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范缜 陶弘景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19:05 0


范 缜(450—515) 字子真,南阳舞阴人。晋安北将军范汪的六世孙,梁开国功臣范云的从兄。

范缜少年丧父,家境败落,生活贫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到沛郡相县(今江苏宿迁)跟随著名的学者刘简明正史——范缜 陶弘景学习。不久,即以其“卓越不群而勤学”,得到了刘简明正史——范缜 陶弘景的重视。二十岁时,刘简明正史——范缜 陶弘景亲自为他举行了加冠礼。当时,跟随刘简明正史——范缜 陶弘景学习的,多是些有钱有势的子弟,穿着华丽的衣服,乘着漂亮的车子;而范缜来去归家都是穿着布衣草鞋,徒行于路,但他并不因此自卑自愧,而是刻苦学习。几年之后,范缜终成一位博通经术、尤精“三礼”的饱学士人。

家庭、社会环境及其深厚的学术根基,对范缜的性格有着一定影响。据说,他性格耿直,好发危言高论,藐视权贵,讽刺时政。对他这种敢于说话的行为,亲友既不高兴,也感到不安。

范缜青年时代很不得志,二十九岁的时候就白了头发,因而曾作《伤暮诗》、《白发咏》以自叹。直到三十五六岁以后才进入仕途,做过南齐宁蛮主簿,后来升迁到尚书殿中郎。永明中,与从弟范云等出使北魏,以才学卓著闻名于北地。回都后,出任宜都太守。梁时,他到福建做晋安太守,在郡清约,为官清正。之后,调回朝廷为尚书左丞。天监四年(505),梁武帝于光华殿召集群臣,表示闻政得失,让大家畅所欲言。耿直的范缜对武帝重用谢朏、废王亮为庶人提出批评。他说:“司徒谢朏徒有虚名,陛下却重加提拔,前尚书令王亮颇有治绩,陛下却弃之如蔽屦,我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这一番话触怒了武帝,武帝命令他收回说的话,但范缜固执己见。武帝大为不悦。由于这件事,范缜被赶出朝廷,流徙广州,直到天监六年,才被追为中书郎、国子学博士,回到建康,后卒于此任。

齐梁之际,朝廷大力提倡佛教。齐竟陵王萧子良在府邸设斋,大会众僧,亲自献茶上果。大小信佛朝臣闻风而动,纷纷焚香诵经。独有范缜反对因果,“盛称无佛”。一次,萧子良在西邸召集宾客,范缜也在座。萧子良又重弹老调,为范缜当面驳斥。萧子良对范缜说:“你不信鬼神,不信因果报应,请问,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有的人享福,有的人受苦?”范缜指着庭前盛开的花树,说:“人生就好比这棵树上的花,有些花瓣随风吹到厅堂,落在席上、坐垫上;有些吹进厕所,落在茅坑里。这完全是偶然的,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像您,生在皇家,就如飘落在席上、坐垫上的花;像我,就如落到厕所里的花。”这个生动的比喻,说得萧子良哑口无言。之后,范缜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昼夜伏案,振笔疾书,开始了《神灭论》的写作。在书中,范缜指斥了佛教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他说:佛教用渺茫的谎言迷惑人,用地狱的痛苦吓唬人,用荒诞的言词引诱人,用天堂的快乐招引人。所以使得人们抛弃了儒家的服装,披上僧人的袈裟;废掉传统的礼器,接受佛教的衣钵,家家骨肉分离,人人子孙绝灭,以至于士兵在战斗中挫败,官吏在机关中缺额,粮食被游手好闲的僧众吃光,财畜被奢侈的寺院耗尽!这些都是佛教所造成的。不加遏止,它的祸害就没有边际。

《神灭论》初稿草成后,人们争相传抄。萧子良连忙召集众僧名士围攻范缜。王琰撰文冷嘲热讽说:“呜呼!不孝的范缜,你怎么竟连自己祖先的神灵在哪里都不知道?”范缜反唇相讥,说:“呜呼!孝顺的先生,既然你知道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快快死了去追随他们呢?”闹得王琰十分难堪。萧子良见王琰败下阵来,又唆使王融以爵禄去引诱。王融对范缜说:“凭你这样的才华,如果放弃此论,何愁不官至中书郎?你为什么要执意坚持异端邪说,自讨身败名裂呢?”范缜大笑道:“如果我范缜肯‘卖论取官’,恐怕早就当上尚书令、中书令之类的高官,何止小小的中书郎?”这一席话,把王融说得羞愧而退。

梁武帝建梁后不久,即倡导佛教。他说:“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为正道,其余九十五种,名为邪道。”宣布以佛教为国教。为了护佛,梁武帝认为必须消除《神灭论》的影响。天监六年,范缜从广州回到京城,武帝下诏由总管全国僧侣的大僧正法云动员王公权贵六十四人,先后发表文章七十五篇,来反驳《神灭论》。面对对手是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和一大群朝贵名流,范缜毫无惧色,积极应战,他“辩摧众口,日服千人”,把对手驳得无言以对。当时,有一位深通佛理,而且最为雄辩、最肯为皇帝卖力气的曹思文写过一篇《难神灭论》,得到梁武帝的好评。范缜的表弟、挚友萧琛也写了同样题目的文章。范缜被迫写了《答曹舍人》,针锋相对地驳斥他们的观点。最后,曹思文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能,发出“思文情识愚浅,无以折其锋锐”的哀叹。出于无奈,梁武帝亲撰《敕答臣下神灭论》一文,给范缜扣上“违经背亲、无法无天”的大帽子,禁止范缜发表意见,以专制手段结束了这场古代思想史上的大论战。

《神灭论》文字不多,思想却丰富。佛教认为灵魂不死,灵魂附于人体内。人死,身体可以消灭,灵魂却转移到其他生物的体内。范缜认为,形体和精神,名称虽然不同,但它们是统一于一体的;精神不能离开形体,形体也不能没有精神;人活着,精神就存在;人死了,精神自然也就消灭了。从形与神的关系来说,形是产生精神的实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为了通俗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范缜用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作比喻。他指出,神对于实体来说,就像锋利来源于刀刃;形体对于它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精神)来说,就像刀刃所表现出来的锋利。锋利不能叫做刀刃,刀刃也不能叫做锋利。但是,没有刀刃便没有锋利,没有锋利也谈不上刀刃。既然不存在没有刀刃的锋利,怎么能说形体死了精神还存在呢?

在辩论中,佛教徒用混淆不同事物本质的办法进行诡辩,他们说,树木的实体没有知觉,人的实体有知觉,人既有树木一样的实体,又有树木所没有的知觉,这不就证明树木有实体而无精神,而人既有实体又有精神吗?从而试图论证形神两个东西“相合”,形体可以没有精神,精神也可以离开形体。范缜在书中指出:精神作用乃是人这种“质”所特有的功能,“人之质”和“木之质”是不容混淆的两种“质”,只有“人之质”才会产生精神活动。同时,范缜进一步论证人死后,“质”已经起了变化,同树木一样没有知觉,只有活的形体才有精神的作用,从而堵住了佛教徒的生死轮回说的后路。

时代的局限性是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所难以逃脱的,范缜也不例外,他的理论中也有种种牵强附会之处。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思想史尤其是无神论发展史上的杰出地位。而且,他的不卖论求官的志节是超越历史和时代的。

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父陶隆,于刘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自幼养成了好学习惯,熟读儒家经典。年稍长,更是笃志好学。陶弘景读书有三个好习惯:一是勤勉,珍惜光景,昼读夜诵,孜孜不倦;二是广博,举凡天文、历算、医方、阴阳、山经、地志、百家,他无所不读;三是尚实,长于稽古,注重于深解文义,辨伪存真。由于潜心读书,勤勉不怠,加之思路敏捷,博闻强记,使他在十七岁时便以才学闻名,与江敩、褚炫、刘俣合称“昇明四友”。

陶弘景入仕是在齐朝。齐高帝、武帝时,他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因仕途不顺,屡遭压制,三十六岁时,仍为六品文官“奉朝请”,遂于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仕途多舛是陶弘景归隐的主要原因,所以自脱离宦途后,他并未忘情于政治。当萧衍急欲篡齐自立而又举棋不定时,陶弘景夜观天象,秘陈图谶,劝其早登大位。梁武帝即位后,希望他出仕梁朝。尽管梁武帝诚心礼聘,陶弘景坚持不返宦途。他曾作画给武帝,画面有两头牛,一牛散放于水草之间,逍遥闲适;一牛头着金笼,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看后,知其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勉强。但朝廷每有吉凶征讨大事,都派人向他咨询,有时一月之中,竟有数函往来。当时人干脆称呼他“山中宰相”。

由于不受官职羁累,又有朝廷礼待,陶弘景的隐居生活是自由恬淡的。他生性爱好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留连忘返。但陶弘景并非啸咏终日,不习事务。他的隐居与学术活动相伴随,他的游历也多带有考察色彩。四十年的隐居生涯,使他对天文、历算、医学、药物学等领域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并发展了南方道教。

在天文、历算方面,陶弘景撰有《帝王年历》、《天文星经》、《天文说要》、《七曜新旧术》、《象历》等著作,他还制作了浑天象,极为精密,无论二十八宿度数,七曜(即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行道昏明,中星见伏早晚,用机转动,都与天体相合。在地理学方面,他通晓山川地理、方物土产,所著《古今州郡记》三卷及编制的《西域图》,对梁以前的行政区域沿革进行了探究,并反映了西域自然地理的面貌。

陶弘景精通医药学。他曾参考大量的图籍、医方和标本,对我国古老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作了整理和注释,舛误者纠之,脱缺者补之,撰成《本草集汇》一书。除厘订《神农本草》三百六十五种本草药物外,又增补名医副品三百六十五种,叫做《名医别录》,所录药品方剂,集梁以前名医诊疗经验之大成。他对本经和别录所列的七百三十种药品的名称、产地、性状、主治疾病、配制保存方法等一一注明,并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为目进行分类。这部著作成为隋唐以后本草学专家研究药物学的蓝本。除《本草集汇》外,他又撰写了《药总诀》、《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等实用医药学著作。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南方道教的重要人物。永明初,他曾师事孙游岳,受上清经法、符图,后又广搜道经,遂成为上清派的重要传人。自归隐茅山后,着手整理并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不少重要的道教著作。

东晋末年以来,杨羲、许谧、许翙等人制作的上清经诀在江东广泛流传,但在传播过程中多有散失和伪谬舛人。宋齐时道士顾欢,曾对杨、许旧籍进行过搜集和整理,但仍有不少漏失和错误。陶弘景以顾欢《真迹经》为基础,参考自己搜集所得的上清经诀及有关见闻,加以增删改写,注解诠次,遂成《真诰》一书。该书详细记载了东晋以来上清经出世之源及传布过程,杨羲、二许的家世生平。引用众多道经,提及大量道教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仙宫鬼神名称、具体修行方术等等,是早期道教上清派教义和历史的重要著作。另外,陶弘景还著有《登真隐诀》和《真灵位业图》。前者是一部抄撮诸上清经中有关方术秘诀,专论上清派养生登仙之术,该书继承和总结了东晋以来上清派思神内视及导引、按摩等内修养生方法,并保存了部分天师道的请神上章、符咒驱鬼的方术。后者是陶弘景将道教信奉的天神、地祇、人鬼及诸仙真排定座次,构成了一个等级有序、统属分明的神仙谱系。

服饵炼丹是道教的重要修炼方术,陶弘景对此非常重视,并从事炼丹活动。天监四年(505),梁武帝送给他黄金、朱砂、雄黄等矿物,要他烧炼成丹。他为此反复实验,历时二十年,终于炼成色如霜雪的丹药。据说武帝服后,身体感觉异常轻松。在获得丰富炼丹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多种炼丹服饵著作。除从事炼丹外,陶弘景还从事炼刀铸剑的工艺制作。他擅长于生铁和熟铁混杂的炼制方法,梁大通初年,曾铸成“善胜”、“威胜”两柄宝刀,并献给了梁武帝。

陶弘景虽是道教徒,但他并不排斥佛教和儒教。他不仅将佛教轮回转世等说引入道教,与僧人多有交往,并舍身受戒,还经常召集徒众,讲授《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对儒学有较深入的研究。

大同三年(535),陶弘景卒于茅山,时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meta charset="UTF-8"> 二十五史 简明读本(全15册)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