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王朝解读——少年扬名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10 13:38:49 0


少年扬名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许多诸如李绛那样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宪宗为了讨伐藩镇,不惜任用一个宦官尖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其中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白居易白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自季庚存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那时候,正是朱呲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粮荒,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便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

直言相谏,得罪皇帝白居易可不是那种争名求利、向上级阿谀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断地创作新的诗歌,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特别是反对让宦官掌握兵权。

这一回,白居易谏阻宪宗封宦官做统帅,惹得宪宗很气恼。他跟宰相李绛说:“白居易怎么对我这样不敬,我实在忍耐不住啦!”李绛说:“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谏,不怕杀头,正说明他对国家的忠心。如果办他的罪,只怕以后没人敢说真话了。”唐宪宗勉强接受李绛的意见,暂时没有把白居易撤职。但是,过了没有多少天,还是把他左拾遗的职务撤掉,改派别的官职。

因为诗文得罪人白居易写了许多诗,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现实的,像《秦中吟》和《新乐府》。在这些诗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恶,有的讽刺官僚们穷奢极侈的豪华生活,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诗歌通俗好懂,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的欢迎,街头巷尾,到处都传诵着白居易的诗篇。据说,白居易写完一首诗,总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够使她听懂。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但是说明他写的诗歌是比较接近群众的。

正因为他的诗反映现实,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和大官僚,也招来了一些人的咒骂和嫉恨。有些人想诬陷白居易,只是一时找不到借口。

无辜受到贬谪过了几年,白居易在太子的东宫里作大夫。有一次,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杀了。这次暗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朝廷的官僚谁也不想开口。只有白居易站了出来,首先向宪宗上了奏章,要求通缉凶手。宦官和官僚抓住这个机会,说白居易不是谏官,不该对朝廷大事乱主张,狠狠地告了一状。接着,又有一批向来讨厌白居易的官员,乱哄哄造谣污蔑,向自居易泼污水。有人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掉到井里淹死的,白居易居然还写过《赏花》、《新井》的诗,那不是大不孝吗?经过这样罗织罪名,谁也没法给白居易辩护,白居易终于被降职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当司马了。

白居易无辜受到贬谪,到了江州之后,心情十分抑郁。有一天晚上,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听到江上传来一阵哀怨的琵琶声,叫人一打听,原来是一个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弹的。白居易见了那歌女,又听她诉说她的可悲身世,十分同情。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引起满腔心事。回来以后,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诗中说: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后来白居易又几次回到京城,做过几任朝廷大官。但是当时的朝政十分混乱,像白居易这样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于是,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去。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二千八百多首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刘禹锡两吟桃花诗刘禹锡为人忠厚,为官忠直,他在玄都观两吟桃花诗,都有相同的寓意。

二王八司马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和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和王任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

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荒僻落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十分相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不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这些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观桃花惹出麻烦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有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批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锡想,到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古代人物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挺出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就细细琢磨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含意。也不知道哪个说,刘禹锡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

这一下子可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说话了。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很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过了14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再观桃花又惹麻烦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里,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挺不高兴,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不少坏话。过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刘禹锡为人忠厚,为官忠直,他在玄都观两吟桃花诗,都有相同的寓意,说明为人奸猾、为官奸诈者虽然能哗众取宠、获得执政者的好感和重用,但不可能长久;为人忠厚、为官忠直者由于易遭执政者的反感而得不到重用,常常遭贬。唐宪宗之死宠爱宦官,却最终被宦官害死。

宠爱宦官唐宪宗在位15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望。原来,宪宗虽然重视发挥宰相的作用去平定割据的藩镇,但同时,他对宦官也非常宠信,特别是包庇宦官吐突承璀。吐突承璀年幼时以小黄门的身份侍奉东宫,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宪宗关系密切。宪宗即位后,命吐突承璀为内常侍,管理内省事务,并授为左监门将军,不久,又提升为左军中尉、功德使。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在平定地方节度使王承宗叛乱时,宪宗任命吐突承璀为河中、河南、浙西、宣歙等道赴镇州行营兵马招讨使。对此,朝廷谏官向宪宗指出,自古以来还没有人用宦官做军事出征兵马元帅的。宪宗没能听取这些意见,当吐突承璀率领禁军出征上路的时候,还亲临通化门楼送行,再三勉励。吐突承璀出师一年没有任何功绩,便秘密派人暗通王承宗,劝他上疏请罪,作为罢兵和解的条件。王承宗照办了,朝廷的军事行动遂告结束。事后,有人揭发吐突承璀的通敌行为。宪宗只得把吐突承璀降为军器使。不久,又升他为左卫上将军,管理内侍省事务。

没有皇后的皇帝宪宗不仅包庇宦官,而且在后宫里也多内嬖,还企图长生不老。宪宗生前没有册封过皇后。王妃郭氏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代宗的长女升平公主。宪宗为广陵王时,纳郭氏为妃。元和元年八月,册封为贵妃。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十二月,百官上表三次请立贵妃为皇后,宪宗都以种种借口推脱而没有允许。其实,宪宗所考虑的,主要是郭氏为名门望族,怕立皇后对自己约束过紧,影响和妃嫔的往来。直到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闰正月,穆宗即位以后,郭氏才被封为懿安皇太后。至于宪宗的孝明皇后郑氏,更是后来宣宗即位后才正式追封的。宪宗在位十五年中,虽然一直没有册封皇后,但他的儿子竟有二十个之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后宫生活的多宠。

长生不老梦宪宗还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八月,他问大臣李藩:“神仙的事是否可信?”李藩给了否定的解释。对此,宪宗虽然口头上表示同意,但心里却始终坚信不疑。不久,他就开始服用方士们进献的金丹。当起居舍人裴涛上表劝阻时,他还大发脾气,把裴涛贬为江陵令。

被亲信的宦官害死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宪宗因服食金丹中毒,身体感到不适。就在宪宗病重时,宦官王守澄、陈弘庆等人将他杀害,死时才43岁。宪宗终究为所宠信的宦官杀死,这大概是生前所没有料到的吧!

元和十五年正月三十日,宦官王守澄、韦元素等人拥立宪宗第三子李恒在太极殿继承了帝位,是为唐穆宗,当时26岁。穆宗即位后的第二天,在宦官们的怂恿下,把宰相皇甫沉贬为崖州司户。第六天,又把道士柳泌和僧人一通乱棍打死。这样,朝中再也没有人知道宪宗是被宦官害死的了。唐穆宗不问国事因为贪玩而误国的皇帝伴随着盛唐的一去不复返也慢慢多了起来,唐穆宗只是其中一个。

将国事置之脑后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在他刚即位不久,就纵情享乐。二月初一日,他到丹凤楼颁布诏书,大赦天下之后,就宣召歌舞艺人到丹凤门内表演杂戏。穆宗完全陶醉在歌舞之中,早把国家、百姓忘在九霄云外。这年六月,皇太后移居兴庆宫,穆宗和六宫侍从又乘机聚会在太后住处纵情地欢宴。从此以后,每隔三天,穆宗都要观看一次手搏戏和杂戏,对国家政务越来越荒疏。

对于穆宗的嬉戏,监察御使杨虞卿很感忧虑。一天,他上奏穆宗,指出国家尚未平静。百姓还多疾苦,皇上不能高枕无忧,还特别强调自古帝王,居危思安之心没什么不同,但居安思危之心却互有长短,这就是能不能成为圣明帝王的差距。谁知,穆宗对此一点也不理会。

御使大夫柳公绰的弟弟柳公权字写得非常好,穆宗召他为翰林侍书学士。一次,穆宗问柳公权:“你的字怎么写得这样好呢?”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后,知道是柳公权乘机劝谏,脸色一下子变了。

尽管这样,穆宗依然我行我素。七月六日是他的诞辰,这一天,他在宫中尽情地游玩,致使苑内假山倒塌,压死了七个侍从。不久,穆宗又到新建成的永安殿看百戏,到安国寺观盂兰盆,妃嫔随从,车仗华丽,大家玩到尽兴而归。

国事比不上玩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二月初九日,穆宗又在麟德殿观赏杂技和音乐,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情不自禁地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外面百官公卿们经常欢宴,一定是民间太平,五谷丰登,我感到非常宽慰。”

丁公著却回答说:“这样的风俗不见得是好事。”穆宗问为什么,丁公著说:“国家自天宝以来,奢靡之风日盛,竞相游宴,沉于酒色,致使政务荒废,百官怠职,这难道对朝廷和皇上有益吗?”穆宗听后,脸上露出无所谓的神色。

七月十八日,穆宗在宣政殿接受群臣册号之后,又到丹凤楼大赦天下。就在这时,幽州监军使上奏“本月十日幽州军乱,节度使张弘靖被囚禁,判官韦雍等人被害。”文武百官听了,均感震惊。穆宗倒觉得没有什么,只是颁布一道诏旨,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幽州就这样又成了藩镇的割据势力。八月初二日,镇州监军宋惟澄又上奏:“七月二十八日夜里军乱,节度使田弘正并家属、将佐三百余口被害。”不久,冀州刺史王进岌被杀。这样,镇州、冀州也成了藩镇割据的势力范围。过了一段时间,穆宗又得到消息说,瀛州也发生兵乱,观察使卢士玖被囚禁。就这样,由于穆宗的荒淫和不问政事,河朔三镇再次变成了藩镇割据的势力范围,宪宗年间取得的一点成绩,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全部丧失了。

短命皇帝穆宗不仅是一个荒淫的皇帝,而且还是一个希望长生不死的君王,他很早就开始服用金石之药。尽管处士张皋曾经上书劝谏,穆宗还是坚持服用。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十一日,穆宗终于中毒,病死在皇宫中的寝殿,只活了30岁。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唐宪宗平定淮西以后,变得骄傲自得起来。他开始信奉神道,下诏求能炼长生金丹的方士。这个失败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甘露之变”。

谁都不敢得罪宦官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蒉,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帅。

这份考卷落在几个考官手里,考官们传来传去,赞不绝口,觉得不但文采好,而且说理精辟,是篇难得的好文章。但是到了决定录取的时候,谁也不敢表态,因为录取了刘蒉,就得罪了宦官,他们的位子也就保不住了。结果,跟刘蒉一起来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了,刘蒉却落了选。刘蒉是大家公认的杰出人才,这次因为说了些正直话落选,大家都觉得委屈了他。中选的举人说:“刘蒉落选,我们倒中了榜,太叫人惭愧了。”

除去王守澄唐文宗在宦官操纵之下过日子,自己也很气恼,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场病,急于找医生。正好宦官头目王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做郑注,精通医道。王守澄把他推荐给唐文宗治病,文宗服了他的药,果然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唐文宗很高兴,召见郑注,发现郑注口齿伶俐,就把他提拔为御史大夫。

郑注有个朋友李训,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员,听到郑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带了一些礼物求见郑注。郑注正好想找个帮手,就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文宗。李训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后来,竟被提升为宰相。

李训、郑注两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他们。他们就跟文宗秘密商量,想祛削弱王守澄的权力。他们打听到王守澄手下有个宦官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请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部分禁卫军。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王守澄失了兵权,就容易摆布了。最后,唐文宗给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毒死了。

功败垂成除去了王守澄,接下来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训经过一番策划,联络了禁卫军将军韩约,决定动手。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时候,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昨天夜里降了甘露。原来,封建王朝是最讲迷信的,天降甘露被认为是好兆头。李训当即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庆贺,还请唐文宗亲自到后院观赏甘露。

唐文宗命令宰相李训先去察看。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兜了一圈回来说:“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陛下派人复查。”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仇士良叫韩约陪着一起去。谁知韩约走到门边,神情紧张,脸色发白,头上冒汗。这时已是秋末冬初时节,天气寒凉,仇士良发现这个情况,觉得奇怪,问韩约说:“韩将军,您怎么啦?”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的布幕。仇士良发现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李训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连声大喊:“邻宁、太原的士兵,快快上殿保驾,有功的,每人赏钱一千贯!”兵士们听后,纷纷手持武器上殿。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抢在手里,拉进软轿,抬起就走。李训赶上去,拉住文宗的轿子不放。就在双方抢夺的时候,四百名卫士已经来到殿上,他们挥舞刀剑向宦官砍去。顷刻间,十几个宦官已经倒在血泊中。就在这时,仇士良带领其他宦官,飞快地把文宗软轿抬进了后殿。李训再次向前阻挡时,被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挨了劈胸一拳,当即倒在地上。仇士良趁机扶着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宦官更加不可一世李训预谋失败,只好从小吏身上讨了一件便衣,化装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大规模逮捕一些参加预谋的官员,把他们全都杀害。李训东奔西逃,走投无路,在路上被杀。郑注正从凤翔带兵进京,得到消息,想退回凤翔,也被监军的宦官杀死。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从这个事件后,宦官把唐文宗严密监视起来,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过,过了五年就得病死去,死时才33岁。仇士良立文宗的兄弟李炎即位,这就是唐武宗。从此以后,宦官的气焰更加嚣张了。李商隐卷入朋党之争40年的朋党之争,使混乱的唐王朝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

朋党之争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成两个派别——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闹了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叫做“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的开始由进士考试而起。唐宪宗在位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子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里批评了朝政。考官认为这两个人符合选择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见李宗闵、牛僧孺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就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是因为跟试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就把几个试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受到提拔。谁知这件事却引致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妒贤忌能。出于压力,唐宪宗于同年把宰相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了宰相。这样朝臣之中形成了两个对立派别,但此时李德裕(李吉甫之子)、牛僧孺尚未进入朝廷供职,派系斗争色彩尚不浓郁。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由牛党人物礼部侍郎钱徽主持。结果又被告徇私舞弊。在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的证实下,钱徽被降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对李德裕恨透了。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以后,牛僧孺、李宗闵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两派明争暗斗得很厉害。到了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走了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那时期,西川附近有个吐蕃将领投降,李德裕趁机收复了一个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这本来是李德裕立了一功,但是宰相牛僧孺却跟唐文宗说:“收复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跟吐蕃搞坏关系,才不划算呢。”他要唐文宗下令叫李德裕把维州让还吐蕃,使李德裕气得要命。到了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到南方去了。

李商隐的失败仕途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朋党之争中,著名晚唐诗人李商隐也被卷进去。李商隐(约公元813年—公元858年)自幼家境寒微。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爱其文才,召聘入幕,并指点他写作骈文,让儿子令狐绚与他交友。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李商隐因令狐楚推荐登进士第。令狐楚死后,他无可依靠,转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幕,被招为婿。当时朝廷牛李党争十分激烈,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近李党,李商隐因此被牛党和令狐指责为“背恩”、“无行”,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重用。

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又被中书省内有权之人除名,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治狱”事件几乎被罢官,最后郁郁而终。

公元846年,唐宣宗即位后,把武宗时期的大臣一概排斥,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职务,又把他贬谪到崖州(今海南)。闹了40年的朋党之争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不好收拾了。唐敬宗死于非命敬宗死时才15岁,在位仅仅两年。这都是他自己荒淫无度造成的,真可谓自食其果。

比父亲还要昏庸穆宗由于服金石之药而中毒身亡,他的长子、十六岁的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敬宗依然宠信宦官。他即位之初,就下诏赏给神策军军士每人绢十匹,钱十千。在嬉戏废政方面,敬宗比穆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敬宗即位的第三个月,就在中和殿、飞龙院和宦官们击球,还在中和殿大摆乐队,唱歌跳舞,极兴而止。

长庆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已经到朝很久,敬宗还迟迟没有上殿。有的大臣年纪很大,体力不支,长久地站立,几乎要摔倒。后来,谏官左拾遗刘栖楚在一次上朝结束时,以头叩击地面,血流不止,规谏敬宗说:“皇上正是年轻体壮之时,怎么能贪图安逸、留恋女色,以至很晚还不坐朝呢?先帝的灵柩还没有葬入地宫,歌舞之声就已经喧嚣于外。我怕这样下去,国家不能长久。”敬宗看他这个样子,连忙示意宰相李逢吉上前劝阻。李逢吉会意,一边扶起刘栖楚,一边说:“你不必再叩头,皇上已经知道了。”刘栖楚站起,擦了擦头上的血,又对敬宗谈起宦官的事。刘栖楚还没有说几句,敬宗又表现出不耐烦,双手乱挥。刘栖楚愤愤地说:“皇上既然不听臣的话,我就把头叩碎!”中书侍郎牛僧孺恐怕敬宗发怒,就对刘栖楚说:“你所奏的事情,皇上已经知道,不必再讲了,可到门外等候。”刘栖楚出去后,敬宗还想让内官杖责他,只是由于李逢吉、牛僧孺再三劝阻,敬宗才没有加罪。由于敬宗整日嬉游,不问朝政,皇宫中闹起了大乱子。

闯入禁宫坐王位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敬宗即位三个月后,当时,长安城中有个占卜术士苏玄明,和洗染坊工匠张韶关系密切。一天,苏玄明对张韶说:“我曾为你卜过卦,你应当在皇宫中的御殿内吃饭,我可以陪伴你。”张韶听后,十分怀疑地问:“我是染工匠,你是卖卦的,我们怎么能到皇宫中的御殿饮食呢?”苏玄明很正经地回答:“我听说,当今皇上昼夜游猎,出入无常,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地好机会。”原来,张韶在染工坊干活,经常往宫中送货物,时间长了,认识了把守的卫士,卫士对他也就古代人物不再详加盘问。苏玄明和张韶就利用这个机会,秘密联络染工一百多人,把兵器和人藏在柴禾车中,装做往宫里送东西的样子,从右银台门进入皇宫。

他们相约黄昏的时候起事,不料进入右银台门时,守门的卫士发现车子和平时不同,便上前询问载的是什么东西。张韶以为计谋泄露,便将门卫杀死,命令手下的人拿起武器,一边呼喊着一边冲入了内宫。当时敬宗正在清思殿击球,听到喊杀声,不由得一惊,急忙命人了解情况。身旁的宦官外出探望,刚走出不远,张韶等人已经持刀杀向前来。宦官急忙把这一情况上奏敬宗,敬宗感到事情紧迫,仓猝之间,想带领大家去右神策军军营。有的宦官提醒他:“贼人入宫,不知道有多少人,右神策军又离这里远,容易出事,不如前往左神策军军营,路近且快。”于是,敬宗和宦官们直奔左神策军军营。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听说敬宗来到,急忙出迎,跪倒在敬宗面前,捧着敬宗的脚哭了,并把敬宗背入营中。随后,马存亮命令大将康艺全带领五百名神策军骑兵前往迎接二位太后来营,又命令大将尚国忠带领大队人马迎击张韶。这时,张韶、苏玄明和他们的同伙已经打入清思殿。张韶登上皇帝的宝座,拿起食物,一边吃着一边对苏玄明说:“果然如你所占卜的那样。”苏玄明看张韶自得的样子,惊问:“难道事情到此为止了?”张韶不满地回答:“这地方怎么能长久地呆下去呢?一旦禁兵来到,我们如何抵抗?”说完,张韶把殿上的宝器全部分给了手下人,并让他们攻打弓箭库。由于遭到守卫的禁军抵抗,没有成功。这时,马存亮派遣的左右神策骑兵来到,和张韶、苏玄明展开了激战。日近黄昏时,张韶等寡不敌众,最后全部被杀。到第二天,敬宗才从左神策军军营回到宫中,下令鞭答了九仙门等三十五名门监,又把染坊使田晟、段政直流放。

只做了两年的皇帝张韶事件发生四个月后,八月初一的早晨,又发生了宦官季文德勾结马文忠等1400人企图造反打人皇宫的事件。由于阴谋泄露,这1400人被敬宗降旨全部乱棍打死。由于敬宗荒淫过分,致使宫廷不断生事,许多大臣曾向他进谏,但敬宗根本不把大臣的话放在心里。敬宗越来越迷信道士,企图长生不老。他曾经派遣中使往湖南、江南等地采药;派道人杜景先往淮南、岭南等州求访异人;甚至还在内宫里修山建院,专门供奉道士二十多人讲解道术。敬宗还常常在夜间到宫中各处捕捉狐狸,宫中称此为“打夜狐”。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深夜,敬宗猎取狐狸结束后,和中官刘克明、田务成、许文瑞打球,然后,又和打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28人饮酒。敬宗喝得非常高兴,全身燥热,便到内室更换衣服。就在这时,殿上的灯烛突然熄灭,刘克明等人乘机把敬宗谋害在室内。敬宗死时才18岁,在位仅仅两年。这都是他自己荒淫无度造成的,真可谓自食其果。唐武宗重道抑佛佛教中常常批判“三武一宗”的灭佛行为,在唐朝就有其中一“武——唐武宗。

抑佛运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的一天上午,京城长安皇宫正殿里一片肃穆。唐武宗李炎端坐在大殿正中,文武百官分列在殿的两旁,中官正高声宣读皇帝诏旨,声音清悦有力:“佛教败坏国风,蛊惑人心;佛寺耗费人力,浪费钱财;一个农夫不种地,就要忍饥挨饿,一个农妇不养蚕,就要挨冷受冻。现在天下僧尼,多不可数。为革除积弊,自今以后,拆毁佛寺,僧尼还俗。”中官宣读完毕,大臣们交头接耳,有的摇头叹气,有的点头称是。散朝后,几匹快马立即从长安城出发,分赴各地,把武宗的这一旨意传到全国各地。不久,一场大规模的抑佛运动开始了。全国许多寺庙被拆毁,很多僧尼遭驱逐。一时间社会沸腾,人人惊恐。

那么,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呢?本来,武宗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最初,敬宗有五个儿子,长子晋王李晋,次子梁王李休复,三子襄王李执中,四子纪王李言杨,五子陈王李成美。敬宗死后,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李昂,是为文宗。文宗考虑到帝位是从长兄那里继承来的,想将皇位还给兄长的儿子,所以,就想立李晋为太子。不料,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李晋病死。

在内宫妃嫔们的怂恿下,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十月,文宗册立自己的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李永的母亲王昭仪,被封为德妃,因为后来逐渐失宠,郁闷而死。与此同时,杨昭容越来越讨文宗宠爱,她害怕李永将来即位对自己不利,便常常在文宗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李永不能辩解,心情非常烦躁。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九月一天夜里,李永回到东宫少阳院,又听说杨昭容唆使父亲废他,便一气之下,杀死了十几个宫人。不久,他也得暴病而亡。李永死时,文宗曾前去察看,见他五官流血,四肢青紫,认为是被人毒死,但考虑到没有证据,又害怕杨昭容乘机闹事,只好不作声,把太子李永埋葬了事。

假传圣旨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文宗又和大臣讨论立储问题,在宰相李珏支持下,决定立陈王李成美为皇太子。一天,文宗在会宁殿宴请百官,演剧作乐,有个杂技节目是“小儿爬杆”。只见一个儿童爬杆而上,一个中年男子在杆下走动,神情极为惊惶。文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向左右大臣询问。大臣们告诉文宗,那个中年男子是孩子的父亲,担心孩子掉下来,所以表现紧张。文宗听后,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儿子李永,非常感慨,哭着对大臣们说:“我贵为天子,还不能保全一个儿子。”宴会散后,文宗越想越心烦,便命人把乐官刘楚材、宫人张十十等召来,斥责他们陷害太子,并且把他们杖杀。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初二日,文宗得了暴病,宰相李珏、知枢密刘弘逸奉密旨,以皇太子李成美监国。但是,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却假传圣旨,迎立穆宗第五子颖王李炎为皇太弟,李成美仍为陈王,并在一天夜里,仇士良等人带领军队到颖王住处十六宅,把李炎迎进少阳院。四日,文宗被害,仇士良等拥立李炎继承了帝位,随后又把陈王李成美杀害。李炎就是唐武宗,当皇帝时27岁。

与道士的亲密接触因为武宗李炎当皇帝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被仇士良、鱼弘志等人拥戴实现的,所以,他称帝以后,就想永远保住皇位。可是,怎样才能永远保住皇位呢?他想,那就只有长生不死,而要长生不死只有成仙才行。就这样,修道成仙成了武宗日夜向往的目标。为此,他开始和道士密切接触。

开成五年九月,武宗即位刚八个月,就把道士赵归真等81人召入宫中,在三殿修金禄道场。他还亲自到三殿,在九天坛亲受法禄。当时,左拾遗王哲上书,认为王业之初,对道教不应当崇信过分。然而,武宗不听,甚至对王哲的上书看也不看。此后,武宗一心向道,大修道观,拜请道士讲法。赵归真命手下的小道士们为武宗修炼长生不老仙药。武宗每次服后,都感到精神振奋。但时间长了,他的身体渐渐枯瘦。对此,武宗才人王氏曾劝他:“皇上日服丹药,无非是想求得长生不老,现在却日益消瘦,形似枯槁,应当小心谨慎,少服才好。”武宗回答她说:“我要的就是换骨。”这样,武宗身边聚集了大批道士,他们日夜在武宗周围大讲佛教的坏话,说其不是中国本教,白白地蠹耗生灵,应当排斥、铲除。武宗听后,很以为是,于是下令裁减全国佛寺,废除佛寺原有的特权。

武宗抑佛,而他却深信道教。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由于他吃合金丹中毒日深,损害了中枢神经,得了神经错乱症,口吐白沫,不能说话。当月二十三日,武宗身死,年仅33岁。可怜的武宗,终于死在深信不疑的道教术士手中。仇士良仇视贤良在唐朝历史上,有一个专权达二十余年的大宦官,他就是仇士良。

对皇帝毫不客气仇士良,字匡美,循州兴宁人(今广东惠州)。公元835年,李训、郑注为尽除奸党发动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时,文宗李昂曾参与谋划,结果李训等以失败丧命而告终,仇士良也因此非常憎恨文宗皇帝,多次想设计废掉他。

一天晚上快半夜的时候,翰林学士崔慎由洗漱完毕,正准备上床就寝,突然有人来传令让他立刻入朝。崔慎由不禁想到,看来朝廷要出什么事了,不然皇上不会这么急切,这样想着,便跟着来人来到秘殿,崔慎由却见仇士良一人端坐在大堂上,看上去是等候多时了,环顾四周,屋内窗帘都遮得严严实实,崔慎由心下狐疑。

等崔慎由落座后,仇士良对他说:“皇上患病已经好长时间了,自从他即位以来,很多政令都荒废紊乱了。皇太后看到这种情景,整日忧心忡忡,常跟我说这样下去怎么能行?所以让我重立个嗣君。今晚急着叫你来,就是为起草诏书的事。”

崔慎由听到这,不由得警觉起来,以前可从没听人提过立嗣君的事,弄不好是要杀头的。他坚决拒绝说:“当今皇上恩泽遍施天下,在这里怎好随便议论呢?慎由亲族中表近千人,兄弟妻妾就将近三百,我怎么敢做这灭门九族的事呢?即使杀了我也不敢答应。”

仇士良本来料到他很难能满口应承,但没想到他会把话说得这么死,竟一下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仇士良打开一个小门,带他到后面的一个小殿去,文宗正在那里。当着崔慎由的面,仇士良一条一条地数落着文宗的过失,声色俱厉,直说得文宗低头不语,他把刚才的怨恨都倾泻在文宗身上。接着,他看了一下崔慎由,指桑骂槐似的指着文宗说:“当学士就得负责起草诏书。”后来慎由出来时,仇士良还威胁说:“今晚的事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除去异己,毫不心软对待皇帝态度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呢?李石任宰相时,发觉京兆尹张仲方性格懦弱,不能威服禁军,奏请皇上让司农卿薛元赏代替他,文宗答应了。薛元赏为人不卑不亢,做事雷厉风行。一天,他到李石府中办事,见李石正在厅中和一神策军将领争得面红耳赤,便大步走上去对李石说:“相公辅佐皇上治理天下,却不能制服一个小小的军将,竟使得他如此无礼,何以镇服四夷呢?”命令左右捆住这个依仗仇士良作恶多端的将领,带到下马桥候审。薛元赏回到下马桥时,那将领已被脱去军衣,跪在地上听候发落。正要动刑,一宦官急急赶到跟前,说是奉仇士良的命令,请京兆尹过去有话说。薛元赏请来人转告仇士良说:“暂有公事在身,元赏很快就到。”当即杖杀了军将。

薛元赏换上素服去见仇士良,仇士良冷笑说:“痴书生怎么竟敢杖杀我禁军大将呢!”薛元赏从容回答说:“中尉是大臣,宰相也是大臣,宰相如果对中尉无礼,能怎么样?如中尉对宰相无礼,这难道能原谅吗?元赏现在来是向你请罪的。”一番话,倒使仇士良很尴尬,一下子失去了嚣张气焰。他想人既然已经死了,薛元赏又是执法如山,只好强作笑脸,显出宽宏大量的样子,留薛元赏饮酒,实则图谋将来再报复。不久,仇士良在煽动禁军攻击新宰相李德裕的事件中,找个借口杀了薛元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160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