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梁简文帝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18:46 0


简文帝萧纲(503—551) 字世缵,小名六通,是武帝的第三个儿子,与昭明太子同为丁贵嫔所生。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

普通七年(526),丁贵嫔死,昭明太子派人四处求购风水好的墓地。当时有人向宦官俞三副行贿,求他帮助将自己的地卖与昭明太子,并说如果得到三百万钱的话,情愿奉送其中的一百万。于是,俞三副暗中奏明武帝,说:“太子所购之地不如这块地能使皇上您更吉祥。”此时,武帝已年过花甲,颇多忌讳,便命人将这块地买了下来。待埋葬丁贵嫔后,有位道士对昭明太子说:“这块地不利于太子,如果镇一镇,情况会好一些。”昭明太子命人将蜡鹅及其他物品埋在丁贵嫔墓侧的长子之位。宫监鲍邈之初为太子宠幸,后因事疏远,因此怀怨在心。他偷偷地向武帝告诉了这一切,武帝大惊,遣人去墓地挖掘,果然见有蜡鹅等物。武帝大怒,下令追究,幸得徐勉竭力劝谏,只诛杀了那位道士而作罢。因为此事,太子终生惭愧忧愤,难以排遣。

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去世,武帝将萧统长子华容公萧欢召至建康,想立其为继承人,但心中仍记恨那件往事,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将萧欢打发到了南徐州。不久,武帝令萧纲为皇太子。朝野之士认为这不符合正常的顺序,议论纷纷。为了消除舆论鼎沸的状况,武帝进封萧欢为豫章王。其他诸王也因萧纲既非嫡长子,又非嫡长孙,总觉自己与萧纲资格相当,因而都想当皇帝。

太清二年(548),侯景反梁,并迅速过江,直逼建康。已经八十五岁的武帝精力不济,把指挥军队的权力交给了萧纲。受命于危难之秋的萧纲一开始就犯了个大错误,他居然把防守台城南边的朱雀门与宣阳门的重任托给萧正德,致使侯景一路通行无碍,兵临台城城下。

台城守卫严密,侯景强攻不下,人心离散,内部分裂。大将范桃棒派亲信于夜间越墙进入台城,求见萧纲,密告愿以甲士二千及侯景的首级来降,但要求给予重赏。萧纲将此事告诉武帝,武帝甚喜,要萧纲立即回报范桃棒的使者,事成封范为河南王。为取信于范桃棒,特赐银券,上镌“事定之日,封汝河南王,即有景众,并给金帛女乐”,以为凭证。可萧纲对范桃棒此举颇觉疑惑,认为这可能是侯景的诡计,因而对武帝的指令犹豫不决。范桃棒闻知萧纲有疑虑,又派人说只带五百人入城,一进城门,便脱下甲胄,并保证擒获侯景。萧纲还是放心不下,不予明确答复。由于耽搁多日,范桃棒被部下出卖,为侯景所杀。

此时,援军陆续赶来,战事呈胶着状态。侯景谋士王伟建议求和,为侯景采纳。梁武帝闻言大怒,说:“和不如死。”可萧纲一定要武帝答应讲和,并以其子萧大款为侍中,送给侯景作人质,令各路援军不得再前进一步。利用讲和,侯景筹集到了充足的军粮,解除了援军的围困,松懈了梁军的斗志。

太清三年二月,侯景上表武帝,指责他有十大错失,同时指挥军队,分百路猛攻台城。三月,台城陷落。五月,武帝饿死于净居殿。在侯景的安排下,萧纲即皇帝位,是为简文帝。

为防变故,侯景自昭阳殿出屯朝堂,分兵守卫京城各方。又表请简文帝下诏,凡北人陷入南方为奴者,一概释放。所免者有数万,其中有勇者多被侯景收录为己用。同时,简文帝方面,即位后为了牵制侯景,立宣城王萧大器为皇太子,封诸子为王,并以南康王萧会理为司空、兼尚书令。萧会理生性懦弱,虽有讨贼之心,可终究不能有所作为。大宝元年(550),因萧氏诸王侯之间内争,许多州郡多被侯景部将宋子仙和任约所攻占,侯景权势也就日益剧增。是年九月,简文帝被迫进侯景为相国,封二十郡,称汉王。过了一月,侯景得寸进尺,又自封宇宙大将军之号,都督六合诸军事。此事简文帝事先一点不知道。不久,侯景愈发逞雄,不经简文帝批准,擅自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仆射,所有军政大权,都在侯景党羽手中。从此,侯景专权,所有事均由他裁决,简文帝成了傀儡,又不敢通告诸王来消灭侯景,只能哭泣,听天由命。

简文帝即位以来,侯景对他防备森严。大宝二年八月,侯景派卫尉卿彭隽杀萧大器及宗室王侯二十余人,接着,侯景又将简文帝软禁在永福省,废为晋安王,迎立萧欢之子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十月,彭隽等人携酒来到永福省,对简文帝说:“丞相因为陛下一直忧郁愁苦,特地派臣等献酒。”简文帝苦笑着说:“我已将帝位让出来了,你们怎好再称我为陛下?这酒怕别有深意吧。”说完捧酒痛饮,醉倒后沉沉入睡。彭隽取来一只盛土的大口袋压在简文帝身上,令人坐在上面,将简文帝活活憋死。

简文帝自幼聪颖好学,能写文章,书法也很好,受到武帝的器重和宠爱。为太子时,与文人徐摛、庾肩吾等结交,以轻靡绮艳的文辞描写宫廷生活,当时称为“宫体诗”,如《美人晨妆》、《咏内人昼眠》等,曾风靡一时。后来监禁期间,写诗表白心志,诉说结局的凄苦。撰有《昭明太子传》、《诸王传》等,今存有明代人汇辑的《梁简文帝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8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