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拿破仑王朝——美国式童年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7-19 22:39:45 0

波拿巴家族在美国的分支是从一百年前开始繁衍的。在巴尔的摩的一场舞会上,热罗姆迷上了一位富商的女儿伊丽莎白·帕特森,并违反拿破仑的意愿与她结婚。当拿破仑强迫弟弟离开她的时候,年轻的伊丽莎白却已经怀上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因为受阻无法登上欧洲大陆,她便来到了伦敦,并在1805年7月7日为热罗姆生下了一个儿子——热罗姆·波拿巴-帕特森(Jérôme Bonaparte-Patterson),也被人们叫作“波”(Bo)。眼看无法与孩子的父亲重归于好,她便带着儿子回到了巴尔的摩。1809年1月2日,马里兰州(Maryland)的法官为她宣布了其婚姻的无效,以便让她开始新的生活。但事实上,她从未真正脱离过波拿巴家族。热罗姆常常与她通信,问她儿子的近况,而且拿破仑也常常问起他这个弟弟在美国的家庭。当伊丽莎白准备与一个英国人结婚时,皇帝为了让她放弃这门婚事,向她支付每月5000法郎的津贴。有了这笔钱,小波最终没有在英国的土地上生活。尽管在财政上,拿破仑对伊丽莎白显得相当慷慨,但他却一直对她紧闭欧洲的大门。被抛弃的妻子只能在1815年拿破仑退位后,才终于行走在法国的土地上。

她对欧洲的热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故乡,她决定搬到欧洲。1819年,她将小波送进了日内瓦最好的学校之一。曾经与波拿巴家族的恩怨也都成了往事;波利娜也在罗马热情地邀请并接待了她。在里努奇尼宫,小波还见到了祖母莱蒂齐娅。曾经被放逐在巴尔的摩的母子俩,现在却深受波拿巴家族的喜爱,以至于人们甚至提出让小波与约瑟夫的女儿——夏洛特·波拿巴结婚。尽管伊丽莎白对此十分满意,但远在巴尔的摩的帕特森一家则坚决抗议。或许是因为此前与波拿巴家族关于联姻的糟糕回忆导致的。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此时的波拿巴家族作为丧权者,与他们搭上关系并非好事。这件事过后,小波回到了美国,并在1823年被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在1825年的暑假期间,他终于在谢讷河(Sienne)附近的兰恰诺(Lanciano)城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曾任威斯特伐利亚国王的父亲对这个20岁的年轻人充满了柔情,陪他度过了整个夏季。几次造访欧洲后,热罗姆·波拿巴-帕特森在巴尔的摩与苏珊·威廉斯(Susan Williams)小姐于1829年11月3日结婚。在这对新婚夫妇的嫁妆篮里,有着丰厚的礼物:他们获得了20万美元,外祖父威廉(William)也赠送了一栋豪华的蒙特罗斯(Montrose)豪宅。这确保了他们将来宽裕的生活。但这场婚姻却让留在欧洲的伊丽莎白感到难过。热罗姆的第一任妻子十分期望自己唯一的儿子可以娶一位波拿巴家的女儿。失望的她拒绝为他们送上祝福。1830年11月5日,结婚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热罗姆·波拿巴-帕特森(Jérôme Bonaparte-Patterson junior)降生了。作为巴尔的摩最有声望的豪门之一,他的父亲开始尝试农业生产,并成了大农场主。他的成功让他很快忘记了多次造访过的法国。

1853年,拿破仑三世邀请他来到圣克卢,甚至称他为“亲切的堂兄”。他通过帝国的法令授予了他一家法国国籍,这让普隆-普隆与他的姐姐玛蒂尔德非常不悦,他们担心要与这个讨厌的同父异母的兄长分享父亲的遗产。面对他们的反对,皇帝组织了一场家庭会议从中协调。虽然在1803年,这场婚姻就被公证无效,但会议结果却同意了热罗姆的长子沿用波拿巴的姓氏。“这个姓氏已经在出生洗礼仪式上、公证文件上及国际关系上被使用,并且整个皇室也使用了这个名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剥夺他使用这个姓氏的权利。”因而,他的子孙后代也将继续沿用波拿巴的姓氏。这个结果对于热罗姆的合法子女极为不利。皇帝意识到自己对于帕特森一家太过慷慨,于是便向自己的堂兄提议以萨尔泰讷(Sartène)公爵的封号,让他放弃这个著名的姓氏。但堂兄并未接受。就像普隆-普隆和玛蒂尔德所担心的那样,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为分得一部分财产,波提出了法律诉讼。在经过漫长的法律程序后,他的诉讼被驳回了,他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就此闹翻。在波拿巴家中,对财产的觊觎一直都是争吵的根源。

在家庭的不和之外,小热罗姆·波拿巴-帕特森从美国军队退役后,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军队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作为上校在意大利和克里米亚的战场上名声在外。波的第二个儿子也会跟随长兄走上荣誉之路吗?1851年6月9日,夏尔·约瑟夫·波拿巴-帕特森在巴尔的摩降生。他出生得较晚,当人们给他穿上新生儿的衣服时,他的哥哥已经穿着军装在西点军校里进修了。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超过了20岁。在这对40多岁的父母的养育下,查利在蒙特罗斯大宅里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这个相对成熟的家庭环境也对他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6岁时,他进入了一所巴尔的摩市郊的法语学校就读,这是必须遵守的传统。六年后,他操着一口完美的法语从学校毕业——他也一直用法语与父亲通信。但在他身上仿佛从未体现出他对这个三色旗国家的热爱。有一天,他的曾外祖父威廉·帕特森对着一群人中的他喊道:“你是个法国男孩,查利!”他立刻反驳道:“No,我是个美国男孩!”在他的认知里,他自出生以来就一直是个美国人。

他的母亲苏珊对条纹星旗的热爱或许感染了小查利。这个美国男孩在学业上天资聪慧,1863年6月27日,他在以下科目上获得了嘉奖:行为举止、法语、英语、拉丁语、算术和绘画。对于学业,他曾说:“我从来不会因为学习而疲倦,这是我永远的娱乐方式。”人们对这个学生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也从未让人失望过。1869年的秋天,他轻而易举地考上了哈佛学院——这所学校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创立,一直以来都迎接着美国最杰出的青年学子。勤奋好学的查利在各门学科中都表现出色,并且获得了多项荣誉。此外,他在校园中的声誉也无懈可击。他的天主教道德老师皮博迪(Peabody)教授对他赞不绝口:“从来没有哪一个学生像他这么高尚而受人尊敬,他拥有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的知识与才华。”教授对他的父母如此评价道。多少父母渴望收到这样的赞美啊!入学后的一年,他就收到了他父亲于1870年6月17日离世的噩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266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