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大唐开国——罗艺叛乱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07 20:56:44 0


武德六年,就在唐王朝的统一大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平阳公主因病去世了。这给唐高祖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公主是他和窦氏所生,视如掌上明珠,更何况这位公主在建国战争中立有大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公主。

李渊下令隆重举行葬礼,并且要加上鼓吹之乐。但是此事遭到了主管丧事的太常卿的反对,他的理由是妇人葬礼不合加鼓吹之乐,唐高祖很恼火,他说:“鼓吹,军乐也。公主亲执金鼓,兴义兵以辅成大业,岂与常妇人比乎!”(《资治通鉴》卷一九〇)于是在他的坚持下,公主的葬礼按照军礼进行,这是对这位女将军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的致敬。

就在此时传来一个好消息,使得唐高祖的丧女之痛稍稍得到慰藉,那就是幽州罗艺入京了。

罗艺本是河北地区的军阀,河北地区势力最大的军阀当然是窦建德,而罗艺就一直在窦建德、高开道等军阀之间求生存,与他们互有攻伐。武德三年他主动降唐,唐高祖大喜过望,封他为燕王,赐姓李氏。彼时天下形势并不明朗,窦建德、王世充等人势力正盛,罗艺选择投降李唐,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靠山,否则自己孤悬于河北北部,早晚被窦建德或者高开道等人吃掉。有了李唐的支持,罗艺就有了策应,让窦建德等人有后顾之忧。当然,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很正确,很有眼光,但不得不说多少也有政治赌博赌赢了的意味。

此后,罗艺打着唐军的旗号与窦建德、高开道等人周旋。此人骁勇善战,而且颇有计谋,再加上手下有薛万彻、薛万钧这样的骁将,所以并不落下风,并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此阶段内他的事迹在前面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再说了。

现在窦建德已经败亡,而刘黑闼也在不久前被平定,罗艺也就选择在此时入长安,为什么呢?

其实他的心态和杜伏威一样,虽然名义上早已归降,但是与唐朝政权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在唐政权的眼睛里,他们毕竟是军阀,也是统一的对象;而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如日中天的唐朝相对抗,所以都选择了入朝,以打消唐朝对自己的戒心。

在整个武德年间,罗艺都比较安静,还曾经奉唐高祖命令率军在泾州抵御突厥。罗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为当年在幽州的时候他没少和突厥打交道,有着丰富的对付突厥的经验。

但是,到了贞观时期,罗艺却造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还要从头说起。罗艺在河北地区曾先后配合过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而最后他成了太子李建成的人,能够主动入长安,也与李建成的劝告密切相关。这当然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太子借着平定刘黑闼的机会在河北发展自己的势力的结果,可是这也就成了罗艺降而复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他曾是李建成的人,所以玄武门事变后越发不自安。其实唐太宗还是很想笼络他的,就在唐太宗即位后一个月,即武德九年(626年)十月,大封建国功臣,而且拟定的功臣名单很有意思,一共四十三人,以太上皇在位时候的首席大臣裴寂为第一名,大多数太上皇的老臣都得到封赏,其中也包括罗艺,罗艺一共获得一千二百封户,和唐高祖的女婿、平阳公主的夫君柴绍相当。唐太宗明显是想以此表达自己的善意,稳定当时微妙的局势。

但是,此时罗艺却担心不已,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冒犯过唐太宗。那是他刚刚入长安不久的事情。他是带着部队来的,秦王李世民的手下来到他的军营,不知道什么原因遭到了他的羞辱,这事情闹得不小,曾经引发唐高祖勃然大怒,甚至将罗艺关押起来。不久因为突厥入侵,这才把他释放出来戴罪立功。

这件事可以说是罗艺的一大心病,尤其是玄武门事变发生后。罗艺虽然不是直接当事人,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十分不安。

那么他为何此前对李世民如此不恭?

首先,错误估计形势。他知道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而自己在河北成了太子的人,所以一定要有所表现,向太子表忠心,所以才采取了这样的不理智的态度。

其次,性格使然。罗艺的性格桀骜不驯,而且屡次以下犯上。此人出身将门,父亲曾是隋朝四品武将,自己从青少年时代就以武艺而著称,尤其擅长使用马槊,并且屡立战功,因此,他很受隋炀帝的器重,所以特别骄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新唐书》说他“负其功,且贵重不少屈”,意思是自负功高,所以很矜持,受不了任何委屈。

早年间他在幽州的时候,曾经是隋朝大将李景的部下,就因为这个性格,与李景闹得不可开交。他很骄傲,可是要知道李景也不是等闲之辈。其一,从年龄上来说,李景可以做罗艺的父亲;其二,李景也是一员名将,从北周时期就屡建战功,曾经参与北周平定北齐,杨坚讨伐尉迟迥,隋朝灭陈、伐辽东等大战,深孚众望,甚至于他去世后连契丹、靺鞨人都扼腕叹息。

在隋末战乱中,李景坚守幽州,多次击败各种武装力量对幽州的侵扰。后来幽州周边环境越来越糟糕,李景为了以防万一,开始在本地招募壮士从军。可是罗艺偏偏与李景关系不睦,他曾经向隋炀帝秘密举报李景,说李景招募壮士是想谋反。这场告御状的结果却令罗艺失望,隋炀帝根本不信,还特地派遣李景的儿子来到幽州跟李景说:“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都,吾无疑也。”(《册府元龟》卷九九)这使得罗艺闹了一个下不来台。罗艺就是这么个人,刚愎自用,而且也不会隐忍,一切都放在脸上。

再次,傲视李世民。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从罗艺的角度体会一下他的思想。李世民毫无疑问是建国战争中的第一功臣,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运筹帷幄,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对于罗艺这种性格的人来说,只相信眼见为实,此前他一直是孤军奋战,在平定刘黑闼的过程中才与唐军有了配合。刚开始是与秦王李世民,可是这一战李世民的表现实在是不佳,叛军一再死灰复燃,而且李世民当时对河北采取的政治政策也比较笨拙,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李建成。李建成的河北之战打得实在漂亮,政治和军事双管齐下,不仅彻底荡平了刘黑闼,而且表现得礼贤下士,在河北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可以说罗艺非常服气李建成,相反比较轻视李世民,所以他就死心塌地跟着李建成了,因此出现侮辱李世民部下的事情也就毫不奇怪了。

我们说罗艺是李建成的人,不仅体现为他本人对李建成死心塌地,而且还体现在他的铁杆干将薛万彻也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并且在玄武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薛万彻号称“万人敌”,罗艺能在河北站稳脚跟,全靠薛万彻、薛万钧兄弟两个奋力打拼。归唐之后,太子李建成觉得薛万彻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于是将其收入麾下。后来又安排他到齐王李元吉手下做了齐王府副护军。当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一党,为了对付秦王李世民,他们在私底下招募壮士组成了私人军队,号称“长林军”,人数可能多达数千,而薛万彻等人就成了这支军队的领导者。

事变爆发这一天,秦王李世民带领数名心腹在玄武门内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消息传到东宫和齐王府,薛万彻率先冲了出来,和冯立、谢叔方率东宫、齐府精兵两千人猛攻玄武门,要搭救太子和齐王。而此事可能牵涉到另一位著名将领——秦琼。

很多人有疑问,李世民带入玄武门一共几个人?九个,很明确,《旧唐书》的《长孙无忌传》《张公瑾传》《隐太子建成传》都记载共九个人。哪九个?经过分析,学界认为有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没有秦琼。这么一员猛将,为何李世民不带着他?《旧唐书·秦叔宝传》明明白白说“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怎么解释?

这么重要的事情,秦琼当然会参与,只是他应该不在刚开始进门的那九人之中。他在事变中的具体位置史籍没有详尽记载,可以推想,李世民带进门的虽然只有九个人,但是太子和齐王有私蓄的武装,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都是些万人敌,所以李世民一定带来了更多的人预防他们,只是没有全部进门。《资治通鉴》记载说太子李建成被射死、李世民追击李元吉的时候,尉迟敬德带了七十人紧跟而来,这七十人从哪里冒出来的?估计就是原本在门外埋伏,事变一发生,被收买的禁军打开大门,这些人就冲进来了,可见带来的人不算少。

我推测秦琼埋伏在门外,这不是说他不重要,反倒强调了他的重要性。为啥?因为杀太子和齐王有尉迟敬德等人就够了,门外更重要,需要强力人物镇守。果然,太子和齐王刚被杀,薛万彻等就赶来了,而且兵力超过了秦王的人和玄武门禁军的总数。双方在玄武门下展开激烈战斗,估计秦琼就在这个战场上,李世民给他的任务就是对付太子这边冯立、薛万彻等人。当时战况非常激烈,禁军两名将领阵亡,但是仰仗着宫墙高厚,薛万彻等人又没有带什么攻城设备,所以还能守得住。

眼见打不开玄武门,薛万彻等人立即大喊着要调动部队去攻打秦王府,而秦王府里还有长孙氏和房玄龄等谋臣,老窝被端了可不得了。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杀死了,尉迟敬德把太子的头出示给敌人看,太子党这边的人才一哄而散。薛万彻悲愤万分,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几个部下逃到了终南山里。

李世民则在此时主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说他是忠于职守,无可怪罪,并且派人进山找到他,善加抚慰,薛万彻这才走出山来,投降了李世民。

李世民很欣赏薛万彻,觉得其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性格憨直,可以为我所用,于是拜他为右领军将军,并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但是薛万彻是赳赳武夫,没什么文化,他娶的是丹阳公主。这个丹阳公主有一次听唐太宗跟别人说“薛驸马村气”,意思是土气。这对丹阳公主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丹阳公主就不喜欢自己这个夫婿,不愿意跟他一个席子上坐着,数月如此。唐太宗听说后笑了:原来是我害得人家夫妻俩不和睦了。于是他就想补救一下。他专门把薛万彻叫来,俩人一块儿下棋,叫“握槊”。握槊又称“双陆棋”,是当时很盛行的一种棋类游戏,下棋的过程当中,他有意输了让公主看,而且还把自己所佩戴的一把刀子输给薛万彻,公主看见之后,心花怒放,回程时候主动招呼驸马坐到车上来。薛万彻后来在战场上为唐朝屡立战功。

薛万彻能成功做到自我转换,可是他的老上级罗艺不行。罗艺其人不仅自负,而且多疑,按理说薛万彻这种太子死党都可以得到赦免和重用,罗艺好好表现也未尝不可,可是他却时刻担心李世民的报复,尤其是长林军中还有他提供的三百人,所以他更加忧虑。唐太宗对他的善意也被他理解为对自己的麻痹,《旧唐书·罗艺传》记载说:“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

惶恐彷徨之余,他就开始求助于巫婆神汉。有个巫师李五戒对他说:您贵色已发。意思是已经有了九五至尊的气象,罗艺竟然受到了鼓舞,决心造反。

此时他的部队还在泾州,于是他声称要在泾州阅兵,将部队从各个驻地集中到了泾州,然后谎称接到密诏,要自己带兵入朝。部下们都蒙在鼓里,被他牵着鼻子走,他直接带着部队到了幽州。幽州的唐朝官员不知道罗艺已经谋反,还按照礼节出城来迎接,罗艺突然发难,占据了幽州城。

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立即召开御前会议。罗艺反叛这件事十分严重,这不仅意味着太子党的势力死灰复燃,而且幽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靠近长安,又可通往河西,罗艺可以威胁长安,也可以远投突厥。局势变得十分复杂,于是他立即部署对幽州的讨伐。拍板决定,派出两个重磅级人物担负指挥任务,一个是长孙无忌,另一个是尉迟敬德。

就在唐军积极准备的时候,传来一个消息——罗艺被杀了。原来,罗艺的部下赵慈皓、杨岌不想跟着罗艺造反,私底下商量要抓住罗艺献给唐太宗。这件事被罗艺知道了,他来个先下手为强,将赵慈皓抓住投入监狱,但是此时杨岌不在城内,在城外带领部队行军,听说赵慈皓被抓,杨岌当机立断,立即鼓动部队反水,攻打幽州。罗艺眼看守不住城池,不得不丢妻弃子,带领着几百个骑兵逃出城外,思前想后实在是走投无路,于是决定投奔突厥。他们过宁州,又过乌氏驿。一路上风声鹤唳狼狈逃窜。很多部下就开始有自己的盘算了——我们凭什么跟着罗艺亡命呢?于是很多人悄悄溜走,最后罗艺身边只剩下几个人,而这几个人最后一合计,下定决心动手,杀死了罗艺,然后带着他的头回来自首。唐太宗下令将其头挂在市场上以示惩罚。

这里顺便说一下跟罗艺密切相关的一个历史传说,这个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喜欢听评书的人更加熟悉。传说里罗艺有个儿子叫罗成,骁勇善战,是所谓隋唐好汉中排名第七的人物,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相貌英俊,但是不苟言笑,绰号是“冷面寒枪俏罗成”。而且他与秦琼、程咬金等私交甚厚,于贾家楼结义,还曾经帮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在扬州参加反王大会,夺得比武状元魁。后来遭到李建成陷害,死于刘黑闼之手。

故事很生动,但历史上没有罗成这个人,他纯粹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明末清初作家袁于令写了本小说《隋文遗史》,说罗艺是北齐大将,北齐国破,不肯事隋,占据了幽州,还联合突厥对抗隋朝。隋军攻打幽州不成,不得不将幽州割让给了罗艺。罗艺手下有雄兵十万,还有个骁勇无敌的儿子罗成,后来的《隋唐演义》一书就是在《隋文遗史》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

由于《隋唐演义》影响巨大,罗成“美男子 悍将”的身份设置又十分受欢迎,很多人误以为罗成确有其人,但他就是个文学形象,而且袁于令等人的创作原型极有可能是罗士信。罗士信姓罗,而且他的确和秦琼关系特别好,并且是个少年将军,参加过瓦岗军,威震敌胆,而且最后也是死于刘黑闼之手。从哪个角度来看,罗士信都是罗成的原型。只是有一点——罗士信和罗艺没有任何关系。

罗艺之死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唐朝的建国战争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突厥的威胁却依旧存在。唐朝的敌人几乎都和突厥有关系,而且敌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也第一时间想起突厥来。直至此时,突厥还在支持李唐的敌人负隅顽抗,那么这个被支持的敌人是谁呢?李唐将如何应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055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