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范文虎 唆都 史弼 亦黑迷失 杨庭璧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3:20:08 0


范文虎(?—1301) 南宋吕文德婿,在襄樊之战中,为宋朝将领。元军沿江而下时,为宋安庆知府,献城投降,导引元军攻取临安,成为降元的水军将领。于至元十八年(1281)参加侵日之战。

元世祖即位后,从高丽人那里听说可以通日本,遂于至元三年(1267)遣回回人黑的等携蒙古国书由高丽出使日本。国书把日本国王称为“小国之君”,说蒙古的“东藩”高丽已经臣服,因此免除兵祸。要求日本遣使通好,否则将加之以兵。黑的一行至巨济岛,因惧海而折回。世祖求日本臣服心切,次年再遣黑的出使日本。受命帮助黑的的高丽政府派出朝官潘阜黛的去日本转达蒙古国书,被留太宰府达五个月。镰仓幕府和日本朝廷决定送还黑的的高丽副使,不覆蒙古国书。至元五年(1268)世祖再遣黑的等人取道高丽出使日本,至日本马岛受阻不得进,只俘虏了两个日本人回归。世祖对这两个日本人说“今朕欲尔国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充分表现出他急于宣威海外,企慕汉唐盛世君王的思想。世祖让他们游览燕京,命他们携带中书省致日本的国书取道高丽归国。七年底(1271年初)忽必烈命赵良弼出使日本,被阻于太宰府,不得入京都。九年(1272),日本派人送良弼归国,良弼命将十二名日本人带到大都,冒称日本使臣。同年,赵良弼再使日本,仍滞留于太宰府,未能至京都,于次年回国。

七年间世祖五次遣使臣赴日招降,但镰仓幕府始终拒不答复。在此期间世祖已计划以武力进攻日本,于七年在高丽设立屯田,“欲贮粮饷以为进攻日本之计”。十一年(1274)命高丽大造船舶,征发民夫兵丁。又设立征东元帅府,以忻都为都元帅,洪茶丘为副元帅。同年十月,忻都等率蒙、汉、高丽军二万五千余人出征,侵占日本对马、壹歧两岛,于肥前松浦郡、筑前博多湾等地(今福冈附近)登陆。元军初战获胜,但未能深入。不久博多湾台风大起,元军船只多毁,只得撤退,第一次征日本就这样失败了。此战事在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故在日本历史上称为“文永之役”。

第一次渡海东征失败后,元政府一面于十二年(1275)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出使日本招降,同时再次在高丽造船,制作兵器,以备征日。灭宋后,大批宋军投降元朝,被称为新附军。世祖命范文虎筹备攻日本之役。范文虎也派出使臣赴日本招降。杜世忠一到日本便被镰仓幕府处死,范文虎的使臣也遭到同样命运。消息传来后,驻于高丽的征东元帅府将领要求率本部兵马出征日本。廷议之后认为条件尚不成熟,暂时推迟。十七年(1280)五月,世祖召见范文虎,决定征日。八月份开始招募士兵。十八年(1281)正月,远征日本的海军组成:第一路由征东行省元帅忻都、洪茶丘率领从高丽出发,第二路由日本行省丞相阿剌罕、范文虎率领,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出发。

二月,范文虎等人向世祖辞行,世祖陈述出征的理由说:日本先派使来,朝廷才派使回访,但元朝使臣被扣留,只得诉诸武力解决。出征时应按汉人俗语所言,“取人家国,欲得百姓土地”,所以不要贪杀。最后还要求诸将团结一心。君臣之间一片乐观气氛,似乎日本轻易可得,根本没有想到失败的可能性。

当夏季,元军分兵从高丽、江南两路渡海。高丽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等率蒙、汉、高丽诸军四万,分乘战船九百艘,于五月启航袭击对马、壹歧两岛,进抵筑前志贺岛登陆,遇日本方面顽强抵抗,元军失利后,退往鹰岛。江南一路由阿剌罕、范文虎、李庭等率水军十万、分乘战船三千五百艘,于六月从庆元(今宁波)启航,抵日本平户岛。两路军队汇合后,因元军将领之间意见不一,在鹰岛、平户岛屯居达一月之久。

八月一日,台风大作,巨浪如山,战船多被摧毁,战士溺死无数。四天后,忻都、范文虎等丢弃军队,择坚好船逃回国内。留下的元军为数尚有十余万人,推举一位汉人张百户为总管,伐木作舟准备择期归国。但主帅逃走后第三天,他们就受到日本军队的猛烈进攻,大部分被歼。余下二三万人被俘获。八月九日,被俘的元军被带至八角岛,凡蒙古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均被杀死,只有新附军士兵保全了生命。日本称南宋人为“唐人”,把这些被俘的南宋人作为奴仆。十四万远征军生还者仅五分之一,第二次征日本又告失败。是年为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故此战在日本历史上称为“弘安之役”。后来一位被俘的新附军士兵乘船逃归,朝廷才得知这次远征失败的经过。

二次征日本失败后,世祖曾第三次设立征东行省,造船签军,企图再次发动远征,但最终未能实施。范文虎在世祖晚年受命担任疏通大运河北段的工作。

唆 都(?—1285) 扎剌亦儿人。骁勇善战,初为世祖宿卫,中统三年(1262),从宗王哈必赤讨李璮。平乱后向朝廷报告李璮辖境内过去有不少人向宋境贩马,要求将他们征召为兵。世祖同意,征得军士三千人,以其中一千委付唆都,戍蔡州(今河南汝南)。襄、樊之战中唆都屡立战功。后从伯颜攻宋,下建康,任建康安抚使。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取杭州,副董文炳留戍。次年升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连下福州、广州等地。遣使招谕海外诸国。

占城在安南之南。从海南琼州启航,顺风舟行一日便可抵其国。世祖很早便有入侵占城的野心,元将马成旺曾夸口:愿率兵三千,战马三百匹征服之。元灭宋后,泉州回回海商蒲氏家族投降元朝。元朝命他负责招谕海外诸番,占城、爪哇等国陆续与元朝建立了联系。十五年(1278),唆都遣使向占城谕告平宋的消息。使臣归国时带来占城王失里咱牙·信合·八剌麻哈·迭瓦愿意内附的信息。元朝遂授之以荣禄大夫的称号,封他为占城郡王。次年,世祖派遣兵部侍郎教化的和唆都等人出使占城,要求占城王入朝。次年,占城王遣使入贡,表示归降。

世祖并不满足于使节互访和贸易往来,还想凭借武力扩张疆土,掠夺更多的财富。十八年(1281)设占城行省,命唆都率刘深、亦黑迷失主其事,准备海船百艘,水军万人,以期出征海外诸番。世祖把占城作为向东南亚扩张的跳板,命占城负责供给军食。这种海外扩张政策引起了占城贵族的不满,占城王子补的扣留了途经其地出使暹国的元朝使臣何子志、派往马八儿的使臣尤永贤等人。这些事件成为元朝出征占城的借口。

十九年末(1283年初)世祖遣唆都统率军队从广州出发,渡南海至占城港(今越南平定省归仁)沿海岸屯驻。占城人在港西修建木城,架回回三捎炮百余座,准备抗击元军。占城军队还在木城之西十里处建行宫,驻重兵以为外援。元军派使臣招降数次,占城方面不降,愿与元军死战。二十年(1283)初,元军分几路围攻木城,风涛突起,摧毁大量战船。占城军乘势打开城门出动一万余人袭击元军。元军死战,击败占城军,攻克木城。占城王杀死所扣留的元朝使臣尤永贤等人,率军退入山林。

占城军队失利以后,元军深入占城境。占城王并未屈服,为避免被歼,遣使至元营表示归降。元军同意其请求,要求占城王亲自出降,但占城王仅派其舅宝脱秃花入元营为质,称其本人作战受伤,始终避而不见。唆都为核实占城王的伤情,派出使臣赴占城军营探视,被阻不得入。后来占城王又杀害扣留在营中的元朝派往暹国使臣何子志等人。

占城国舅宝脱秃花声称与占城王之间有王位之争,以巧言骗取唆都的信任,争取时间,让占城王在山林中聚集兵力,等待四方州官来援。为严守秘密,占城王计划杀尽区内的华人,但还是有华人逃至元营报告真情。唆都竟不相信当地华人的密报,落入占城王的圈套。唆都遣军随宝脱秃花去擒占城王,宝脱秃花中道脱身,逃入占城军营。元军始知占城王已聚集二万余人,并向交趾、真腊、爪哇、宾多龙借兵。在这种情况下,唆都仍不知退,冒险进攻占城军,虽获小胜,但占城军不断从山林中对元军发动袭击,元军殊死作战方得还营。

至元二十一年(1284),镇南王脱欢攻交趾,唆都奉命从占城北上会师,占城之役结束。唆都北上后,扎营地点距镇南王约二百里。世祖命镇南王北还时,唆都未得消息。交趾遣使相告,但唆都不信,继续北进,直至镇南王营地才发现主力确已撤走。交趾集中兵力拦截唆都的孤军。唆都最后战死在交趾。其子百家奴得还。

史 弼(1233—1291) 字君佐,蠡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其曾祖在木华黎征金时降蒙古。史弼长成后气力超人,通蒙古语,起蒙古名曰“塔剌浑”。经左丞相耶律铸推荐,世祖召侍左右。中统末年,从刘整攻襄阳。至元十年(1273),激战十四昼夜,攻破樊城,以功升副万户。从伯颜平宋,在阳逻堡渡江之战中,首登南岸,功居第一。在扬州与宋将姜才反复交战,入城后授扬州路达鲁花赤。二十六年(1289)冬,史弼入朝。世祖已经开始计划远征爪哇,对史弼说:“诸臣为吾腹心者少,欲以爪哇事付汝。”史弼答道:“陛下命臣,臣何敢自爱!”二十九年(1292)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准备远征。

世祖“出师海外诸番者,惟爪哇之役为大”。爪哇宫室壮丽,地广人稠,甲东洋诸番,其田膏沃,地平衍,谷米富饶,倍于他国。当时爪哇在海外诸国中较为强盛,世祖认为只要能征服爪哇,其他小国当自臣服,遂于平定南宋以后,遣使诏告海外。十六年(1279)唆都派赵玉出使爪哇。次年元朝再遣使臣去爪哇“招谕”。同年爪哇杜马班国王哈只·葛达那加剌曾遣使入元通好。世祖于十八年(1281)遣使命爪哇国王亲来朝见,次年又遣宣慰使孟庆元、万户孙胜夫等出使。二十三年(1286)复遣必剌蛮等使其地。虽然爪哇杜马班国王于同年又一次遣使入元,但世祖因要求其王室来朝的目的未达到,有意征讨。

二十九年(1292)爪哇王哈只·葛达那加剌将元朝使臣右丞孟琪黥面送还,世祖决定以此为由出兵征讨。同年十二月(1293年初),史弼、亦黑迷失、高兴等人率水军五千从泉州启航,过七洲洋(今南海北部)、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交趾、占城,次年正月至东董山、西董山(今南海南部印尼所属纳士纳群岛),入混沌大洋(今南海南部水域),经橄榄屿(今加里曼丹刊甸西面海中一岛)、假里马答(今加里曼丹)、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端附近),驶近爪哇。由于爪哇海海水较浅,大型船易搁浅,元军遂于其地伐木造小舟,准备以小舟在爪哇登陆。

在准备入侵爪哇的同时,亦黑迷失率小队军士乘战船十艘先赴爪哇招谕。次年二月,元军至吉利门(今爪哇以北马威安岛),不久,元军到达杜并足港(即杜板,今厨闽),分兵两路,一路由亦黑迷失、高兴率领登陆;一路由史弼率领乘船,经戎牙路港(今东爪哇省首府泗水,即苏腊巴亚)直扑八节涧(今泗水之南);水陆两军约定在八节涧会师。其时爪哇岛内乱,位于谏义里的葛朗国王室后裔哈只·葛当起兵攻杀哈只·葛达那加剌,哈只·葛达那加剌驸马土罕必者耶出逃至麻喏八歇(即满者伯夷),准备积聚力量反扑。

元水军行至麻喏巴歇,筑浮桥继续前进。当时驻守在麻喏巴歇的土罕必者耶势力弱于哈只·葛当,听说元军登陆,于是遣使至元军中“以其山川、户口及葛郎国地图”进献,表示愿意归降。元军提出臣属的条件是:纳贡税、立衙门、振纲纪、设铺兵,以递文书。土罕必者耶接受了这些条件。三月一日,元水陆两军会师于八节涧后,统帅史弼发兵击败葛郎国兵。此时葛郎国主力正与土罕必者耶作战,大军已经抵达麻喏巴歇,土罕必者耶遣使向元军告急求援。元军应允救援,于三月八日大败葛郎国军。十五日,元军与土罕必者耶合攻葛郎国,进围葛郎国答哈城,破其兵十余万。哈只·葛当被迫投降。

战败哈只·葛当后,元军于同年四月准备携土罕必者耶班师。土罕必者耶是一位极有心计的爪哇贵族,他在势力弱小时投靠元军。在与元军合力攻打哈只·葛当的过程中,侦知元军虚实,了解到渡海而来的元军不过数千人,只要调集军队完全可能战而胜之。于是他以需调换正式降表,携所藏珍宝入朝为借口要求归国。高兴、亦黑迷失相信土罕必者耶已经降服,派万户捏只不丁、甘州不花率兵二百护送他归国。土罕必者耶在途中叛变,袭杀捏只不丁等,起兵进攻元军。史弼等苦战,败退三百余里方登舟脱归。远征爪哇之役以损失士卒三千余人而失败。

归国后,史弼、亦黑迷失因之获罪。史弼受杖刑,部分家产被没收,并被削职。高兴因为未曾参与处置土罕必者耶的事,反受奖赏。征爪哇失败后世祖仍不甘心,企图征调十余万军队重新入侵爪哇,但终于未能发出一兵一卒。成宗即位后,太师玉昔帖木儿重提旧事,说史弼当年率五千之众,远渡重洋,俘爪哇国王,招谕海外诸番,实为前无古人之举。史弼才被赦免,重授官职。

亦黑迷失 又译作也黑迷失,畏兀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备宿卫。他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是出使海外。元灭宋以前,世祖已有志于海外,于至元九年(1272)派他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即今印度西南濒阿拉伯海之马拉巴尔。这是他第一次出海,此行往返两年,于十一年(1274)携八罗孛国商使归国,向世祖奉表并进献珍宝。世祖十分满意,向他颁赐了金虎符。

次年,亦黑迷失第二次出海,再次奉使其国,与该国的“国师”一起归来,进献“名药”。元廷因功授他兵部侍郎。这两次出海时,江南尚未平服,亦黑迷失的船队当是从山东或苏北的港口出海,船队的舟师也应当是北方水手。两次出使印度南部使他对东南亚、印度洋航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许多海外诸番的知识。元灭宋后,元政府命他参议海外征服活动。

至元十八年(1281)亦黑迷失奉命第三次出海,招谕占城,企图把占城变为元军继续向东南亚进攻的基地,但遭到占城的拒绝。亦黑迷失遂与唆都一起出兵占城。占城之役历时数年,元军虽占领占城沿海地区,但占城军队退至内地抵抗,设计破元军,元军统帅唆都未能生还。亦黑迷失任职于镇南王脱欢军中,他行事较为谨慎,其所部军队未受多少损失,全军而还。

亦黑迷失的故乡畏兀儿在元代佛教很盛行,他很可能是佛教徒,在前两次出使印度南方时听说过僧伽剌国(今之斯里兰卡)的佛牙,归国后又向世祖描述过。因此在参加远征占城期间,世祖于二十一年(1284)把亦黑迷失从占城前线召回,命他去“海外僧迦剌国”观看释迦牟尼的舍利。

二十四年(1287)亦黑迷失第四次奉命出海,出使马八儿国,即印度南部之东南海岸,“取佛钵舍利”。因航海风阻,途中用了一年时间。他在马八儿寻得“良医善药”,并用己资购买紫檀木殿材,携其国人“来贡方物”。归国后,元廷命他留驻泉州。

二十九年(1292)他奉诏北上参与议征爪哇。世祖设立福建行省,命他与史弼、高兴并为平章。史、高二将负责军事征讨,亦黑迷失负责航海。世祖下旨,要他们征服爪哇后暂不回国,留于彼处,遣使至海外诸番招降。这是亦黑迷失第五次奉命出海。当元朝征爪哇大军行至占城时,亦黑迷失派出使臣至南巫里(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速木都剌(亦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不鲁不都(指苏门答腊岛东岸外之布通岛)、八剌剌(应为苏门答腊岛东北部古国Perlak的音译)等地招谕。次年元军降服爪哇之葛郎国后,亦黑迷失又遣使至木来由(即苏门答腊古国Malayu)诸小国,各国均遣弟子来爪哇岛向元军投降。不久元军被降而复叛的爪哇军队击败,在撤回时将这些东南亚的使臣也带回国,送入大都(今北京),至三十一年(1294)十月才被遣还。

世祖追究爪哇战败的罪责,认为亦黑迷失也参与决策释放爪哇王土罕必者耶之事,没收其家产的三分之一。后来又发还给他。亦黑迷失因为熟知海外诸国事务,受命负责与各国交往的“会同馆”的工作。他告老回家后还生活了许多年。元仁宗即位后,因为他不避风险,多次出使海外,封他为吴国公。

杨庭璧 又作杨廷璧,原是蒙古征南大将唆都的部下,元灭宋后任广东招讨司达鲁花赤。至元十五年(1278)元灭宋后,唆都为福建行省左丞相,奉命遣使诏告海外,占城、马八儿(今印度南部东南海岸处,即明代之西洋锁里)诸国均遣使奉表称藩。但俱蓝(今印度南部西南海岸处)等国却未有回音。次年,世祖遣杨庭璧出使俱蓝。杨庭璧一行于同年冬十二月启程,四个月后至其国。俱蓝国主必纳的命其弟肯那却不剌木省用回回字,即波斯文写下降表,随杨庭璧回国,并约以来岁遣使入元进贡。

至元十七年(1280)十月,元廷命哈撒儿海牙为俱蓝国宣慰使,与杨庭璧一起第二次出使俱蓝。次年正月,杨庭璧等人从泉州出海,舟行三个月抵达僧伽耶山(今斯里兰卡)。这时北风已经停止,留原地等候季风耗费钱粮,所携给养不足应付。舟师郑震等人告以实情,建议利用南风渡海前往马八儿,估计可以从那里沿陆路去俱蓝国。杨庭璧等一行遂于次月抵达马八儿国新村马头登岸,受到马八儿宰相马因的的迎接。马因的告诉元朝使臣,马八儿的商舶在中国泉州曾受到中国官府的款待,愿尽力回报。杨庭璧等告以受命出使俱蓝之事,要求从马八儿借道沿陆路前往其地。马因的借口道途不通而推辞。而后元使又会见了马八儿的另一位宰相不阿里,亦提出假道之事,不阿里也推托不再谈论。杨庭璧等不得已留住马八儿客馆,等候消息。

五月间的一个清晨,马因的、不阿里两人赶到客馆,屏退左右,向杨庭璧等人吐露实情。他们先说明过去遣使元朝的真相,说派往元朝请降的马八儿使臣札马里丁是他们私下派出的。此事被马八儿国的执掌文书的官员侦知,向马八儿国王举报。马八儿朝廷对马因的、不阿里等回回大臣里通外国的行为十分震怒,下令籍没他们的金银田产妻孥,并欲处斩。马因的、不阿里等诡辞巧辩方得免死。

两位马八儿大臣还告诉杨庭璧等人,马八儿此时与俱蓝的关系正十分紧张,此时其国君、亲王五人皆率兵在加一之地集结,准备与俱蓝兵戎相见,所以无法借道。他们还说,马八儿国君得知杨庭璧等人来此,声称本国贫陋,实际上穆斯林诸国的金珠宝贝尽出于此,其他西域国家也都来此贸易。南印度诸国都有向元朝称臣的打算。如果马八儿能降附蒙古人,他们两位可派人持招降书去左近诸国。最后杨庭璧等因未能借道,只得返回泉州。哈撒儿海牙赴大都议事,准备等十一月北风起时再去。

同年冬北风起时,朝廷命杨庭璧以招讨使的身份第三次出海,单独前往俱蓝。船行三个月,于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抵达俱蓝国。其国君与宰相出迎,杨庭璧向他们转交了元朝玺书。杨庭璧在俱蓝停留了一个月。寓居俱蓝国的也里可温(基督教)首领兀咱尔撒马里得知杨庭璧来此,要求携七宝项牌一枚、药物二瓶一同赴中国进贡。而管领木速蛮(指伊斯兰教徒)的首领马合麻适在其国,听说元朝使臣至此,也来相会,表示愿意“纳岁币,遣使入贡”。苏木达国(位于印度)恰派相臣那里八合剌摊赤出使俱蓝国,闻知杨庭璧将回国,遂当即作主代表其国君打古儿表示,愿派使臣奉表,携带指环、印花绮缎及锦衾随杨庭璧一起入元。杨庭璧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同年三月南风起时杨庭璧等一行启程回国。俱蓝派出使臣祝阿里沙忙里八的随杨庭璧等入元,所携礼品有宝货和黑猿一只。舟行一月至那旺国(应即安达曼海西侧的尼科巴群岛),杨庭璧说服其国主忙昂遣使随同他一起去中国,因为其国无人识字,于是只“遣使四人,不奉表”。杨庭璧一行继续东行至苏木都剌国(今苏门答腊岛北部),其国君土汉八的亲自迎接元使。杨庭璧向他宣传蒙元的强盛和元廷有意扬国威于海外的打算,土汉八的当日即表示“纳款称藩”,派出使臣哈散、速里蛮随船队入元朝贡。同年九月,随杨庭璧入元的诸国使臣抵达大都,受到世祖的接见。

次年正月,世祖委任杨庭璧为宣慰使,命他第四次出海奉使俱蓝等国。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响应杨庭璧要求先后来元入贡的海外诸藩共有十国,它们是马八儿、须门那(即上文之苏木达)、僧急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克朗加诺尔的古名Singili之译音)、南无力(今苏门答腊北部)、马兰丹(今地不详)、那旺、丁呵儿(今马来西亚丁家奴)、来来(今印度古吉拉特古国名Lala的音译)、急兰亦带(今马来西亚之吉兰丹)、苏木都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9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