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简明正史——李林甫 杨国忠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23 10:26:59 0


李林甫(?—752) 唐高祖堂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他初为千牛直长,开元初迁太子中允,开元十四年(726)为御史中丞,后又先后为刑部侍郎、吏部侍郎。

当时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每年十月集中考试,按照成绩的优劣决定其能否任职,吏部负责此事。李林甫为吏部侍郎,当然掌管此事。有一次,宁王给他十个人的名字,要他照顾。他为了表示自己有公无私,特以公开舍弃一人,暗中照顾九人,以公掩私。

李林甫为了求宠于玄宗,深结宦官,暗通妃嫔,玄宗有何动静,他都能及时掌握,所以,他可经常投其所好,使玄宗满意。当时,武惠妃最受玄宗宠爱,其子寿王清(后改名瑁),也和玄宗其他诸子地位不同,甚至太子的地位也受到影响。李林甫通过宦官转告武惠妃,他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也立即做出反应,使李林甫升为黄门侍郎,很快又为宰相。

在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时,曾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极不赞成。后来他能为相,还是通过阴谋手段取得的。

侍中裴光庭妻是武三思之女,与李林甫有私情,在裴光庭死后,武氏求助于高力士,请求以李林甫代替其夫的相位,高力士未敢应允。玄宗使中书令萧嵩选相,萧嵩推荐韩休,玄宗同意。在未公布之前,高力士很快把这一决定通过武氏转告李林甫,李林甫立即公开请求韩休为相。因为韩休不知萧嵩早已荐他为相,故而他对李林甫感恩戴德。韩休为相后,又极力推荐李林甫为相,再加武惠妃的暗中支持,李林甫就很快成为宰相了。

开元二十七年(739)四月,李林甫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总管文武选事。实际上是刚刚入相的兵部尚书兼侍中的牛仙客负责武选,李林甫负责文选。牛仙客是因李林甫的推荐而入朝,他对李林甫唯命是听,所以选拔官吏的根据只能是被选者对李林甫的态度如何。李林甫为人表里不一,往往是当面说人好话,暗中却又中伤算计,使人难以提防。故而当时人们都视他为“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甚至有些老奸巨猾者也受他的捉弄。在他的心目中,凡是才能功业超过他又为玄宗所重视者,他就想方设法削弱或排斥使其失势,特别忌妒那些学识渊博文人学士。

天宝元年(742)三月,玄宗发现兵部侍郎卢绚气质非凡,对其很有好感。李林甫很快从玄宗周围人中知道这一情况,于是他立即召见卢绚子弟说:“尊君向来很有威望,今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广州(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很需要人才,圣上欲以尊君前去;若不愿远行,就要降官;或者到东都(今河南洛阳)去做太子宾客、詹事。”卢绚当然理解他的用意,只好请求去东都做太子宾客、詹事。李林甫也怕遭众官谴责,遂先使卢绚去做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然后对外宣称卢绚有病,不理州事,只好要他去东都为太子詹事。

兵部尚书李适之和兵部侍郎张垍,为争权夺利与李林甫发生矛盾,李林甫为捏造他们的罪状,特以收兵部吏六十余人付京兆府审讯,要他们供出兵部选拔官吏的奸利之事。最初,这些人都不说假话,京兆尹萧炅又让法曹吉温审讯。吉温先取二重囚严刑拷问,重囚号呼之声,所不忍闻。兵部吏见状,无不惧怕,都按吉温的要求供状,结果负责选官的侍郎受到责备。吉温因此而被萧炅荐于李林甫。吉温高兴地说:“若遇知己,南山白额猛虎也可捉住。”另外,又有杭州(今浙江杭州)人罗希奭,严酷异常,也被李林甫引用。吉、罗二人,都按李林甫之所欲,随意处理狱事,凡被冤者,均不能摆脱,当时人称其为“罗钳吉网”。

李适之性格直爽而粗心,李林甫利用他这一特点,骗他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主上尚不知道。”李适之很快上奏玄宗,玄宗又问李林甫,李林甫对曰:“臣早知道,但华山是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宜开凿,故而我不敢说。”玄宗认为李林甫爱护自己,从而怪李适之考虑问题不周。同时又告诫李适之说:“今后奏事要先与李林甫商议,不要轻率从事。”

由于李林甫曾经反对立忠王为太子,所以,在忠王被立为太子以后,他担心太子会对他进行报复,故而他时刻想动摇太子的地位。刑部尚书韦坚是太子之妃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曾是忠王好友。李林甫就借口正月十五夜太子出游与韦坚相会,韦坚又与皇甫惟明见面,诬称他们欲立太子为帝。于是,韦坚被贬为缙云(今浙江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被贬为播川(今贵州遵义)太守。韦坚弟将作少监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都为其兄讼冤,玄宗更加发怒。太子也怕祸临其身,请求与韦妃离婚,并要求不以亲废法。玄宗虽然未曾问罪于太子,但又进一步贬韦坚为江夏(今湖北武汉)别驾,韦兰、韦芝被流放到岭南,不久,又长流韦坚于临封(今广东封州),被牵连的韦坚亲党被流贬者数十人。天宝六载(747)正月,李林甫又奏请遣御史到贬所赐韦坚兄弟与皇甫惟明死。

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命精通一种学问者都到京师应试。李林甫唯恐应试者在对策中揭发其罪恶,遂建议玄宗不必直接和草野之士对话,以免俚言污浊圣听。他要郡县长官精选超绝人才报尚书省,再由尚书复试,上报结果。应试者经过诗、赋、论的考试,无一人合格。李林甫遂上表祝贺当时没有遗而不用的人才。

天宝六载(747)十一月,因为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慎矜被玄宗所器重而遭李林甫忌妒,又形成了一次大的冤案。杨慎矜与术士史敬忠为友,史敬忠说天下将乱,劝杨慎矜于临汝(今河南汝阳东)山中建避乱所。李林甫遂利用户部郎中王简明正史——李林甫 杨国忠与杨慎矜的矛盾,使王简明正史——李林甫 杨国忠诬杨慎矜系隋炀帝之孙,与凶人往来,家藏谶书,是阴谋恢复祖业。玄宗命侍御史杨钊、卢铉共同审讯。他们虽威逼杨慎矜供认此事,史敬忠也被迫作证,但未曾从杨慎矜家中搜出谶书。李林甫为了落井下石,谋害杨慎矜,就派卢铉袖藏谶书进入屋中,然后边骂边拿出来曰:“逆贼深藏秘记。”杨慎矜无可奈何地说:“我未存谶书,哪来这本书,我死期到了。”结果,杨慎矜及其兄少府少监慎余、洛阳令慎名,均被赐自尽。

十二月的一天,玄宗命百官于尚书省参观天下当年所贡物品,事后玄宗将这些物品全部赐给李林甫。玄宗有时不问政事,政府各部门都到李林甫家中去请示报告有关事宜。李林甫子李岫当时为将作监,他已感到李林甫恶贯满盈,必然带来后患。于是,他乘随父游后园之机,指役夫对李林甫曰:“大人久处核心地位,怨仇满天下,一旦祸到,能像他们一样吗!”李林甫不乐曰:“势已如此,有什么办法呢!”李林甫也自感结怨太多,时刻提防有人报复,出门有百人随从左右,预先有人静街;居处重关复壁,以石砌地,墙中置板,如防大敌,一夜换几个睡的地方,家人也不知他睡在何处。

唐初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显著者往往入朝为相,如李靖、李简明正史——李林甫 杨国忠、刘仁轨均如此,开元以来的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等也是如此。开元中期以后,情况有所改变,边将有十余年不换而开始久任者;有皇子庆王、忠王,宰相萧嵩、牛仙客等开始遥领者;还有盖嘉运、王忠嗣等兼统数镇者。李林甫担心边将入相会影响他的地位,遂向玄宗建议改用胡人为边将,因为胡人不知书而且勇敢善战,也不易结党,必然效忠朝廷。玄宗接受这个建议,故使安禄山能兼统三镇,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天宝八载(749)四月,咸宁(今陕西宜川)太守赵奉璋告发李林甫罪二十余条,状未至京,李林甫已知,赵奉璋很快被逮捕杖杀。

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因病忧烦,巫者劝他见皇帝即可小愈。玄宗也欲见林甫,但被人劝阻。当时,李林甫病卧昭应(今陕西临潼)私宅,玄宗也住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于是,玄宗登临降圣阁,李林甫则来到私宅庭中,玄宗遥望并以红巾招之,林甫使人代拜。这样,虽然使李林甫精神上有所安慰,但却无济于事,终于在十一月病逝。

杨国忠(?—756) 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之从祖兄。因他不学无行,为宗党所鄙视,遂发愤从军于蜀,得任新都(今四川新都)尉。

杨贵妃得宠后,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想通过杨贵妃扩大自己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求助于采访支使鲜于仲通。鲜于仲通表示,他未曾到过长安,朝廷没有亲友,无能为力。但他想起了曾受他资助过的杨钊,遂推荐杨钊进京,为章仇兼琼牵线搭桥。杨钊带着价值万缗的蜀地精美宝货,昼夜兼行,赶赴长安。杨氏姊妹受贿,到处尽力称赞章仇兼琼和杨钊。于是,杨钊取得了像中书、门下省官员一样出入禁中的权力。

当时,李林甫掌握大权,杨钊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必须先取信于李林甫,李林甫也考虑到杨钊的特殊地位,正想加以利用。于是,杨、李二人互相勾结,时刻欲动摇太子的地位。杨钊为对李林甫投其所好,陷害与太子有关者数百家。杨钊还竭力取宠于玄宗,千方百计窥伺玄宗之好恶,聚敛财富以邀功求赏,很快成为度支郎中兼侍御史,又领十五余使。不久,又任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日益得宠于玄宗。

天宝八载(749)二月,因为当时各地都甚殷富,杨钊命各地把所存的丁租地税都出售变为轻货、布帛输送京师,并上奏玄宗,库存之丰富,古今莫比。故而玄宗引百官参观,并分别赐帛以示富足,还赐杨钊紫衣金鱼以示奖励。同时,参观也刺激了玄宗的骄奢淫逸心理,视金帛如粪土,赏赐贵宠之家,毫无限制。

杨钊是张易之甥,天宝九载(750)十月,杨钊请求为张易之兄弟昭雪,玄宗命令恢复张易之兄弟的官位,还赐一子官职。同时,又赐杨钊名国忠。

杨国忠念念不忘鲜于仲通对他的帮助,他于天宝九载十二月推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仲通心胸狭隘而性情急躁,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当地蛮夷的关系。适逢云南(今云南祥云东南)太守张虔陀辱骂南诏王阁罗凤,致使阁罗凤起兵反唐,攻陷云南,杀死张虔陀,攻取羁縻州三十二座。次年(751)四月,鲜于仲通讨伐南诏蛮,大败于泸水之南,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阁罗凤收集唐兵尸体堆成高丘,以示军威,同时称臣于吐蕃。后来,阁罗凤刻碑于国门,表示自己是不得已而叛唐。而杨国忠却掩盖鲜于仲通惨败之状,仍叙其战功。

杨国忠为挽回败局,从河南、北大肆募兵,人们闻知云南多瘴疠,尚未打仗人死十分之八九,都不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用连枷送到军中。本来,按制度有勋者应免征役,此时杨国忠根本不管这些,有勋者同样被捕。于是,被迫从军者无不愁怨,父母妻子送行,哭声振野。接着,杨国忠又指使鲜于仲通要求他遥领剑南节度使。

杨国忠为了收揽人心,特建议:文部(吏部)选人,不问贤不肖,选资历深者留待补官,如是,长期等待不能做官者大加称道。其他各种措施,也尽量迎合一些人的需要。

本来,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为宰相者,选官之事都由侍郎负责,经过三次反复,最后经门下省审核,由春至夏,需数月时间。杨国忠为吏部尚书兼宰相,欲显示自己精明能干,事先私定人选,然后集中左相〔侍中〕、给事中、诸司长官于尚书省都堂,把各种手续一天办完,其中虽然差错甚多,但无人敢有异议。

杨国忠初入京时曾投靠于李林甫,后来为了争宠又与李林甫发生矛盾。李林甫于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死去,杨国忠于天宝十二载正月就指使安禄山诬告李林甫与突厥阿布思勾结谋反。安禄山就让阿布思部落降者伪称李林甫与阿布思约为父子,李林甫婿谏议大夫杨齐宣也被迫作证。当时,李林甫未葬,玄宗命剖李林甫棺,取其含珠,夺去金紫,换一小棺按庶人礼葬之;同时削其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放岭南及黔中,近亲及党与被贬者五十余人。

天宝十二载(752)十月,杨国忠子杨暄应试明经科,因其学业荒陋,未考及格。礼部侍郎达奚珣畏惧杨国忠权势,遂遣其子昭应(今陕西临潼)尉达奚抚先向杨国忠透露消息。当时杨国忠随玄宗在昭应,达奚抚乘杨国忠早晨入朝上马之际,急忙赶至马前,杨国忠以为其子必然中选,喜形于色。不料,达奚抚曰:“家父要我禀告相公,令郎应试,不合要求,但又不敢舍弃。”杨国忠勃然大怒曰:“我子何必怕不富贵,还需你等鼠辈到这里卖好!”说罢策马扬长而去。达奚抚驰书报告其父说:“他依仗权势欺人,我们无法与他论曲直。”于是,杨暄被置于上第。在杨暄为户部侍郎时,达奚珣由礼部侍郎转为吏部侍郎,和杨暄的地位相同,即使如此,杨暄还嫌自己升官太慢了。

杨国忠为相后,安禄山对他颇为歧视,杨国忠当然不满,于是两人之间常常互相诋毁。玄宗欲用安禄山为相,而杨国忠认为他目不识书,不宜为相。安禄山推荐御史中丞吉温为武部(兵部)侍郎,杨国忠就对吉温极为反感。

天宝十四载(755)四月,杨国忠为寻找安禄山欲反的证据,指使京兆尹包围安禄山在京的住宅,捕杀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人。本来,安禄山欲在玄宗身后反唐,但这时杨国忠为使玄宗相信他安禄山必反的预言,就极力刺激安禄山叛唐。安禄山也深感杨国忠有意与自己为敌,故而于十一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这时,杨国忠洋洋得意,认为此事早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并向玄宗表示,安禄山叛乱很快即可平定。其实,叛军长驱南下,十二月即攻陷东都。

叛军继续西进,于次年(756)六月攻破潼关,直逼长安。玄宗召宰相咨问对策,杨国忠因自己遥领剑南节度使,主张逃往成都,玄宗同意。杨国忠向百官表示:“安禄山有反状已十年,圣上不信,今日之事,并非宰相之过。”玄宗无可奈何,只得带着杨国忠、杨贵妃、皇子、皇孙、亲近宦官等人,离开长安西去。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随行将士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愤怒异常。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祸起于杨国忠,应杀杨国忠以平众怒。碰巧有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拦住杨国忠的马,要求解决吃饭问题。军士们就大呼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躲避不及,被军士所杀。

评:李林甫靠揣测玄宗之意以得其宠。他嫉贤妒能,唯恐别人才胜于己,使自己失宠,故而杜绝言路,孤立玄宗;又屡兴大狱,诛杀重臣,以巩固其地位。杨国忠投机进京,靠杨氏姊妹而飞黄腾达,随意变更选官制度,以达到私人目的。他先投靠李林甫,后陷害李林甫;先利用安禄山,后打击安禄山,都反映了杨国忠的政治面目和个人品格。玄宗先重用姚、宋,形成“开元之治”;后重用李、杨,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750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