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战争演变逻辑——尴尬的北伐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9 11:12:43 0


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东晋大将刘裕组织了东晋南朝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北伐。北伐的对象是盘踞在关中、洛阳地区的后秦。

在东晋后期刘裕掌握朝政后,这位能量充沛的平民将军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除了北伐之外,还包括镇压反叛的一系列内战。在内战中,他先是剿灭了篡位的桓玄,又镇压了孙恩和卢循的起义。在桓玄篡位中,四川脱离了中央政府,另立了一个叫谯纵的新王,刘裕还组织了征伐四川、剿灭谯纵的战争。除此之外,刘裕还和当年一同反对桓玄的兄弟们反目成仇,进行了一系列的镇压活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篡夺东晋政权做好了准备。

在这一系列的征伐中,最著名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仍然是北伐。

刘裕的北伐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讨伐南燕的战争。当北魏灭亡了后燕,燕国的一部分残余在如今的山东境内建立了南燕国,定都在距离齐国古都临淄不远的广固(现山东省青州)。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率军走水路,在广陵(现江苏扬州)经过邗沟向北进入淮河的淮阴,再从淮阴顺淮河直上,到达泗口(泗水入淮河的河口),经过泗水到达下邳。在下邳弃船登岸,向琅琊(现山东省临沂)进军。占领琅琊后,再经过莒县,翻越沂山,进军广固,灭亡了南燕。

南燕灭亡时,曾经向后秦求救,从那时开始,刘裕心中就种下了对付后秦的念头。在处理完内部问题,获得了东晋的绝对控制之后,公元416年,做过精心准备的刘裕亲自率军进行第二次北伐。

在制定进军线路时,刘裕特别注重战争的可持续性,最主要的自然是后勤问题。他参考了前面几次北伐,认为,进军关中的道路无非就三条,分别是:从四川、汉中地区北上翻越秦岭的道路;从南阳走武关、蓝田,直接进入关中的道路;以及从东面的河南境内走三门峡、潼关进入关中的道路。

但刘裕并不相信前面两条道路,第一条曾经被蜀汉丞相诸葛亮多次尝试,却徒劳无功,这条偏僻的道路一是太难走,二是后勤问题无法解决。在前几次东晋的北伐中,也曾经尝试过走汉中,却都以失败告终。

至于第二条,武关—蓝田路,同样由于山路过险,后勤问题突出,历次北伐凡是直接采取这条路的,也都失败了。

如果要解决大军的后勤问题,只有选择第三条路,也就是走黄河、渭河进入关中的道路。在大军前进时,辎重部队沿着河流跟随,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军队士兵手中。

基于这样的考察结论,他放弃了第一条四川—汉中道,对第二条道蓝田—武关道,也只派遣了一支小部队,由将军沈田子率领,起到牵制和骚扰的作用。

至于大部队,都安排在了第三条路上,也就是从洛阳向西,进入三门峡地区,走潼关进入关中。

在秦汉时代及以前,连接长安和洛阳的关口主要设在了如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的函谷关,这条路修建在一条巨大的峡谷中,人走在其中如同进入箱子里。但到了三国、两晋时期,关中的防卫者发现了一个更加显眼的、可以设立屏障的地方,这就是函谷关以西百里左右的潼关。

潼关位于黄河边的一个小土塬上,土塬睥睨着远处的黄土地,四面都是高耸的崖壁,如同一座天然的堡垒,让人肃然起敬。更难得的是,在潼关以南紧挨着土塬,有一条天然的大沟——禁沟。这条大沟长三十里,深达百米,两岸的宽度只有十几米,禁沟东西两侧的人可以隔着禁沟聊天,但如果想一块儿去下棋,却要顺着近乎垂直的沟壁下到沟底,再从另一边爬上去。如果有人率军从东方攻打潼关以西,仅仅一条禁沟,就需要折腾半天才能通过。

潼关也是后秦防守的最关键所在。在刘裕的计划中,为了攻打潼关,大军必须先在洛阳进行休整、集结完毕后,再西进潼关。

当时洛阳也不掌握在东晋手中,而是被后秦占领。于是,东晋的战略就成了这样:首先派遣各路大军从不同的道路赶往洛阳,在洛阳集结完毕,再一同西进潼关。

派往洛阳的部队走的路线也各个不同,其中先锋部队由龙骧将军王镇恶和冠军将军檀道济率领。先锋之外,另一支陆军由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领。接着是建武将军沈林子和彭城内史刘遵考率领的水军,他们从黄河顺水而上。

在这些军队之后,是刘裕亲自率领的主力。大军从江南出发,沿淮河和泗水赶往彭城,利用位于现山东省巨野的一个大湖巨野泽(沟通了黄河与泗水)进入黄河河道。水路的运输能力,既能保证大军的运输,也保证了后勤补给。

大军出发后,最初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王镇恶、檀道济顺利攻克了洛阳。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达成。

两位将军应该等刘裕的大军前来,再一并兵发关中。但王镇恶和檀道济被前面的胜利所激励,没有等刘裕的大部队到达,就率军西进,直达潼关脚下。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后秦的顽强抵抗,虽然突破了潼关,但秦军随即退到了距离潼关不远的定城,在这里,两军陷入了僵持。

先锋已经陷入苦战,刘裕的大部队却由于绕远,迟迟无法到达。加上当时黄河的两侧属于不同的国家,北面是北魏的领土,南面则被东晋占领。由于担心晋军“假道灭虢”,北魏派出大军边设防边骚扰晋军,拖慢了刘裕的速度。刘裕于几个月后,才到达了河南与陕西交界的陕县,与两位将军距离不远了。

就在人们揣测接下来战争应该怎么打时,突然间,一条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原来,刘裕曾派遣沈田子率领三千人马进军武关,希望对敌人进行骚扰和牵制。不想,当后秦在潼关一带投入大军抵御王镇恶时,却漏掉了对沈田子的防御。沈田子不仅攻克了武关,还率军直达蓝田的青泥关,已经进入了关中平原,距离长安还有百里之遥。

仓促之间,后秦皇帝姚泓不知道沈田子的部队有多少人,连忙将征召来防守潼关的大军派往青泥关对付沈田子。而刘裕却知道沈田子人手不够,只有三千人而已,连忙派遣士兵从华山翻山而过,走险峻的小道去支援沈田子。

沈田子的出现吓破了后秦将士的胆,在随后的战斗中,沈田子以极少的兵力击溃了后秦军队。这次决定性的胜利也帮助了潼关一带的将士。在王镇恶的率领下,晋军一路掩杀,直达长安,敲响了后秦政权的丧钟。

这次北伐帮助刘裕获得了黄河以南的中原,以及整个关中地区,本来可以成为一次历史教科书式的远征。但是,当军事成功之后,事情却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在建康安插的心腹死亡,刘裕急忙赶回了江南,去稳固自己的势力并组织禅让,从东晋皇帝手中接过政权。他把关中留给了未成年的儿子刘义真(时年十二岁),并让大将王镇恶辅佐刘义真。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在关中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他的辅佐有利于稳固关中。

但刘裕又不放心王镇恶,害怕他寻求独立,于是又安排沈田子来监督和牵制王镇恶。不想他离开后事情随即恶化,沈田子害怕王镇恶谋反(这可能是子虚乌有),先下手为强杀死了王镇恶。另一位大臣王修以沈田子滥杀大臣的名义,诛杀了沈田子。随后,刘义真又杀掉了王修。

王镇恶和沈田子,两位在北伐中功劳最大的将领就这样死于非命。

更严重的事情来自外部。在北方,一位叫作赫连勃勃的匈奴人建立了一个政权号称大夏,对关中地区早已虎视眈眈。当他听说刘裕退兵后关中闹起了内乱,立刻率军进入关中。他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战略,进攻潼关,同时封锁了武关以北的两座要塞青泥和上洛。这三个地点的封锁,让关中的晋军没有退路,要想直接回中原和江南已经回不去了。之后,赫连勃勃对长安发起了攻击。

刘裕一看事态恶化,连忙召回儿子,让大将朱龄石负责关中事务。但由于王镇恶的死亡,关中人民已经不再信任晋军,朱龄石掌握军权后,关中人民也跟着赫连勃勃一同反对晋军,朱龄石逃跑时被抓获斩首。

刘裕北伐进军关中虽然获得过阶段性胜利,最终却一无所获,折损了数员大将和大量的军队,却为别人作嫁衣,将关中让给了赫连勃勃。

这次北伐的命运,也是其他历次北伐的一个缩影。在整个东晋南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所有南方政权发起的北伐大都虎头蛇尾,以失败和得不偿失告终。

比如,在东晋刚建国时,旅居在京口的祖逖就曾率军北伐,表示不收复中原不回头,他攻克了江淮间的某些地方,最后以寿春为基地进行抗战,直到死亡。祖逖的弟弟祖约卷入了苏峻的叛乱,死于内战之中。这次北伐没有跃出淮河流域,更别提收复两京。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开始,东晋以殷浩为首组织了三次北伐,第一次以彭城和长安为目标,第二次以后赵的首都邺城为目标,第三次到了许昌,最后全都吃了败仗而回。

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权臣桓温以长安为目标发起北伐,到达灞上,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但仍然失败而回。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以前燕为目标发动北伐,再次失败。

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本来是收复中原的好时机,但东晋的进攻仍然只能停留在黄河以南,最多只是在如今的山东境内更向北一些。

刘裕的北伐最接近于成功,但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即便刘裕攻克了长安,却无法持久占领。人们设立了许多假设来证明刘裕已经成功,比如,如果刘裕不回去争夺皇位,而是留在北方,也许长安就不会丢失;东晋大将如果不出现纷争,就没有赫连勃勃的机会,等等。但这些假设即便应验,南方仍然很难守住长安。

进入南北朝时期,仍然有北伐,比如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文帝的北伐,一举打到了黄河沿岸,占据了数个战略要塞,但最终仍然败还,留下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千古遗憾。

到了后来,南朝的政治越来越糟糕,实力越来越弱,就只有等待北朝南伐的命运了。

如果把历史界限放宽,就会看到,从蜀汉时期开始计算,直到元代,都没有南方统一北方的案例。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利用元朝末年的混乱,投机取巧成功了,但这个特例并不能改变南弱北强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南方的北伐大都以失败告终,无法取得持久的成就呢?答案隐藏在中国的战略地理之中。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治地理中心在长江边上的南京,一旦南京失守,就宣告南方政权的结束,所有的抵抗也会慢慢终止。皇帝即便想逃也没有地方可逃:在当时浙江杭州一带仍然属于边缘地带,政治影响力不足,蛮人多,逃到那儿就基本上丧失了对中原的影响力;荆州一带虽然是战略要冲,但由于它四面临敌,如果实力不足,逃到荆州就等于陷入了死地;湖南和江西如同两个布袋,一旦进去就难以出来。所以,南方政权就相当于南京政权,北方攻克南京,就等于大功告成。

而北方的政治地理却要复杂得多。在北方缺乏一个一旦占领,就能让所有抵抗土崩瓦解的中心。

比如,刘裕可以暂时攻克长安,但是在山西、河北、甘肃仍然可能会有大量的抵抗力量,一旦刘裕松懈,这些力量就会将他赶走。在洛阳也是如此,如果不获得山西的控制权,仅仅占领洛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山西的敌对势力随时可以渡过黄河进攻洛阳。在东面,仅仅占领河北也没有意义,同样是山西的存在,使得占领成本太高,无人能够承受。

所以,南方政权如果要北伐成功,必须控制洛阳和长安;为了稳定控制洛阳和长安,必须获得山西;而为了获得山西,必须进攻塞外,环环相扣,到最后,没有人能够完成如此众多的任务。

历代历次北伐行动,只有刘裕完成了攻克长安这一步,而大部分甚至连洛阳都没有攻克,就已经结束了。更多的则陷入了在淮河流域或者荆襄地区,对某一个具体城市的争夺,在耗尽了军事资源之后,就回军了。

最终,秦岭—淮河就成了中国军事地理的分界线,如果南方政权能够控制秦淮一带,就能暂时稳定住,但他们最多也就是达到秦淮一线,无法继续向北。只有北方政权能够一举而下,冲破秦淮防线,攻克南京,统一中国。

直到近代,热兵器的普及、机械化的使用,才有可能改变南方的命运,但即便如此,北方在战略地理上的优越性,可能仍然无法改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13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