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简明正史——张说 张九龄 裴耀卿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23 10:26:51 0


张 说(667—730) 字道济,又字说之,其祖先自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徙居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故称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时他应诏对策,得乙等,被授以太子校书郎,又转右补阙,参与修撰《三教珠英》。

张说学识渊博,武则天曾问他道:“诸儒言氏族皆源于炎帝、黄帝的后裔,难道上古没有百姓吗?”张说答曰:“古人没有姓,像夷狄一样。自炎帝之姜姓,黄帝之姬姓开始,按其所生地为之姓。后来,天子因生以赐姓,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后又发展为以官名为姓,以国名为姓,或以王或父之字为姓者。到战国时,姓族渐多。周衰亡后,列国之民各以旧国之名为姓,如韩、陈、许、郑、鲁、卫、赵、魏等均是。下及两汉,人皆有姓了。”武则天对这种回答非常满意。

后来,张易之欲让张说诬陷魏元忠,张说不从,被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中宗即位,又被起用,先后任工部侍郎、黄门侍郎、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睿宗即位后,任中书侍郎,兼雍州(治所在今陕西西安)长史。

景云元年(710)七月,谯王重福(中宗子)在东都发动事变,欲推翻睿宗,自称皇帝,结果兵败自杀。此事涉及数百人,很久不能结案。睿宗令张说去处理此事,张说迅速捕获谯王的谋主张灵均、郑愔,弄清事实真相,凡被冤枉牵连者,一律释放。睿宗认为,张说没有冤枉好人,也未漏掉罪人。对张说大加赞赏。

玄宗做太子时,张说为其侍读;铲除太平公主时,他又积极支持。玄宗即位,他历任中书令、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刺史。开元七年(719),临时担任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在今山西太原北)大使,代理御史大夫,兼修国史。开元八年(720)六月,朔方(治所在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大使王晙认为,居住于受降城(今内蒙包头西)的突厥降户勺磨及简明正史——张说 张九龄 裴耀卿跌部落阴谋进攻唐军据点,遂诱杀勺磨等部落首领,并尽杀降户。居住于大同(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横野军(在今河北蔚县)一带的拔曳固、同罗诸部闻讯,大为震动,颇有引起更大风波的可能。不久,张说引二十骑前往各部慰问安抚,夜宿其帐下。其副使李宪因担心各部有异常情况,迅速致书劝阻张说。张说复书曰:“我肉非黄羊,不必怕吃;血非野马,不必怕刺。读书人见危献出生命,这正是我效忠国家之时。”各部被张说的精神所感动,遂安定下来。

开元九年(721)四月,居住于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北部的突厥降户以康待宾为首起兵反唐,被王晙打败,康待宾被俘腰斩于市。当康待宾反唐时,党项曾配合行动。张说击败党项后,又安抚党项,使复其居业。讨击使阿史那献以党项反复为由,请予全部诛杀。张说道:“王者之师,当伐叛乱抚降服,怎可杀已降服者呢!”他奏请把降服的党项安置于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以镇抚党项余众。九月,张说被命为宰相。

唐初,实行府兵制,凡民二十岁从军,六十而免,其家不免杂徭,逐渐沦为贫困,逃亡日多。针对此弊,张说建议,招募壮士从军,改必服兵役为自愿应募。玄宗同意,十天内得精兵十三万。从此以后,兵农合一的府兵制转变为兵农分离的募兵制了。

开元十一年(723)五月,玄宗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徐坚、贺知章、赵冬曦等,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总知其事。政府供给非常优厚。中书舍人陆坚以为此举无益于国,造成浪费,欲奏请取消。张说道:“自古以来,在国家无事之时,帝王都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尊重儒生,发挥典籍,益处大,损失小。陆坚之言,不切实际。”玄宗听了,敬重张说而薄视陆坚。

十二月,张说建议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因为唐初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元年(682)中书令裴炎移政事堂于门下省,故而此时张说提出改名,并改政事印为中书门下之印。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理各种政务。

开元十四年(726)二月,玄宗欲使河南尹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张说欲使其亲信崔日知为御史大夫。结果,玄宗以崔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以崔隐甫为御史大夫。故而引起崔隐甫对张说不满。张说虽有才智,但好受贿,还常对百官当面叱骂。他歧视御史中丞宇文融,骂他为“鼠辈”。于是,崔隐甫、宇文融、御史中丞李林甫共同弹劾张说:“引术士占星,徇私僭侈,受纳贿赂。”玄宗命侍中源乾曜、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明珪于御史台审讯。审讯中发现罪证不少。玄宗使高力士前往探望,高力士还奏道:“说坐于草上,于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罚忧惧之甚。”又说:“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致使玄宗怜悯,仅罢其中书令,其他职务未动。

开元十五年(727)二月,因崔隐甫、宇文融进一步诽谤,张说被迫退休,但仍令修史。开元十七年(729),又先后为尚书右丞相、尚书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十二月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张九龄(678—740)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西南)人。他幼年聪敏,善作文章,十三岁时致书求教于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赞叹曰:“此子必有远大发展前途。”后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为右拾遗。

当吏部考试选拔人才时,常由张九龄与赵冬曦评定等第,时称平允。开元十一年(723)他被任为中书舍人。

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张说多引中书门下两省录事主书及自己的亲信升官,越级至五品。张九龄劝张说道:“官爵是天下之公正量器,应该是先德望,后故旧。若颠倒这种关系,必然引起非议。”张说毫不在意地道:“事已决定,闲人之言,何足为虑!”张说一意孤行,结果大受指责。

在张说知集贤院时,曾荐张九龄为学士,以备顾问。张说去世后,玄宗召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开元二十年(733)十二月,为中书侍郎并宰相。次年,为中书令兼修国史。

开元二十三年(735)二月,由于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珪上年破契丹有功,玄宗欲任他为宰相,张九龄谏阻道:“宰相是代天子理政的,非赏功之官。”玄宗又说:“只给其名而不使其任职如何?”张九龄回答:“名与才能不可给人,张守珪破契丹,陛下以其为相;若尽灭奚和突厥,将以何官赏之?”玄宗无言而罢。

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张守珪部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张守珪将其执送京师,奏请斩首。张九龄批曰:“古代司马穰苴曾因违军令而斩齐景公宠臣庄贾,孙武为维护军纪而斩吴王爱姬,张守珪执行军令,安禄山也不可免死。”但玄宗认为安禄山有才,仅敕令免官而已。后来,安禄山叛唐,玄宗逃往成都,想起此事,还悔恨未听张九龄的建议。

当年十月,因为朔方节度使(驻于今宁夏灵武)牛仙客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玄宗欲使其为尚书。张九龄反对道:“唐兴以来,惟旧相与有德望者可为尚书,仙客本河湟(今青海、甘肃一带)小吏,今突然高居清要,恐羞朝廷。”玄宗又问是否可加实封,九龄又反对道:“边将忠于职守不足为功,如果念他勤劳,可赐以金帛,不宜裂土封之。”李林甫为了拉拢牛仙客,特上书玄宗,认为仙客有宰相之才,“九龄书生,不识大体”。玄宗再议此事,九龄固执如初,致使玄宗发怒,终于赐仙客爵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玄宗即位后,宠爱武惠妃,太子瑛生母丽妃等失宠者颇有怨言。武惠妃泣诉于玄宗,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认为“太子天下根本,不可轻摇”,并列举了历史上很多例子,说明废太子必然引起祸乱。最后又说:“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武惠妃派宫奴牛贵儿劝九龄顺从玄宗,并以可长期为相做诱饵。但九龄毫不动摇,并且当面斥责牛贵儿,玄宗才暂停废太子。但由于李林甫等人不断诽谤九龄,玄宗对九龄的印象每况愈下了。

李林甫反对张九龄,主要是李林甫不学无术,忌妒张九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不利于自己飞黄腾达。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时,张九龄持否定态度。故而张九龄反对玄宗废太子时,李林甫就加紧诽谤张九龄。

八月壬子(29日),玄宗生辰,群臣多献珍异、宝镜。张九龄认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都无关大局。于是,他撰以历代兴衰为内容的《千秋金镜录》献上,颇受玄宗称赞。

户部侍郎萧炅学识浅薄,把“伏腊”读为“伏猎”,张九龄把他出为岐州(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刺史。但由于萧炅是李林甫所引荐,故而李林甫又千方百计中伤九龄,终使九龄被罢相,改任尚书右仆射。

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引谶书为证弹劾牛仙客无才,结果被玄宗杖杀。李林甫乘机上书,言周子谅系张九龄所荐。张九龄遂被贬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长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二月,张九龄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裴耀卿(681—743) 字焕之,数岁即能作文,出身于童子科。他出仕为相王府典签,甚为相王李旦所重视。

开元初年,任长安县令。当时,长安实行配户和市法,就是按户分配交纳官府所需之物品,以平价收买。实际上是暗中增加市民的负担。裴耀卿到任后,改变此法,官府所需,均出自豪门坐贾,即存有物品之家,官府预付货款。如是,公私皆便,减轻了多数市民的负担。

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东去泰山封禅,途经济州(治所在今山东东阿),时任济州刺史的裴耀卿,亲自安排一切,并上表数百言,规谏玄宗不要劳民,颇受玄宗称赞,称其为“良吏”。此后,又历任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刺史、冀州(治所在今河北冀县)刺史,直至户部侍郎。在离开济州前,济州遭黄河水灾,邻近诸州虽也有灾,但都不敢擅兴徭役。裴耀卿认为这不是为公的态度,他积极修筑河堤。虽然在开工后有诏命他离去,但他还是加紧施工,直至功成才去宣州赴任。济州百姓特以为他立碑歌功颂德。

开元二十年(732)三月,裴耀卿随信安王祎大破契丹和奚,奚酋长李诗琐高率众五千人降唐。六月,玄宗命裴耀卿带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的奚官。耀卿考虑到途中的安全问题,遂对人说:“夷虏贪残,见利忘义,我们持财帛深入其境,应有所防备。”于是,他提前而往,分道互进,很快分送完毕。在突厥与室韦获悉,准备于途中抢劫时,耀卿已经回中原了。当年,裴耀卿又转为京兆尹。

开元二十一年(733)秋,因久雨成灾,京城粮贵,玄宗欲临幸东都,缓解京城的粮乏。临行前,单独召见裴耀卿,询问解决困难之策。裴耀卿胸有成竹,系统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早在开元十八年(730),裴耀卿任宣州刺史时,就曾有过这方面的建议。他说:“江南粮食运到东都、京城,极其困难。各州所征的租庸调,正二月从本州启运,到扬州(今江苏扬州)入运河,正逢水浅,运输不便,至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因汴河干浅,至六七月始到河口。这时黄河水涨,又须停一两月才可入河。由黄河到洛水时,洛水又干浅。总之,从江南到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同时,江南百姓不熟习河水,皆雇河师水手,增加运费。”于是,他建议,在河口置武牢仓(虎牢仓),江南船不入黄河,将粮贮于仓内;在巩县(今河南巩义)置洛口仓,黄河船不入洛水,将粮贮于此仓。另外,再建河阴仓、柏崖仓、太原仓、永丰仓、渭南仓等,逐步转运。使江南船至河口即还,既省运费,运粮又多。这个建议,未引起玄宗的重视。

到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问起此事,裴耀卿的意见更为成熟了。他说:“贞观、永徽之际,每年运二十万石粮至长安,即足食用。现在用粮增多,每年运粮数倍于前也难支持。所以,必须解决运输问题。”他建议,在河口置一仓,收纳江南租米,江南船即回。然后,官府自雇船西上,分别由河水、洛水运粮去东都或长安。再于三门峡东西各置一仓,两仓之间,车运十数里,由太原仓(在今河南陕县西北)向西至长安,就可顺利运输了。玄宗对这个建议颇为赞赏。

开元二十二年(734)八月,朝廷东置河阴仓(在今河南郑州北),西置柏崖仓(在今河南孟津北),于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这样,江淮一带粮先运到河阴仓,再转至含嘉仓(在今河南洛阳),经太原仓运往长安。玄宗十分高兴,遂以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宰相,充江淮、河南转运都使。凡三年,运粮七百万石,省运费四十万贯(一说三十万贯)。有人认为裴耀卿将以所省运费以求功利,实际上裴耀卿把这笔收入充作和市、和籴等有利于财政的费用。

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玄宗从东都还京。本来,原定于第二年二月还京,但玄宗迷信宫中有怪,临时召宰相商量西还。裴耀卿、张九龄坚持:“农事未毕,请俟仲冬。”李林甫对玄宗投其所好,支持玄宗立即动身。还京不久,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裴耀卿与张九龄都不支持。于是,李林甫不断中伤裴耀卿与张九龄,玄宗也视裴、张为同党,裴耀卿遂被降为左丞相(尚书左仆射)。天宝二载(743)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评:张说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顺乎时代潮流。但纳贿徇私,为政敌制造口实,正是自掘坟墓。张九龄刚直不阿,坚持礼制,謇謇谔谔,不曲阿人。裴耀卿修治水利,利国益民,其向东都、长安运粮的建议,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可惜,李林甫擅权,使其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75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