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南宋政治制度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3:11:25 0


南宋的政治制度大体沿袭北宋后期,但也作了某些更改,特别是军制,变动较大。

一、官制:南宋初年,因军情紧急,临时设御营司,由宰相和执政担任御营使和御营副使。后来废除御营司,但宰相或兼任都督军马,或兼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御营司和都督府在相当程度上侵夺了枢密院的职权。宋宁宗时,又规定宰相兼枢密使为定制。于是,沿袭甚久的宰相与枢密院长官分掌文、武两柄的体制就永远废除了。

南宋相权的提高须作具体分析。秦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金朝。宋金和议时,金方提出不许以无罪去首相,保证他当终身宰相。他可以公开地、不避忌讳地、大规模地任用亲故,他的官衔长期内是左仆射、兼枢密使,宋高宗却无法另命右仆射,即右相,其恃权专恣,在宋朝是史无前例的。宋宁宗和宋理宗朝的史弥远,其官衔长期内是右丞相、兼枢密使,也是独相。直到他临死前,宋理宗才升他为左丞相,而另命右丞相。

外戚韩侂胄并非科举出身,他后来以平章军国事的头衔,位于宰相之上。宋末的贾似道也是外戚,非科举出身,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又是独相,最后则以平章军国重事的身份,位居宰相之上。他的头衔比韩侂胄加一“重”字,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差别。

上述四个权臣的专权,各有具体的历史条件,主要还不是制度上的规定。

南宋前期,设置淮东、淮西、湖广和四川四个总领所,其职责主要是供应前沿大军的钱粮。于是,户部的权限遂进一步缩小,南宋的大部分财政收入由四总领所直接掌管,小部分归户部直接掌管。有的总领还兼有户部侍郎的加衔。

二、军制:南宋初年,溃败的宋军经过重新组合,最初是由御营司掌管中央兵力,其下分御营前军、后军、左军、中军、右军等。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后,东京留守司军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坚。御营司撤销后,各支宋军又改名神武左军、右军等。此后,南宋的屯驻大兵主要有五支大军,以行营护军为名,韩世忠所部称行营前护军,岳飞所部称行营后护军,张俊所部称行营中护军,刘光世所部称行营左护军,吴玠所部称行营右护军。其中当然以岳飞所部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绍兴十一年(1141),朝廷罢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三大将兵权后,先后在前沿设立屯驻大兵,以驻扎某州府御前诸军为名。最后,御前诸军扩充为十支,设都统制和副都统制,其下则有前、后、左、中、右等军名,各设统制、统领等。各军之下又有将、部、队等编制单位。北宋的三衙也保存下来,但不再分统全国的军队,殿前司军、侍卫马军司军和侍卫步军司军的长官,往往以主管殿前司公事、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和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为名,其下的军、将等编制单位与御前诸军相同。三衙军其实就是守卫国都临安的三支屯驻大兵。宋孝宗时,侍卫马军司军便永远调往建康府驻扎,虽名为马军,其实也以步军为主。

各屯驻大兵改变了原北宋禁军番号和等级繁多的状况,其军士一般分效用和军兵两级,效用军俸较高,很多效用实际上不刺字。效用和军兵内部又各分若干等级。各屯驻大兵有一定比例的“不入队人”,充辎重、火头等非战斗人员。

南宋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北宋时屯驻南方的禁军番号,但禁军已降为与厢军相似的杂役兵。南宋也保留了厢军、土兵和弓手的建置,但蕃兵却在事实上取消。

因防江防海之需,南宋的水军规模大于北宋,自长江中游、下游至沿海各州,大都部署水军。水军在对抗金、元的战争中起着重大作用。特别在南宋中、后期,火药兵器在兵器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火药兵器不仅用于陆战,也用于水战。

宋宁宗开禧北伐失败后,三衙与十支御前诸军组成的正规军体制逐渐破坏。一般由文臣任制置使、安抚制置使、宣抚使等,主持各大军区,逐步改变这类官员以往节制军事软弱无力的状态,在事实上取代和剥夺了十都统制的统兵权和指挥权。各大军区的制置使等,又在屯驻大兵之外,创建了很多番号的新军。此类新军的兵力不断扩充,逐渐成为南宋后期的正规军主力,而原来各屯驻大兵的兵力相应渐次减削,最后降为正规军的一小部分。

南宋的常备军一般约有几十万人。

三、科举制:北宋后期,尊崇王安石的王学,科举专用王安石等所著的《三经义》。举人不用《三经义》,就无被录取的可能。南宋初期,王学的地位发生动摇,而秦桧仍一力支持王学,但秦桧死后,王学的支配地位就完全丧失了。

由于南宋偏安东南,四川的举人参加省试多有不便,宋廷遂于当地设置类省试,及格者直接参加殿试。宋廷甚至一度规定,类省试的第一名即使不参加殿试,也可赐进士出身。但后来类省试的及格者都参加殿试。

四、法律:南宋时沿袭北宋后期的遗制,宋高宗时编录了《绍兴重修敕令格式》,此后各代都编录各种法令汇编。传世的有宋宁宗时的《庆元条法事类》残本和宋理宗时的《吏部条法》残本,对了解两宋法律的演变,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