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6-28 22:50:31 0

关键词:五胡十六国

317年~420年

在西晋濒危尤其是灭亡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起了近20个民族政权。他们之间战乱不断,政权更替非常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与北方不同,此时的南方地区,西晋宗室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了新的汉族政权,南方的历史进入了偏安的东晋时期。北方大批人口的南迁,客观上为南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弓箭、箭袋·东晋

弓作为远射兵器,在中国古代曾被各民族的武装力量广泛使用,甚至有“军器三十有六,而弓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之说。

五胡十六国

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他们从北方草原进入农耕地区之后,散居于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程度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他们也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但民族文化的交融并没有消除民族间的矛盾,胡、汉上层对下层人民的压迫激起了境内各民族的反抗,而各族上层人物则利用本族人民,壮大了实力,加强了割据,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纷争中积蓄力量,于是西晋濒危与灭亡之后,北方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建立最早的是氐族人李特、李雄父子创建的成汉政权和匈奴人刘渊、刘聪父子建立的汉(前赵)政权。李氏父子是西晋末年略阳(今属陕西)百姓向巴蜀地区流徙时的流民领袖。李特等率领流民进入巴蜀之后,因晋廷逼迫流民迁回原籍、镇压流民而与朝廷发生冲突,于是李氏父子前赴后继开展了反抗晋廷压迫的斗争,最终于西晋太安二年(303)十二月,李雄逐走益州刺史罗尚,攻下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刘渊则为匈奴南单于的后裔,八王之乱时,刘渊受匈奴贵族拥戴,称大单于,并于晋永嘉二年(308)改称皇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以汉为国号。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王导像

王导(276—339),字茂弘,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鸭形玻璃注·东晋

1965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淡绿色玻璃制品。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自从氐族人李雄和匈奴人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到北魏太延五年(439)灭北凉的136年间,各少数民族先后在北部和西南地区建立了很多民族割据政权,习惯上称之为十六国。而以晋太元八年(383)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今安徽寿县东南)之战为界,十六国的建立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时期:此前建立的政权有汉(前赵)、成(成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北燕、夏等国。此外还有前期鲜卑拓跋部建立的代和冉闵建立的魏,以及后期建立的西燕政权还不算在十六国之内。

这个时期的北方,各族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经常变换,民族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反复进行。长期的动乱,统治者的狂暴屠杀和劫掠,漫无休止的劳役,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一个政权刚刚建立,另一个政权又要取而代之。这种频繁的权力更替和转移,使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生产极不安定。

偏安的东晋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汉人不堪忍受长期不断的战乱带来的痛苦,纷纷举族迁往南方。317年,逃到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们,联系江南的大地主,拥戴晋朝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年号建武,史称东晋,由此司马氏保有江南半壁。司马睿能建立东晋王朝,一方面是因为占有江南地区的优越地理条件和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是他得到了南迁的北方士族、豪强以及南方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由于东晋的建立深受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士族特权制度在东晋进一步制度化,西晋时还有人竭力反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但这在东晋则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史称“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晋也是一个流亡政权,它不仅以流亡江南的世家大族为政治基础,也以流亡到南方的大批普通群众为经济基础和武力支持。由于士族把持朝政,权势过于强大,所以中央皇权就显得比较单薄虚弱,形成“主威不树,臣道专行”的门阀政治局面。但是由于大批北方普通劳动人民也迁徙到了南方,他们掌握着北方社会先进的生产方法,这种先进的生产力与南方湿润温暖的优良气候条件相结合,对南方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力地保证了东晋社会的物质需求,因此东晋也是南方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淝水之战

北方少数民族在相互的攻伐和兼并中,出现了几个实力强大的政权,使北方逐渐出现了统一的趋势。而且这些政权也有着长远的政治目标,渴望着统一北方,并继续南下,征服东晋。

318年,汉刘聪死后,皇位被刘曜夺去。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与此同时,前赵石勒乘刘聪死后的内乱之机迅速占领了平阳、洛阳一带,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称赵王,与刘曜政权东西相峙,史称后赵。双方立国不久,就展开了你争我夺的拉锯战。329年,石勒终于战胜了刘曜,使西起关陇、东接辽西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归到了自己统治之下,形成了北方部分地区一统的局面。但不久之后,鲜卑慕容氏就于342年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建立了前燕政权。曾为前赵将领的氐族人苻洪、苻健父子,也乘后赵政权内部之乱自立,于351年以长安为中心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健死后传位于其子苻生,但由于符生昏庸无为,苻健的侄子苻坚于357年杀掉苻生,取而代之。苻坚聪明好学、博学多才,是一位很能干的君主。他登基之后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南征东晋、统一全国是苻坚由来已久的愿望,统一北方之后他的愿望更加强烈了。而东晋的南迁士族们也时刻不忘举兵北伐,收复家园,因此双方之间注定要发生一场交锋。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八月,苻坚首先开始大规模南征,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此战前秦军队号称有百万之众(实际为87万),史称“前后千里,旗鼓相望”,苻坚自恃志在必得。然而东晋实力也不可小觑,东晋有一支精干强大的北府兵,更主要的是东晋当政的大臣谢安宽容大度,富有谋略,在他的努力下,握有东晋军政大权的桓、谢两家也由明争暗斗转为携手合作。淝水之战开始后,苻坚军队紧靠着淝水西岸布阵,而以谢石、谢玄为首的晋军则驻兵东岸,与前秦军隔水相峙。战争一开始,谢玄便以前秦军置阵过前、不利速战为由要求前秦大将苻融稍稍撤退。苻融接受了这一建议,晋军利用前秦军后移混乱之机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杀死了苻融。随后谢玄又派人在前秦军后方大喊“秦军败了”,使前秦军大乱,全线崩溃,而晋军则乘胜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东晋灭亡

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东晋军队乘机收复了一些失地,使疆域版图达到了东晋立国之后最大的时期。谢安作为当政者和实际指挥者屡受褒奖,谢氏子弟也因率军征战而获得殊荣。但是谢氏家族不断壮大的权势却引起了皇室的猜忌和疑虑。谢安死后,东晋孝武帝以其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掌朝政,替代了谢氏家族。

司马道子才智平平,毫无大略,但他专擅朝政,势倾天下,史称“蓬首昏目,政事多阙”。其掌权期间政治腐败,用度奢侈,生活腐化,人民怨声载道。司马道子晚年嗜酒成瘾,整日酩酊大醉,其子元显乘他酒醉之时联合朝廷大臣免除了道子司徒、扬州刺史之职,自为扬州刺史,掌控大权。元显性格苛刻残忍,刚愎自用,他为了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而强征私家奴为兵,因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一直以来,偏安的东晋政权致力于笼络世家大族以维护统治,对普通民众生活关心较少,而流落南方的民众则大多投到豪强门下为奴,因此阶级压迫很深。元显免奴为客、征集私兵的做法虽然名义上提高了“奴”的地位,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生活的依据,因而立即引发了三吴地区的骚乱。世奉五斗米道的琅琊人孙恩,就借这个机会发动了农民起义,反抗东晋政权统治下的阶级压迫。孙恩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给日渐腐败的东晋政权发出了警示。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褐斑青瓷盆·东晋

此盆圆口,宽唇外折,浅腹,底略凹。唇上有对称的褐色斑点8个,腹有弦纹3道,施青色釉,近底处无釉露胎。胎质坚硬,釉色均匀,有细小的冰裂纹,纹饰简朴,造型优美。

在东晋政权忙于镇压孙恩起义的时候,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地展开了。原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一直对元显心存不满,因此他借孙恩起义之机将江、荆、雍三州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寻机取代摇摇欲坠的东晋政权。孙恩起义被镇压之后,司马元显以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名义下诏谴责和讨伐桓玄,桓玄也传檄四方,起兵反抗。由于桓玄收买了北府兵主帅刘牢之,后者临阵倒戈,导致元显阵前被俘,桓玄顺利地进驻建康(今江苏南京),处死了元显,掌控了大权。403年,桓玄废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建国号为楚。此后桓玄虽然重用了一些受司马氏排挤的世族势力,但他同时又因为忌惮北府兵的军事实力,大肆杀戮北府将领,刘牢之、孙无终等北府宿将相继被杀,因此埋下了北府兵余部进行反扑的种子。

中国简史——十六国纷争与东晋的偏安

洛神赋图(宋摹本)·东晋·顾恺之

这幅流传千古的《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所绘,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现在流传于世的《洛神赋图》有四件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美国弗利尔塞克勒美术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各一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1570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