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简明正史——唐玄宗 杨贵妃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23 10:26:46 0


唐玄宗(685—762) 名隆基,睿宗第三子,英俊多艺,仪表堂堂,少年时代就显出了颇有胆识的性格。当他七岁时,正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武懿宗自认为是武则天的侄子,趾高气扬,根本不把李氏宗室放在眼里。有一次,武氏诸王到朝堂参加每月朔望的两次会议时,他看到李隆基的车骑仪仗威严而整齐,心中不悦,便利用自己金吾将军纠察风纪的权力横加阻挠。李隆基却理直气壮地责问:“我李家的朝堂,与你有什么关系?竟敢强迫我服从你!”武则天知道此事后,不仅未加罪于他,反而高兴地说:“这孩子真有气魄,终当作吾家的太平天子。”

景云元年(710)六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韦后欲效法武则天自称皇帝,但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密谋草拟中宗遗制:立温王重茂(中宗少子)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睿宗)参谋政事。韦党宗楚客、韦温、纪处讷等人,极力反对相王参谋政事。相王在错综复杂的宫廷内部斗争中,缺乏主见,采取回避的态度,于是,李隆基就义无反顾地策划了消灭韦党的宫廷政变。

李隆基先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潞州别驾。景云元年(710)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长安。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者穿虎文衣,跨豹文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中宗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由于韦后欲自称皇帝,当然对太平公主立重茂为帝不满。于是,李隆基又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壮大自己。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原来亲近韦氏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改变态度,暗中派人向李隆基告密,劝其立即发动攻势。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及公主之子薛崇暕、苑总监钟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

有人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们是为了社稷,成功了福祉归于相王,失败了我以身死,不连累相王。现在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他参与了危险的事件;若不赞成,就要失败。”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景云元年(710)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这时,钟绍京反悔,欲拒绝参加政变。但其妻许氏却坚定地说:“忘身殉国,神必助之。既然参与同谋,即使不参加,势难免罪。”钟绍京遂拜谒李隆基。至夜,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都先后来到,请隆基发布命令。二更时,葛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党掌握军队的韦璿、韦播、高嵩。同时宣布:“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身高有马鞭之长者皆杀之,立相王为帝以安天下。敢有反对者,罪及三族。”羽林军将士都欣然从命。李隆基率众出禁苑南门,进攻宫城。葛福顺率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率右万骑攻白兽门,相约在凌烟阁会见。李隆基率兵直入玄武门。韦后惶恐逃入飞骑营,被飞骑斩首献于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在画眉,也被斩首,其夫武延秀同时被杀。凡诸韦及韦后亲信均被搜捕斩首。这时,李隆基才将事变的经过报告相王。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着说:“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是你的功劳。”当日,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迫使重茂让位于相王李旦。睿宗即位,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成器应为太子,但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参与消灭韦党有功者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立李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依仗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既为太子,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欲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事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日益倾向于太子。

景云二年(711)二月,睿宗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并取太子处分。先天元年(712)七月,睿宗传位于太子。太平公主虽力劝睿宗不要放弃处理大政的权力,但已无济于事了。

李隆基于八月即位,是为唐玄宗。当时,宰相多是太平公主之党,文武大臣也多依附她,严重影响玄宗发挥作用。于是,除掉太平公主就成了玄宗的当务之急。太平公主党羽看到玄宗锐意执政,也想很快废黜玄宗。

开元元年(713)七月,玄宗与岐王范、薛王业、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等人密谋策划,决定起事。玄宗命王毛仲到闲厩取出御马并调家兵三百余人,亲自率领太仆少卿李令向、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出武德殿,入虔化门。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死党右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进入朝堂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窦怀贞暂时走脱,后自缢而死。太平公主惊恐万状,先逃入山寺,后被赐死于家。自此以后,一切军政大事玄宗完全可以自作主张了。

开元元年(713)十月,玄宗到新丰(今陕西临潼)阅兵于骊山下,调动二十万人马,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声势浩大。但由于军容不整,欲斩兵部尚书郭元振,因宰相刘幽求、中书令张说求情,将其流于新州(今广东新兴)。接着,以制军礼不肃罪杀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本来,玄宗只是为了整顿军纪,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无意杀唐绍,但由于金吾将军李邈仓促宣敕,无可挽回,故而玄宗罢了李邈的官。由于两位大臣得罪,诸军震动很大,秩序不稳,只有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稳定,玄宗赞叹不已。

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姚崇,革新政治。姚崇建议:抑制权贵,重视爵赏,纳谏诤,禁贡献,他都采纳。无关大局的具体问题,他都放手让姚崇处理。有一次,姚崇奏请决定郎吏的任命问题,姚崇再三请求玄宗决定,玄宗只是仰视殿屋,置之不理。高力士提醒玄宗应置可否,他答曰:“朕委姚崇理政,大事应当与朕共议,郎吏小官的事,何须一一烦朕!”自此以后,群臣一致认为玄宗颇识君臣之体。

玄宗弟薛王业母舅王仙童,侵暴百姓,被御史弹奏。薛王业为其求情,玄宗命中书、门下复查。姚崇等奏曰:“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正确,不可纵容。”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从此,贵戚有所收敛。

为了纠正奢华的风气,开元二年(714)七月玄宗下制令:“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又下敕:“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妇人服饰从其夫、子。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通鉴》卷211开元二年七月条)同时,还罢两京织锦坊。另外,他还反对厚葬,他认为厚葬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于是,要求丧葬务遵简俭,凡送终物品,均不得以金银器为饰。如有违者,决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者,贬授远官。

为了从历史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治理国家寻找借鉴,玄宗喜爱阅读史书,读到有关政事的问题,他特别留心。但常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于是,他要宰相为他推荐侍读,帮助他读书。开元三年(715)九月,马怀素、褚无量被推荐为侍读。玄宗对侍读非常尊敬,亲自迎送,待以师傅之礼。

开元十三年(725)四月,玄宗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东都集仙殿。他说:“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能治理国家,朕与诸位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仙”、“贤”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玄宗重视人才的心理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玄宗自认为天下已经太平,逐渐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以致生活奢华,不问政事,使富强的大唐皇朝走向衰落了。

玄宗最初宠爱的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去世,后宫虽有数千人,没有能使其满意者。据传,其第十八子寿王妃杨氏甚有姿色,绝世无双。玄宗见后,果然如愿以偿。天宝三载(744)十二月,以杨氏为女官,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八月,册杨氏为贵妃。杨贵妃不仅个人受宠,其三个姐姐也均赐第京师,宠贵赫然;其远堂兄杨国忠也因而飞黄腾达。因为杨贵妃受宠,对玄宗投其所好者就继踵而至。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辔授鞭,贵妃院织绣工有七百人,更有争献器服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官吏竞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的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竟然民间流行歌谣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可见,玄宗宠爱杨贵妃的社会影响相当深远。

生活的奢靡,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腐败。天宝初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被重用为相。李林甫为了自专大权,反对谏官有益的建议。他训斥诸谏官道:“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何须多言!”补阙杜琎上书言事,次日即被降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令。自此以后,没有人敢再有谏争之言了。

在用人方面,李林甫认为凡在德才方面超过自己者,他都设法将其除去。玄宗想重用兵部侍郎卢绚,他就把卢绚调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刺史,并欺骗玄宗说卢绚因病不能理事而弃而不用。玄宗又欲重用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刺史严挺之,李林甫又欺骗玄宗说严挺之年老多病,宜授其散职,便于他养病。于是,严挺之又被送到东京(今河南洛阳)养病去了。

李林甫欺上压下,并未引起玄宗的注意,反而他还认为天下无事,自己要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高力士劝他不可使大权旁落,他还甚为不悦,致使高力士惶恐自责。

李林甫死后,玄宗一面重用擅权弄法的宰相杨国忠,一面信任居心叵测的边将安禄山。

杨国忠重用亲信,排斥异己。天宝十二载(753),关中大饥,因京兆尹李岘不甚顺从,遂以灾气归罪于李岘,贬李岘为长沙(今湖南长沙)太守。后来,霖雨成灾,玄宗过问灾情,杨国忠取最好的禾给玄宗看,掩盖灾情真相。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太守房琯反映了所管地区的灾情,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追究他的责任。因此,天宝十三年(754)虽然关中灾情严重,但无人敢如实上报。连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也说,宰相大权在握,赏罚不公,大臣无人敢说话了。

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安禄山,为了和杨国忠在玄宗面前争宠,二人互相诋毁。玄宗则摇摆不定,是非不分,并且认为政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无可忧虑。这样一来,蓄谋已久的安禄山终于发动了反唐的大叛乱。

终玄宗一朝,虽然没有发动过像太宗、高宗朝时那样的大规模的开边军事行动。但是,在周边地区与邻近少数民族吐蕃、契丹、南诏等的战事连绵不断。在边疆军事胜利的刺激下,玄宗日益滋长了黩武思想,宠爱建功的边将。边将也因此屡开边衅,以邀功赏。特别是李林甫为遏制政敌而拉边将牛仙客入相后,更开启了蕃将以边功为手段,窥伺中央政权的机会。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于范阳。叛军长驱南下,十二月攻陷东京(今河南洛阳)。次年六月,攻破潼关,京师震动,玄宗西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杀,玄宗被迫又缢杀贵妃。太子李亨离玄宗去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即皇帝位(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不久,玄宗到达成都。

至德二年(757)九月,唐军收复京师,十月,肃宗派人迎太上皇还京,十二月回到长安。宝应元年(762),玄宗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杨贵妃(719—756) 名玉环,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后徙居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因父杨玄琰为蜀州司户,而出生于四川。杨玄琰早逝,杨玉环被其叔父河南府士曹杨玄珪收养。她十分美貌,能歌善舞,也很聪明。开元二十二年(734),玄宗第十八子寿王瑁纳玉环为妃,于是,她从河南来到长安皇宫。

李瑁为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所生。由于武惠妃特别受宠,又生了儿子,所以,她的地位超过了未生儿子的王皇后。地位优越的皇子与杨玉环这样的美女结为夫妻,理应是美满的婚姻。但是,好景不长,开元二十五年(737)武惠妃死了,玄宗为了另寻新欢,选中了杨玉环。

天宝四载(745)八月,杨玉环正式被封为贵妃。这时,玄宗已经六十一岁,杨贵妃才二十七岁,相差三十四岁的老夫少妻生活是可想而知的。

杨贵妃一人受宠,杨家满门飞黄腾达,除了他已死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外,三个姐姐也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杨贵妃与这些皇亲国戚,奢侈腐化,挥金如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开支。仅其三个姐姐的脂粉费每年就需一千贯钱。至于诸杨的住宅,更是富丽堂皇,非一般官员可比。

杨贵妃虽然过着听歌观舞、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却时刻提心吊胆,稍有疏失,使玄宗不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杨贵妃曾经两次冒犯玄宗,以忤旨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是在天宝五载(746),杨贵妃被送到其堂兄杨铦家中。由于贵妃去后玄宗心情不佳,半日不思饮食,对左右的人横加捶挞,于是高力士奏请迎回贵妃。贵妃见玄宗,伏地请罪,玄宗才待之如初。第二次是天宝九载(750),贵妃又被逐出宫门,玄宗很快后悔,派人送去御膳,贵妃也表示有忤圣颜之罪,并剪发一绦,献给玄宗。贵妃遂又被迎回宫中。尽管有过这两次曲折,但总的看来,玄宗对杨贵妃还是十分宠爱。每年十月,玄宗都要到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过冬,杨贵妃照例陪同前往。在华清宫修有端正楼,作为杨贵妃的梳洗之所;还有莲花汤,专供玄宗沐浴;另有芙蓉汤,是贵妃沐浴之所。杨国忠、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也随同前往,并在骊山下修有住宅。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次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进逼长安。玄宗问策于宰相,因杨国忠曾遥领剑南节度使,主张去四川避难,玄宗遂决定逃亡成都。玄宗带贵妃姊妹、太子、高力士等少数贵族、亲信,仓促离京。午时到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打前站的宦官王洛卿与咸阳令都已逃走。玄宗与贵妃饥饿难忍,无人献食,杨国忠买来蒸饼,暂解了燃眉之急。

西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护卫玄宗的禁军将士饥饿疲惫不堪,怨声载道。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通过宦官李辅国与太子密谋,先诛杨国忠,然后宣布杨国忠是引起祸乱的罪魁祸首。在穷途末路之际,玄宗离不开军队的保护,不仅没有追究军士擅杀宰相之罪,反而亲自慰劳军士。但军士仍然不满,陈玄礼说:“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应正法。”玄宗替贵妃辩护道:“贵妃深居宫中,怎知国忠谋反!”高力士说:“贵妃虽然无罪,但国忠被杀,贵妃还在你身边,军士岂能安心!”玄宗自然清楚,军队是否稳定与自己的安危直接相关,于是不得不忍痛割爱,命高力士缢杀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一个年方三十八岁的美丽女子就这样在逃难途中告别了人世。

评:玄宗乘唐朝廷动荡之机,诛韦后,除太平公主,集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初即帝位,颇有作为,重用贤人,整顿军纪,禁奢华,倡薄葬,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况。但是,他自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大功告成,骄奢淫逸之欲遂起,怠惰不理政事习惯形成;宰相可以为所欲为,边将尾大不掉难控。于是,安禄山叛乱,迫使其逃亡成都。后来虽然又回长安,但寂寞的太上皇已失去昔日皇帝的威风。事实证明,戒骄戒奢,必须有始有终。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玄宗骄奢淫逸,政治腐败的结果,与杨贵妃无关。杨贵妃没有能力反抗玄宗的霸占,不能不梳妆打扮去迎合玄宗的需要。因此,杨贵妃没有祸国殃民的责任。玄宗处死杨贵妃是为平息兵变,保护自己,而杨贵妃成了替罪羔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749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