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与间谍战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7-06 17:27:10 0

包公是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十一日从开封出发去辽国的,因为交通不便,没有现代化的便捷工具,全靠骑马和步行,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来,往返路途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包公可不能容忍半年时光白白浪费,他一路走,一路观察。观察什么呢?一是沿途人民的生活状况,二是宋辽边境的兵力对比,三是宋朝对辽国的间谍战,以及辽国对大宋的反间谍战。

包公一行离开辽国那天,迎送他们的辽国大臣提出疑问:“雄州开东南便门,多纳燕京左右奸细等人,询问北朝事宜,随事大小,各与钱物,此事甚不稳便,请说与雄州。”河北雄州(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与辽国接壤,宋朝方面不遵守两国和议,竟然在雄州城的北门旁边开设小门,秘密接纳辽国叛徒,并往辽国都城派驻间谍,多方打探辽国虚实,这件事做得很不厚道,希望包大人回去时能跟雄州官员说说,赶紧堵住小门,停派间谍,不然我们大辽将与你们兵戎相见。

面对质疑和威胁,包公反唇相讥:“此事的不足凭。设使雄州诱纳奸细,自有正门出入,何必创开一门?若只是郡中创开门户出入,此亦州郡常事,何关两朝之事?若或北朝燕京及涿州等处开门,本朝岂可言议?”你们的话毫无根据,纯属诬蔑。假如我们在雄州接纳辽国叛徒,一定会光明正大打开正门,何必再开一个小门?如果我们开了小门,那也是为了便利我方百姓出入,怎么能说是为了刺探辽国情报呢?据我所知,你们辽国在涿州也开了小门,难道不是为了刺探宋朝情报吗?

上述对话见于《包孝肃奏议集》,包公回去写给宋仁宗的报告《奉使契丹辩雄州便门事状》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包公的应答很得体,但他否认的正是事实——宋朝一方确实从雄州往辽国派遣了许多间谍。当然,辽国也往宋朝境内派遣了许多间谍。自从宋真宗与辽军签下澶渊之盟,宋辽之间维持了一百二十年和平,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背地里的间谍战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按《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迅速平定后蜀、南唐、北汉、吴越等割据政权,成功的秘诀主要有四个:一是善于用人,选的都是良将;二是敢于放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不屠城,不乱杀百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绝不遥控指挥;三是不怕花钱,将士有功,必给重赏,军饷不够,还允许部队临时征税;四是“能养死士,使为间谍,洞知敌情,及其入侵,设伏掩击,多致克捷”。培养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间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后来宋太宗北伐辽国,败得很惨,回来让群臣献计,大臣王禹偁说:您该像太祖学习,“行间谍,离其党”,多派间谍,多用反间计,让契丹君臣不和,将帅不和,我们才有机会取胜。

宋真宗即位,又跟辽国打仗,再次惨败。真宗让群臣献计,一位名叫贾昌朝的官员说:“募敢勇之士为爪牙……募死力为觇候。”必须培养一批视死如归的勇士做我们的间谍,不然,“敌之情状与山川、道路险易之势,绝不通晓,使蹈不测之渊,入万死之地,肝脑涂地,狼狈相藉,何以破敌制胜耶?”敌人那边是什么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一出战就抓瞎,怎么可能打胜仗?

宋仁宗登基后,“问祖宗御戎之要”,向臣子请教当年宋太祖为什么常常能打胜仗。大臣张方平说:“诸将财力丰而威令行,间谍精审,吏士用命,故能以十五万人而获百万之用。”那时候带兵的将官既有权又有钱,恩威并施,把士兵管理得服服帖帖,让冲锋就冲锋,让撤退就撤退,而且那时候的间谍都很有才能,精明强干,以一当十,所以宋兵的整体战斗力非常强大。

所以,想打胜仗并不难,肯对将军放权,能为士兵花钱,再加上一批好间谍就有可能。可是为什么在宋太祖以后,北宋军队无论跟西夏作战,还是跟辽国作战,总是打败仗呢?是因为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这些皇帝不懂上述道理吗?不是,只是因为时局变了,后来的皇帝不敢放权,很难再培养出合格的间谍了。

众所周知,宋太祖是武将出身,靠篡权夺得皇位,一旦外患清除,皇位坐稳,他就开始担心其他武将跟他一样篡权夺位,于是晚年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的权力,提高禁军的地位。在他之后,几乎每一任皇帝都不敢让武将的权力坐大,每一任皇帝都会不同程度地牵制前线指挥官。对皇帝来讲,打几场败仗并不可怕,宝座被别人抢走才可怕,有外患无妨,只要没有内忧就行了,所以他们不敢像刚刚立国的时候那样对将军放权。

北宋初年的间谍大部分归武将指挥,少数对皇帝直接负责,效率很高,机密性很强;宋太祖晚年改让文官指挥军队,又故意将指挥权搞得非常复杂,一支部队有很多人共同指挥,还轮流替换,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间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领导,搜集到情报以后,一层一层往上传,效率低,又容易泄密,完全失去了间谍的意义。

越到后来,宋朝的间谍越不像间谍。本书的主角包公也曾负责过间谍工作,当时他担任河北都转运使,相当于常务省长兼财政厅长,同时兼管“沿边州军探候事宜”,凡是跟辽国接壤的州县,他都派有间谍。这些间谍刺探到的情报,必须统一汇报到包公那里,再由包公转交给朝廷。包公发现,他派的间谍徒具虚名:

第一,“不得慎密之人”,间谍不具备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保密工作做得很差。

第二,“只是到得四榷场及幽、涿间,传得民间常语或虚伪之事,便为事宜”,胆量很小,怕被敌人抓住,不敢深入敌境,只敢在两国边境的交易市场上打听传言,将传言当成情报。

第三,间谍层级太多,小喽啰上面有小头目,小头目上面有大头目,大头目则“惟务邀功冒名……且从而声张之”,为了申请朝廷的奖赏,竟然将名单和情报汇编成册奏报上去,导致间谍网络被辽国掌握,“累次全家捉过汉人去,界上多添巡逻验认,于今全不能深入”,不但情报站被人端掉,连间谍的家属都被辽国抓走了。后来辽国边境到处都是巡逻队,想再派间谍过去非常困难。

最后包公极不客气地对大宋的间谍工作做了一个总评:“徒废金币,无益于事。”除了让朝廷花冤枉钱,没有一点用处。

包公说间谍没用,并不是说不应该派间谍,而是说应该对间谍队伍进行改革。怎么改革呢?他提出了两条意见:

一是朝廷要放权,让身在前线的文官武将直接指挥间谍,直接利用情报,不要再把情报层层上报,等候朝廷指示。

二是专门设置一个中央情报机关,对间谍进行专业化管理。

包公还给这个类似于美国中情局的中央情报机关取了个名字,叫作“机宜司”。其实早在宋太宗时就设置过机宜司,后来宋真宗跟契丹议和,把机宜司改成了“国信司”,负责迎送辽国使臣。好好的一个情报机关,变成了没有任何机密的国宾馆。

可惜的是,包公的建议最终没有被宋仁宗采纳。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来,武将的实际权力会大大增加,万一有人造反,朝廷难以控制。

不管怎么说,包公始终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官员:既擅长问案,又擅长理财,甚至还擅长间谍战。他有些护短,偶尔徇私,有时刚愎自用,疑神疑鬼,在性格上有些缺点,但忠于朝廷,爱护百姓,思维缜密,雷厉风行,所以皇帝喜欢他,人民拥戴他。这就是包公,一个真实生动的宋朝大臣,一个瑕不掩瑜的历史名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973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