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简明正史——隋朝经济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23 08:58:29 0


开皇二年(582),文帝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法令:一对夫妇分田一百四十亩,每年交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合四丈)、布一端,丁男每年服役一月。翌年,则下令将成丁的年龄由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丁男服役期由一月减为二十天,调绢由一匹减作二丈,并且,不役者可以纳庸。开皇十年又规定,丁年五十,便免役而收庸。由于成丁的年龄虽然提高,但原先年满十八岁者可受田的规定却未改变,因此每人便能获得三年不纳租调、不服徭役的利益。隋王朝初期,这类纳庸代役及租调徭役的减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当有利。

开皇三年,朝廷开始在山东地区大规模地检查隐漏的户口,即所谓的“大索貌阅”: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查验是否有人谎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发现户口不实,连当地的保长、里正都要发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间相互检举。经过这样一个运动,户籍簿上有四十万人查实为壮丁,并有一百六十多万人新编入籍。

在此之后,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之法:为了使广大农民易于离开豪强,做国家的编民,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称为“输籍定样”,颁布至各州、县。每年一月五日,由县令派人赴乡村,以三百家至五百家组成一团,依定样确定户等,写成定簿。这样一来,大量隐漏、逃亡的农民纷纷成为国家的编民。

减轻徭赋、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实施之后,由政府控制的户口得以迅速增加,从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开皇九年(589)的七百万户左右,而到大业二年(606),则更增至九百万户。恰当的政策与措施,以及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促使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民间固然较诸以前富裕,而国家的粮仓则更为充实。西京的太仓、东都的含嘉仓、洛口仓、华州的永丰仓、陕州的太原仓所储积的米粟,多的有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长安、洛阳和太原府库的布帛,各有数千万匹。除此之外,其他各地也都有储备,据称可供全国五六十年之用。

除农业之外,手工业也十分兴盛。河南、河北诸郡与蜀郡一带,都是隋代重要的丝织品产地。而今河北磁县则是当时北方地区重要的青瓷产地之一。长安和洛阳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内,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大业三年(607),河北诸郡的三千多户艺匠被迁到洛阳。

开皇元年(581)九月,文帝鉴于民间流行的货币名目繁多,形制不一,因此下令禁用古钱与私钱,而由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这一举措对于商品的流通极为有利,从而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促进商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大运河的开凿,它尤其推动了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间的商业交往。

当时,长安与洛阳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有二市,是为国内外商旅的荟萃之所。洛阳则有三市,其中的丰都市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市的四壁有邸店四百多。丹阳(今南京)也是市场繁荣,店肆林立,可与北方的两京相媲美。至于蜀郡(今成都),则是水陆辐辏之地,长期以来是巴蜀地区的政治和商业中心。此外,尚有长江下游的江都(今江苏扬州)和京口(今江苏镇江),两城隔江对峙,正对大运河与长江的会合点,也是交通频繁、商业兴盛之地。尤其是江都,由于炀帝屡次游幸该地,所以更成为天下商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炀帝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固然与他个人的贪图享乐游玩有关,并且确实糜费过度,然而,其客观上产生的经济意义却也不容否认。炀帝曾说,洛阳之所以成为古都,乃是因为它“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简言之,这里既便于各地运送贡赋,也便于辐射至全国,有效控制各地。而关中的西都却比较僻远,一旦其他地方发生动乱,难以迅速地出兵镇压。这些话并非没有道理,所以规模恢宏的东都洛阳建成后,对控制和沟通全国的漕运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便利漕运和军事运输,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与旧有渠道,开凿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业元年(605),一百多万劳工开凿通济渠,从洛阳通到淮水;同年,又有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之南),入长江;大业四年(608),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通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这条大运河总长四五千里,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日后全国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74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