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晚明史—— 南京政府的动向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15:22:41 0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南京,他的儿子朱棣把首都迁往北京,仍在南京保留一个影子中央政府,诸如南京六部、南京都察院之类。北京陷落后,南京政府的动向引人注目——关系到明朝国祚能否延续的大问题。

然而南京方面的反应是缓慢而迟钝的,原因之一是消息传递困难。南北阻隔千里,原先的情报传递系统,在战争动乱中遭到破坏,运转不灵。关于北京事变——京城沦陷、皇帝殉国的消息,沿着运河交通线以最原始的方式向南传递,颇费时日。日本学者岸本美绪对此有精深的研究,结论是:由于北京陷落,邸报的发行中断,北京事变的消息首次到达江南的过程(她称为“第一次传播”),最详细、最重要的情报源首推从北京南下避难者的报道,例如四月初郑学濂家人、吴尔埙家人、武进士王三锡、京商周云章等,抵达江南,谈及北京实情,便是当时江南士民获得的最初消息。另一种情报源是军队传递战事信息的塘报。一般说来崇祯年间的塘报大多由军方直接派人探查、报告,北京陷落后,由于消息断绝,有关北京的塘报大多依据民间传闻写成。例如赵士锦《甲申纪事》附录副总兵张士仪关于皇帝自缢北京陷落的塘报,就是根据四月初二日从北京出逃难民的口述写成的。第三个情报源是所谓“北来单”“公道单”,即大顺政权为了联络与控制地方官员而发布的简单公文。

南京方面反应迟缓的原因之二是,南京的高级官僚对北京形势持消极观望态度。文秉写到“南京兵部尚书等官史可法等誓师勤王”时,评论道:“陪京向称重地,兵马整饬有素,一闻贼逼京师之信,即当星驰赴援,奋不返顾。今先帝大行旬余日矣,至是始议勤王,于披发缨冠之义何居?”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来,北京事变的消息传到南北两京之间的重镇淮安,大约是三月二十九日。正如计六奇所说:“(三月)廿九日丁巳,淮上始传京师陷,众犹疑信相半”;“淮抚路振飞……分设壮丁守城,拈分守门官。”到了四月初九日,这种疑信参半的消息得到证实,那是京营将校李昌期抵达淮安,向路振飞报告北京陷落及“大行之丧”消息。路振飞立即召集士民公布这一重大变故。另一则记载说,路振飞接到北京事变的塘报,在四月初八日召集全城士民在城隍庙开会,次日(四月初九日)让众人传阅塘报,“次日众大集军门,始述三月十九日事,出塘报于袖中,使众阅之。云:‘闯贼已入京城,百官从逆者甚众,伪官代本院者即至。诸生今日将效保定徐抚台故事,捆我出迎乎?抑念皇家厚恩、祖父世泽,大家勉力一守乎?’言毕泪下,众亦多泣者。一二陈说纷纷,俱迂缓不切。路公谢而遣之。自是,人心愈迫,私逃者不绝”。完全是消极观望态度,丝毫没有“勉力一守”的样子。

北京事变消息传到南京,大约是在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之间。文献记载大同小异,不妨略举数例于下。

——四月己巳(十二日),烈皇帝凶问至南京,其时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南京诸大臣闻变,仓促议立君,未有所属。

——(四月十三日)先帝凶问至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工部尚书程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兵部右侍郎吕大器、詹事姜曰广……各至户部尚书高弘图邸中议监国……犹疑北变风影,踟躇未即决。

——辛未十四,有内臣至南京,始知北信已确,史可法、张慎言集高弘图寓,议所主。

——(四月)十四日辛未,有内官至南京,府部科道等官始知北京被陷确信,上殉社稷,大小惊惶。

但是,南京政府衮衮诸公“犹疑北变风影”,没有采取什么大动作。直到四月二十五日,“北信报确”,史可法才约各大臣出议善后事宜。二十七日,各大臣告迎于奉先殿,议立新君。所谓新君的人选有二,即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各有瑕疵,退而求其次,选定福王朱由崧。文秉分析其中缘由,写道:“时先帝大行之信既确,南京文武大臣连日会议,潞王伦次稍疏,惠王道远难致,福王有在邸不类事,莫之敢决。凤督马士英念福王奇货可居,内结操江诚意伯刘孔昭,外结总兵刘泽清等,同心拥戴,且移书诸大僚,谓以叙以贤无如福王,兼责史可法当主其议。”潞王抑或福王,自始就有争议,潞王相对说来较为贤能而有人望,福王则在皇室世系亲疏关系上占优势。兵部尚书史可法倾向于拥立潞王,凤阳总督马士英非福王不立。总兵刘泽清、高杰等统兵将领向路振飞征求意见,路振飞明确表示支持拥立福王。史可法不得不放弃己见,于五月初一日率领诸臣迎接福王入京。朱由崧从三山门(水西门)登陆,至孝陵,由西门进入享殿祭告太祖高皇帝,诣懿文太子寝园瞻仰毕,从正阳门进城,进东华门,恭谒奉先殿,出西华门,暂时居住于内守备府作为行宫。文武百官觐见,朱由崧面有赧色,欲规避,史可法劝说:殿下宜正受。遂行四拜礼。场面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朱由崧出场是颇为寒酸的:“廿七日甲申,南京礼部司务赍百司公启,迎福王于仪真,王得启即行。廿八日乙酉,徐弘基等迎王于浦口。廿九日丙戌午候,王舟泊燕子矶。三十日丁亥,南京诸臣见王于舟次。王时角巾葛衣,坐寝榻上,旧枕敝衾,孑影空囊。从行田成诸人,布袍葛履,不胜其困。”

五月初二日,南京诸臣前往行宫拜谒福王,然后在内守备家开会,议论“监国”与“登极”事宜,都以为先行“监国”为便。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主张“国虚无人,可遂即大位”。史可法悄声说:“太子存亡未卜,倘北将挟以来,奈何?”刘孔昭说:“今日既定,谁敢更移?”史可法认为缓几日无妨。御史祁彪佳也认为监国名正言顺,为先帝发丧之后,再择吉登大宝,布告天下。

五月初三日,在南京举行监国仪式,百官朝服,朱由崧行告天礼,百官行四拜礼,魏国公徐弘基跪进监国之宝,朱由崧接受,百官再行四拜礼。次日,朱由崧发布悼念大行皇帝的哀诏:“呜呼恸哉!维先帝以天纵神资,丕承祖宗鸿绪。适逢国步多艰,民生日蹙,而勤学力政,罔有休暇,以尧舜之深仁,挽叔季于唐虞,念兹在兹,无时或怠。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先帝之焦劳者也。不期以礼使臣,而臣忍以不忠报;以仁养民,而民忍以不义报……”这道哀诏传到苏州,当地士民奔走呼号,苏州三学生员已先行设大行牌位于明伦堂,至是争相哭临。哀诏传到金坛,诸生相率前往学宫、乡贤祠,击毁“降贼”的周锺、吴履中的祖宗神主,又至周锺、吕兆龙家,击毁两家的门榜。

五月初,这一消息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以“小报”“大报”的形式传播。松江府上海县人姚廷遴日记也有所回应:“五月五日,余在捧日堂内,正同大伯、二伯、三叔、大兄及先生于宣家宴,俱用金杯酌酒。日色照耀,光如闪电。忽报沈伯雄来,觉仓皇之状,手持小报云:‘四月二十五日(按:此说有误)闯贼攻破京师,崇祯帝自缢煤山’等语。叔祖闻之大惊,大伯、二伯俱失色无语,遂收拾杯盏,斟酌避难。不一日,有大报到,民间哄闻。又不一日,报福王监国南京,又闻即位称帝,先红诏后白诏俱到。乡绅官府哭临戴孝。”此处小报所传“四月二十五日闯贼攻破京师,崇祯帝自缢煤山”云云,时间有误,其实是四月二十五日南京接到北京事变的确切消息,随即向各地传播这一“北报”,人们把三月十九日发生的事误传为四月二十五日。从这一侧面也可以看见,北京事变与福王监国,在江南社会引起的反响之强烈。

南明小朝廷内部矛盾也逐渐明朗化,衮衮诸公开始忙于权力的再分配。五月初二日,史可法以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兼摄吏部尚书的身份,主持会议。众人推举史可法及户部尚书高弘图、翰林院掌院詹事兼侍读学士姜曰广,一起入阁,由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出任吏部尚书。操江诚意伯刘孔昭,攘臂欲入内阁,史可法回答他,本朝无勋臣入阁先例。刘孔昭意有不甘,说道:“即我不可,马士英有何不可?”诸臣鉴于马士英手握兵权,沉默不语。马士英志在必得,于五月初三日率领高杰、刘泽清等拥兵临江,号称十万之众,以武力相威胁。诸臣不得不会推马士英与史可法、高弘图一起入阁,马士英并不罢休,接连采取各种手段抢班夺权。其一是,由总兵高杰、刘泽清出面,敦请史可法渡江督师,削夺其阁权;其二是,马士英自请由江北入朝,掌控内阁;其三是,马士英奉召入京,不欲出镇,史可法知其意,自请督师江北。较量的结果,以马士英为首的军人集团,压倒了以史可法为首的文人集团。

诚意伯刘孔昭扮演了极为恶劣的角色,他极力主张起用逆案中人阮大铖,被史可法制止。史可法离京后,马士英主持阁务,与刘孔昭密切配合,再次提议起用阮大铖。吏部尚书张慎言秉公持正,据理驳斥。刘孔昭自知难以破例,宴请灵璧侯、忻城伯等勋臣,图谋逐去张慎言,而后可以为所欲为。果然,张慎言被迫致仕而去,刘孔昭阴谋得逞。计六奇评论道:“甚矣,刘孔昭之狂悖小人也!始也弑叔,弑祖母,固已绝灭人理矣,既乃以武操江欲手刃铨部(按:指张慎言)于朝,其无忌惮若此,将置南国君臣于何地……然孔昭之敢于有此举动者,盖史可法辞朝而马士英入直故也。观廿四日高弘图乞休,虽各谕留,而廿五即加恩翼戴诸臣,孔昭次于徐弘基下。及六月六日,史可法疏言孔昭之非,而初八反奖谕孔昭功在社稷,则士英专国,不独视慎言、弘图、曰广等如弁髦,并史公亦不在目中矣。立国之始而悖乱如此,将何以成朝廷?”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在登极诏书中,宣布以明年为弘光元年,与民更始,大赦天下,颁布国政二十五款,开了不少空头支票。例如宣布蠲免钱粮(赋税),从弘光元年开始,北直隶、山西、陕西全免五年,山东、河南全免三年,江北、湖广蠲免十分之五等。事实上,处于战乱之中,南明小朝廷对这些地区鞭长莫及,宣布蠲免没有实际意义。唯一发挥作用的是,宣布“陷贼各官”暂开一面,有能返邪归正者,宽其前罪。不少在大顺政权中任职的旧官僚纷纷赶往南京,“蒙面求用于行宫前,章奏杂投,甚有擅入朝班者”。

五月十六日,马士英率领军队从江北抵达南京,随行船只一千二百艘,一派盛气凌人的架势。朱由崧立即召见他,命他“兼掌兵部事,入阁办事”。支持马士英的高杰、刘泽清写信给史可法,请他渡江北上,把阁部大权让给马士英。马士英假心假意对史可法说:“我驭军宽,颇扰于民。公威名著淮上,公诚能经营于外,我居中帅以听命,当无不济者。”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16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