德正直之辈,已不能立足朝堂,以李林甫为代表的一批奸佞之徒,占据宰相之位;以玄宗十分宠信和依赖的高力士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已开始崛起,在朝廷政治中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杨贵妃而迅速晋升的以杨国忠为代表的外戚集团,权势更是炙手可热;而李唐宗室子弟,是名正言顺的嫡系力量,在权力角逐中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几股力量明争暗斗,此消彼长,均以名利地位为目标,很少以国家大局为重,更少虑及百姓存亡,政治黑暗,朝政日非。

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也日益严重。开元末年和天宝年间,唐玄宗不停地在西、西南、北、东北用兵,袭击吐蕃,征伐南诏,进攻契丹,迎战大食,几乎均为不义之战,给国内人民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国外人民,都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北部边区的民族矛盾,更为严重。从隋朝至唐朝,有不少突厥人迁到幽州以北,在辽西又有不少奚和契丹人,他们仍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俗习惯。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都督赵文翙,虐待当地少数民族人民。遇有饥荒,也不赈济,把人家的酋长当奴仆使唤,导致契丹松谟都督李尽忠、孙万荣反叛,杀了赵文翔,攻陷营州等12州。玄宗开元年间收复这些失地后,一段时间矛盾有所缓和,但后来又出现裂痕。尤其是安禄山经营了这一带以后,对少数族人民实行欺骗和高压政策,民族矛盾相当尖锐。

最为要害的,是这一时期“内轻外重”格局的形成。开元以前实行“府兵制”时,军事力量的布局是“内重外轻”。开元年间实行募兵制后,当兵成为一种职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兵士战斗力,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将领与士兵之间形成私人隶属关系。而且,“武皇(指唐玄宗)开边意未已”,边镇兵力必然扩大,首都周围军队减缩。有人统计,天宝年问,边镇兵力约为49万,唐中央朝廷直接控制的京畿诸州“弓广骑”(职业兵募)仅有8万余人。“内轻外重”的格局已经形成。

与这一格局形成相应的,是边镇蕃将势力的扩大。这主要是李林甫造成的。本来在唐初,边帅均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较大的,常常入朝为宰相,如李靖、李勣、刘仁轨、娄师德等。开元前期,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睃、张说、萧蒿等,也是由边帅入相的。对于“蕃将”即少数族将领,虽然忠勇双全,如阿史那社尔、契宓何力等,一般也不让“专大将之任”,他们远征时,要由朝廷另派大臣为最高统帅,加以节制,如阿史那社尔讨高昌,以侯君集为元帅;契宓何力讨高丽,以李勣为元帅。这样做,并非对少数族将领不信任,而是一种国家防微杜渐的纲纪,对于防止军阀割据是有限制作用的。但开元后期李林甫当宰相后,给唐玄宗出了一个主意,用“胡人”做边帅。理由是胡人勇敢善战,在中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孤立无党,不懂汉文,比汉将更为可靠。他的实际用意,是断绝边将入相之路,以巩固自己的宰相地位,因为胡将既然没有文化水平,就不能做宰相。唐朝原有重用少数民族将领的传统,但专用胡将作边帅,还是新鲜事。在李林甫建议之前不久,有人诬告河西等四镇节度使王承嗣欲拥兵尊奉太子,玄宗惊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就处死了王承嗣。玄宗深感节度使如果与王公大臣有瓜葛就很危险,现在一听李林甫的建议,很快就采纳了。于是,陆续提拔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等做大将。到天宝六年(747年),边镇节度使大都是胡将了,而且久任一地,兼领数镇,势力扩大,难以调拨。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举兵挥戈之事,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正当唐玄宗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时,深受他宠信的安禄山举兵反唐了。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之久,经过3个阶段,在唐朝3代君臣的努力下,方才平息。

“安史之乱”的主要首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是柳城(今辽宁朝阳)人。他本姓康,叫轧荦山,后因母亲改嫁突厥人安延偃,方才改姓安,名禄山。据传他能说6种少数族语言,貌似粗憨,内实精明。少时在军中做过小军官,由于英勇善战,逐步升为高级将领。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到天宝十年(751年)时兼领平卢、范阳、河东3镇。安禄山极善伪装,以取得玄宗与杨贵妃的欢心与信任。他初进京城,装成一个大傻瓜,见了太子也不下跪礼拜,当玄宗身边的人要他下拜时,他问:“太子是什么官?”玄宗说:“我百年后,就将皇位传给他。”安禄山才假装惶恐而下拜。他是个大胖子,体重300多斤,在宫中跳起舞来却旋转如飞,玄宗与杨贵妃很欣赏。玄宗指着他的肚子问:“你肚子那么大,里面装的是些什么东西?”他回答说:“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只有一颗赤心!”玄宗听了非常高兴。玄宗要他与杨贵妃兄妹结成兄弟姐妹关系,可他硬要认杨贵妃为干娘,史传他与杨贵妃有种种暖昧关系,但玄宗从来不疑,反而更加信任有加。

凭借朝廷对他的极度信任,安禄山开始在范阳积极扩充实力。他用失意的汉族文痞严庆、高尚做谋士,对投降的或俘虏的少数民族战士,亲自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进行交谈,安慰拉拢,使他们为自己效力。他又挑选8000名壮士作为主力。天宝九年(754年),为了进一步收买人心,培植心腹,提拔奚、契丹、九姓、同罗等族人,升为将军者500人,升为中郎将者2000余人。次年(755年),又以胡将32人代替汉将,使他所统帅的军队的将领基本都姓“胡”了。他还积极屯积粮草,饲养战马,使军队的数量和实力超过了唐中央所在地军队的数量与实力。

古人建筑对于安禄山的种种不轨行为,朝廷内部不是没有人察觉。还在安禄山早年之时,宰相张九龄、太子李亨等人,都曾提醒玄宗,安禄山可能要谋反。但玄宗不信,凡安禄山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包括充实军需兵马的要求,都予以答应和满足。而当时朝中的几位权臣,如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等各怀鬼胎,与安禄山既相利用,又相猜疑防备。安禄山在其中游刃有余,充分利用这种矛盾斗争的空隙,争取时间,做好反叛的准备。加之杨国忠后来为了证实自己预言的正确,采取了一些逼反的行动,更使安禄山下定决心,并获得了“师出有名”的口实。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他率兵15万,号称20万,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浩浩荡荡,挥军南下。“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大体分为3个阶段,唐朝3代皇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平息下去。

第一阶段由起兵到攻占两京,约半年多时间。当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时,玄宗开始认为是谣言,得到确认之后,满朝文武惊慌失措。杨国忠却自以为有先见之明,并夸口叛军必生内乱,不到10天,安禄山就会被部下所杀。玄宗与满朝文武在惊慌之中,又生侥幸心理,而安禄山却如同风卷残云般地攻城掠地,不到一月就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过黄河。唐玄宗急忙调兵遣将,让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到洛阳募兵抵挡,又在长安连募带凑了5万人马交由高仙芝驻陕州,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防守黄河以南。不久,封常清与高仙芝均战败,东都洛阳失守,二将退守潼关。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封二将,以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守潼关,进讨安禄山。这期间,在叛军的后方,平原(今山东德县)太守颜真卿、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起兵,河北17郡响应,重新归顺唐朝,安禄山在河北只剩下6郡,被迫停止进攻潼关。河南南阳太守鲁灵、睢阳太守许远、真源令张巡等也起兵抗击叛军,扼住了叛军南下的道路。安禄山就先过起了皇帝瘾,于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之后一段时间内,唐军在河北反击得胜,安禄山和史思明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将主力放在保卫河南到范阳老巢的退路上。正当两军在潼关对垒,哥舒翰坚守伺机之间,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强令哥舒翰出战,进攻陕郡。哥舒翰万般无奈之下,引兵出关,遭叛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本人也当了俘虏。这年的六月八日,叛军攻克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携杨国忠、杨贵妃等仓皇出逃,西京长安失守。安、史起兵半年多,连陷唐朝两京,算是初达目标。

第二阶段从唐肃宗灵武即位到郭子仪收复两京,约一年多时间。太子李亨随玄宗出逃西幸途中,被百姓挽留,于是北上今宁夏灵武,在随臣拥戴下,于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自立为帝,改元为至德,号肃宗。这时郭子仪率精兵5万来到灵武,肃宗的密友、有“布衣宰相”之称的李泌也应邀前来辅佐。在李泌的建议下,肃宗以长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又向回纥借兵,联合反攻安史叛军。这期间,安史内部发生矛盾,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又不大服气安庆绪,叛军内部不稳。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唐将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守睢阳10个月之久,粮尽食鼠,鼠尽食人,城破之后,英勇就义。他们以1万兵力牵制了安、史叛军20余万,既防止了叛军南下,又保证了唐朝经济供应线的畅通,并为郭子仪等军的反击赢得了准备时间。至德二年(757年)九月,郭子仪等将领经过充分准备,一举收复长安;十月,又乘胜收复东都洛阳。这年十二月,唐肃宗启驾回宫,叛将史思明投降,被封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以两京光复为标志,唐军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第三阶段从九节度使讨伐安庆绪到史朝义兵败身亡,约6年时间。至德二年(757年)九月,长安光复后,肃宗令郭子仪等九节度使(九节度使是: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灵,兴平李奂,滑州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琮,河南崔广远,河东李光弼,关内王思礼)讨伐安庆绪,又任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督各路节度使。这时安庆绪在邺城(今河南安阳),以让位为代价请求史思明援助。因鱼朝恩的错误决策和指挥,反攻失败,九节度使退出河北战场。史思明杀了安庆绪,留自己的儿子史朝义镇守邺城,自己回范阳去当大燕皇帝。这期间,唐军与史军时有交锋。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朝义又杀史思明,自立为大燕皇帝。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死,代宗李豫即位。这年十月,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兵马大元帅,与仆固怀恩、郭英人等会同回纥兵进行总反攻。次年,即广德元年(763年)正月,范阳叛将李怀仙归降,史朝义想北投契丹,被李怀仙追击,走投无路,缢死在森林里。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形成,中央王朝已无力控制地方和捍卫边防,人民大量南移。这标志着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它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安史之乱”对全国尤其是北方的经济破坏是空前惨重的。安史叛军步骑散漫,攻城掠地,烧杀劫掠,无所不用其极;回纥军助唐平叛,肃宗允诺:“破城之后,土地和士庶人口归唐朝,财帛子女都归你们!”因此,进入洛阳后,肆行杀掠,死者动辄以万计,火焚旬日不灭。唐军也不例外,尤其是劲旅朔方、神策军,在攻占洛阳、郑州、汴州、汝州等地时,以为这都是叛军所据之地,任意掳掠达3个月之久,使所有的房屋都空空荡荡,城中百姓只好以纸当衣穿。乾元元年(758年)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失败后,一路掳掠,当地官吏根本无法阻止。长时间的战乱,使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满目荒凉。据统计,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户数为891.47万户,口数为5291.93万口。大乱之后,只剩下193.31万户,699.0386万口,十减七八,虽不准确,但也可见损耗程度是空前的。一代诗圣杜甫在《无家别》中,对此有形象的描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其中受破坏最大的是经济发达的黄河流域的4个地区,即以洛阳为中心的汴、郑等地区,河北地区,长安周围各地,以及汴河沿岸。《旧唐书·郭子仪传》中就这样说:东周(即洛阳)之地,长期陷于叛军之手,宫室焚烧,十不留一,百官办公的地方一片荒芜,连尺把长的一根椽子都没有。畿内(都城周围)的地方,人口不满千户。街道上充满榛棘,豺狼嗥叫其中。再往东千里之内,都是人烟断绝,一片萧条景象!长安周围,也是“闾井肃然,百不存一”,汴河沿岸,更是“百姓凋残,地阔人稀”。由于破坏严重,物价高涨,一斗米价少则千钱,多至7000钱,比开元年间上涨300多倍;绢价涨到4000钱以上,比开元时高出20余倍。这又迫使大量人口“转死沟壑,离去乡间”,在死亡线上挣扎、流亡。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与唐代宗的姑息养奸有很大关系。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也纷纷投降。在这种形势下,唐军本应彻底消灭叛军残部,但当时担任唐军统帅的仆古代人物固怀恩,担心一旦彻底平叛,自己就不会再受朝廷重用,于是向中央请示,要留下薛嵩、李宝臣等安史旧部,继续统帅河北诸镇,唐代宗只图眼前平安,可以早点罢兵,竟然同意了这一建议。这样一来,河朔地区基本上仍由安史降将占据。而中原一带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新设的节度使,也因朝廷的姑息(其中含有借此抗衡边镇节度使之意)而渐呈“尾大不掉”之势。至于缘边地区的其他旧有藩镇,自然也“坐大”起来。这些藩镇将领,“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掌有很大实权,而且职位逐渐由父子兄弟相袭,或由部下推戴自称“留后”,再逼唐王朝予以承认,实际上成为各自独立的封建军阀王国。藩镇之间,因各种关系而互相勾结,又因各种利害而相互争夺,攻伐不已,中央政府对此毫无办法,唐朝皇帝极类似春秋时期空有“天下共主”之名的周天子。

由于以上两种局面的出现和形成,安史之乱后,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和对边防的捍卫能力大大减弱。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减弱,与藩镇割据是互为表里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中央王朝能够“一声喝到底”的区域越来越小。对边防捍卫能力的减弱,在“安史之乱”中和“安史之乱”后都表现得很明显。天宝十四年(755年)后,由于边防军主力到中原平乱,留在边境的,多为老弱残兵,周边少数族乘机攻占边区。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吐蕃进犯威戎、神威军,强占石堡、百谷、雕窠等3城。宝应元年(762年),又占秦、渭、洮、临等州,次年侵人大震关(今陕西陇县西),攻陷兰、廓、河、鄯、岷、成等州,后来还干脆攻占长安,并肆行掠夺。到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也被吐蕃占领。在南边,至德元年(756年),南诏攻陷清溪关(今四川犍为县附近);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与吐蕃合谋,进攻茂州(今四川茂县),直达灌口(今四川灌县)。到唐文宗时期,南诏甚至侵入成都,掳掠大量人口、珍宝而去。

在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极不安定的情况下,部分人口南迁。迁移的地区,首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次是汉水流域。在南迁的人中,一部分是地主官僚,但大多数是避乱的劳动人民。这一时期的人口南移,加上东晋南朝以来的人口南移,使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甚至包括政治的中心地带,都转移到了南方,这不仅在唐朝,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都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转折。革新运动的破灭革新朝政,历来是极艰难的事情。当国家处在由盛转衰的趋势之中时,尤其艰难,尤需慎重。如果单凭一腔热忱,单靠少数几个人的努力,想在短时间内就扭转乾坤,往往会加速革新的失败。此类事甚多,“永贞革新”就是其中的一个。

“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积弊深重。唐顺宗李诵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试图对朝政进行改革。改革开始雷厉风行,但旋即失败,犹如昙花一现。史称这次改革为“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德宗晚年的新旧弊政深重。太子李诵对此深有体会,而以棋文侍奉太子的王叔文、王伍也有革新的抱负。二王利用有利身份,联络志同道合者,准备有一番作为。在德宗去世,太子因病不能言语的情况下,拥立太子即位,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159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