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大英帝国——帝国现形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9 09:25:55 0


1772年春,干草剧院(Theatre Royal Haymarket)里的许多观众或许从塞缪尔·福特(Samuel Foote)的讽刺新剧《纳勃卜》(The Nabob)中认出了一个相当不同的克莱武形象。该剧讲述的是马修·麦特爵士的历险,这位纳勃卜是以罗伯特·克莱武及其同辈为原型的。麦特满载财富从印度归来,旋即开始追求邻居男爵的女儿及其地位。在其中一场戏里,他和亲信就策划在东印度公司的选举中增加影响力,图谋强迫一个贵族把祖传的地产卖给麦特,还计划为明确命名为“贿赂镇”的行政区操纵两个议会席位。在另一场戏里,麦特入选古董学会,这是个颇具名望的绅士鉴赏家俱乐部,他通过向学会赠送各种荒唐可笑的文物,以及发表了一番有关迪克·惠廷顿的猫的学术演讲而获得了会员资格。这是个不太讨喜的角色。然而无论这样的夸张描写让克莱武有多尴尬,他也不得不以剧中化身的下场白强调:“如今的富人至少有了一种被恰当赋予的魔力,可以对财富的来源秘而不宣。

克莱武设法“隐瞒”自己财富的可疑来源,并跻身于英国精英之列的成果如何?从表面看,他的成就相当不同寻常。到1772年,他已经位列英国最富有的人之列,还是个大地主。他控制了七个国会席位。他在东印度公司的事务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被封为贵族,获颁巴斯勋章,还与国内某些最有钱有势的人过从甚密。他的日常生活在三座时髦的大宅子里度过,还在为自己建造一座名副其实的宫殿。他拥有内行欣赏的名贵画作。他的大名家喻户晓。

但他同时臭名昭著。正如福特的讽刺剧所表明的那样,克莱武聚集的权力和财富越多,他似乎就越能代表批评家们谴责东印度公司及其孟加拉帝国的一切:贪污腐败、毫无原则、无法无天、暴发户。公众质疑东印度公司贪婪掠夺的声浪日益高涨,克莱武成为众矢之的。这些质疑在1772年达到顶峰,当时议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受命调查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治理状况。调查在一个层面上是广泛(也是首次)评价公司在孟加拉的地位转变。在另一个层面上,这是对罗伯特·克莱武本人及其在印度的行为和财富合法性的直接挑战。

调查导致了《1773年调节法案》(Regulating Act of 1773)的通过,这是将东印度公司管理层置于国会控制之下的初次尝试。该法案还以印度总督和地方议会的形式,为印度建立了一种总部设于加尔各答的集中管理机制。然而,这并未终结人们认为东印度公司的治理腐败无德的看法。对公司统治的挑战就像公司的帝国崛起一样迅速,在某些方面也像公司本身的存续那样长久。1772~1773年的论战为最终导致《1784年印度法案》出台的辩论埋下了伏笔,该法案在国会成立了一个正式监管机构,监督东印度公司的事务。它针对罗伯特·克莱武的人身攻击为1788年对东印度公司帝国的大批判打了头阵,那场批判是通过对孟加拉总督沃伦·黑斯廷斯的弹劾审判而展开的。

克莱武在国会受到其政敌的公开指控,被诉“非法获得总额234000英镑的钱财,令国家蒙羞,让国家利益受损” ,仿佛他的英国贵族面具突然间被人一把扯下了。他为自己辩护的证词也是作张作致,令人动容:“把我的荣誉留下,拿走我的财富吧。”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辩论的最后一天如此喊道。他的辩才奏效了。他从这场煎熬中全身而退,荣誉和财富可以说双双完好无损。1773年末,他前往意大利长途旅行,像为了弥补他从未有过的壮游一样,一路上贪婪地收藏艺术品。但尽管得到了国会的赦免,往事的压力却让他付出了代价。抑郁的乌云越来越厚。健康每况愈下。很多人认为,国会的调查间接导致了克莱武的死亡。

有些人病态地猜测他是用一把小刀自杀的。还有人怀疑他用的是手枪,早年间在马德拉斯时,他曾两次企图饮弹自尽,但后来觉得命运挽留他开拓更美好的未来而中止。最有可能的真相,或者说最不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况是鸦片酊药剂过量,克莱武定期喝这种东西来舒缓胃痛。无论如何,一切都结束了。罗伯特·克莱武与抑郁症搏斗了一辈子,1774年11月22日,他在伯克利广场的家中自尽。他很快便下葬于什罗普郡的小村子莫尔顿萨,埋在教区教堂的一座无名墓中,悄无声息,无人知晓。送葬者寥寥无几。

克莱武的长子爱德华自伊顿公学毕业后在日内瓦学习,并未出现在送葬的队伍里。四个月后,内德成年,成为英国首富的继承者,所得遗产无法计数。有全部的地产,也有它们带来的政治势力。有东印度公司的股份,还有那些股份所掌握的在公司管理上发声的权利。有几座大宅——其中的克莱尔蒙特庄园尚在建设之中——以及充斥其间的大量艺术品和精美陈设。当然,还有头衔。

1777年,新任克莱武勋爵从日内瓦回到英国,在等待着他的所有遗产中,有一口箱子是特别为他留下的。爱德华在箱子里找到了他父亲的一些私物和贵重物品:一块金表和金钮扣、黄玉鞋扣,以及一个残缺的玛瑙鼻烟盒。箱子里还有克莱武的两把礼服佩刀和巴斯骑士的全套装束,从宝石点缀的衣领一直到鞋上的特制缎带。难道这些东西——英国绅士的整套道具和装饰——就是父亲尤其希望他拥有的吗?但爱德华随后就发现了父亲纪念箱里的主要内容:“印度的宝物”。总共有数百件。

这次发现一定像是开启了一个宝箱。里面有头巾饰品、配以镶嵌祖母绿和钻石的尖刺胸针的珠宝条饰。有灿烂珐琅外壳的漂亮水烟筒,其上装饰的蛇以金线缠绕制成,烟嘴上塞着宝石。这些只是最显而易见的宝物。它们可能是财大气粗的印度盟友送给克莱武的,符合外交馈赠的仪式化传统。(并非全都像克莱武的政敌所指控的那样,属于无耻的贿赂。)除此之外,克莱武还从他在印度的宅邸打包带走了各种小件物品。掐丝盒子、银碗、金剪刀、蒌叶钳子、象牙梳、釉色明亮的玫瑰水瓶,还有抛光得像硬玻璃一样的碧玉浅碗:箱子里塞满了莫卧儿特权阶层日常所用的珍宝。和那些招摇的华丽物品不同,克莱武很可能用过这些东西,留下来作为私人纪念。爱德华甚至还在箱子的某处找到了父亲的一副象牙扑克,上面画着皮肤白皙的公主和骑象射虎的王子。

然后就是武器了。很多欧洲军官从印度带回来各种武器,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收藏这些武器。此外,但凡参观过世上任何一处军械库就会立刻明白,展示敌人的武器颇有些耀武扬威之意。但欧洲人收藏印度的武器却并非只是出自帝国的傲慢自大。这些东西优雅而富丽堂皇的装饰美丽非凡。工艺上也往往十分复杂,因其迷人的做工和非比寻常的设计而极富感染力。它们还充满了异国风情,或者说当爱德华从箱子里拿起一把弯刀,看到那残忍而迷人的刀刃上刻着《古兰经》上的诗句时,他一定感受到了异国风情。有从闪亮的硬石刀柄上弯曲而出的精钢匕首。有枪管一码长的嵌银火绳枪。有在火炮和滑膛枪时代的欧洲消失已久的战斧和长矛。在爱德华看来,所有这些东西都非常陌生。但对于收藏家罗伯特来说,它们就像他挂在腰间的佩刀一样熟悉——或许身为军人,他最了解的就是这部分印度物质文化了。

在这口“印度宝物”箱里,爱德华发现了父亲人生的另一面,深藏不露,却又始终如一。说它们是宝物属于用词不当。因为这些物品不像罗伯特·克莱武曾经从莫卧儿皇帝那里转交给乔治三世(George III)的礼物,那净是些外交礼品,一旦作为异国的新奇事物受人观赏和赞美之后,便被扔进库房,忘在脑后。它们也不是那种塞满了18世纪百宝格的各种古董新饰,属于云游四方的留念。这些物品是罗伯特·克莱武印度生涯的记录:是环绕在他左右,他选择作为收藏品而留存下来的东西。爱德华在查看父亲为他如此精心保存的这些礼物、战利品、纪念物和饰件时,触摸到的是印度克莱武最隐私的现存档案。爱德华从未与罗伯特一同前往印度——他们住在不同的国家长达九年,而在一起的时间却不超过五年。在这些物品里,他感受到的是一个他几乎一无所知的父亲。

罗伯特·克莱武在英国始终致力于把他成疑的印度生涯掩藏在英国人的外表之下。而他死后留给儿子爱德华的遗产却凸显出他的印度和英国两部分生涯始终彼此纠缠,难解难分。无论是购买政治势力、地产、宅邸,还是艺术品,克莱武始终利用收藏把自己的英国形象塑造成富豪和鉴赏家。在这个意义上,他从事的是一种绝对英国式的收藏,内中的种种藏品和地位的象征都是用来为他在英国精英阶层赢得一席之地的。然而这也在所难免地是一种印度式的收藏: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说,因为它是用印度的钱购买的;但在灵感的层面上也是如此,因为它本该在英国呼应克莱武在印度赢得的声望和权力,并对其做出补偿。印度克莱武和英国克莱武在他的收藏中合二为一,正如在很多其他方面,它们也无法一分为二。

克莱武本人利用其帝国财富来重塑自身的收藏计划,浓缩了一个更宏大的过程(他本人也曾在其中发挥过作用),也就是东印度公司获取印度资源,并企图为自己塑造执政形象的过程。罗伯特·克莱武之死恰逢英国的印度帝国第一章的终结。东印度公司在贸易的同时开始执政,实施军事和财政的双重控制,种下了英国统治的种子。故土的英国人开始面对一个面目全新却在很多方面不受欢迎的帝国,并与其和平共处。大英帝国不再是一个主要在大西洋活动、致力于殖民和贸易的海洋帝国了。它如今囊括了征服得来的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亚洲领土。它在现存的合法本土力量莫卧儿帝国名义上的保护下逐渐成形,还被卷入了与法国的全球战争和敌对。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海外帝国的建设者罗伯特·克莱武的遗产。克莱武更为私人的遗产也自有其后果。1804年,爱德华·克莱武实现了父亲的宏愿:他当上了英格兰伯爵。但爱德华在父亲的基础上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了这个目标,这也在本书中为克莱武家族留下了另一个位置。1798年,爱德华亲自前往印度,作为马德拉斯总督服务了五年。在那里,他和他自己的家庭都成为印度的收藏家,像罗伯特投资欧洲藏品一样充满激情、目标明确地收集印度艺术品和工艺品。爱德华接受遗产时并无此意,更不愿追随罗伯特去往印度。但莫非在他翻查父亲的印度宝箱时,印度之行的想法头一次闪过脑海?莫非一位收藏家梦想的结束,蕴含着另一位收藏家梦想的开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60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