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纸币勐于虎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5-27 21:24:29 0

1948年8月19日,国共内战已经进行到了后半场。为了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国民政府发行了一种新型的货币——金圆券,来取代已经贬值的法币。

按照规定,金圆券的发行总额为二十亿元,并且有黄金储备作为后盾,每一两黄金兑换二百元金圆券,每一两白银兑换三元,银币一枚兑换二元,美金一元兑换四元。由于法币已经严重贬值,政府要求民间用三百万元法币兑换一元金圆券。

然而,政府受迫于严重的财政缺口,三个月后就取消了发行限额,印钞机“嗡嗡”开动,一刻不停。到了1949年1月,发行超过了二百亿元,三月份达到二千亿元,到了5月,竟然发行了六十八万亿,超过了限额的三点四万倍。钞票发行过量引起的巨大恐慌又让纸币加速贬值,一石大米的价格涨到了价值数亿元钞票。

这次超级通胀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然而,这却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大通胀,从古至今,中国最不缺乏的就是纸币泡沫。

从近处讲,1949年之后,中国也曾发生过大通胀。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一共出现了四次通货膨胀,粮食、金银、面纱、工业原材料等价格轮番上涨,其原因就是财政收支的不平衡。

据统计,1949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粮食三百零三亿斤,而财政支出却达五百六十七亿斤,赤字达到二百六十四亿斤。

为了平衡收支,政府将大批的纸币抛向市场。自1948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到1949年年底,一年内通货增加了一百六十倍,至1950年2月更增加到二百七十倍。结果物价横飞,人们纷纷囤积粮食,爆炒金银。中央政府决定打击投机倒把,禁止私藏银圆。

到了1955年,第二套人民币取代第一套人民币,规定第二套的一元兑换第一套的一万元。这次通胀虽然没有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的通胀勐烈,但在几年内贬值一万倍,也可以称之为一次巨型通胀。

而在中国台湾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局必须发行另一种货币“新台币”来取代“台币”,一元新台币换四万台币。

当我们以为纸币的通胀只是现代人的产物时,历史却告诉我们,从宋代纸币诞生之初,纸币就承担着帮助政府制造通胀、从中渔利的重任。大大小小的通货膨胀也是花样百出,一次比一次热闹。

由于北宋使用了交子、盐钞、盐引等多种信用工具,物价横飞。从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到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物价涨了五倍,到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涨了十二倍。物价之后进入了崩溃的节奏,纸币贬值率达到了几十倍,最后政府不得不将部分批次的纸币直接作废,使得持有这些纸币的人们倾家荡产。

南宋由于更加依赖纸币,并且通过偷偷加印纸币来解决财政问题,结果纸币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贬值,原本一贯的纸币只值铜钱五六十文,贬值了大约二十倍。

而更为严重的贬值出现在金代。这个由女真族创建的王朝在使用纸币这一点上也不甘落后。于是金代的纸币展现了“连续迭代”的能力,一种纸币失败了,立即用另一种纸币顶上;新纸币不行了,再换一种更新的纸币。而整体的通货膨胀率,即便按照保守的估计,也达到了数千万倍,比国民政府时期的金圆券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代的纸币最初叫交钞,出现于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到了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时,每贯纸币只值一文铜钱,贬值了一千倍。于是,政府决定禁止钱币流通,全部用钞,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紊乱。

第二年,金代决定为交钞改个名字,叫“贞祐宝券”,但仅仅改名字,并无法提振人们的信心。

两年后(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随着贞祐宝券成为垃圾票券,政府决定发行一种“贞祐通宝”来替代“贞祐宝券”,两者的兑换比是一比一千,将钞票贬值了一千倍。

为了保证“贞祐通宝”的价格,政府规定,四贯“贞祐通宝”与一两银子是等值的。但很快,由于政府纸币发行量太大,“贞祐通宝”也出现了大幅度贬值,一两银子可以兑换八百贯纸币了。

四年后(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政府再次发行新纸币,称为“兴定宝泉”,与“贞祐通宝”的兑换率是一比四百,规定每一两银子值两贯“兴定宝泉”。

随后,“兴定宝泉”又出现了大贬值,政府只好在两年后(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再次发行了“元光重宝”和“元光珍货”。到了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又发行了“天兴宝会”,此时距离金代灭亡已经咫尺之遥了。

到了朝代末期,由于财政的失控,政府控制的纸币贬值速度也呈现加速状态,经济出现巨大的通胀,更无力抵抗社会和军事危机。

元代、明代也都有过恶性的通货膨胀,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纸币仍然是政府最隐蔽的财政工具。纵观中国纸币发展史,可谓是“纸币勐于虎”也。

只要存在纸币的垄断发行,政府利用纸币补贴财政就是一种天然的行为,不管人们如何防范都没有办法制止。当财政收支出现不平衡时,只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种诱惑谁也无法抵挡。

随着20世纪世界各国都进入了纸币时代,原本属于中国专利的超级通胀也奔向了全球。这时回到源头去看一看,了解纸币的缘由和发展,更有助于了解未来世界的走向。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265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