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帝国时代

近代欧洲——长期化的战争与全面战争体制

历史大观园 帝国时代 2020-07-01 09:31:15 0


战争的爆发与连续的误算

政局不稳的巴尔干各国之间爆发了围绕争取独立和势力范围的战争。即1912年和1913年爆发的两次战争。巴尔干半岛被奥匈帝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至少奥匈帝国的领导层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采取扩张政策,通过1878年《柏林条约》,将奥斯曼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个地方变成保护国,并于1908年吞并了这两个地区。根据该条约获得国际认可的独立国家塞尔维亚,本来希望合并这两个斯拉夫裔居民较多的地区。因此,塞尔维亚自然强烈反对奥匈帝国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与吞并。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奥地利皇储夫妇被刺杀事件。凶手是一个反对奥匈帝国侵略巴尔干的斯拉夫裔青年民族主义分子。奥匈帝国认为事件背后有塞尔维亚的支持,将此作为攻击塞尔维亚的绝好机会。7月23日,奥匈帝国发出最后通牒,其中有某种程度上干涉塞尔维亚内政的要求。对此,塞尔维亚激烈反对并拒绝。奥匈帝国事先与德国协商,得到一旦发生战争德国将在军事上支持同盟国奥匈帝国的承诺。

近代欧洲——长期化的战争与全面战争体制

萨拉热窝事件

 访问波斯尼亚首府的奥地利皇储夫妇(中央)被刺。这一事件成为将世界卷入战争旋涡的导火索

塞尔维亚得到了主张斯拉夫人大团结的沙俄的支持。法国与沙俄是军事同盟关系,又与德国对立,因此站在了塞尔维亚和沙俄一方。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确实有点过分,但沙俄和法国好像都没有阻止事态恶化的打算。也许他们认为这也同以前一样,总会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已经于7月15日开始了既定的沙俄友好访问。

但现实是,在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时期内,这次暗杀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在最后通牒的考虑期之后,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国想在各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闪电般地取得胜利,进而开始外交谈判。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在敌人沙俄周边,处于被沙俄包围的位置,但沙俄国土巨大,要在现实中完成准备并达到战争状态需要花费时间。这就是德国制订的首先钳制宿敌法国的施里芬计划。

7月30日,当沙俄发出支持塞尔维亚的总动员令之际,德国以与奥匈帝国同盟关系为由向沙俄宣战,8月3日向沙俄的同盟国法国宣战。为了能够立刻从北部攻击法国,德国要求比利时允许德国军队过境。他们认为比利时会因为寡不敌众而同意,即使被拒绝则强行突破就可以了。但现实却是比利时拒绝了德国的请求,8月4日德军进攻比利时,两军开始交战。德国的闪电战如字面意义上进行。但是,对于德国来说,此举出现了失误。英国以德国侵犯宣布中立的比利时领土为由,向德国宣战,并立即进行派遣军队的准备。英国与已经同德国开战的法国组成联军在西线开战。欧洲许多国家连锁般地被卷入了战争。同盟关系不再是安全保障,反而成为了扩大战争的导火索。

开战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也为了扩大领土和确保权益参加了战争。即便规模不大,欧洲主要国家在殖民地和海外领土也采取了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宣布中立并向两大军事集团出售物资的美国也遭到了德国潜艇的无差别攻击,并于1917年加入盟军一方,对战争的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以日英同盟为由,于1914年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众所周知,对日本来说,这次参战几乎没有直接战斗,但它通过战时需求实现了经济发展以及扩大了在中国的权益。在巴尔干半岛的一隅发生的事件,成为了谁都未预料到的世界规模的战争,并最终导致欧洲参战国超过九百万士兵战死。

近代欧洲——长期化的战争与全面战争体制

东部战线的俄军

 俄军的集结,比预想的要早,为了调整攻击的态势,德军被迫采取对策

战争的具体过程不在这里详述。攻入法国境内的德军进攻到了首都巴黎附近,但是军需给养没有及时跟上,部队的调动也欠缺统一步伐。这是一种失策。此后,法军开始殊死防卫,德军被迫后撤很远。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对德国来说的失策,即俄国军队比预想要早地在东线开战了。德国必须应战。在广大的东部战线,尽管两大阵营都展开了机动战,但实在难分优劣。

这样一来,战争超出了短期内结束的设想,在初秋时呈现出两大集团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持久战态势。西部战争的持久战表现为堑壕战。堑壕是两米多深的壕沟,恰似网状的细小道路覆盖在阵地上。所谓的堑壕战,就是在和敌军对峙中向四周挖掘堑壕,在关键地点建造坚固的要塞,不在地上露面,寻求攻击敌人的机会。超出预想的持久战首先造成了两大集团武器弹药的不足。1914年,堑壕里士兵们的紧张情绪似乎并没有很高,反而是日复一日的恶劣条件和寒冷侵蚀着蹲伏在堑壕里的士兵的身心。

在卷入战争之际,两大军事集团的领导者打出的理由都是祖国防卫战。他们宣称这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防御战,因此必须停止一切国内对立,打出国内和平、神圣联合等团结一致的口号。领导者们提出的打击顽敌、保卫祖国的战争将以短期决战方式结束的号召,开始得到了多数国民的响应。但是,战争前途不明并拖延了下来。事后回顾,1914年末之后,经过开战之初的激战,双方都出现了武器弹药不足的情况,此时并非没有停战的机会,但是那些呼吁保卫祖国的各国领导人根本没有想撤退的想法。人们对工业化以后的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性缺乏想象力。

持久战中损失的扩大与前线士兵的连带感

欧洲工业化生产技术似乎因为战争而被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在持久性的堑壕战中,此前未有的武器被发明出来,已经发明了的武器则性能得到提高。

原有武器,比如大炮,炮弹种类开始多样化、大型化,大炮射程得到了极大的延长。同时,各国也开发出多种机动的小型火炮。原有的机关枪的性能得到迅速提高,和新开发出来的火焰喷射器、毒气武器等一起应用于堑壕战中。虽然存在时间差,但两大军事集团都开发这些武器并且应用在战争中。悲惨的是飞跃出堑壕、面向枪口的指挥官和士兵们。

堑壕战也促进了能够应对枪击和地面凸凹不平的坦克的开发。英国率先研制出来的坦克成为了协约国联军在西线抢占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用飞机进行轰炸的战术虽然只是初级的方式,但已经正式得到应用,而到了战争的后半程则出现了战斗机的空战。德军也使用飞艇进行轰炸,令人恐惧。在海上,早在战前,战舰的大型化和多样化就有明显的发展,在战争期间,潜艇的性能也被德军迅速地提高。

近代欧洲——长期化的战争与全面战争体制

挖掘战壕的士兵们

 蜷缩在泥沟里、忍耐长时间战斗的战场士兵萌生了一种集体意识

武器的大型化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不仅是前线士兵相残,也使得村镇因炮击和轰炸而遭受彻底的破坏,有时,非战斗人员的平民也被卷入战争。

在堑壕里,或许什么时候就得到突击的命令,或许什么时候就遇到敌军的炮击和突袭。一直抱着紧张情绪度过漫长时日的士兵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同伴意识。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共有的现象。与敌军近距离对峙,忍耐着冬天的寒冷,蜷缩在泥沟里的士兵们之间所产生的集体意识也被称为“阵地共同体”。这时有军队的内部检查,不过他们还是给阵地后方的家族和恋人写了许多书信。然后,士兵们无法逃脱与后方生活差距巨大的感受,那里是远比前线悠闲的生活。士兵在堑壕战的恶劣条件下共同感受到的紧张促成了战后地方军人会的组织化,但另一方面,它也成为遗留到战后的心理创伤的基底。

近代欧洲——长期化的战争与全面战争体制

在西部战线登场的坦克

 英国开发的坦克首次投入战场,在西部战线,协约国联军占据优势

1916年,在后方重整武器弹药生产体制的两大军事集团,采取了与日常重复的小规模攻击完全不同的总攻策略。法国东部凡尔登要塞周边的攻防战,从2月一直持续到12月。据推算,法德两国共有五十万士兵战死沙场。两军的炮击烧光了森林,大地像波浪一样坑洼不平,许多村庄被彻底毁掉。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索姆河地区,英法联军在7月到9月发动总攻,但留下来的只有破坏和堆积成山的尸体。在东线,俄军也在5月到8月间发动总攻,但战况与西线大体相似。

这样的状况在1917年仍然持续,前线士兵在持久战中郁积下来的不满和批评也成为不服从和抵抗的重要原因。不服从进攻等命令有被军事法庭处罚的风险,所以他们的反抗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理由。多数情况下,那是让士兵们无法认同的、战争目的不明确及重复无意义的攻击命令。在坦克和飞机等机动作战力量真正投入使用之前,阵地战的进攻中,考虑到机关枪和速射器的性能,发动进攻的一方一般会付出重大人员牺牲。尽管如此,那些根本没有清楚把握前线战况的上层司令官们不断下达进攻命令。

1917年,法国的军事法庭判处三千四百二十七名反抗士兵有罪,其中五百五十四名士兵死刑。实际上被处刑的只有四十九人,但在前线,因为无谓的进攻而死亡的士兵的可怜尸首堆积如山。在沙俄,前线士兵的不满与后方工人等的要求重合在一起,引发了推翻帝国的革命的混乱。俄国革命参与者的口号是“面包与和平”。

布尔什维克(之后的共产党)通过革命取得了政权,于1918年春单独与德国签订了媾和条约,撤出了战场。尽管如此,战局还是朝着有利于英法联军的方向进展。其中,1917年美国的参战发挥重大作用。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中立,刚刚再次当选总统,但是德国潜艇发动的无差别攻击对美国的民间船舶也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他的方针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样,美国给欧洲提供的大量兵员、物资和资金从1918年春开始发挥了作用。1918年11月,德国尽管仍在西线的法国境内与英法联军对峙,但是已经做出了对停战,即事实上的战败的承诺。德国国内,批判战争体制的势力兴起,出现了士兵起义,在帝政面临崩溃的革命形势下,政府不得不停战。

全面战争体制的构筑

战争胶着的持久战过程中出现了也可以叫作“战争日常化”的状态。因为参战的欧洲各国为了将规模扩大了的战争进行到底,被迫倾尽全力,系统地动员所有的物力与人力。不用说,这肯定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战时体制下,国家需要对几乎所有方面进行有计划的管理。这就是不仅动员军队,还要动员后方的全面战争体制。所有的国民都被迫卷入其中。

国家的管理方式因各国所处战时状况不同而不同。从整体上看,严重受到经济封锁影响的德国和奥地利,不得不采取更为彻底的管制。德国在大战中所采用的战时管制体制是一种彻底的国家主导型体制。革命后的俄国共产党为了打败外国干涉力量,采用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而德国的战时体制就是这一政策可以参照的模板。

在大战前的欧洲,公共权力也已经通过社会立法以及多样的行政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开始大力干涉社会生活领域。可以说,某些地方已经开始迈出通向“福利国家”或“社会国家”的一步。但是,即便说组织化的时代已经开始,或者说工业化方面有自上而下的增产兴业政策性参与,但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参与仍极为有限,人们遵守着基于市场原理的自由经济原则。可是,在此次大战的战时状态下,为形势所迫,不管愿不愿意,这种状态都必然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

最先的当然是为了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军需生产。这不仅包括直接与战争有关的武器和弹药,还包括士兵所需的被服、装备、医药品等。当短期决战的最初预想破灭时,两大军事集团都将迅速重整支持军队的生产体制视为当务之急。平日里生产民生用品的工厂转换成军需工厂,优先分配给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同时也确保这些工厂的劳动力供应。这些行动都按计划进行。一方面,像构成德国兵器生产中心的克虏伯这样的大型企业进一步得到了优待,重要度提高;另一方面,得不到原料和劳动力的中小企业等不得不倒闭。

驻守前线的士兵往往是正当盛年的男性,并且从最初的开战以来兵员损失就很大。例如奥匈帝国,至1915年末,伤亡及被俘人数总计达到令人吃惊的三百二十万。在历史上没有实行过征兵制的英国,也基于兵员的稳定供给和国民负担平等的考虑,实施了征兵制。为了将战争进行到底,当然有必要确保兵员的补充。

结果,后方劳动力进一步不足。为了弥补这个窟窿,女性劳动力得到了重视。在战前被认为是男性的工作岗位,现在不借助女性也无法维持。许多女性被动员起来,甚至从事武器和弹药生产。不管愿不愿意,女性走上社会的目标得以实现。

此外,在劳动力依然不足的领域,如果可能,也从殖民地引进劳动力。特别是英法两国,殖民地民众也作为士兵参战。殖民地从被人忽视之所变成了重要之地。

全面战争体制下,国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介入尤其以统制生活物资的形式表现出来。配给制就是清楚的表现形式。为支援前线作战,必须确保粮食供应。后方也必须顺应这样的形势要求。但是,由于谷仓地带变成了战场、许多农民被征召为士兵、很难弄到肥料等,粮食生产大大降低。在战时状态下,物资流通也出现困难。

这样一来,作为主食的面包及其原料小麦自不用说,肉、乳制品、蔬菜等食物,砂糖等调味品,以及冬季取暖必须用的柴薪和煤等燃料,在许多地方都成为了配给制的对象。有些地方还下达了冻结房租的指令。这是为了防止在战时趁火打劫,恶意提高房租。

但是,物资管控下黑市阴魂不散,激化了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随着战争的持久化,人们对政策的信赖动摇。即便仍处于战争时期,但到了后期,各地都出现工人群众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在沙俄和德国,这种信赖的动摇与对战争目的的共识瓦解,一起成为国家及其领导者急速丧失信用的一大原因。

强化国家管制物资的背后,也有两大军事集团分别进行经济封锁的原因,即所谓的大规模切断后方补给。为阻止军需生产所需原料资源的供给,双方在陆海作战,此外,粮食等整个生活物资也都成了攻击的对象。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致使支撑敌国军事行动的各方经济社会出现混乱,从而挑起帝国的厌战情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带有目的性的信息操纵和政治宣传正式被应用。不管怎么说,为了动员国民,必须巧妙地获得他们的同意。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开战之际,为了寻求正当化,两大集团的政府都极力宣传这是一场为了防卫祖国而不得不进行的战争。在消息统制这一点上,从对国内、军内的邮件检查和对新闻报道的检查等开始的信息管理,不久就变成事先计算好了的信息操纵。针对国内人民的信息操纵自不用说,政府有意识地放出只对本国有利的情报,禁止不利信息流出,之后也增加了对敌国士兵和国民的政治宣传。等到飞机开始使用的时候,他们也开始采取了播撒政治传单的方式,宣传敌方形势不利,应该停止无谓的抵抗,放弃战斗等。

这样一来,在全面战争的形势下,国家加强对整个后方社会生活的干涉,而这意味着那些通过各种部署来统括政策的专业化精英官僚的重要性得到增强。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精英或者专家处于政策的中枢位置,不久就被称为技术官僚。他们对20世纪国家运行很重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明确显现出这群不管政治立场、不管意识形态的技术官僚,并使他们被人们所注意到了的战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fjsd/1679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