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从汉末佛教到中古佛教的转变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0:03 0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这五十年间,佛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明显的是讲经受到了重视。人们过去接触佛教主要是通过仪式、祭拜,将佛教当作仪式性的信仰。但到笮融时,人们积累了更多的对佛经的认识,知晓了佛经在佛教中的关键地位。

佛教的传统中,有阿毗昙或阿毗达摩(Abhidhamma)这个概念,指的是传讲佛所说之法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与印度人对数、数学的重视有关,阿毗昙基本上以整齐的数字排列来呈现佛理。“四正谛”“五阴”“五识”等,都是以阿毗昙的形式呈现的。阿毗昙进入中国,由安清(安世高)翻译了《阴持入经》,开头便是:

佛经所行示教诫,皆在三部为合行。何等为三?一为五阴,二为六本,三为从所入。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行,五为识,是为五阴。色阴名为十现色入。十现色入为何等?……

首先说明佛经的道理,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五阴”、“六本”和“从所入”;接着交代“五阴”是“色”“痛”“想”“行”“识”;然后再说“十现色”分别是哪些条目……这就是阿毗昙的基本方式,如此呈现的佛理都是整整齐齐的,而且方便背诵。

魏晋时期出现了“都讲”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比如讲解《阴持入经》时,由一个人说:“佛经所要显现的道理,都包纳在‘三部’之中。”旁边就有一个人配合着问:“什么是‘三部’呢?”讲的人回答:“‘三部’第一是‘五阴’,第二是‘六本’,第三是‘从所入’。”问的人于是再问:“那什么是‘五阴’呢?”如此接续。

用这种方式,一个人代表听众,不断提出问题,让讲者可以一层层地往细节里讲,同时视在场听者的理解程度,提醒讲者在哪些地方应该讲得更明白些。“都讲”的形式越来越流行,就成了从“清议”转化为“清谈”的重要转折。“清谈”与“都讲”一样,有正式的形式,有一种特别安排的剧场性质。

《世说新语》记录了东晋时来自大月氏的佛教专家支道林讲道,固定会有许询在旁边当“都讲”,但许询的角色和作用就没那么单纯了。“支通一义,四座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支道林很会讲,他讲完一件事,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很服气;但这时许询却能找到切入点,对支道林的说法提出质疑。大家一听许询的质疑,感受立刻变了:“啊,的确有此说不通之处!”因而热切期待支道林要如何回答,能否回应许询的质疑。

也就是说,“都讲”从类似助理角色,提升到了与主讲者近乎平等的地位,于是讲经的方式也从单向的说教,转为辩论形式了,讲经变成一种带有戏剧性效果的知识舞台。

通过讲经,通过引入越来越强的知识性,佛教在那五十年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慢慢地成了中古的佛教,不再是汉末的佛教了。促成如此历史性变化的,有两大因素。第一,佛教本身的确具备庞大的论理资源,可供探测深掘。第二,中国士人性格和精神的改变。东汉末年的清议经历了政治上的打击和挫折,士人不得不调整关怀的面向,由外而内,由实而虚,诞生了中古士人很不一样的角色和形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399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