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偏材盛行和个性夸张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0:11 0


相较于在此之前的中国历史和在此之后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的基本文化形态,这个时期也是个明显的例外,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这是一个相对夸张而无节制的时代。

夸张无节制的风格,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前面介绍了刘劭的《人物志》,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讨论“偏材”,反映出这个时代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记录、值得被模仿的人,与之前之后时代的人都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人不是中正平和的人,而是在能力和性格上,有所集中、有所偏倚的人。《世说新语》之所以成为那样一本空前绝后的奇书,正在于它收录的都是这种“偏材”的范例。

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肯定人的非常个性、非常行为的时代。在此之前,春秋也曾是一个看重独特人格的时代,不过在周文化的影响下,春秋时代毕竟还是讲究人的中正和平教养,典型王官学教育下的理想人物,仍然是符合“礼”的规范的。

在魏晋南北朝,普遍的规范不再居于核心地位。从实然层面来看,这个时代出了很多“偏材”,他们做了很多稀奇古怪、非比寻常的事;不过更重要的,从应然层面来看,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值得记录、值得彰显的,这就使得这些人的这些行为获得了极高的能见度,他们从未被赶到边缘,进而被忽略、被遗忘。

有意思的是,用来记录这些奇言怪行的文字,本身也呈现出同样的夸张无节制的风格。六朝文学远比之前的汉朝文学华丽铺张,在修辞上明显出现了对“语不惊人死不休”效果的追求。行为上的夸张无节制也就会进一步与修辞上的夸张无节制彼此加强,互相缠绕。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夸张行为的记录,用传统中国的价值观读来看,会觉得很不习惯,而且很难判断其真假。然而不论行为本身是真是假,这种夸张、无节制风格却是那个时代再真实不过的潮流趋向。

说到统治者与社会脱节,我们今天会想起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百姓饿肚子没有饭吃,皇帝问的竟然是“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够荒唐、够夸张吧?

说到奢侈,很多人心头立即浮上的名字里一定会有“石崇”,尤其是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一连串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意识中非常重要的负面教材。事实上,很多六朝人物和六朝故事都是以荒唐的负面教材的形式在中国历史中流传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六朝整体的时代价值观,与之前之后如此相异。六朝的历史记录中,有空前聪明的人,有极其廉洁的人,有最英勇的人,但更多的是最愚蠢的人、最邪恶的人、最浮夸的人、最放诞和疯狂的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39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