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玛雅——专题 神示之国——阿兹特克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8 22:07:20 0

⊙15世纪 ⊙阿兹特克人 ⊙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西部

阿兹特克文明是继玛雅之后,中美洲地区的又一重要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向玛雅文明学习,并一度与玛雅文明相互影响,对于两个文明共同的欣欣向荣产生了重要作用。阿兹特克人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建筑技艺、宗教信仰。他们认为是神的指示让他们得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城邦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神示之国最终仍在殖民者的践踏下迅速消亡。

神示建国

在玛雅文明兴起之后,在中美洲地区阿兹特克人也曾创造了较高的文化。据说阿兹特克人最初住在海岛上,地点可能是墨西哥西部。他们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作为雇用兵向不同的酋长出卖劳役。他们把传说的家乡称为“阿斯特兰”,阿兹特克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1069年,阿兹特克人从墨西哥北部开始向南部迁移。传说阿兹特克人曾得到部族保护神维齐洛波奇特利的启示:如果在哪里见到一只鹰口衔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这个地方就是你们定居之地。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颠沛流离,阿兹特克人最后于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岛上,果然看到一只鹰衔蛇栖于仙人掌上的神奇景象,于是便定居下来,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即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所在地。

阿兹特克人与邻近两个部落结成联盟,迅速向外扩张,到最后一位首领蒙特苏马二世(1475—1520)时,阿兹特克已成为墨西哥谷地的盟主,其疆域北至奇奇梅克边境,南至中美玛雅地区,人口六百余万,发展到了它的极盛时代。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科尔蒂斯登上了墨西哥海岸,1521年攻占了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国宣告灭亡。

社会组织

特诺奇蒂特兰以大型庙宇建筑为中心,两条交叉的大路把全城分为四个大区。这四个区分属四个胞族,每个胞族又包括若干个被称作卡尔普里的氏族,分别居住于各个小区。到西班牙人入侵时,血缘关系日趋淡薄,按血缘结合的原则已为地域原则所代替,但社会组织仍以氏族制为基础。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长、祭司和保护神,享有处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氏族之上便是部落。部落首领称酋长,由氏族成员中选举产生,一般为终身任职。

阿兹特克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是部落联盟。1426年,阿兹特克部落同特斯科科部落和特拉科潘部落结成了联盟,称之为阿兹特克联盟。阿兹特克联盟的领导机构是由三个部落酋长组成的最高酋长会议,首府设在特诺奇蒂特兰,由阿兹特克部落的酋长任首领,拥有最高军事指挥权,从而成为联盟的统帅。联盟所征服的各部落,仍保有自己的部落神和习俗,由自己的酋长管理,但要定期向阿兹特克联盟交纳贡赋。随着联盟势力范围日益扩大,阿兹特克的最高军事酋长权力不断增强,在被西班牙征服前夕,大体上已具有国王的权势和作用。据说阿兹特克的国王蒙特苏马每顿饭必须用30种以上不同的菜肴。这些饭菜还要用火锅以保持适当的温度。此外,蒙特祖玛的后宫中还拥有姬妾千人和各种各样的奇禽异兽,专门供他享乐。

阿兹特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分成王田、祭司田、军田,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以供氏族首领、部落酋长、祭司和武士之所需,他们逐渐形成为阿兹特克社会的统治阶级。大部分土地由酋长和部落议事会统一分配给各个氏族,为氏族公有,然后由氏族分给各家庭耕种。父辈死亡或残废,土地可由长子或其他充任户主的人继承,但土地所有权仍为氏族所有,不得转让。

阿兹特克人从征服中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奴隶,这些土地和奴隶逐渐被上层统治者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土地由奴隶和被征服的氏族耕种,劳动者附着于主人的土地之上,可以被主人出卖或传给后代。除战俘外,本族内的欠债者和罪犯也可以沦为奴隶。奴隶劳动和奴隶贸易虽然开始流行,不过奴隶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只占次要的地位。

雄伟的首府

阿兹特克文化是在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文化传统上发展起来的。因而,这个原来较为后进的部落在文化上也放出了特有的异彩。阿兹特克人是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建设的首府特诺奇蒂特兰,既继承了墨西哥高原早期印第安人的城市建筑风格,也是阿兹特克人聪明才智的反映。

玛雅——专题 神示之国——阿兹特克

惠兹洛波奇特里,中美洲阿兹特克战神。在古抄本里,他通常身穿战衣,带着一支羽毛箭和一个盾牌。

全城金字塔形坛庙林立,共有四十多座,其中以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庙和特拉德洛克神庙最为宏伟。大庙是一组建筑群,它包括供国君和贵族居住的78座宫殿和大厦。宫殿遍饰羽蛇浮雕。蒙特祖玛居住的宫殿,有白色亭台,并装饰着精美的庭院和花园。大庙既是中心,又是最高点,其他建筑由中心逐渐向四面八方伸展直至湖边,越是接近城市的外围,建筑物的规模就越小。整个城市犹如一座大金字塔。

玛雅——专题 神示之国——阿兹特克

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城邦向国王纳贡

另一著名建筑物是特拉德洛克神庙,这是一座高达35米的金字塔坛庙,两边各有两排120级台阶供人们上下,十分壮观。特诺奇蒂特兰是一个岛城,有三条宽达10米的石堤道通向陆地,其中一条长达11.3千米。在石堤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一条横渠,以利湖水相通,船只往来,中间以木板做桥,遇有敌情,可随时拆除。为满足岛上居民安全和生活的需要,修建了防洪大堤和引水渡槽。由于湖水盐分过多,水味咸苦,引水渡槽是为了从岛外引入清洁的饮用水。全城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宫殿坛庙倒映在湖水之中,景色之富丽,使西班牙殖民者为之倾倒,惊呼为“世界公园”。

该城至沦陷前,面积13平方千米,房屋6万幢,人口达8万,为当时世界上大城市之一。巨大的公共建筑物上,涂以石膏,白光耀眼,瑰丽壮观。街道宽广,市场上的货物应有尽有。市内还有1000名清洁工,在主要街道上通宵都有熊熊的灯火照耀。特诺奇蒂特兰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为热闹的城市之一。它的繁华程度超过同时期的君士坦丁堡以及意大利的任何城市。

多彩的生活

阿兹特克人以农业为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豆类、蔬菜、棉花、龙舌兰和烟草等。为了扩大岛城的种植面积,他们在湖面上打水桩,然后扎上木筏,铺上湖泥种植庄稼,玛雅人后来还向阿兹特克人学习了这一农作物种植方法。

他们还大力兴修水利,使全岛河道纵横,沟渠交错,仅岛的南部霍奇米尔科一地就有1.5万条人工渠。阿兹特克人农具比较原始,一般用尖木棒翻土耕种,但由于懂得利用灌溉和施肥,农业产量较高,可以养活大量人口。

阿兹特克人的手工业也较为发达,能制造各种出色的手工艺品。阿兹特克人的手工业制品也比玛雅人进步,已能普遍制造铜器,掌握铸造、压印金器和以宝石镶嵌装饰品等技术。纺织、刺绣、木雕、陶器和羽毛饰物也都有相当的工艺水平。1520年,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杜勒,在评论阿兹特克蒙特祖玛送给西班牙国王的精美工艺品时赞美道:“我一生从未看见过有如这些礼品这样合我心意的东西。因为我在这当中看到了珍异的艺术品,我惊奇遥远地方的那些人的聪明才智。”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交换活动。在特诺奇蒂特兰有一个特拉特洛尔科大市场,四周高墙、廊柱环绕。每到一定日期,来自包括中部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都携带货物来此交易,多达万余人。一般为以货易货,有时也把可可豆作为交换媒介。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信神,主要的部族神竟有六十多个,这反映了众多部族大融合的特点。阿兹特克人除供奉羽蛇神之外,还崇拜自己的部族神维齐洛波奇特利。人们常把此神与太阳神视为同一个神,也是战争之神。

阿兹特克人的历法同玛雅人极为相似,知道一年为365天,每20天定为一个月,一年有18个月,以52年为一个大周期。从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中发掘出的太阳石,直径约3.6米,重24吨,上面精美的几何图形上刻着阿兹特克的历法。他们的医学同宗教密切结合,除用巫术治病外,已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据说他们已经能够把包括药用的1200种植物进行分类。

玛雅——专题 神示之国——阿兹特克

阿兹特克蛙形黄金项链

阿兹特克人的文化与玛雅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就现在所知,除图画文字外,已有某些象形文字的萌芽。图画文字主要用来记载被征服者交纳的贡品的品种和数量,对历史和知识的传授主要靠口诵,世代相传。他们兴办了各种学校,让青少年接受农业园艺、植物医学、天文数学和军事技术的教育。学校教学主要通过口授,同时辅以图画。由于学校众多,青少年的教育已相当普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565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