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爱薛 孛罗 土土哈 床兀儿 赛典赤·赡思丁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3:20:11 0


爱 薛 (即阿拉伯语“耶稣”的音译,1227—1308),又译作海薛或也薛,西域拂林人,操阿拉伯语。“拂林”是突厥人对东罗马帝国的音译,指今叙利亚。其家族世奉基督教东方教会聂思脱里派。祖不阿里,父不鲁麻失,均有名望。

太宗时,叙利亚聂思脱里派长老审温—列边阿答,奉诏从蒙古至西域传谕,要求蒙古军帅少杀掠,保护基督徒。约在定宗即位时(1246),列边阿答回蒙古朝觐,并推荐不鲁麻失。成吉思汗四皇子拖雷之妃唆鲁禾帖尼信奉聂思脱里教,奏请定宗征召。不鲁麻失因年老推辞,向使臣表示其子爱薛继承家学,通晓诸国语和星历、医药之学。爱薛遂代父应召,到蒙古后甚受唆鲁禾帖尼母子信任,得娶唆鲁禾帖尼的同族克烈氏女为妻。夫妻两人为宪宗公主的教父母,与拖雷家族关系密切。

世祖即位后,爱薛仍为侍从。他“直言敢谏”,时进善言。中统三年(1262)春,诏命燕京于二月八日佛出家日大做佛事,临大街结五采流苏楼观,集教坊百伎,备法驾迎佛。爱薛反对此举,指出高丽新附,李璮叛乱初定,江南未平,天下疲弊,不能如此浪费。数日后世祖游燕京道观长春宫,想在那里留宿,爱薛再次反对说:国事繁忙,兵困民疲,陛下能安于此乎?这些建议都得到世祖的嘉许。至元五年(1268)春,世祖大猎于保定附近多日,人民疲于供应。他故意在世祖面前问当地人,是否妨碍了耕作。世祖立即明白爱薛的苦心,即日罢猎。

蒙古征服西域后,不少擅长天文历算和医药之学的西域人被征召到汉地,他们的科学知识受到蒙古统治者的重视。中统四年(1263),设西域星历、医药二司,爱薛受命掌其事。后来西域医药司改为京师医药院,至元十年(1273)又改为广惠司,掌管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为宿卫士及京城穷人治病等,仍由爱薛负责。

十三年(1276)伯颜平宋班师,阿合马因为伯颜所赠礼物太薄,诬告他私取宋玉桃盏,世祖下令审查,爱薛叩头力劝,才算了事。阿合马任宰相,恃宠擅权,色目人中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势力甚大,借机谋利,侵害国家财富和百姓。朝中许多官员对此极为不满,爱薛也加入了反对阿合马和回回势力的行列。十六年(1279),有回回商人从八里灰、火里(今贝加尔湖附近)地区取海青鹰隼到大都贡纳。他们按自己的民族风俗,拒绝食用驿站为他们准备好的羊,一再向站户索取羊按回回教规定的割喉法自行宰杀,严重骚扰百姓。此事触怒了世祖,下令穆斯林和犹太人必须按蒙古人风俗进食,不许按回回教规“抹杀羊”,如有违者,其奴仆告发者放出为良,并赐以其主人家口财物。爱薛和基督教徒利用这道诏令压制回回人,诱使他们的奴仆告密,夺取他们的财富。回回人因此不敢奉行其教法,回回商贾纷纷离开汉地,不敢再来,回回人在朝廷中的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他们通过重金贿赂,借口商税减少、珠宝不至,奏请世祖解除了禁令。

爱薛通晓西域诸国语言,数次出使远域。二十年(1283)四月,又作为副使随同孛罗丞相出使伊利汗国,并兼任怯里马赤(即通事)。次年冬,使团抵达伊利汗冬营地阿兰草原(今阿塞拜疆共和国南境,阿拉斯河北)之满速里牙行宫,晋见阿鲁浑汗。这次元廷以显贵大臣为首的使团在伊利汗国受到高度重视,波斯文史籍《史集》中作为大事予以记载。次年阿鲁浑汗致教皇霍诺里乌斯四世的国书中,提到了汉地派来的使臣中有“爱薛通事”。此国书的拉丁文本至今保存在梵蒂冈的档案馆中。

后来孛罗丞相留在伊利汗国;爱薛则带着阿鲁浑汗献给世祖的礼物宝装束带等回朝。当时叛王海都、笃哇正与元朝廷军在西北境激战,使团途遇战乱,爱薛与其他使团成员失散,经历了各种危险,两年后才回到大都,以阿鲁浑所献礼物进呈,报告了往返情形。世祖对他的归来大加赞誉,说:“孛罗生于此,食我的俸禄而安于西域,而爱薛生于西域,家也在西域,却忠于我,相去何其远!”当即要晋爱薛为平章政事,辞不受。

二十四年(1287)六月,擢为秘书监卿,掌管皇家图籍及阴阳禁书并领司天台。二十六年(1289),置崇福司,掌管全国一切基督教事务,其品级仅次于掌管佛教的宣政院,与掌道教的集贤院相同。爱薛任崇福司使,“掌领马儿·哈昔、列班·也里可温、十字寺祭享等事”。“马儿·哈昔”则是叙利亚语Mar-Hasia的音译,为聂思脱里教派主教的称号(义为“圣者”);“列班”即长老;“也里可温”系波斯人对聂思脱里教士的称呼,元代指基督教徒;“十字寺”是元人对基督教堂的称呼。基督教在元朝境内传播很广,各地都有教徒。崇福司设立后,基督教与佛、道一样有了专门机构管理其事务,这是爱薛争到的地位和权益。

世祖对爱薛日益亲信,时常召见,他也能提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议,如谏止迁移原燕京南城居民以实大都新城,请赐宿卫士庐舍,下令禁止猎杀怀胎鹿及幼鹿,设立广惠司,给在京贫穷残疾者赈济、治病等。成宗即位后,优遇益隆,因其年老,特赐舆乘以出入宫廷。

大德七年(1303)以后,成宗久病,国事多取决于皇后卜鲁罕,爱薛常数月不得入见。次年大都地震,皇后认为爱薛知天象,召入询问他是否百姓做了什么坏事,他乘机进言,说天道示警与百姓无关。十一年(1307),成宗死,皇后谋立安西王阿难答,遣内官到秘书监取星历秘文,爱薛厉色拒绝。后来仁宗母子诛灭卜鲁罕和阿难答,迎立武宗,认为爱薛忠于职守,封秦国公。至大元年(1308)六月,死于上都家中。元仁宗即位后,追封为拂林王。其子孙多人承袭家学,分别在崇福司、翰林国史院、司天台和广惠司中任职。

孛 罗(约1246—1313) 又作博罗,出自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朵奔蔑儿干之兄都哇锁豁儿的后裔形成的蒙古朵儿边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远亲。其父祖禹儿乞是成吉思汗的宝儿赤(厨师),隶属于成吉思汗正后孛儿帖旭真的斡耳朵,曾任百户。

孛罗从青年时代起,就担任忽必烈的厨师及怯薛(宿卫)长。至元六年(1269),他奉旨与汉臣刘秉忠、许衡等人一起调查前代朝仪。同年底朝仪确定,世祖命他与安童从宿卫中选拔二百人学习容止行为。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完成学习。次年春,世祖亲自观礼。八年(1271)设侍仪司,兼任其长官。

世祖宿卫中有汉人高天锡,深得世祖信任。有一次他对孛罗和张文谦说:“农桑者,衣食之本,不务农,不务本,则民衣食不足,教化不可兴。古之王政莫先于此。”要他们留意。孛罗把高天锡的意见向世祖报告,于是在至元七年(1270)设立了司农司。当时孛罗已是御史中丞,世祖命他兼任大司农卿。安童提出,孛罗属于御史台,以台臣兼领司农官,前无此例。世祖表示,司农非小事,命孛罗主管是合适的。后来他晋升为大司农和御史大夫。十四年(1277),转主军事,任枢密副使。十七年(1280),任中书省丞相。

孛罗在汉地任职时曾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至元元年,阿里不哥投降,世祖派他与宗王、大臣们一起审问追随阿里不哥叛乱的大臣,结果这些大臣均被处死。

十五年(1278)阿合马正得势时,世祖在上都听汉臣指责阿合马所用非人,遂命孛罗与御史大夫相威调查。孛罗等驰驿回大都后,阿合马称疾不出,孛罗欲打退堂鼓。相威坚持奉旨查办。结果他们撤除阿合马所设冗员,罢去阿合马的亲党,受到世人的称赞。十九年(1282),阿合马被王著、高和尚刺杀。世祖命孛罗从上都驰归,抓获了出逃的高和尚,处死王著。世祖后来从孛罗那里了解到阿合马的罪恶,下旨究查。

次年夏,世祖命孛罗出使伊利汗国,爱薛为副使。使团从泉州出发,取海路至波斯湾口之忽里模子(今忽鲁木兹),北上抵阿鲁浑汗驻地阿兰草原(今阿塞拜疆南境、阿拉斯河北)。阿鲁浑汗爱孛罗知识渊博,把他留了下来,派爱薛归国复命。孛罗是世祖一手培养起来的亲信近臣,出使波斯后竟一去不返,使世祖感慨万分。

孛罗在伊利汗国成为受尊敬的大臣,一直被称为孛罗丞相。元贞元年(1295),伊利汗国发生汗位继承危机。伊利汗拜都即位后,其堂侄合赞起兵反对,拜都派孛罗到合赞处议和。合赞即位后,孛罗继续受到信用,曾任怯薛长官,下辖万人。皇庆元年(1312),伊利汗完者都亲征苫国(今叙利亚),命孛罗率军镇守汗国西北境打耳班(今高加索山)和阿兰草原。

孛罗在波斯所做诸事中以两件最为重要。其一是推行钞法。伊利汗国海合都汗挥霍无度,国库空虚。至元三十一年(1294),孛罗介绍了汉地使用纸币之事,并详述了元朝推行钞法的情况,说纸钞是盖有御玺的纸,在全中国通行,而全国的银子便被换回送入国库。孛罗的介绍引起海合都汗的极大兴趣,以为可以通过发行纸币的办法,轻易地弥补财政亏空。在他的影响下,伊利汗国在京城帖必力思印行纸钞,连钞形都仿照元朝宝钞的式样,为长方形,上有汉字,两面都有从《古兰经》中摘取的“清真言”,还印有钞价。海合都诏令发行全国,凡不接受者或伪造者处死,并按元朝规定以昏钞倒换新钞时,扣减原价的10%。波斯和西亚是长期以金银为通货的地区,纸钞不但受到商人们的抵制,连普通百姓也不信任。持钞的人买不到商品,商人也不卖货品。结果钞法通行约二个月便废止。但“钞”这个词却因此在波斯长久流传下去。直至今日,波斯语还把纸币称为chaw,即钞。

第二是参与《史集》的修订。孛罗非常熟悉蒙古草原各部落的历史,特别是成吉思汗家史。他在汉地为官多年,是世祖的近臣,所以也很了解元朝的典章制度、汉地的民情地理。他经常向合赞汗讲述蒙古祖先的历史。合赞汗时,在波斯定居的蒙古人已经渐渐伊斯兰化和突厥化。为保存自己民族的历史,合赞汗下敕撰修祖先历史,伊利汗国丞相拉施都丁受命负责此事。他经常向孛罗请教,把孛罗讲述的历史记述下来,俩人关系有如师生。书修成后定名为《史集》,其波斯文名称为Jami’al-Tawarikh,直译《诸史之汇集》。这一部波斯文著作是一部前无古人的历史巨著,它包括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各包括一些分册。

皇庆二年(1313)孛罗逝世于其镇守地阿兰草原。

土土哈(1237—1297) 钦察人,祖先原为武平北折连川(突厥—蒙古语“黄羊原”)按答罕山部族,伯牙兀惕氏。其地原为奚王牙帐。伯牙兀惕氏属迭列列斤蒙古,源出于蒙古乞颜、捏古思两始祖氏族,是一支迁出额尔古纳昆山谷后,南下进入奚地的蒙古人。约在辽末金初时离开奚王旧土,万里西迁至位于押亦水和也的里水(今伏尔加河的突厥语名称)之间的玉里伯里山地区,降服了当地部落而统治之,自号钦察。玉里伯里纬度高,夏夜极短,日暂没即出。川原平衍,草木盛茂。土地宜马,富人有马至万匹者。土风刚悍,其人勇而善战。

土土哈的五世祖曰曲年。四世祖曰唆末纳,约为也速该同时代人。曾祖曰亦纳思,为成吉思汗同时代人。蒙古部的世敌蔑儿乞被击破后,余众在霍都的率领下继续西奔,投向定居于玉里伯里的亦纳思。成吉思汗遣使至玉里伯里求索霍都等人,被拒绝。成吉思汗命将征讨。亦纳思年老,国中陷于混乱。太宗九年(1237),亦纳思之子忽鲁速蛮前往蒙古朝见元太宗,其时拔都所率西征军中蒙哥之师已至其地,忽鲁速蛮之子班都察举族投降,从军西征。后来这支钦察人来到汉地。忽必烈南征大理、伐宋时,班都察率部民百人从军侍左右,掌军马。钦察特产黑马湩,岁时以进,色清味美。在蒙古—突厥语中黑为“哈剌”,故其部人号曰“哈剌赤”。中统年战乱,班都察随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有功;土土哈弱冠随行,亦立功。

班都察卒,土土哈受命袭职,备宿卫,长期征战于漠北。至元十四年(1277),昔里吉等发动叛乱,率兵越金山而东,漠北诸部及先皇大帐皆被掠。土土哈率军征讨,同年春三月败叛军将领脱耳赤颜于纳兰不剌之地。次月,应昌(今内蒙阿巴哈纳尔旗东南)弘吉剌部万户斡罗陈驸马之弟只儿瓦台响应昔里吉,起兵叛乱,脱脱木儿引兵东援,途中与土土哈部相遇,战不利退去。只儿瓦台陷于孤立,不久被消灭。当年夏秋,又败敌于土兀剌河、斡儿寒河流域,夺回祖宗大帐。又受诏率钦察骁骑千人随大军北伐讨叛。至元十五年(1278)追昔里吉越金山,擒叛将扎忽台,又败叛将宽折哥等,在战斗中受伤仍力战不退,获敌辎重羊马甚众。因钦察军英勇善战,世祖下诏收集散在诸王位下和成为奴仆的钦察人隶属土土哈,组建钦察军,并从中选勇建者入宿卫。冬入朝,世祖召至榻前,亲慰劳之,赏赐有加,并赐质孙服,授以先皇武帐,军中宴诸帅则设之。

至元十九年(1282)因功授昭勇大将军,并增以亡宋新附军八百余名。二十一年(1284)划拨河南等路蒙古军弟子四千六百余人,及其他财物和田产。次年升枢密副使。二十三年(1286),元政府设钦察卫,土土哈以枢密副使摄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卫以下官属皆由土土哈从族人中择任。

海都攻入漠北时,东道诸王乃颜起兵响应。土土哈集中兵力与乃颜叛党作战。二十四年(1287)侦知东道诸王乃颜与元漠北驻军阔列坚之子也不干、合赤温后裔胜剌哈勾结谋叛,奏报要求朝廷召胜剌哈入朝,以夺其兵权。胜剌哈设宴邀朵儿朵怀与土土哈,企图借机擒获之,被识破。元廷为防不测,召胜剌哈入朝,欲从东道往。土土哈向北安王那木罕建议,防备胜剌哈与乃颜勾结,不允取东道,遂令取西道入朝。

不久也不干叛变,率所部兵东趋怯绿连河成吉思汗大帐,以策应乃颜。诸将欲先奏报朝廷,再行出兵。土土哈否决此建议,自率精兵为大军前驱,日夜兼程,疾行七日,出其不意渡土兀剌河(今蒙古土拉河),于孛怯岭大败叛军,也不干仅以身免。元世祖亲征乃颜获大胜,东道叛王属下的康里、乃蛮部民归降者,均划给土土哈部,并设立哈剌鲁万户府。散处安西王等诸王位下的钦察部民,亦全部划归土土哈指挥。

同年十月,乃颜余党重起,土土哈扈从皇孙铁穆耳往讨。次月大军至海剌,杀叛王兀塔海,收降其属民。二十五年(1288),元军诸王也只里部众为叛王火鲁哈孙所掠,遣使求救,土土哈奉命从皇孙铁穆耳往援。夏五月双方在兀鲁灰之地(今内蒙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郭勒)会战,叛军败,追至哈剌温山(大兴安岭)。夜渡贵烈河(今洮儿河上游支流归流河),再败之,叛王哈丹仅以身免。辽东诸部悉平,元政府乃置东路万户府镇守其地。诸王也只里以己妹塔伦给他为妻。

扑灭乃颜叛乱后,元政府集中精力对付海都,把防线从杭海岭(今杭爱山)推至金山(今阿勒泰山)。二十六年(1289)春从晋王甘麻剌征海都。同年夏,军至杭海岭,海都军已先据有利地形,元军溃,土土哈率钦察军苦战,护卫晋王脱险。海都乘势进逼,北安王那木罕被迫下令放弃和林。次月,元世祖亲征漠北,收复和林,褒奖土土哈,比之以成吉思汗班朮尼之战。归阙后,世祖再次提及钦察军善战,闻名于敌我之事。土土哈自知按蒙元国制,色目人地位低于蒙古,表示庆赏之典蒙古将士宜先之。世祖要土土哈勿要推让,并言蒙古人地位的确高于钦察人,但战功并不如土土哈之旅。次日论功行赏,先钦察将领。封以建康旧籍租户,又以俘获之户一千七百赐之。

至元二十八年(1291),奏报钦察军数已盈万,请战。受命率钦察军至汉塔海。海都军原准备入寇,闻知土土哈守边,遂引去。次年秋,元军在金山发动攻势,获海都部民三千余户,还驻和林。三十年(1293)奉诏攻取吉利吉思(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至欠河。冰行数日,尽收五部之众,屯兵镇守之。以功授行枢密院印,以便行文。同年五月,海都为收失地,引兵至欠河,遭败绩,叛将孛罗察被擒。

成宗即位,知土土哈善战,诏镇守北边,无需专程赴朝会往返。元贞二年(1296),叛王岳木忽而与叛将朵儿朵怀来归,衣食无着,沿路抢劫,边民惊扰,逃匿山谷,土土哈率军至金山玉龙海为备,馈赠资粮,安辑部众,导叛王入朝。成宗亲解御衣赐之。大德元年(1297)迁同知枢密院事,仍兼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同年病卒,有子八人。

床兀儿(1260—1322) 土土哈第三子。二十四年(1287)奉诏以大臣子从军,在百搭山战有功,授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二十六年(1289)杭海之役后,授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大德元年土土哈逝世后,受命袭父职,领北征诸军。

同年率师翻越金山,攻入八邻之地。依附于海都的帖良古惕部在八邻之南的答鲁忽河边立营,阻水而军,伐木栅岸,军士皆下马跪坐以待元军进攻,矢不能及,马不能攻。床兀儿命吹铜号角,全军大呼,声振林野。帖良古惕军不知原因,以为元军将至,争起坐马,陷于一片混乱之中。床兀儿指挥军队抢渡,奋师驰击,大破敌军,尽得其人马庐帐。元军还次阿雷河,与海都所遣增援八邻部的孛伯相遇。孛伯立营于高山之上,向床兀儿军发起冲击。山高不利于马匹下驰,孛伯马匹多颠踬。床兀儿乘势奋击之,孛伯军大败,仅以身免。

大德二年(1298)叛王都哇、彻彻秃等偷袭元军据守的火儿哈秃之地,据守此地者为汪古部驸马阔里吉思所率领的六千人。床兀儿、囊家歹等将帅为其左右翼。都哇军至时,元军统帅阔阔出正与床兀儿、囊家歹等饮酒作乐,怠忽不设备,消息传到时已烂醉如泥,不能出战,致使阔里吉思孤军被困,战败被俘。当床兀儿的军队投入战斗时,都哇等择高地卓帐。床兀儿选勇而能步战者,从四面发动猛攻,都哇之军退去。次年,奉诏入朝,成宗命缚床兀儿、囊家歹至前,怒斥之。还边后,仕于亲王海山麾下,边政军事大计必咨询其意见。逢战,钦察军常为先锋,深得重用。

大德四年(1300)秋,窝阔台后裔宗王秃麦、斡鲁罗犯边,床兀儿迎敌于阔客之地。未待敌列阵,钦察军已抢先发动进攻,直冲敌营。秃麦、斡鲁思等不敌,向后溃逃。床兀儿军追逾金山而还。次年,海都大举东犯,率军越金山,止于铁坚古山,据高设营自守。床兀儿以钦察军猛攻,诱使海都军离营入平川地,元军力攻,击败海都。都哇应约率军与海都相会,与元军会战于兀儿秃之地,双方大战,元军不利。钦察军驰入奋击,大量杀伤敌军。战后朝廷派员与北边诸将帅会于赤纳思之地,议论战况,亲王以下至于诸军都以为床兀儿当立首功。安西王、晋王均赐以重赏,海山除赐赏之外,命他娶楚王牙忽都公主,并将床兀儿战功上奏。成宗赐以御衣。

大德七年(1303)床兀儿入朝,成宗亲自表彰他累建大功。赏赐之外,晋为枢密副使,并以重金犒劳钦察亲军。海都死后,都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相聚而谋,认为元朝边将土土哈、床兀儿父子等骁勇善战,连年动兵死伤甚重,愿请和通好。都哇等通过安西王遣使朝廷,成宗立即响应,明里帖木儿入朝,床兀儿特为置驿,北边以宁。十年(1306),晋同知枢密院事,又晋知枢密院事。随同海山赴北边浑麻出海。

十一年(1307)成宗去世,床兀儿鼓动海山归朝抢夺帝位。海山纳其议,即日南还。床兀儿率本部军护卫。武宗即位,仍遣还北边,封容国公,赐银印。至大二年(1309)入朝,赐以大量财物,加封为句容郡王,赐金印。因床兀儿有足疾,赐以世祖所乘安舆,固辞,武宗特为制马轿,使得乘之殿门下。

武宗朝末年,元朝与察合台汗国因牧场纠纷关系重趋紧张,双方军队沿边对峙。位于床兀儿右翼的为脱火赤丞相所率领的十二万军队,而与之相对的是彻彻秃所率领的察合台汗国军队。察合台兀鲁思汗也先不花向驻于霍博(今新疆塔城和布赛尔)和野孙漠涟(今额尔齐斯河上游)的脱火赤丞相军队发动突袭,因走漏消息而未能得手。战幕拉开后,也先不花有意求和,除了向元仁宗遣使以外,与床兀儿之间也使者往来不断。也先不花派出朮里只出使床兀儿,并借机侦察元军动静。床兀儿对军事行动计划严格保密,使也先不花误以为所需要对付的只是脱火赤的军队,床兀儿不会参战。结果床兀儿所部军突然投入战斗,与脱火赤的军队协同大败也先不花。在此战中敌将以戟入阵刺来,床兀儿擗其戟,挥大斧碎其首,血髓淋漓,殒于马首,乘势奋击,大破敌军。次年,仁宗下旨命元军夺取察合台汗国大斡耳朵及其冬营地和夏营地,战事迅速扩大到察合台汗国境内。脱火赤、床兀儿率军深入察合台汗国,驱敌达三月程之遥。土土哈于赤麦干(赛阑)败也先不花之弟也不干及忽都帖木儿,追出其境,越铁门(铁木儿忏察关,今新疆赛里木湖附近),于扎亦儿之地大败察合台汗国军。

延祐四年(1317),因年老召回。至治二年(1322)卒。其子燕铁木儿为元末权臣。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 一名乌马儿,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人,别庵伯尔之裔。“赛典赤”是阿拉伯语SaiyidAjall的音译,又作赛典只儿、赛典只、赛咥旃、赛天知等。Saiyid意为首领,是先知穆罕默德之婿、什叶派的创始人阿里的后裔的尊称。穆罕默德无子,阿里的后裔就是圣裔。Ajall意为“至尊荣的”。称“赛典赤”犹言“尊贵的圣裔”。“别庵伯尔”是波斯语“先知”、“使者”之意,指穆罕默德。

赡思丁的祖父是不花剌回回长老。成吉思汗西征时,兵围不花剌城,赡思丁之祖父率其家族投降,其子赛典赤·苦马鲁丁从军征伐,赡思丁本人幼年入宿卫。西征结束后,随蒙古军队东归,苦马鲁丁率家人入汉地。元太宗即位后,授苦马鲁丁为丰、净、云内三州达鲁花赤,后来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不久病逝。

父亲去世后赡思丁袭职,太宗时入为燕京断事官。宪宗即位后以牙剌瓦赤为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赡思丁、匿咎马丁佐之。约两年后赡思丁迁燕京路总管。在任期间,多惠政,擢为采访使,专事物资供应。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奉命进攻云南,率师抵六盘山时,后勤供应中断,恰在此时赛典赤送来给养,受到忽必烈赞赏。后来忽必烈专门向宪宗称赞他。从此,赡思丁与忽必烈之间建立了特殊关系。忽必烈当时总管汉地军事,在漠南金莲川(今滦河上源)建藩府,招揽谋士,奉命征讨,有志于建立中原霸业,但缺少财粮。赡思丁主管燕京行省财赋,曾经私下多拨给钱粮。六年(1256)宪宗征蜀时,赡思丁仍“主馈饷”。在此期间,赡思丁还按照忽必烈的令旨,负责增修文庙和兴办学校。

世祖即位后赡思丁受到了重用,任燕京路宣抚使。中统二年(1261)六月,入为吏、户、礼三部尚书;旋拜中书平章政事,成为中书省内第一个被起用的回回人。赡思丁在中书省内仍然掌管财赋,以丝为本发行交钞,对交钞的发行量有所控制,保持了交钞的信誉。至元元年(1264),赡思丁出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第一任平章政事,为官三年,户口和存粮、存钞均有所增加,政绩卓著,受到中书省奖赏,命陕西五路四川行院大小官属并听节制。

至元七年(1270)从大军进攻南宋,也立有功劳。十一年(1274)世祖召见赡思丁介绍了云南的情况,说“因委任失宜,使远人不安”,并委赡思丁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忽必烈征服云南后,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兀良合台仍用段氏及当地首领治理,但统治失当,民乱屡起。至元四年(1267)世祖以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同时立大理等处行六部,以阔阔带为尚书兼云南王傅,又设大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结果政出多门,宗王、行政长官、军事统帅之间争夺权利。至元八年(1271),忽赤哥被大理等处都元帅宝合丁、尚书阔阔带等合谋毒死。宝合丁、阔阔带等虽被处死,但世祖震动异常,决定在云南建立行省,命亲信的大臣统治。赡思丁受命后,即遍求知云南地理者,画出云南物产、交通、山川、城郭、关隘等图,进呈世祖,划拨大量资金作为入滇费用。

十一年(1274)七月赡思丁抵达云南大理后,即开始了一系列施政措施。继忽哥赤为云南王的是脱忽鲁。脱忽鲁认为赡思丁前来必夺权,乃设兵以备。赡思丁先遣其子纳速剌丁至脱忽鲁王所,说明世祖因云南择官不当,致使诸部背叛,所以派他来安辑,愿与云南王共同商讨治滇事宜。脱忽鲁遂派亲臣去见赡思丁,受到隆重接待,并授两人为行省断事官,参与行省事务。赡思丁用尊重宗王、释其疑忌的办法妥善地化解了矛盾。脱忽鲁不再猜疑,政令一切“听赛典赤所为”。

赡思丁从调查入手,向当地父老诸生询问“安国利民之要”,接待无虚日。求见者有时仅提一壶浆至,他仍然笑而纳之,厚其酬答。所以远道而来向他反映情况的人很多。他了解到当时政出多门、税多役繁是造成人民痛苦的主要原因,迅速致力于完善行省机构、统一号令的工作。对大理段氏收回了统辖万户以下官吏的权力,使其权力范围限于大理地区。经过努力终于使行省成为云南的最高军政机关;把云南王的权力限制在对行省监督、建议及重大军事行动之指挥上。

赡思丁对云南的地方政权进行了改革。至元十二年(1275)经世祖批准把原先统治云南各地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路、府、州、县。云南全境“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另外还包括一些甸寨军民等府。从此云南的行政建置与全国划一。

以元江为中心的萝槃甸诸蛮曾一再起义。至元十三年(1276)赡思丁率军亲征,诸蛮三日不降。军中诸将要求进攻,赡思丁以为不可,遣使以理谕之,萝槃甸酋长表示降服,但过三日仍不降。诸将奋勇请兵,赡思丁乃不同意。这时有将卒违令进攻,赡思丁大怒,急令鸣金制止,召诸将叱责之说:“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命我杀戮。违命擅攻,军法当诛。”命缚出。诸将一再求情,希望破城之后行刑。萝槃甸酋长闻之表示“平章宽仁如此,吾拒命不祥”,乃举部出降。违令的将卒亦释而不诛。由是西南诸夷翕然款附。此后萝槃甸豪酋每次来见,都依例献纳,赛典赤总是分赐从官,或以给贫民,秋毫无所私。他还置酒食宴请他,为他制衣冠袜履,把他的“卉服草履”换下来,就这样赢得了当地豪酋的感悦。而对于坚持武装反抗诸部,赡思丁则发兵平定。

赛典赤·赡思丁刚到云南不久,当地土酋中有人怨恨他,到京师诬告他。世祖十分信任赡思丁,把这些诬告者械送赛典赤处治。送到后,赡思丁不仅不予治罪,反而脱其械,委之以官,这些土酋都叩头表示将誓死以报。赡思丁对大理的王族更为优待,段氏子孙世袭大理总管。

兀良合台征交趾后,并未能使其臣服,交趾仍叛服不常。赡思丁遣使与交趾通好,交趾王大喜,亲至云南,赡思丁至昆明城郊迎之,待以宾礼。交趾于是要求“永为藩臣”。至元十六年(1279)赛典赤·赡思丁去世时,交趾王遣使者十二人来云南吊丧致祭,祭文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等语,使者号泣震野。赡思丁对于侵犯云南的邻邦则坚决打击。至元十四年(1277),缅国蒲甘剽掠金齿(今云南德宏一带),赡思丁出兵击退蒲甘军队,“自后蒲甘不敢犯金齿”。

云南少数民族原先“虽知桑麻,未得其法”。大理等处劝农使张立道引入汉地先进技术,“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富庶”。赡思丁还在云南各地大力发展民屯,行省专设机构统辖,官贷种子耕牛,租赋约为原赋的五分之一,并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折合金银、马牛缴纳,使生产大为提高。滇池位于昆明城南,方圆五百余里。大理国后期由于战乱,汇入滇池的河道淤塞失修,经常泛滥。张立道亲自调查,调集二千民工治理。滇池疏浚后,“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

张立道还设立孔庙,置学舍,劝士人弟子入学,并从四川延请贤士为师。赡思丁把这些向世祖报告,张立道因之得到提升。赡思丁是虔诚的穆斯林,在他治滇期间,伊斯兰教在云南也广为传播。云南昆明的南城清真寺、永宁清真寺就是赡思丁建立的。

至元十六年(1279)赛典赤·赡思丁病卒,“百姓巷哭”,葬于昆明北门。世祖“思赛典赤之功,诏云南省臣尽守赛典赤成规,不得辄改”。

评:蒙古人征服了广大的领土,接触到各种文明,爱薛是蒙古朝廷中西亚和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文明的代表。他主持的崇福司为蒙古人告天祝寿,广惠司为蒙古人治病,秘书监和司天台为朝廷收藏科学图籍,编制历法,解释天象。爱薛在朝廷中的实际身份是主教、星历学家、医生和翻译,所以受到信用。他对世祖的建议中,有些是从基督教的立场反对崇奉佛、道两教,但客观上有利于国计民生。他是一位元代中外关系交往史上值得纪念的人物。

孛罗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参与了处置阿里不哥之乱、审问文天祥和处置阿合马被刺等元世祖时期几乎所有最重大的事件。他出使波斯之后,长留在那里,把中原的文化介绍到波斯。他协助推行的钞法虽然失败了,但在他帮助下修成的《史集》却是近代以前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著作。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他是一位可以与马可波罗相比的人物。

赛典赤治滇有方,他认识到“力攻不如德降”,注意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妥善处理了与交趾、蒲甘等邻邦的关系;发展生产,传播文化,对结束南诏、大理五百年割据局面,使云南汇入我国版图起了重要作用,不愧为一代回回名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