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明朝政治制度——废丞相后的内阁制度—— 变相的丞相制度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9 23:23:39 0


朱元璋要废除丞相制度,要后继的帝王都能亲理朝政,都要如他那样总揽万机,晚眠早起,劳心焦思地处理国家大事,这个事能办得到吗?这件事朱元璋自己也很为难,丞相没了,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他总要有一个秘书班子,在身边帮他做一点文字工作,那么多奏章送上来,他一个人“岂能一一周遍”。于是他在身边仿古制,设四辅官,轮流在身边帮他处理事务。不到半年感到不行,于是又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由翰林院挑选几个人来帮助他做文字工作,兼备顾问。到了明成祖时,便从翰林院挑选了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七个人值文渊阁,参预机务,也就是参与皇帝决策重大事项的谋划。这些人都是翰林院作为史官的修撰、编修,他们还参加皇帝的经筵,是陪皇帝读书的侍讲、侍读。而翰林官的出身,一般都是科举一甲的进士,若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可以授修撰、编修。明代的科举考试,一般要先经过地方上的乡试,考试及格上榜的便是举人,乡试三年一次;次年在京城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会试及格便成为贡士,它的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及格有定额,洪武时是百名,成化、嘉靖年间增至二百五十名到三百名;会试出榜以后的两三天,便举行殿试,是会试及格的贡士,到宫殿接受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他们在名义上都成为天子的门生。殿试考试及格,分三个等级,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为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的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由于翰林院学士、侍读、侍讲以及检讨、编修,一般都是从进士中挑选,进士进入翰林院以后,先为庶吉士,三年考核之后,授编修、检讨,然后被挑选为侍读或侍讲学士。内阁与太子詹事府的春坊大学士一般都是从翰林院中挑选,故明代内阁学士的来源,其路径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样一条路径进入内阁,最后参预政事,有利有弊。这些翰林学士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经过翰林院的历练逐步走上政治平台的,在那个时代毕竟是接受过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一般还是有一点基本的学养和为人的原则。不足的地方,是他们擅长的只是文字上的功夫,没有经过社会政治实践的磨练,让他们平章政事,一般是纸上谈兵的多,缺乏实践经验,碰上艰难的边事,便很难对付了。

内阁实际上是皇帝与外朝之间处理政务的中间桥梁。六部、五府,各地上来的奏章,都察六科上来的弹劾,都要内阁来汇总,然后替皇帝拟定的旨意叫票拟,再然后由皇帝来最终作出决断,同意的话以御笔批红。所以在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过程中,他们属于外朝与内朝的中间体,代替皇帝拟定重大决策,由皇帝作出最终的抉择。这个群体时间久了,自然成为实际上统领外朝的丞相了。当皇帝倦政时,那么内阁的首辅便实际成为没有丞相名义的丞相了,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这些内阁大学士,在嘉靖、万历间,实际上都是当时权倾一时的丞相。所以朱元璋在祖训中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条,实际上做不到,内阁的设置便代替了原来的丞相,一方面是皇帝离不开丞相。另一方面王权又要凌驾于相权之上,因为君王在大多数时间不得不依靠内阁来行政。有一些时候,君王也会发威,践踏内阁大臣如猪狗一般,在这个过程中,是是非非说不清的事情便很多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981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