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南朝梁帝纪事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18:33 0


自东晋南渡,到隋灭陈,在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梁朝的五十余年可以说达到了较高的发展,而这五十余年,梁武帝的统治就达四十八年。所以有人说,梁朝是一主之朝,梁武帝之死,就标志着梁朝的灭亡,至于剩余的十余年,只是武帝的子息们在别人的卵翼下苟且性命而已。

梁武帝萧衍出身侨居南兰陵的素族,与齐皇室同宗。与齐高帝萧道成相比,萧衍出道早多了,他早年就博通众学,尤其擅长文学,与当时的著名文人沈约、谢朓、任昉等交往密切,曾是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八友之一。担任雍州刺史时,他乘齐末内乱,拥萧宝融起事,一举成就帝业。中兴二年(502),萧衍逼迫和帝萧宝融禅位,建梁,改年号为天监。

梁初,为了调整统驭之术,武帝检讨东晋、宋、齐三朝的成败,认为东晋国运延长到百余年,在于凭借世族的维持,但皇帝无权,终为大家所挟制;宋齐两朝用诸王作镇将,用典签监视诸王,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但骨肉相残,政权容易为他族所夺取。武帝依据他的这些看法,定出两条基本策略,试图吸取三朝的长处,去掉三朝的弊端,以建立起久安的梁朝。一、恢复百家士族的权利。东晋政坛是士族的天下,少有寒人说话的地方,而宋齐却以寒人来压制士族,在武帝看来,都是偏颇的。因此,武帝既用素族寒人典掌机要,又恢复百家士族的权利,使士庶在相互牵制中保持政权的稳定。天监五年(506),他下诏: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每州每郡每乡都有专官一人搜罗士人,推荐给朝廷,这些荐者与被荐者,自然大多是士族。天监八年又下令,即使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量才录用,不可遗隔,给寒门庶族以参政的权利。所以,在梁朝的朝堂上并肩站立的既有像谢朏这样的名门大族,也有像朱异这样的庶门寒士。“江南冠带”的土族为得到尊重而荣耀,寒人庶士也为受到重用而欢欣。为了安置这许多被荐者的人,朝廷增设了许多官职,中央官职不够容纳,便增设州郡县,以至最后连一个村落也有州郡之名,甚至出现有州官而无治地的怪现象。官多赋重,倒霉的自然是老百姓。二、提高诸王的权力。虽然梁武帝增设了大量的文武官职和地方官去优容士族、拉拢寒士,但实际掌权者是宗室诸王。宋齐两朝利用典签监视诸王的制度废除了,诸王成了名副其实的藩镇。诸王犯逆,也只行家教,训诫一番了事,欲以此骨肉恩爱来改变前朝出现的骨肉相残。梁武帝早年没有儿子,过继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为嗣子。后来生了太子萧统,萧正德还本,封西丰侯。萧正德失掉皇帝继承权,十分不满,于普通四年(523)逃奔北魏,企图借北魏之力重获皇位继承权。但其时北魏内乱纷纭,无暇外顾。萧正德兜了一圈后于次年失望而归。对这种背亲投敌的行为,梁武帝只是哭着数落了一顿,之后仍给他西丰侯的封号。豫章王萧综自以为是齐东昏侯之子,于普通六年镇守彭城之际投降北国,梁朝因此失掉重镇彭城,将佐士卒损失十分之七八,可梁武帝还是封萧综之子萧直为永新侯,后萧综死去仍允许归葬祖地。梁武帝的这种骨肉恩爱实际上是准备了梁末更加丑恶的骨肉相残。同时,尊崇士族、优待宗室的策略也使梁朝吏政迅速地走向腐败。

其时,南北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南方的重大变化。北魏自孝文帝死后,政治日朽,民众的反抗此起彼伏。南朝本可以乘此机会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开拓疆土,恢复中原,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天监四年,梁举兵北伐,器械精新,军容甚盛,魏军认为这是数百年来所未有的劲敌,不敢交锋。梁武帝舍韦叡等良将不用,却用萧宏为主将,驻屯洛口。次年的一个夜晚,暴雨骤降,萧宏恐惧,率数骑弃大军南逃。将士不见主帅,乱作一团,纷纷溃散。在未与敌对阵的情况下,梁竟损失兵卒五万多。魏军乘机进攻淮南,幸赖智勇双全的韦叡及时赶援,才使梁暂时保住了淮南之地。天监十三年,梁武帝发徐扬二州民,二十户取五丁,役夫二十万筑浮山堰,企图壅遏淮水灌没北魏占据的寿阳城,并阻止魏军南下。役夫担负木石,肩肉糜烂,疫疠流行,尸骸满路。二年后功成,却遇淮水暴涨,浮山堰崩坏,沿淮水城镇村落的居民及屯兵都被水漂入海。北魏不动兵力,梁国民众死伤二十万人以上。之后,韦叡等名将相继死去,梁朝军事更不值细说。

梁大通二年(528),尔朱荣等发动“河阴之变”,元氏皇亲贵戚死亡殆尽,北魏政权奄奄一息。此时,梁武帝不知振作自己,却想利用北魏宗室元颢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他派大将陈庆之率众七千,护送前来投依的元颢北还。元颢和陈庆之攻下北魏都城洛阳,魏主元子攸逃往黄河北部的河内。陈庆之等在一百四十天内,攻下了三十二座城市,前后经过大小四十七次战役,战无不胜。可是孤军深入,又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民众。而元颢在入洛阳后想摆脱南朝控制,甚至想消灭南朝的武装。梁武帝没有及时地派出增援部队,致使尔朱荣反攻洛阳后陈庆之全军覆没。

以陈庆之的全军覆没为转折点,梁朝的军力再也没有振作过。虽然如此,梁朝的北部边境尚较晏安,原因是北方此时正乱成一锅粥,无遑外顾。按照道理,这是梁朝增强国力,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可事实上并非如此。由于少有战事,梁武帝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他本就信服不已的佛教上。

崇尚佛教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直接导致了梁朝吏治的腐败,群臣用四亿钱把舍身同泰寺的梁武帝请回来,还不知他们从民众身上要掠夺比四亿多多少倍的钱。当时百姓遭如此重的盘剥,却少见反抗,足见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影响了广大阶层。戒杀伐与少战事的交互作用,军队的战斗力一落千丈。大同、中大同年间,像韦叡、曹宗景之类的将才不见了,多的只是一群无德无才的酒囊饭袋。梁朝在和平的外表下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自太清元年(547)梁武帝决定接纳侯景的归降开始,梁朝的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梁武帝之接纳侯景,是鉴于当时梁朝将帅之才的缺乏;引进侯景,是想借助其力在稳固梁北部边境之余,向北发展。但梁武帝失算了。他吸收的那个人不是什么智勇双全的良将,而是一匹北方的狼,一匹集狡诈、残暴、嗜血于一身的狼。且在具体过程中,梁武帝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一再出现失误,致使局面一发而不可收。

“侯景之乱”的主要过程是:太清元年二月,东魏大将侯景以河南之地叛降西魏,又遣使降梁。梁武帝表封景为河南王。六月,侯景出屯悬瓠,因与西魏宇文泰互相猜忌,决意降梁。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采朱异之策,决定接纳侯景,并派梁军入悬瓠。八月,梁下诏伐东魏,以贞阳侯萧渊明为帅。九月,梁军进至寒山,离彭城十八里。十一月,东魏慕容绍宗救彭城,大破梁军,俘虏萧渊明。东魏复与侯景相持。次年一月,侯景食尽兵败,率残部渡淮而南,袭据梁寿阳。此时,梁与东魏频繁接触,欲以侯景换回战败的萧渊明,换回两国间的和平。八月,侯景在知道梁的态度后,于寿阳起兵反梁。梁武帝下诏讨伐。十月,侯景连下谯州(今安徽滁州)、历阳(今和县),受到临贺王萧正德的接应,从横江渡江至采石,以八千人的兵力直捣建康,石头城(今南京清凉山)守军投降,台城被围,太子萧纲和大将羊侃指挥守城事宜。十一月,在侯景的策划下,萧正德称帝。太清三年三月,台城在被围四个多月、外援见死不救的情况下陷于侯景之手。五月,梁武帝饿死台城,萧纲即位,是为简文帝。

侯景占据建康后,势力并不强大,这一点可以从他破台城后释放在南方当奴婢的约一万北方人,指望获得他们的支持中可以看出。当时梁朝外镇都有力量消灭侯景,可他们只是在觊觎皇位,甚至希望侯景帮自己除掉武帝和太子萧纲,然后自己再专力对付其他争位人。等到萧绎造成得位的形势,可以抽出一部分兵力进攻建康时,侯景早就对江南地区进行了空前的蹂躏。

建康自东晋以来一直是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治集团在各地方搜括来的钱财,主要集中在建康来消费,商业和手工业因而更加发达。梁中期,建康已是一个拥有二十八万人口的大城市,这里有的是钱和用钱的人。侯景渡江攻建康时,梁武帝命提取诸寺院及公库所藏之钱,得五十万万充军用。建康被占,只几个月,交通阻隔,粮食断绝,人饿死大半。及台城被攻,萧纲命人烧侯景所据宫殿,宫殿及多年积聚的图书文物几乎全部被毁。建康城敝败了。

侯景攻取台城后,派遣诸将出外杀掠,并告诉他们,攻入城中要杀得干净,让天下人晓得他侯景的威名。因此诸将专事烧杀掠夺,行为酷虐。侯景军一路开向东部,夺完了金帛,又掠夺人口。富庶的三吴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大宝元年(550),侯景军攻广陵,破城后,大捕城中人,不论老少,埋半身于地下,驰马射击,八千人一时毙命,广陵成为冤魂所集的空城。而此时,梁武帝的儿子们弃国难于不顾,互相杀伐。邵陵王萧纶据郢州,称自己的议事厅为正阳殿,表示要做皇帝。为了得到北齐的援助,他向北齐称臣,得封梁王。岳阳王萧詧据襄阳,向西魏称臣求助,也得到个梁王的封号。萧绎据江陵,不少在侯景之乱中幸免于难的大族,都来到江陵,因此萧绎的势力最大。萧绎一面向西魏求和,愿作附庸,一面投靠东魏,被封为梁相国。就在这一年,萧绎袭占了河东王萧誉的湘州,并杀死萧誉;又迫使萧纶北奔(次年为西魏军所杀),基本上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大宝二年,侯景从建康西上,被萧绎军击败,逃归建康。八月,他幽禁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三个月之后,他废萧栋自立,改元太始,国号汉。翌年三月,萧绎军向建康发起总攻,王僧辩和陈霸先两军会师,直捣建康。侯景兵败东逃,后为部下所杀,落得个头颅被割、扬尸大江的下场。十一月,因建康遭到战火洗劫,同时也为了防备在成都的武陵王萧纪,在江陵的萧绎称帝,初仍用太清年号,旋改为承圣,是为梁元帝。

早在萧绎称帝之前,萧纪已在益州自立为帝,改元天正。之后,萧纲发兵攻打江陵。梁元帝请求西魏攻蜀。萧纪宁愿失蜀,却一心想夺取江陵。他用金一斤或银一斤制成金饼或银饼,共有金饼一万个、银饼五万个。临战,给将士们看,却不赏赐有功之人,致使人心思散。承圣二年,武陵王在峡口败死,益州全境为西魏所有。

一群争夺皇位之人,此时只剩下梁元帝和萧詧了。次年十月,萧詧邀西魏军合攻江陵,城破。梁元帝自认为读书万卷,仍免不了亡国,把所聚集的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统统烧毁,随后向西魏军投降。这次焚书是空前的,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因此,说梁元帝是中国文化的大罪人,一点也不过分。

在梁元帝被杀以后,萧詧在西魏的卵翼下当上了傀儡皇帝,于江陵建立了被人称为后梁的政权。萧詧住在城东,西魏军屯驻城西,严加监视。北周代魏及隋代北周,后梁仍为其附庸,直到隋开皇七年(587),才为隋所灭。

在长江上游混战的同时,下游的争夺也同样激烈。梁元帝被杀后,王僧辩与陈霸先先是共立元帝子萧方智,旋即内争又起,在北齐的威胁下,王僧辩迎萧渊明为帝。陈霸先乘机起兵,杀死王僧辩,拥立萧方智,进而控制了梁朝政权。太平二年(557),陈霸先代梁为帝,梁亡。

<meta charset="UTF-8"> 二十五史 简明读本(全15册)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