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23:21 0


熊昙朗(?—560) 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他的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大姓。

熊昙朗身材魁伟,勇猛有力,为人放纵不羁。少年时,常鸠聚群小,打家劫舍,贩卖人口,是当地有名的无赖。侯景乱起,他召集徒众占据丰城,修建栅栏,独霸一方,为梁元帝授为巴山太守。自江陵陷落后,熊昙朗的兵力逐渐强大,怂恿部下肆意掠夺附近郡县。

贞阳侯萧渊明即位后,侯瑱领命镇守豫章,熊昙朗遣人表示服从统辖。及新吴洞主余孝顷打败侯瑱时,熊昙朗乘机夺去了侯瑱的战马和兵器。

梁太平二年(557),广州刺史萧勃起兵,以欧阳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为前锋,进迫豫章,遭到了高州刺史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等的抵抗。熊昙朗一面答应欧阳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一同攻打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一面派人告诉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相约合攻欧阳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并说:“事成之后,给些马匹兵刃就可以了。”及欧阳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与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对阵,熊昙朗假装兵败逃跑,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乘势冲击。欧阳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因失去援军,大败而走。熊昙朗折回缴获了马匹兵器后,回到了巴山(今江西崇仁西南)。

当时,巴山人陈定也拥兵立寨。为了讨好熊昙朗,陈定想让自己的儿子娶熊昙朗的女儿为妻。熊昙朗虽然答应,却说:“周迪、余孝顷肯定不愿意我们结成一家,他们会出面干涉。迎亲时须以精兵护卫。”可当陈定以三百甲士和当地土豪二十人前来迎亲时,熊昙朗将这些人统统关押起来,标出价码,让陈定拿钱赎回。

陈初,因要对付北齐和王琳,武帝让熊昙朗担任宜新、豫章太守,以求豫章一带暂时安宁。永定二年(558),王琳派李孝钦联合余孝顷攻打周迪,熊昙朗领兵帮助周迪打败了李、余联军,以功封为永化县侯。

次年,武帝令周文育、周迪讨伐余孝顷之子余公飏,熊昙朗领兵与之会合。王琳派兵将曹庆救援,二周相继兵败,熊昙朗暗中投靠王琳,并将周文育杀害,占领新滏城(今江西清江),但在袭击周敷时,全军覆没,单骑逃回巴山。

天嘉元年(560),王琳联合北齐,大举东下。文帝急征周迪、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领南川兵赶赴迎敌。熊昙朗占据豫章城池,排开船只,堵塞了周迪等人的进军线路。及王琳失败,熊昙朗的部众人心涣散,周迪乘势攻下豫章城,俘虏男女一万多人。熊昙朗逃入一村庄之中,为村民杀死,首级被传送到建康。文帝令悬挂于朱雀观,并尽灭其家族男女。

周 迪(?—565) 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少时居住山谷,以狩猎为业。

梁太清二年(548),侯景乱梁,周迪同宗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讨伐侯景,始兴王萧毅把郡让给他,自己跑了。周迪召募乡人加入周续的军队,每次作战,都异常英勇。

周续的部将大多是郡中豪族,骄横不法,不听号令。周续数次严整法纪,实行裁制,招致部将的不满。他们互相串通,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主帅。梁元帝在江陵即位后,以周迪为高州刺史,封临汝县侯。

因出身寒微,周迪担心郡中人不服管制,便谦恭地与同郡望族周敷交朋友,让其据守郡府,自己屯驻上塘。周敷为此敬服周迪,尽心服事。时天下大乱,百姓难以安定地治理产业,纷纷占山为盗,只有周迪管理的地区,百姓专事农耕,或经营商业,各家各户尚有盈余积蓄。周迪治郡,政令严明,不仅能按时交纳朝廷派付的赋税,还能补给赈济周边的缺粮或受灾郡县,附近的百姓多前来归附。

梁敬帝绍泰元年(556),周迪为衡州刺史,兼临川内史。之后,周文育讨伐萧勃,周迪按兵不动,保境安民,坐观成败。

陈霸先建陈后,王琳率兵东下,周迪想独自保据南川,召集所属的八郡长官齐来结盟,声称将举兵入朝。此时,武帝与北齐军队及王僧辩的残部作战正酣,担心周迪反叛,派人给他们以优厚的慰劳和安抚。及王琳抵达湓城,新吴洞主余孝顷对王琳说:“周迪等人依附建康,暗地里却在窥伺机会。你的大军一旦东下,这帮人必然成为你的后患,不如先平定南川,然后东下。”王琳以为周迪一伙纯属乌合之众,只要传去一纸檄文,自会纷纷归附,便遣将李孝钦、樊猛领军以征集粮饷为名南下。周迪联合高州刺史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宁州刺史周敷等人打败了王琳、余孝顷,将李孝钦、樊猛、余孝顷活捉后押送建康。武帝闻报大喜,加封周迪为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陈文帝继立,熊昙朗起兵反陈。文帝令周迪率南川军抵抗。周迪又联合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等部包围了熊昙朗占据的豫章郡。当时王琳刚被侯瑱挫败,熊昙朗的部众人心涣散。周迪乘机陷豫章,杀死了熊昙朗。

天嘉二年(561),文帝征召周迪出镇湓城,又召其子入朝为官。周迪趦趄观望,不肯动身。豫章太守周敷率先受召进朝,文帝给他安西将军的封号,给了一支鼓吹乐队,另赐有艺妓、金帛等,并让他回镇豫章。周迪认为周敷一直为自己的部下,功劳也比自己小,却受朝廷如此厚待,内心不平。于是暗地里与留异相勾结,派弟弟周方兴带兵攻打豫章。周敷与之交战,周方兴惨败。周迪又派侄儿假冒商人,伏甲士于舟中,想袭击湓城,却被寻阳太守华皎发觉,全部擒获。

次年,文帝派江州刺史吴明彻统领众军,和黄法简明正史——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周敷共讨周迪,不能攻破。文帝又遣陈顼总督诸军再战,周迪不敌,率残众翻越岭表到达晋安,依附陈宝应。天嘉四年秋,周迪率兵越过东兴岭反攻,回到临川。文帝派章昭达征讨。周迪分散诸军,隐匿山谷。及章昭达与陈宝应相对抗,周迪又收拾部众再归临川。文帝大怒,又遣都督程灵洗出击。周迪大败,与亲信数十人藏身于岩穴中。起初,大家尚可忍受,时间一长,追随的人都感到不堪。后来,周迪命人暗中到临川购盐买菜,被捕获。那人为了赎罪立功,引诱周迪外出打猎,被官府伏兵擒获斩首。

周迪性情质朴,不故作威严仪态,衣着朴素,时常赤脚。虽然帐内布置兵卫、有女妓歌舞,可他依然手搓草绳,破篾条,旁若无人;其虽不善辞令,却胸怀厚道,轻财好施,讲究信用,所以临川人都很敬重他。周迪能屡败屡起,在陈朝诸多地方割据势力中最后被消灭,这与他的为人是大有关系的。

留 异(?—563) 东阳长山(今浙江金华)人。其家族世代居住东阳,雄豪乡里。

仗着家族的势力,留异少年之时,虽言语蕴藉,却行为放纵,常纠集恶少,凌侮百姓,连当地的守宰也拿他没办法。年龄稍长,代蟹浦戍主,历晋安、安固二县令。侯景乱起,留异回归乡里,召募士卒。因与东阳郡丞有宿怨,乘机引兵杀了这一家。不久,东阳太守沈巡接令援救建康,将郡治让于留异,留异推给他的侄儿留超,自己领着兵卒随沈巡赶往京城。

京城陷落之后,留异追随南郡王萧大连。当时,萧大连为东扬州刺史,驻守会稽。会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能够负担几万兵员,加上东土苦于侯景的残酷暴虐,都乐意为萧大连效力。可萧大连只是整日喝酒,无心于拒抗侯景,将军政大权委任于留异。

太清三年(549)十二月,侯景部将宋子仙向会稽进攻,萧大连弃城逃跑,留异逃回家乡,但很快又折回来,率部众投降了宋子仙。萧大连欲奔鄱阳,留异充当宋子仙的向导,在信安(今浙州衢州)追上了萧大连,将他活捉后押送建康。简文帝萧纲听到这一消息,躲在帷幕后面掩袖而泣。于是,三吴地区被侯景占领,在会稽的公侯们纷纷越过南岭避难。

因帮助宋子仙有功,侯景让留异做了东阳太守,但把他的妻儿掳到建康,充为人质。

大宝二年(551),梁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在东阳兴兵讨伐侯景,不久兵败,被侯景一寸一寸地铡杀而死。留异表面上迎合刘神茂,暗地里早与侯景联络。因有这层关系,留异在这次兵乱之后,仍能在东阳为所欲为。

侯景被杀后,留异投靠了王僧辩。追随侯景的罪孽不仅没被查究,反做了信安县令。江陵陷落后,王僧辩又让其为东阳太守。

陈朝建立之初,留异在东阳,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陈宝应在晋安,各自纠合乡闾,建立营寨。他们既互相联结,又各霸一方。为了安抚这些地方豪帅,陈武帝将文帝之女丰安公主嫁给留异之子留贞臣为妻,又召留异为南徐州刺史。文帝即位后,任命留异为缙州刺史。留异外表上虽显示臣服新朝,但暗地里怀有二心。他一面派长史王澌入朝探听消息,一面与王琳联络,经鄱阳、信安岭的一秘密通道,与王琳互通往来。

王琳兵败之后,文帝开始清算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了。天嘉三年(562),文帝派左卫将军沈恪取代留异之职,暗地里交代用兵袭击留异。可沈恪与留异交战,兵败钱唐。当时,朝廷军队正用力于湘、郢战场,文帝只好降诏书慰抚留异。而留异知道,一当朝廷腾出兵力,必前来征剿。于是,他派兵戍守建德一带,控制住浙江上下游间的通道。

次年三月,文帝令侯安都讨伐留异。留异本防备朝廷军队溯江而上,可侯安都选择了陆路,即从诸暨发兵永康。留异措手不及,奔逃于桃枝岭(今浙江金华、永康之间),在山谷入口处竖起栅栏进行防御。侯安都依着山势,修筑石堰,正赶上天降大雨,雨水涨满堰坝。侯安都令人将大船开入堰内。这些大船浮在水上,竟与留异修筑的营垒一般高。船上的士卒使用攻坚器械,击碎墙堞,突入阵内。留异料知不敌,脱身逃往晋安。

天嘉五年,晋安为章昭达攻破,留异遭擒,被斩于建康市中。

陈宝应(?—564) 晋安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于闽中豪门。父亲陈羽,有才干,却反复多变。梁时晋安多次发生乱事,皆由陈羽挑起煽动,尔后又引官军平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郡兵权。

陈宝应颇善权变,为人奸诈,郡中人对他十分畏惧。侯景之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守一职让给陈羽。陈羽由于年迈,只辖理郡内政事,将兵权推予陈宝应。当时浙东闹饥荒,而晋安丰稔。陈宝应多次从海路出兵,到临安、永嘉、会稽一带抢劫掳掠,有时也运些粟米在这些地区进行交易,赚取了不少钱财。侯景之乱平定,梁元帝正式任命陈羽为晋安太守。及陈霸先辅佐梁朝,在陈羽的要求下,朝廷改以陈宝应为晋安太守。

陈武帝时,为求南部平安,朝廷对陈宝应等大加绥抚,升陈宝应为闽州刺史,兼领会稽太守,封侯官县侯。文帝初,封陈羽为光禄大夫,进号陈宝应为宣毅将军。因与皇室同姓,文帝还令宗正将陈氏子女的户籍编入皇册,一门上下,多有封赏。

尽管文帝将陈宝应作为宗室看待,可陈氏父子不愿与朝廷合作。陈宝应娶了留异的女儿为妻,暗中交往密切。当时有一位名叫虞寄的隐士客居陈府,文帝听说此人有学问,见识高,数次征召入朝,陈宝应就是扣住不放。一次,虞寄与陈宝应闲谈叛逆与归顺的话题,陈宝应不爱听,把话头引开,让人读《汉书》,自己躺着听。当听到蒯通游说韩信时说“看你后背的形状,骨相极贵”之时,陈宝应突然坐起来,感叹道:“真可谓智士了!”虞寄在一旁插言道:“蒯通这一番游说,造成了郦生被烹、田横失败、韩信骄纵亡身的后果,一番话招致三位才俊之士亡命,何以称智?这哪比得上班彪《王命论》讲述的何去何从的道理。”陈宝应闻言不悦。于是,虞寄另找一处住下,不愿再去陈府。

自天嘉元年起,文帝开始对地方割据势力用兵。他先是派周文育、周迪等人灭掉了熊昙朗,接着又令侯安都端掉了留异的大本营。留异兵败,逃奔闽中,为陈宝应所接纳。周迪起兵对抗官军时,陈宝应派兵予以协助。对此,虞寄深表忧虑,他写了一封信,向陈宝应直言规劝,信中说:“陈朝自平灭王琳之后,边界平静,少有烽火。朝廷势必撤回边防军,集中力量,向地方势力发起攻击。目前已不是刘邦、项羽争霸的时代,也不是战国合纵连横的形势,朝廷不会容忍你安坐高坐,拥霸一方。你的实力既比不上侯景,也比不上王琳。更重要的是大乱之后,民心厌弃战乱,老百姓不愿意抛妻别子,追随你投身锋镝。一旦朝廷千里南征,而你又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士卒顾及自己家属,难以拼死。你的兵力不如官军,将领多不擅战,如此形势之下与朝廷对抗,看不出有好的结局。”

陈宝应看过此信,勃然大怒,本想诛杀虞寄,但考虑虞寄在闽中大有声望,一时未敢下手。虞寄见自己已无法劝谏,担心灾祸降临,索性住进了一家寺庙。

天嘉五年(564),文帝命护军将军章昭达和已经归顺朝廷并担任益州刺史的余孝顷率军以水陆两路进攻闽中,陈宝应布置栅栏予以对抗。章昭达据守闽江上游,令士卒砍伐木材,制成木筏,在木筏头部置撞击长竿。正巧,天降大雨,闽江水势猛涨。章昭达放出所有木筏,直冲陈宝应的水上栅栏。在与余孝顷合军之后,朝廷军再从陆路出击,大破陈宝应的叛军,并于莆口(今福建莆田)活捉陈宝应。同时遭擒的还有留异及其同党。

同年,陈宝应被斩于建康。

于莆口被捉时,陈宝应对儿子说:“早听虞寄之言,就不会有今日的结局。”

章昭达派人找到了虞寄,令人护送至建康。文帝见到虞寄,大加赞赏,将他比作三国时的管宁。之后,让他做了衡阳王陈伯信的一名书记官。

评:《陈书》卷三五传论说:梁末,“郡邑岩穴之长,村屯坞壁之豪,资剽掠以致强,恣陵侮而为大”。这些郡邑岩穴之长、村屯坞壁之豪,就是陈寅恪先生所指的南方土豪洞主。这些人不是汉末、魏、晋、宋、齐、梁以来的三吴士族,而是江左的土人。除少数人例外,长期以来,他们都是属于被压迫的下层民众。侯景之乱导致王朝统治势力的丧失给了他们兴起的机会,他们或率兵入援建康,因而坐拥重兵,如侯瑱、侯安都;或啸聚徒众,乘着州郡主将率兵勤王的机会,以合法形式或强迫取代其位,如本传所述的四人。陈朝因地位未稳,不得不承认这种事实,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这些人若真正成为陈朝的统治基础,或进入统治阶层,必须服从皇朝政治的管理和调节,真正完成由土豪向官吏的转变。但这四人没有完成或不愿完成这种转变,因而在陈朝政权稳固的时候,便被镇压下去,回到了亦民亦盗的老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40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