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王俭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15:38 0


王 俭(451—489) 字仲宝,琅邪临沂人。他的祖父是宋右光禄大夫王昙首,父亲王僧绰,宋文帝时,位至金紫光禄大夫。王俭生时,父亲遇害,为叔父王僧虔所养,袭爵豫宁侯。

王俭少时,眉清目爽,颇有神采,又学而不倦,见识博广。稍长,为丹阳尹袁粲知爱,将他推荐给宋明帝刘彧,明帝见他胸藏锦绣,志向宏远,大为器重,让他娶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之后,王俭安流平进,如坐春风,历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又为吏部郎。萧道成为太尉时,又引他为太尉府右长史。

元徽五年(477),萧道成废杀刘昱,立刘准为帝。越二年,萧道成又欲逼刘准禅代。百官对禅代一事心态各异,或静观待变,或起事反对。萧道成计划延聘一些当时德高望重之人来襄助他的王朝革易大事,他看中了人地俱华的左长史谢朏。一天夜里,萧道成将谢朏请进太尉府,在密室中与他谈论魏晋禅代的旧事,可谢朏偏不肯主动说出萧道成想要听的话。萧道成见到两位童子在室内举烛照明,以为谢朏有所顾忌,便把他们打发走,亲自执烛,可谢朏仍一言不语,两人不欢而散。

在谢朏以沉默不语来应付萧道成的热情召见之后,王俭却主动来投合萧道成。他找了一个机会向萧道成密语道:“自古以来,功高难受重赏。萧公功高德隆,岂可久居人臣之位?”萧道成口上喝令他不得胡说,面上却露出喜色。王俭见此,进一步说道:“眼下刘氏失德,非萧公不能安定天下。但世心浇薄,未能长久。若再迟疑难决,失去人心,不仅大事不成,连七尺之躯也难以保全。”萧道成颔首赞成。王俭又说:“公今日名位,不过是一普通宰相。依公之功德,宜当加礼,微示变革。”在王俭的策谋奔走下,萧道成被加封太傅,假授黄钺,向禅代又靠近了一步。

昇明三年(479),在作出“三让不受”之态,进行了一番“禅让”仪式之后,萧道成建立齐朝。其间,凡礼仪诏策,都由王俭操办。作为回报,高帝萧道成先是让王俭顶替了谢朏的左长史职位,接着又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封南昌县公。之后,王俭的官职每年升迁,至建元四年(482),任尚书令,兼侍中,总揽朝政,位居百僚之上。

刘宋亡国,一失于内相残杀,二失于外施暴政,以苛刻百姓供皇室奢靡之费。所以,萧齐立国,提倡节俭,与民休息。王俭虽身居高位,又为大族,但他淡泊寡欲,不经营家财,车辆、衣服都很朴素。建元二年,为了显示新朝的气派,高帝打算拆毁宋明帝用金玉建造装饰的紫极殿,用这些材料修建一道宫门。王俭认为劳民伤财,与褚渊、王僧虔联名上表谏阻。又有一次,高帝率领群臣在华林园中宴集,命群臣各露一手绝技,君臣同乐。在场几个最重要的大臣,有的弹琵琶,有的唱民间小调,有的跳舞,连平时最严谨的王僧虔也弹起琴来。而多才多艺、精通音律的王俭却说:“臣什么技艺也没有,只会背书。”于是跪在高帝面前滔滔不绝地背诵司马相如的《封禅书》。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隆重仪式,把人间的权力与天意沟通起来。王俭背诵《封禅书》显然是一种特殊的劝谏,希望高帝更加关注奉天治国、经天纬地的大业,而不沉溺于享乐。之后,他又屡屡上书,建议朝廷不兴土木之役,让百姓安心耕作,发展经济,均被高帝采纳。

高帝死,王俭与褚渊同为顾命。武帝初,王俭仍居高位,数掌吏部,广交贤能,对才学之士多所引进。此时士大夫喜欢文章辞采,以文辞章句互相标榜,而对经典少人问津。为培养更多精通儒学能够治国化民的人才,王俭倡导国学。永明三年(485),武帝下诏设立国子学,招收贵族子弟入学,以王俭为国子祭酒。又令他在家中开学士馆,把宋时总明观所藏的儒、道、文、史四个方面的国书都放在他家,作为学生们研究学习的图书馆。

王俭自幼就喜欢《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即使随便言谈,也遵循儒家法则。在撰写朝廷礼仪、国家大典时,对晋宋以来的掌故,无不了如指掌。因此,在他处理朝廷各项事务时,能够迅速作出决断。每当朝中有所争议,他旁征博引,议论风发,别人很难提出异议。拿着公文向他请示的令史经常有几十人,宾客盈门,王俭从容接待,条分缕析,从不积压延迟,无论是口头发表见解,还是下笔批示,都是有声有色,神采飞扬。

王俭每隔十天到国子学巡视一次,或考试学生。学监内都是头戴葛巾、手持试卷的学生,佩剑的卫士和令史站立一旁,仪式非常隆重。可王俭态度随和,举止随便,常常把头发散开,斜披着一块头巾,别有一种潇洒自如的风度,朝廷内外都很羡慕他的风采,争相模仿。对此,王俭也颇有自负,他对人说:“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一人而已。”言外之意,他是以谢安自比的。

武帝初期,王俭荣耀当世莫比。可王俭亦有苦衷,真正的实权并不在他手中。从刘宋以来,皇帝虽然表面礼遇世家子弟,借用他们的政治影响,其实对他们很有戒心,真正信任的是寒人。对此王俭是如鱼在水冷暖自知的。当他与王敬则一起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时,曾自嘲道:“这真是老子与韩非同传!”老子与韩非的传记在《史记》同为一卷,学人认为韩、老的思想是风马牛不相及。王俭借此表示他与王敬则不可同日而语。王敬则是寒人出身,母亲是女巫,王俭的话中有牢骚、有不平,也有对寒人的蔑视,羞于与之为伍。

永明七年(489),王俭病死,年仅三十八岁。武帝为之大恸,谥号“文宪公”。

王俭以佐命起家,官至总揽朝政的宰相,对萧齐的开基和政权的巩固起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又是一位学者,于经学、谱学、目录学均有建树。

在经学之中,王俭特别强调《孝经》的作用及其在经学中的地位。永明三年,王俭于崇正殿讲《孝经》,以摘句令周颙为义疏。至颙卒官时,王俭讲《孝经》尚未结束。五年冬,文惠太子临国学,提出许多关于孝慈、敬爱、尊卑等问题,王俭老于典故,一一作了解释,并且说:“孝义的道理弘深博大,非大贤不能尽其奥妙。”

汉代立五经博士,不立《孝经》,而在萧齐的国子学中,由于王俭的建议,除设立郑玄、王肃《易》,杜预、服虔《春秋》,何休《公羊》,麋信《穀梁》外,还立了郑玄《孝经》。度支尚书兼国子博士陆澄据此上书王俭,讨论立学之旨。独于《孝经》,两人看法不同。陆澄认为《孝经》郑玄注可能是伪造,又属于小学之类,不宜列于国学。王俭则认为,“孝”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准则,百行各业都必须遵守,无“孝”不能治天下。他不仅在国子学里为《孝经》立了博士,还在他编撰的《七志》之中,把《孝经》列入第一部类“经典志”中的最前面,冠群书之首。

王俭擅长《春秋》,尤重“三礼”,对舆服、丧葬诸礼钻研精深。他依据《春秋》“貌者情之华,服者心之文”的理论,对当时的朝服、乘舆、礼纬、丧葬等均有论述。

王俭治经,不以寻章摘句为务,主要是为了经世致用。他的上书和奏议,多据典言事,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王俭的重儒向学,魏晋以来日渐衰微的经学一度复苏。据后世学者统计,王俭在经学方面的著作有:《古文丧服集记》、《尚书音义》、《丧服图》、《礼论要钞》、《礼答问》、《礼义答问》、《春秋公羊音义》、《孝经义疏》、《皇室书仪》、《吊答议》等等。可惜,这些著作都亡佚了,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只有《礼义答问》中的一部分。

南朝君王多出寒门,对世家大族不无顾忌,加之大族士子以门第自矜,而庶族寒人努力仕进,所以寒人势力逐渐抬头。寒人的兴起是对世族贵族地位的一种挑战,世家大族由极盛而衰落,他们千方百计地保护其特权。王俭的重视丧服和《孝经》的研究部分地以此为目的。由于世族高门在政治、经济、婚姻、社交等方面都享有特权,不少人私自作伪,或施行贿赂,冒称世族。有司选官,需先查谱牒,考其真伪。再者,当时避讳之风盛行,与人交谈不可触犯对方的祖讳。涉足官场,避讳更加讲究,否则会有不意之祸。所以人人必须熟悉谱牒,谱学日显重要。官府亦专设谱局,命以令、史司职此事。

江左谱学,以贾氏、王氏最为当时所重。贾氏谱学,系指晋太元年间员外散骑侍郎贾弼所撰的谱状,后经其子孙反复续编,成为一个庞大的谱系。刘宋时期,王弘、刘湛对贾弼的《姓氏簿状》甚感兴趣。刘湛为选曹时,在《姓氏簿状》的基础上编成《百家谱》,作为铨选人才时的依据。王俭以刘湛的《百家谱》失于寡略,便进行扩编,成《百家集谱》十卷,成王氏谱学。

王俭对谱学的重撰也反映在他的《七志》中。六朝以前的书目收录谱牒很少,更无谱牒专类。王俭《七志》的分类体系虽准刘歆,但于六部之外,又立图谱一志,专门著录地图和谱牒,从历史的发展和整个学术体系上,肯定了谱学的兴起,确认谱学已成为“专门之学”。

王俭对学术的最大贡献是他的目录学。魏晋以来,目录体例有所变化,郑默和荀勖的《中经簿》、《中经新簿》虽以四部分类图书,却单记书名,体制简陋。王俭一反此风,借用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分类体系,撰成《七志》,包括《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事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七类,于七类之外,又将佛经、道经各为一录。在体制上,每书撰有提要,各类皆有序例,并于每书之下,为作者立一小传,开创了书目解题中的传录体。

王俭治学,追踪汉学,又吸取新的学术营养,根据现实需要适当变通,为当朝服务,这与当时一般士子不求学问进取,一味放任旷达是大不相同的。《七志》以及其后的阮孝绪《七录》,是南朝时期最有影响的目录专著,压倒了这一时期内的一切官修目录。

评:王俭只活了三十八岁,但其短暂一生却做成许多事业。他是宋齐之际最活跃的政治家和学者。他著述甚丰,除经学、目录学、谱学外,他又是诗人,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而凡能入品的都是“才子”。在学术方面,特别是推动儒学的复兴与发展方面,他的成就远远超过先祖王导,也超过其他王氏子弟。他是王氏家族历史上的又一座高峰。至于其为萧道成积极策谋与佐命,典型地体现出王氏子弟善于与时推迁的传统,这一点与同一时期的另一显赫家族陈郡谢氏有着明显的区别。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7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