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战争演变逻辑——想巩固政权,却导致皇族内乱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9 11:05:42 0


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的枢纽在寿春。寿春沟通南北的巢淝通道也成了当年的兵家必争之地。

司马炎希望靠分封诸侯王来防止吴、蜀故地的离心倾向,却由于赋予了诸侯王过大的权力,反而造成了西晋的分崩离析。

刘渊和石勒的出现,为中国军事史增添了另一种模式:如何利用山西的高原山地来统一中国的北方。

山西作为中原屋脊,有着发达的交通系统。两晋南北朝时期,山西进入陕西的通道有四条,进入洛阳地区的通道有三条,进入河北地区的通道主要有两条,还有无数小道。这些道路使得山西成了控制北方的锁钥之一。

要从山西统一中国,必须趁中原大乱之时。这是因为山西地理优势很明显,却缺乏粮食资源,当中原统一时,山西是无法抗衡的。

刘渊和石勒的策略都是首先占据山西和河北,拥有了地形优势与粮仓,再进攻洛阳,最后获取关中。这种策略成了中国北方最新版的统一路线图。

随着前秦的崛起和统一北方,加之前秦利用闪电战获得了四川,它已经控制了世界的三分之二。利用“晋灭吴”的模式,本来有机会并吞东晋,统一全国。

东晋比当年东吴命运稍好,在于它多控制了淮河流域几座城市,把战略线设在了淮河之上,而不是长江之上。

前秦完全采取了“晋灭吴”的模式,却在淝水之战失败了。它失败的原因在于:一、数路大军没有有效协同,变成了各自为战;二、东晋在淮河的防守远比东吴守长江要有优势得多。

秦汉时期关中防卫中原的要塞在函谷关,魏晋之后,关中放弃了函谷关,改为在潼关做防守。之所以换到潼关,是因为潼关的山河之险更加利于防守,从此之后直到近代,潼关都是关中地区的最重要门户。

历代都是北方并吞南方,很少有南方统一北方,这一现象源于南北两方的战略纵深不同。南方由于缺乏战略纵深,一旦丢失了南京(宋代是杭州),政权就结束了。在北方由于战略点更丰富,南方政权很难通过占领单一城市而控制整个北方的局势。东晋南朝有过许多次北伐,都因为无法守住成果而失败。

2015年初夏,对寿县的拜访在大雨中进行。

前往寿县,需要从南京坐火车到淮南,再从淮南换两次汽车,到达这个淮河流域的小城。2015年淮河流域发大水,在火车上就可以看到,铁道的两旁已经变成了水的世界。大片的水面上,只有偶尔露出的高岗,许多房屋也只有房顶露出水外。

从古至今,寿县一带就是洪水的天下,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在淮河与黄河的共同作用下,和华北平原上大部分地区一样逐渐变成了沼泽地。如今,华北平原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淮河地区却更加保留着水的特征,大面积的水域,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构成了寿县附近的主要地貌。

在从淮南去往寿县的途中,由于道路积水,甚至汽车都不能通行。寿县县城仍然保存着古代的城墙,城墙外就是那条著名的淝河。由于发水,水面已经超过了河堤,大量的水正涌出河道,倒灌进东面的城门,但路过的人们仿佛司空见惯,不带有任何的惊慌。

寿县,在三国两晋时期名叫寿春,是江淮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其重要性远超过现在的安徽省会合肥。这里经历过无数次的争夺,曹魏、东吴、两晋、后赵、前秦、北魏等国家为了抢占这个位于淮河和巢湖地区的枢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拼死厮杀。

当年,曹魏正是占领了这个枢纽,并重修了著名的勺陂水利工程,将附近的沼泽改造成良田,才依靠屯田获得了对东吴的优势,在淮河流域站稳了脚跟。灭吴之战的王浑主力军也是从寿春出发前往长江。

在寿县以北,就是著名的八公山。八公山属于大别山的余脉,只能算不起眼的丘陵,最高峰也不过只有两百多米。但由于寿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小小的八公山也成了这个枢纽地区的制高点,具有了军事价值。

八公山前流淌的淝河,就是当年淝水之战的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地理的原因,在南北争霸中往往是北方处于进攻的地位,而南方是防守的角色。北方为了进攻南方,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战术,魏晋两朝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如何利用“各个击破”和“协同作战”的方法,逐渐蚕食南方。

然而不幸的是,晋朝灭掉吴国不久,就丢掉了北方,仓皇南渡,陷入了当年吴国的境地。北方的强敌大可以学习当年西晋灭吴的战略将东晋掐死。

那么东晋王朝又是如何做到战胜北方强敌,顽强地将南方的国运延续了两百年呢?

这一切,都要从西晋王朝的失败谈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13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