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战争演变逻辑——赣江、湘江变奏曲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9 11:12:57 0


在东晋的“建康—荆州”权力轴心中,偶尔会有一些变奏曲的存在,使得战争的范围超过了长江,而进入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这些区域主要发生在三个方向:一是首都建康北面,长江、淮河之间地区,这里也是南北政权交战的主战场;二是首都建康东面苏州、杭州一带,这里是建康的粮仓,稳定首都的关键;三是在江西赣江谷地和湖南湘江谷地,顺赣江和湘江可以直达两广地区,是长江的重要侧翼。

在这三种变奏中,发生在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的卢循叛乱就是第三种。发生在南朝宋泰始元年(公元465年)的晋安王刘子勋叛乱中,建武将军吴喜对吴越等地区的进攻则属于第二种。南朝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导致南朝彻底衰落的侯景之乱则属于第一种。

这里只说卢循叛乱(以及其前奏孙恩叛乱)和赣江、湘江的作用。

卢循叛乱是一次政策失误造成的。在东晋大臣司马道子执政时期,曾经试图削弱士族门阀的权力并增加兵源。在当时,许多人为了不当兵和成为官奴,纷纷跑到世家大户手下充当佃客。一旦成了世家的佃客,就不再承担国家义务,不用服兵役,也不用出国家租税了。由于国家人口不足,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决定将这些“佃客”从世家大族中清除出来,送到首都供政府指使。

这项政策不仅引起了那些佃客的不满,也引起了拥有佃客的大户的不满。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琅琊人孙恩乘机起兵反对东晋政府,获得了当地许多人的支持。

东晋政府先后数次起兵攻打孙恩,孙恩后来逃到了东海中的海岛上,以海岛为基地,对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在打击孙恩的数次军事行动中,有两个人的功劳特别突出,一个是东晋大将刘牢之,另一个则是正在崛起的刘裕。

在东晋政府的一系列讨伐之后,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兵败投海自尽。

不过,孙恩的起兵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的妹夫卢循将残部集结起来,渡海南走,进入了广东地界,在南海郡(治所番禺)盘踞下来。

随着东晋政府在桓玄之乱中疲惫不堪,卢循也受到了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广州刺史、征虏将军、平越中郎将。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刘裕率军北上并吞南燕,卢循以为得到了机会,在他的姐夫徐道覆的劝说下,展开了北伐东晋的军事行动。这是秦汉之后,广东再一次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在地理上,长江中下游与广东、广西之间隔着一条山脉——南岭。南岭在历史上称为五岭。所谓五岭,指的是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之间的大庾岭、湖南省蓝山县和广东省连州市之间的都庞岭、湖南省郴州市和宜章县之间的骑田岭、湖南省江华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之间的萌渚岭,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北面的越城岭。

在秦伐南越的时候,曾经在五岭开辟了五条通道。到了后世,较为常用的通道变成了两条主道,以及由主道分岔形成的若干支道。

所谓主道,指的是由五岭而下的两条长江支流——湘江和赣江。这两条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南岸最重要的支流,一条从南岭北上穿过整个湖南地区,在洞庭湖一带流入长江;另一条是江西的主动脉,从南岭北上贯穿江西,最后从鄱阳湖流入长江。

赣江道没有支道,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顺赣江而上,在大庾岭上一个叫作梅岭关的地方翻越南岭,进入广东南雄,再经过韶关进入岭南低地,直达广州。

而湘江道却有若干支道,最著名的支道是一条水路——灵渠,由秦朝官员史禄开凿。当年,史禄观察到,从南岭发源的两条河一条向北流,另一条向南流,分别是湘江(向北流流入长江)和漓江(向南流流入珠江),这两条河道的上游距离很近,只有几十里,湘江的水位比漓江稍微高一点儿。于是史禄就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河水从湘江流入漓江,这就是灵渠。有了灵渠之后,人们就可以方便地从湘江经过水路进入漓江,再汇入珠江直达广州。这条路便于物资转运,使得大规模的军事辎重运输成为可能。

但这条路却有一个缺点:太远。由于漓江向西转了个弯,先要进入广西,再折入广东,这就拉长了旅行的距离。为了抄近路,可以从广东韶关或者连州北上翻山进入湘江谷地。所以,从两广进入湘江的道路就有了两条主要支路:水路更远却运输量大,陆路更近却险峻。

除了河道之外,人们还可以走海路到达岭南,海路在东吴时代开通,但一直不够安全。东晋南朝时期,如果是小规模的海盗,还可以考虑走海路,如果是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仍然以陆路和内水为主。几条道路之外的大片山地,还覆盖着原始森林,无法通过。

卢循从广州攻打东晋,也采取了湘江和赣江两条水路。

两路大军的出发点都在广东的始兴,在这里,卢循率军从湘江下长沙,经过巴陵(现湖南岳阳),向长江上游的江陵进军,而徐道覆则从赣江过豫章(现江西省南昌),经过寻阳(现江西省九江),向建康进军。如果能攻克江陵和建康这两个最重要的城市,也就拿下了东晋江山。

一路上,两支军队的进展都颇为顺利,徐道覆按计划攻克了豫章、寻阳,沿长江向建康挺进。卢循在经过长沙、巴陵之后,原计划是向江陵进军,突然听说,东晋大将刘毅率领大军从姑孰赶到,害怕徐道覆一人应付不了,就改变计划,顺江而下,与徐道覆合兵,共同击败了刘毅。到这时,建康的防线已经向卢循洞开,这位当年的海盗即将成为一个帝国的主人。

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干扰了卢循的计划。在他们制订战略时,就指望刘裕还在北伐燕国的途中,没有办法南下救援。他们不知道的是,刘裕已经攻克了南燕,听说南方有威胁,马不停蹄从北方赶回,在建康加强了防守。

在建康,刘裕占据了石头城巨防,加固了城墙,加强了守卫,卢循快速占领首都的计划失败了。

经过几场拉锯战,卢循损失了不少人马。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军粮跟不上了,整个建康地区已经坚壁清野,让他无法获得粮食。

情急之下,卢循决定退守寻阳,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攻荆州,试图占据长江的上游,对下游形成持久的压力。他派遣徐道覆率领三万人马进攻江陵,却再次遭到了失败。

最后,卢循只能率领人马按照来时的道路向南逃窜,由于路远,选择长沙和湘江的道路已经不可能,只好从豫章沿着赣江回到了广东。由于他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回广东,根据地也不再稳固,卢循在一路逃窜中被杀,结束了他的帝王梦。

卢循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借助广州向北进攻的军阀被记入史册。在此之前,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华的附庸,缺乏军事地理的重要性。每一次岭南战争大都是北方侵略广州,轮不到广州主动侵略。但卢循的探索却为将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广州虽然地处偏远,却并非毫无价值。一旦中原内乱,群雄割据,从广州出发,也不是没有逐鹿中原的可能性。

卢循之后,陈朝开创者陈霸先、唐代末年的黄巢,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孙中山,都有过成功从广州北伐的经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133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