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魏晋南北朝的农业凋敝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0:33 0


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关键在于门第贵族,而门第贵族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时代的特殊变化下,这时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状况,发展出庄园生产制度。庄园经济支撑了门第,让贵族势力得以在这几百年间不轻易受君主、朝廷的权力左右。

汉末以降,中国经济最大的变动出现在北方,就是淮河以北的农业残破和大倒退。北方农业倒退的程度很惊人,而倒退的理由倒是很简单,主要是长年的战乱。《三国志·魏书》记载,在魏文帝(220—226年在位)时,也就是董卓带兵进入洛阳(189年)造成了第一次大骚乱之后约三十年,朝廷设立了“洛阳典农”,这是原本没有的官职。通过《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这个新官负责什么样的事。因为“时都畿树木成林”,说的是东汉的都城这时到处都是大树,简直成了一座大森林,所以需要“开荒莱”,即招募民众开荒、辟荒,进行农业生产。这是“洛阳典农”的工作。

三十多年时间,洛阳不仅不再是个繁华的都市,甚至沦落到空无人烟,需要特别的政策和官守推动人们进入这原本的国都进行农业生产。

比魏文帝稍晚的魏明帝(226—239年在位),在荥阳附近圈了一个园子,下令保护园内的野鹿,不准捕杀。当时一位朝臣高柔上奏请求皇帝改变主意,而他提供的理由很有意思。高柔说,皇帝之所以禁止猎杀野鹿,应该是希望通过保护,让园中鹿只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增长繁衍,然而皇帝这样的用心,不可能通过圈园保护实现。因为这园中不仅有鹿,还有虎大小六百只、狼五百只、狐一万只,圈起来之后,没有人进入猎杀,这些猛兽终究会将鹿通通吃光。

荥阳原来也是个大城,现在竟然不仅野鹿成群,按照高柔的说法,甚至有那么多猛兽横行,那么可想而知,这里已经不再有人群聚居,甚至连基本的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了。荥阳附近地区也必然荒僻已久。

本系列图书第五册《危机与考验》谈三国历史时曾提过,曹操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与他开发军屯有密切关系。军屯实际上就是让流民一边当兵一边种田。不过,这样的屯田制度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牛只不足。那本书同样也解释过,东汉的农业技术有突破性发展,用犁深耕是基本的生产要求。“犁”字从“牛”部,指的是以牛拖拉工具进行的,牛的力气够大,可以犁得很深,不仅将土壤松动,得以涵养更多空气,而且可以把地底下的氮翻挖出来并积蓄水分。

然而在汉末的环境里,曹操招来的流民只具备己身的劳动力,怎么可能拥有牛只呢?于是要进行屯田,官方就必须养牛,配给屯户使用。从曹操的军屯开始固定养牛,到晋武帝(265—290年在位)时,我们看到当时名臣杜预上疏,谈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官牛过剩”。杜预说有多达四万五千头的过剩官牛,这些牛甚至“老不穿鼻”。牛只必须“穿鼻”才能驾驭,才能下田工作,所以这些牛是一直养在那里,从来没有被拉出去劳动过。

杜预的上疏指出了官牛无处可用的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农业残破,耕地面积缩小,更重要的是农业技术倒退,回到了单纯靠人力耕种的情况,不再需要牛犁深耕了。而杜预在上疏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是,与其让这些本来应该运用在农业中的牛只闲置,不如用这些牛群发展畜牧业。也就是说,养牛原本是手段,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农业的工具,现在可以将养牛当作目的,牛只本身就是收获。

与其问杜预为什么如此主张,还不如问为什么在杜预提出主张之前,朝廷没有这样想、这样做?因为这些牛,都是养在原本的农业地带,大家仍然认定这些土地应该想办法开发用于农业生产,然而种种条件使得农业的恢复停滞,以至于到晋武帝时,杜预才换了一个思维,不要再幻想这些地方还能恢复农业了,干脆发展畜牧业。

也就是说,北方大片地区上千年的农业基础瓦解,退化为畜牧环境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0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