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中国简史——昙花一现的西晋统一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6-28 22:50:20 0

关键词:司马昭/西晋统一

265年280年

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主导了灭蜀之战。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并出现了短期的和平安定局面。西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是不久之后,各种内忧外患又迅速袭来,使得西晋的统一犹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历史再次进入了更加纷繁混乱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魏晋“禅代”

黄初七年(226)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立其子曹叡为皇太子,并以时任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4人为辅政大臣。魏明帝即位后,曹魏政权和孙吴、蜀汉政权频繁交战,而曹真、陈群等人或病或死,司马懿逐渐独掌军权,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场胜利,也提高了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政治地位。景初三年(239)魏明帝病死,立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为帝,以武卫将军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利用曹爽陪侍曹芳到魏明帝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击垮了曹爽集团,史称“高平陵之变”。此后,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父子控制朝政,铲除异己,同时又笼络世家大族,政治野心日强一日,以至于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说。此时,司马氏的篡位也指日可待了。蜀汉炎兴元年(263),执掌魏国实权的司马昭则瞅准蜀汉内部空虚、人才匮乏的时机发动了主动进攻,以三路大军直逼蜀汉。蜀军虽奋力抵抗,但还是节节败退,当成都被围后,后主刘禅向魏国征西将军邓艾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中国简史——昙花一现的西晋统一

司马懿像·清

司马昭灭蜀之后的第二年,便因“卓著”的功勋而晋升为晋王,虽然他没有来得及当上真正的皇帝就病死了,但是自魏文帝曹丕以来,司马氏父子通过长期的偷梁换柱、明争暗夺,实质上已经逐渐取代了曹魏政权。在曹魏政权大势已去之后,司马氏政权便开始操作真正的魏晋易代了。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继承了王位。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十二月用“禅让”的办法登上了皇帝位,并将魏帝曹奂封为陈留王,改元泰始,历史由此转入了西晋时期。曹魏以“禅让”方式取代了东汉,而最终又“禅让”于司马氏,结束了自己的统治,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国家统一

西晋建立之后,首先着手巩固政权,先后确立三省制度、实施宗室封国,并完善了地方都督制。为了防止曹魏代汉、西晋代魏的“禅让”重演,司马炎认为必须要将地方大权收归宗室手中,因此大封同姓宗室,封国分为王、侯两级,并仿照西周古制,设立爵位制度。这种分封制度虽然在短时期内对西晋政权的巩固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西晋封国诸王同时担任一方都督,掌控地方军政大权,所以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地方权力过重、割据一方的局面。

司马炎继位之时,蜀汉政权已经投降,西南地区已经处于西晋统治之下,但是东南的孙吴政权还没有正式归降。司马炎担心自己落得“有禅代之美而功业未著”的骂名,因此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就发动了对孙吴的进攻。与蜀汉相比,孙吴政权后期虽然没有频繁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但是政局也非常混乱。特别是孙权晚年,朝廷内部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产生了尖锐的对立,上演了一系列的宫廷斗争,政局日益混乱,社会经济则日渐凋敝,军队也逐渐衰弱不堪。永安七年(264),孙权之孙孙皓继位称帝,这个庸庸无为而又残暴专横的君主以严刑酷法治国,东吴的国内形势更加严峻。咸宁五年(279)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正式下诏讨伐孙吴,采纳征南将军羊祜的建议,对孙吴开展全面进攻,并实施重点突击。腐败的孙皓政权虽然组织了全力抵抗,但已无法力挽狂澜,吴军节节败退,晋军所向披靡,于次年三月就攻到了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穷途末路的孙皓放弃了抵抗,束手就擒,孙吴统辖的扬、荆、交、广四州,共43郡300多县全部并入了西晋的版图,西晋就此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中国简史——昙花一现的西晋统一

《历代帝王图》之晋武帝像·唐·阎立本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焦作)人,西晋开国皇帝。

西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是不久之后,各种内忧外患又迅速袭来,使得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

历史断面

陈寿撰成《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后,陈寿搜集魏、蜀、吴史料,终于撰成《三国志》。《三国志》基本属于纪传体,共65卷,分魏、蜀、吴三志,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在中国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为世人所推崇。《三国志》取材严谨,文笔精练,记事比较真实,还记录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但由于陈寿是私人著述,无权翻阅西晋的国家档案和资料,所以部分记载过于简略,也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157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