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文人墨客

古代教育家——孟子

历史大观园 文人墨客 2020-06-17 17:19:44 0


孟母三迁与断织劝学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前372~前285)邹国人。邹国是与鲁国邻近的一个小国,地点在现在的山东省邹县。

孟轲父早死,小时由孟母教养。孟母很注意对孟轲的教育。传说孟家先住在坟墓附近,孟轲小时候做游戏就学埋葬死人,孟母惟恐这样下去对孟轲产生不良的影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住在集市旁边,又去学商贩叫卖,孟母感到这也不是教育孩子的环境于是又把家迁到学校旁边,使他便于学习礼仪,孟家最后定居下来了,这就是流传很久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据传孟轲小时候,读书不努力,贪玩好耍。有一天孟母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孟轲说:“我的东西弄丢了,刚去把它找回来。”孟母听了很生气,就用刀把机上正在织的布割断。孟轲又惊又怕地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说:“要你用功读书,就是要你成名。现在你不学习而去玩耍,就像我割裂机上的布一样,布断了再也难以接起来了。”此后孟轲懂得刻苦学习了,这也就是流传已久的“断织劝学”的故事。《三字经》写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是指的这两个故事。

还有一个“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说的是孟母对孟轲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头小猪,孟轲非常好奇,问孟母:“邻居在干什么?”孟母说:“邻居正在杀猪。”孟轲说:“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一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轲吃了。

无论“孟母三迁”、“断织劝学”和“杀豚不欺子”故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但故事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与孔子“学而优则仕”以及儒家重视的道德教育传统思想是一致的,其中包含有重视教育与环境的作用,也包含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良好的家教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孟轲稍长,从学于子思的弟子,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亻及,所以司马迁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孟轲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春秋》。他虽没直接受业于子思,确属于子思学派,后世也称他与子思一派为“思孟学派”。孟轲以孔子的继承者自豪,还叹息自己出生晚,他对孔子尊崇备至,说古圣人的行为我可惜都没有做到,至于我的愿望乃是向孔子学习。

孟轲是孔子的崇拜者,他一生的出处进退也与孔子相似。成年以后从事私人讲学,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游历四方,但不见用。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著述,孟轲的一生,除中年以后有20多年游历各国外,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人生的乐事。这是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系起来;也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之事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的学生留下名字的虽没有孔子的学生那么多,但就《孟子》一书所记确切可考的也有10多人,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

据《孟子》载:孟轲游历各国时跟随的车辆数十,从者数百,可见他的学生和随从还是不少的。对于诸侯,他是很傲气的,他认为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们,不要把高高在上的诸侯地位放在眼里,即不被权贵们的威势所吓倒而挫伤了说者的斗争勇气。权贵们有财富、爵位,而我有仁义道德和学问,我为什么觉得比他们少了什么呢?公然表示与国君分庭抗礼,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是相当解放的。所以当时知识分子能够在文化学术领域纵横驰骋,少有顾忌。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意思是说,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今日的社会里,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胆识、气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时齐国的国都临淄设有“稷下学宫”,招揽各国著名学者到学宫讲学,一时成为四方学者荟萃之地。它虽是国家办的学校,但不同于西周的官学,而是专为延聘各家各派学者来齐国讲学而开设的,为各家各派提供自由争辩的公共讲坛,实际上是一所兼容并蓄各个学派的学府,包括儒、道、法、名、阴阳各家和“学无所主”的学者,孟子曾游学于此,并备受优礼和尊重。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起来称之为“孔孟之道”。

晚年孟子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同他的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一起把他的言论编成《孟子》7篇。《孟子》与《论语》一样,也是语录体。各篇章之间无必然联系。但其对问题的阐述,富有较强的逻辑性,具有论说的特点,其中有精细的刻划,生动的比喻,流畅的文字,曲折尽情,波澜壮阔,这说明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的形象思维与理论思维的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孟子自称“好辩”,也是战国中期著名的辩论家。《孟子》同《论语》一样,是研究先秦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孟子》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政治与教育问题,其哲学观点也是从道德伦理问题出发而展开的,很值得我们一读。

讲道德,说仁义

《三字经》说:“《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仅12个字,概括了《孟子》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亦突出了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强调了‘仁义道德”的教育。

孟子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仁政的一部分,没有教育,仁政是不能实现的,而进行道德教育能使君主大臣明人伦,老百姓们亲爱相处,这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过:如果居上之人不懂礼义,居下之人不知学习仁义道德,则易于为乱,违法乱纪的人都起来了,害民之事就会层出不穷,国家灭亡即在旦夕,没有多长时候了。所以他在讲了一番仁政(包括经济措施)之后就说,必须设立学校(庠、序),进行孝、悌、忠、信等方面的教育,有了这样受过教育的人民,就可以战败秦、楚那些强国,可以得天下。

“性善论”是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心理基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在于保持善性,培养善性,扩充善性,并排斥环境中坏事情的污染和损害。孟子的“性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生来就有“良知”、“良能”,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萌芽——“四端”,并人人具有由这“四端”发展而成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他把这些道德观念说成是天赋的,不是由于外人给予的,是与身俱来的,只要把已经失去的善心收回来就够了。孟子认定教育的作用并不是要自外注人一个人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只是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排斥环境中的污染和损害,启发一个人恢复天赋的道德观念,促使其对固有善端的自觉,使之发扬光大,而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好像有口都能识味,有耳都能听音,有目都能观色一样,有心便都能识理义,他把这称之为“同类性”,并认为圣人和我们同类,具有同样的心,所以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就得出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结论。这不但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而且也反映了孟子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倾向。人人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给以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如同种庄稼一样,给以充分的阳光雨露,如同种树造林一样,不要常去砍伐,就都能生长得很好。这里包含着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思想,内因虽有善质,但还要靠外部的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这是孟子从“性善论”观点出发论证教育作用的合理因素。

在道德教育中,孟子注重培养舍生取义的精神。孔子在教育中注重“仁”,而孟子在教育中注重“义”。如孔子曰“杀身成仁”,孟子则说“舍生取义”。孟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应看它当为还是不当为。两样东西你都想要,但总要放弃一样,取其中的一样。如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这种道德境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民族英雄,与孔孟成仁取义的教导不无关系。

孟子根据“取义”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即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孟子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经得起富贵。贫贱和暴力的考验,才能自觉地为实现仁政理想而献身,才能把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强信念。这条著名格言是后人经常提起作为自勉或教育青年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写照。

由于孟子把道德归于天赋,所以他的道德教育方法偏重于存心养性、寡欲和自反等方面。他同孔子一样要求“立志”,其内容便是志于仁义,有了仁义的志向还要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持志”。他认为能立志、持志的人,才能“养气”。他很重视“气”,但“气”要由“志”来统帅,有了“气”才会有实行仁义的勇气。孟子自称他善于“养吾浩然之气”,他的功夫就是平日能“集义”、“积善”。经过长期锻炼与积累就产生了一种“至大至刚”的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种话听起来好像有点神秘色彩,其实是有道理的。我们常讲“士气”、“民气”、“朝气”、“勇气”、“一鼓作气”等,主要是我们平日行事有理有义,或者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或者胸怀符合人民利益的远大理想。

孟子注重存心养性,是因为他认为人的贤与不贤,决定于他对先天的善端能否“存”、“养”和“扩充”,所以不可放荡,放了心就要收回来,如果诚实无虚地做到了这些,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孟子强调寡欲,如果寡欲,即使失去了一些善心也不会多;如果多欲,即使能保存一些善心也就不多了。他主张寡欲而不是灭欲,灭欲是不对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欲望,正当的欲望是无害的,有时还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孟子还认为人会有过,改了就好,不要老是追究。他指出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求得的,什么事都要“反求诸己”,譬如你爱别人,可是别人还是不来亲近你,你就该反问自己仁义之心是否不够;你担任治理国家的工作,但是社会治安纪律却不好,那就要反问自己采取的办法是否不明智;你以礼貌待人,但人家不答理你,那你就应该反问自己的谦恭是否合适。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要反躬自责,他还警告人们不要“自作孽”,凡是自作孽的人必然得到恶报,无法挽救了。此外他还进一步要求人们“与人为善”、“善与人同”,要求广泛地向周围学习,吸取所有的善集合到自己身上,并以此为快乐。认为这种主动、积极的“乐善”精神,推动着互相帮助,大家共同为善。

孟子在道德教育中还注意意志锻炼,他不像孔子那样重视感情的陶冶,而是特别注重挫折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意志磨炼。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在艰苦和患难中锻炼出来的。他历数传统中的尧、舜、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任大事者,说明人才都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说将要担任重大责任的人,应当先经过一番艰苦锻炼,必先使自己的心志受到磨炼,筋骨受过劳累,体肤受过饥饿,身边时常缺资少粕,不能任意行动,这样才能震动他的心魄,坚韧他的性格,增加他忍受的能力,有了过失才能改,经过迷惑和思虑才能有所作为。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他还教导学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逆境时要独善其身,顺境时要兼善天下。孟子把在实践中进行意志锻炼当作造就一个伟大人物的必备条件,这是很有意义的。孟子的这些道德格言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是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借鉴的。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认为“善教”是“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认为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那样获得民心,良好的教育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他把教育看得比政治还重要,终身为之倾心尽力。他明确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大乐趣之一。虽然他曾批评过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但他自己却还是尊重老师,重观教育,并乐于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敦师。

孟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他和孔子一样强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应采取有德者成其德,有才者成其才,有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言语行动示范教育他,有的学生则不去做具体指导,让他自悟,自己明白道理进而努力上进。他认为教师能自如地采取因人而宜的教学方法,教学便可收到圆满的效果。孟子在启发诱导时,采取对学生“引而不发”的态度,像射箭那样以跃跃欲试的姿态去启发学生,在教学中,他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疑,激发学生勇敢进取的学习精神,如他教育弟子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就以掘井打比方:一口井打了很深,但还没有打出水来,如果不坚持打下去,这口井就报废了。他说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坚持精神,就会半途而废,徒劳无功。

在教学方法上,孟子还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说,教学过程如同流水一样,必须“盈科而后进”,意思是说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之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他还讲了一个宋国人“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疲倦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孟子认为违背客观规律地去帮助禾苗生长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比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他一方面主张尽力耕耘,反对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对拔苗助长,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叶圣陶先生生前很赞成孔孟的一些教学方法,他写了一首诗:“找到根源古有云,愤悱启发最精纯。揠苗刻板都抛却,乐育全新一代人。”他主张现代教育应吸取古代孔孟的启发诱导、反对拔苗助长等优良的教育方法。

孟子认为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上,除了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由博返约外,尤其提出要主动自得。孟子认为学习应有主动性,要自觉地去学习才会有所得。因为被动的学习是外力强加的知识,内心并无所求,亦无所得,只有自觉主动地刻苦钻研,才能透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的时候才能左右逢源。为了启发学生主动自得,孟子很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他还认为学习中要靠思考,“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大胆存疑,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为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他平时教学就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一次,他讲男女不亲手接东西是礼时,就说:“如果见到嫂子掉到水里,而不伸手去拉她,把她救起来,那就是豺狼了,从何谈礼呢?”孟子不仅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新见解,而且还帮助学生克服呆读死记的弊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语言上,孟子可说是一位大师。在先秦诸子中,他是以能言善辩著称的。他犀利的语言和敏锐的洞察力往往使论敌叹服,而在教导学生时,他的语言却变得委婉浅显、通俗易懂,他常常以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拔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专心致志”、“得道多助”、“杯水车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等。他说当一个教师,应“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你想教导别人,必先使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如果你自己还糊里糊涂,怎样使别人明白呢?这话是何等的深刻。在《孟子》一书中,用较恰当的比喻来说明问题的地方,不下数十处,可见善于比喻、深入浅出是孟子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wrmk/88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