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中东史——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统治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7-27 10:07:08 0


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成功地夺取政权。党的领袖、军人贝克尔出任总统。复兴党的上台结束了战后伊拉克政局动荡的历史。这一时期,贝克尔的侄子萨达姆·侯赛因在复兴党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萨达姆正式担任总统,成为伊拉克的独裁者。

复兴社会主义属于阿拉伯社会主义,而伊拉克复兴党的统治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体。这一体制在萨达姆担任总统后最终完善了。其主要特点为:

(1)党的领袖大权独揽。萨达姆一身而任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总统、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武装军队统帅等职,总揽党、政、军大权,并直接控制着主要安全机构的领导权。

(2)党领导政、军、警、特等权力机关。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的成员基本上也是革命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从而在最高层实现了党政合一。复兴党还规定只有党员才能上军事学院,而党员军官可以不听从政治倾向可疑的上级的命令。

(3)在政权高层任用本部落、本家族成员。党政高层中有大批官员来自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作为军队最精锐部分的共和国卫队,其成员也主要来自提克里特。

(4)成立统一战线式的政治组织。即1974年组建的民族进步阵线,包括复兴党、共产党、库尔德党派和独立人士,其核心无疑是复兴党。此外,党也控制了青少年、妇女、记协等各类社会团体和舆论工具。

(5)以阿拉伯逊尼派作为政权的依靠。对于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多数属逊尼派),复兴党采取了软硬并用的手法进行控制。

(6)以告密、监禁和武力镇压等非常手段严厉压制反对派。为了压制共产党、库尔德人、什叶派和党内外的反对派人士,萨达姆政权在国内鼓励告密,不经审判即逮捕、监禁、拷打和杀戮反对派,对反政府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组织进行无情的武力镇压,捣毁其村镇,迫使其流亡,甚至使用毒气大肆杀戮。因此,虽然设有国会并实行普选,但伊拉克实行的是事实上的独裁政治。

第二,推行世俗主义政策。这是复兴党的一贯政策。在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对立使得这一政策尤为必要,为此,复兴党政权大力宣传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历史。1969年以后,作为以逊尼派为主的政府,复兴党政府尤其对具有反政府倾向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政策。

从政权的领导层看,逊尼派的主导地位甚至超过君主时期和1958年革命后的卡塞姆、阿里夫时期。1948-1958年,在部长以上的统治精英中,逊尼派占44%,什叶派33%(其余主要是库尔德人)。而到1958-1968年,在同一层次的统治精英中,逊尼派占54%,什叶派30%。复兴党执政后,情况前后不一。1977年,在革指委和内阁部长中,逊尼派占55%,什叶派仅为21%。政府还没收了什叶派圣城纳杰夫的宗教基金,禁止举行宗教游行,取缔宗教学校,停止电台电视中的诵经节目,取消学校里的宗教课,并大力推动提高妇女地位的运动。

第三,推行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如土地改革、对外资和本国大资本的国有化、提高社会福利、实行计划经济、提高妇女地位等。复兴党政权的土地改革较1958年革命后的卡塞姆政权和阿里夫政权更为激进。

1972年,伊拉克在阿拉伯产油国中率先完成了石油国有化。进入70年代以后,伊拉克也开始推进私有化运动,尤其是在两伊战争期间。

此外,政府也大力推进经济计划、多样化与工业化等。在1975-1980年发展计划中,对工业的投资达到农业的2倍以上,主要发展的部门有采油、炼油、天然气液化、石化、电力、冶金、机械、建材和采矿业等,纺织、食品、造纸、药品和家电等轻工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1978年,政府颁布法律,规定15-45岁人口都必须扫盲。全国开办了数千所扫盲学校。

复兴党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其独裁统治也埋下了尖锐的民族、教派矛盾的隐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2829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