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南朝齐帝政治制度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15:57 0


齐初,中央官制中的三公仍为尊宠之位,并由刘宋之尊宠皇族向尊宠功高望重的异姓大臣转化。母为女巫的王敬则、“以劳历驱使”的陈显达都先后拜为三公,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齐明帝时三公仅此二人,一个高门也没有。寒族在高级士族面前,有时不免自卑,但在政治上毕竟能平起平坐了。萧齐在三公任用上的这个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寒族在逐渐兴起;另一方面也起了鼓励寒族为王朝效力,以及客观上提高寒族声望与社会地位的作用。

齐朝二十多年中,录尚书事的设置很不正常,算起来前后只有三次。一次是齐高帝以褚渊拥立功大,又固辞司徒之位,故遗诏单拜他为录尚书事,成为江左以来的特例。然而这只是荣宠,大权全在继位的武帝手中,且四个月后褚渊即死去。第二次是西昌侯萧鸾通过宫廷政变杀死郁林王后,掌握全部大权,自封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海陵王为帝后,连饮食起居都受萧鸾控制。这里,录尚书事完全控制了皇帝,但不属于正常情况,也是四个月后,萧鸾即帝位,录尚书事一职自然废除。第三次是雍州刺史萧衍在推翻东昏侯后,掌握一切大权,拥立和帝,自封大司马、录尚书事,皇帝任他摆弄,同样也是四个月后,萧衍代齐自立而此职废置。前后三次录尚书事,时间加在一起,统共才一年,即使是正常设立,影响也不足道。

在录尚书事权力削弱的同时,尚书令、仆射的权力有所扩大。尚书令、仆射的揽权,很快又与帝王集权产生矛盾,于是引起了中书舍人一职的显赫。这个职位通常由皇帝的佞幸充任,其缘由一是他们官卑地微,容易驾驭;再就是当时的华门安于清闲,已无心也无力处理朝廷的繁杂吏事了。平心地说,这些皇帝佞幸除了擅长阿谀奉迎外,确实也有一些才干,其中有些人还有相当好的学问。这种情况在刘宋中期就开始,齐时更为突出,并成为“寒人掌机要”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齐时中书舍人有四人,各任一省,号为“四户”,官品虽微,权任却极重。当时人说:“宁可拒至尊之敕,不可违舍人之命。”由此可见他们的逼人势焰。

如同中央官制,萧齐的地方官制大体依刘宋之制,少有变更,只是在地方特察制度上,刘宋出现的地方行事制度和典签制度的作用,在齐朝发挥到极致。这两个制度,都是朝廷为加强对诸王和地方封疆大吏的控制而实行的措施。行事是指都督府的高级佐僚,像长史、司马、谘议参军等,代府主都督刺史总揽府州军民政务。其始多由于以幼王出任都督刺史,不可能治军理民,故设“行事”实掌握其事。其后皇帝为防止都督刺史(无论是皇族充任还是庶族充任)独霸一方,尾大不掉,设此职使都督刺史不能掌实权,难以逞强。行事权力源于皇帝,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步骤。既受皇帝付托,行事权力甚大,对都督刺史看管极严。如刘暄为行郢州事时,“执事过刻”,郢州刺史萧宝玄想看一看别人送来的宝马以及府内食品都受他管辖。从此例可见行事对诸王、都督刺史的约束、削权乃至架空作用。

典签初由都督刺史自行辟用,刘宋中叶以后则为皇帝任命。自此至齐,皇帝皆以左右亲近之人领典签,作为分驻督镇之耳目,每镇二至四人,名为监护与照顾幼王任都督刺史者,实则如行事一样总揽府州军民大权,并对都督刺史及其下府州各官进行监督。诸王镇将的一举一动必承典签之意,甚至生活小事也不能自专,如当时人说,诸王“取一挺藕,一杯浆,皆咨签帅,不在则竟日忍渴”,以致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作为皇帝的耳目,典签要轮流回京,一年数次,定期向皇帝面奏诸王刺史及其属下各官的情况,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另外召见。皇帝对典签的汇报大都信从,因此,刺史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典签之所以能威行州郡,主要原因在此。萧齐典签是很嚣张的,明帝之后,不仅充当皇帝的耳目,还充作皇帝消除异己诸王的刽子手。

在选官制度上,世族仍凭其祖荫,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当时各种谱牒的撰修仍有为此服务的目的。但寒人势力也起来了,中书舍人已部分地掌握了选举权。尽管寒人得官的主要途径还是靠皇帝提拔和同类引荐,制度上尚无与土族享有同等机遇的规定,但人事权为世族所专的局面有了不小的改变。

萧齐的军事制度基本上也沿袭刘宋,但高帝曾作过局部的改革。一是禁止将帅自行募兵,一是任用心腹控制兵权。前者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各外镇都督自开军府,一旦遇有战事,要充实、扩大兵力,只有自行募兵这一途。事实上,将帅自行募兵的现象在南齐自始至终地存在。后者实行后也没有好效果,它一方面导致了签帅权力的膨胀,另方面造成了军队指挥系统的紊乱。如武帝用吕文度为外监,控制中央禁军兵权,使领军将军形同虚设;东昏侯任用徐世简明正史——南朝齐帝政治制度为直阁骁骑将军,控制京城驻军,使护军将军空有其名。这种做法只会加重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在法制建设上,萧齐和刘宋一样,沿用晋律。永明七年(489),虽有尚书删定郎王植撰定律章之举,其大旨仅在于统一晋律的张、杜二注,克服其“同注一章而生杀永殊”的弊病。就是这样的举措,结果由于内部意见不一,没有施行,王植删定的律章也就亡佚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