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王朝解读——对孩子的培养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10 13:38:30 0


对孩子的培养长孙皇后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爱女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违反旧制,下令有司将嫁妆加倍。在魏征的竭力规劝下,唐太宗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后,长孙皇后特意赏赐给魏征钱四百缗、绢四百万匹,并对他说:“早就听说你忠诚正直,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看到了,故以此相赏,希望你一如既往,辅佐天子。”太子承乾入主东官后,长孙皇后多次告诫他要戒奢尚俭、修身养性。有一次,太子的乳母在长孙皇后面前抱怨东宫缺少器物用度,希望能增加一些,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生气,斥责道:“作为太子,多担心的应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缺少东西呢?”

人们永远的怀念长孙皇后虽然对自己要求很严,作为后宫之主,她对妃嫔们却是极其宽厚仁慈,从不滥生冤狱,妃嫔宫娥生病了,她亲自探视,还用自己的药膳资助。因此,宫中上下对长孙皇后都爱戴有加。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长孙皇后与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不幸身染重病,药医无效,太子承乾想通过大赦天下、度人入道等办法来修福去灾。长孙皇后坚决不同意:“死生有命,非人力可为,如果积德修善可以延长寿命,那我一辈子没做什么恶事,如果行善无效,还有什么冥福可求呢?大赦天下是国家大事,怎能为了我而坏了国家法律呢?”于是太子不敢以此进奏,转而告知大臣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奏太宗,太宗听了不禁赞叹皇后的美德。

长孙皇后留给后世并为历代所称道的是她采古代妇人事迹著成的《女则》十篇,并旁征博引,很有借鉴意义。长孙皇后病逝后,太宗拿着这本书潸然泪下:“这本书将用来怀念皇后,我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良佐呀!”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以说长孙皇后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协助太宗治理国家,她以身作则,从不因一己之私而破坏国法,可谓一代贤后。玄奘西天取经《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

立志成为名僧唐僧俗姓陈,名讳,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生于洛州缑氏镇一个官宦之家。曾祖是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是北齐的国子监博士。父亲陈慧,当过江陵县令,隋炀帝大业末年辞官回家。陈慧生有四子,玄奘最小。因为玄奘生活拖累,玄奘的二哥陈素,即后来的长捷法师,小小年纪便被送进寺院,一边识字,一边习经,后来他又到了东都净土寺,成为知名僧人。这时,玄奘家中已经变得十分贫困,二哥便把这个小弟弟带在身边,教他读书认字,传授佛学义理,并有意识地让他学习辩论技巧。玄奘11岁即能诵读《维摩诘经》、《法华经》等,早早显露了佛慧之才。13岁时出家为僧,法号玄奘,少年时代的玄奘潜心于对佛经的研究,足迹遍布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等地的著名寺院,拜访求教了许多佛学大师,被人们誉为佛门“千里马”。由于他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获得了渊博的知识,并且精通佛家经典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因此彼人们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立志做个像哥哥那样的名僧,对于佛理的钻研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然而适逢战乱迭起,饥荒不断,佛寺的粮食无以为继,常常饿着肚子学习。玄奘在钻研佛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经文晦涩难懂,词不达意;有些残缺不全,互为乖异;有些取舍不当,精芜杂存;有些前后相悖,存在矛盾。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因为在隋唐以前,译经者良莠不齐,有的胡人不擅长汉语,汉人则不擅长梵文。而且师承派别各不相同,经典传本也有差别,加上众多佛卷多为手抄,因此难免出现混乱局面。玄奘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本溯源,求得真经。因此他下定决心,西行天竺,寻师访学,把佛经之真谛带回中华大地。

偷偷出境《西游记》中有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府,如患大病,茫然不知所措。适逢玄奘在长安设法会讲经,李世民前去听讲,不禁大受感动。于是命人写了取经文牒,御赐宝马一匹,并与玄奘结为兄弟,率领文武百官把这位御弟送到长安城外,玄奘作为名正言顺的唐僧,从此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之路。

从小说的情节描写中,我们都会以为玄奘是作为唐朝的取经大使而前往西天的,事实上玄奘根本没有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玄奘二十多岁时曾经上旨,请求去天竺求法,但是被严词拒绝。因为唐初西域各国连年混战,边境不宁,从国家安全考虑,朝廷暂时禁止私人出入西域各国。玄奘只好留在京城,到天竺人居住的地方熟悉梵文梵语,为日后取经暗暗做着准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玄奘决定违禁出国。他晓行夜宿,到达了金城(今兰州市)。在这里设坛讲经,顺便筹集一些路费。当时的玄奘已经很有名气,许多西域商人都来聆听,当得知玄奘有去天竺取经的意图后,纷纷慷慨解囊,还有的帮忙讲明路线,介绍注意事项和联络方法等。不久,玄奘就来到了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他在寺院里看到了朝廷要捉拿他的公文,因此不敢白天上路,只好星夜兼程。过了玉门关,玄奘被戍边兵士发现,差点被士兵用箭射死。校尉王祥命人拦住玄奘,劝告他西天路途实在太遥远了,孤身行走十分危险,能够抵达天竺国的希望几乎没有,希望他回心转意立即东返。玄奘谢绝了王祥的好意,认为一个佛家弟子不能面对困难就畏惧退缩,表示性命不要,也要发誓前往西方。王祥见说不动玄奘,只好以逮捕治罪相威胁。谁知玄奘毫不畏惧,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决心。王祥见他连死也不害怕,不忍心再为难这位法师,便为他置备了路上用品,又派了几个心腹,向西送了一程。

烂陀寺历经千辛万苦玄奘来到敦煌,稍事停留,便大胆闯进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一次他失手打翻了水袋,将水全洒在地上。没有了水,在沙漠上是无法继续前进的。玄奘坚持前进,发誓不取回真经不罢休。终于在第五天夜里找到了水源,方才死里逃生。经过天山要塞,由于路险难行,耽误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来到高昌国。在这里,玄奘为国王讲经说法,使之深深服膺,二人还结拜为兄弟。高昌国王本来想要留玄奘住在本国,并答应让全国百姓都做其弟子,被玄奘婉言谢绝。国王看不可强留,于是敕令殿中郎携带绫帛500匹,书信24封,给随骑60,将玄奘安全护送到突厥叶护的牙所。当时大雪山以北六十多个国家都是突厥叶护的部属,高昌国王以玄奘兄长的身份,为玄奘西行打开了通路。

《西游记》作者正是把高昌国王盛待玄奘的事情嫁接到唐太宗身上,其实大唐的皇帝并不支持玄奘西行取经。

后世永远的称颂后来,玄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38个国家,终于来到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最有名的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经过17年的艰辛学习,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了长安,受到数十万人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当时在东都洛阳行宫,在官员的安排下,玄奘转赴洛阳,受到太宗的接见,随即安排在长安弘福寺里翻译带回的佛经。玄奘除去翻译了大量佛经外,还口述成了十二卷史地著作——《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玄奘法师在西行期间所经过的山川、城邑、特产、习俗等见闻趣事,不仅为以前所有著作所未载,也为朝野人士所未闻。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正月,玄奘大师感到心力不足,不得不停下手中的译笔,一个月后在玉华寺圆寂,终年63岁。他对于佛学的贡献,一直为后人所称颂。远征西域中原的封建秩序逐渐稳定,反击突厥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

一日数惊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太宗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又以李勋、柴绍、薛万彻等为诸道总管,领兵十余万远征突厥。

李靖先领数千骑兵从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向北挺进,直奔恶阳岭(今山西定襄县南),使突厥“一日数惊”。颉利可汗被迫向碛石(今阴山以北)撤退。李靖乘机夺取了定襄(今山西定襄)。同时,并州大总管李勣又从云中杀了过来,颉利可汗急忙派兵防守白道,又被李勋所败。颉利可汗又从碛石窜入铁山。此时,颉利可汗很害怕,就派执失思力赴长安谢罪,准备举国投降。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和安修仁出使突厥,与之议和。

兵不厌诈李靖看清了颉利可汗的意图,对张公谨说:“颉利暂时虽败,但他部众仍然很多,假若放纵他们逃到漠北,有朝一日还可能东山再起。现在应当乘唐使到突厥协商停战之机,突然袭击。”

张公谨说:“目前皇帝陛下已经允许同突厥讲和,并且派鸿胪卿前去商谈,我们如果骤然发兵,岂不要伤害我们自己的使臣吗?”

李靖说:“兵不厌诈,韩信破齐就是用这个计策,牺牲一个唐俭有什么了不起?”这时正好李勋也率兵来会,李靖和李勋商议好了,立即选1万精骑,带20天口粮,尾随在出使突厥的唐俭以后。颉利可汗果然由于唐使前来放松戒备。闻报唐兵来袭,质问唐使。唐俭说:“我们二人是从长安来的,双方议和之事,朝廷尚未通知前线将士。只要我们前去向李尚书说明情况,他们会立即退兵。”

颉利可汗信以为真,就让唐俭同副使安修仁出帐而去,未加戒备。李靖乘虚进攻,杀突厥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逃走。

换回十年的和平这时,李勋的部队已切断了颉利可汗北逃的道路,迫使许多帐落投降,并俘获五万余人。灵州总管李道宗,从另一路追杀,俘虏了颉利,反击突厥的战争取得全胜。从此,从阴山到大漠,都被唐政府统一,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东突厥战败以后,他们有的投奔西突厥,也有的归附薛延陀,并有十余万归附唐。唐太宗把降服的突厥安置在北方边区,设六都督府管辖。另一方面,突厥上层人员迁到长安,其中封五品官者百余人,还有少数人当了将军。

统一西域唐太宗统一大漠南北以后,接着就扫除“丝绸之路”的障碍,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

唐朝的西域,主要指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的新疆、青海广大区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置西域都护府,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它的管辖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帕米尔地区。东汉继续设都护或校尉进行管理。中原和西域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隋朝平定吐谷浑以后,又重建尹吾城,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隋末农民起义以后,中原连年内战,西突厥乘机占领西域,在各地设立吐屯社,强迫征收赋税,破坏了“丝绸之路”的交通。

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彻底完成统一西域的事业,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十二月,唐太宗派富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和安西都护郭孝恪讨伐龟兹(今新疆库车)。第二年四月,由于西突厥内部分化,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部众投降唐朝,自愿担任向导,参加统一西域的战争。太宗任命他担任富丘道行军总管。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九月,阿史那社尔败西突厥处月、处密两部并迫其投降后,引兵从焉耆以西奔龟兹之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对龟兹发动攻势。焉耆王薛婆阿那支原来和龟兹联盟,闻唐军入境,弃城投降龟兹。唐军分路围剿,薛婆阿那支无路可走,被唐军俘获后斩首示众。龟兹大恐,各地酋长先后奔逃。唐大军到达碛口的时候距龟兹城只有300里。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派伊州刺史韩威先行,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继进,各带兵数千,进抵多褐。龟兹王诃利布失毕和大将羯猎颠有众5万,前来迎战。唐将韩威手下只有千骑。韩威佯装败退。布失毕麾众急进,追赶唐军三四十里。这时,唐将曹继叔忽然从山后杀出,和韩威合兵,大败布失毕。

古代人物这年十二月,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再督众攻城。诃利布失毕带着那利和大将羯猎颠突出西门,走保都城拨换城。阿史那社尔留部将郭孝恪镇守龟兹,自率大军围攻拨换城。那利出城袭击唐军不利,弃城西逃。唐军乘胜攻进城里,俘掳了诃利布失毕和羯猎颠。唐军入城以后,召开庆功大会。忽得郭孝恪急报:那利引西突厥兵万人回攻龟兹,情况危急。韩威、曹继叔率兵赶往营救不及,城已陷落,郭孝恪阵亡,只有仓部郎中崔义起还在巷战。援军攻进城里,那利逃进深山。

过了十余日,那利又引北山龟兹一万余人,围攻都城。唐军反击,斩首八千余人,那利只身逃走,后被龟兹人捕获,送给唐军。

阿史那社尔率领的唐军,前后破龟兹5个大城。唐政府把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管辖焉耆、龟兹、碎叶、疏勒四镇,从此西域大部分统一于唐。唐高宗初年,打败了西突厥,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最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事业。

让西域像中原一样唐朝统一了西域以后,用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统治。在安西北庭都护府下,设立若干都督府和州县,有效的行使统治权力,推行中央政府的政令。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又在西州设立都督府。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文书中,发现功曹、仓曹、兵曹、法曹的官衔,说明唐朝在西域设立的西州,与内地州县的机构完全相同。

西域和内地一样,也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30年代在吐鲁番发现数百件土地文书,其中包括给田、欠田、退田文书,证明在西域地区,确实推行了均田制度。

西域也实施府兵制度,据《唐会要》记载,在安西都护府管区内,设置军府126个。阿斯塔那墓葬里又发现了开元年间“西州营名簿”,簿中列举队长、伙长,而队伙的编制和内地府兵编制完全相同。在西州地区,共发现4个折冲府,这就是高昌县的前庭府;交河县的岸头府;天山县的天山府;蒲昌县的蒲昌府。在西域设置折冲府,保证了唐政府在西域地区可以征集部分军队。

关于商业和交通,唐政府在全国各地交通要道,设有关、津、镇,行人往来都需携带“过所”(通行证)。在吐鲁番文书里,发现不少“过所”,反映唐朝交通法令在西域的实施。同时,唐政府管理商业的制度,也在西域推行。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撰作的《千金方》是集前代和当时医药学之大成的医学巨著。

孙思邈从小的志向孙思邈(约公元581年—公元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自幼体弱多病,为请医治病,几乎耗尽家产。这使他深感疾病对人的危害之重,萌发了立志从医的愿望。他天资聪敏,7岁时就能日诵千言,20岁已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唐代科举盛行,名门士族的子弟和寒门庶族的儒生都看重科举成名,并不以医学为意。孙思邈却不然,他热爱医学,不以医学为贱业,并且博阅群书,勤学苦练,从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医药事业,决心为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而斗争。为了献身于医药事业,他拒绝了隋文帝给他的国子博士的官职;唐王朝建立后,他又谢绝了唐太宗授给他的爵位,唐高宗拜他为谏议大夫,他也不受。他不存个人名利之想,而以人民疾苦为重,他为行医采药,足迹遍四方,他为人民治病,人民也用无比丰富的医药知识把他培养成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对当时儒士书生专意科举成名而贱视行医救人的风尚十分不满,以为“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他从国计民生的角度批评当时重科举求功名而轻医术的风气,说明他把医学当作有关国计民生的大计来认识。他的眼光远高于当时的市俗之辈,他不随波逐流,而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做下去,因而使他的事业获得了成功。

令人赞叹的医德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发扬了我国古代医生行医的优良传统,特别讲究医德,他认为:一个好的医生为人治病,必须精神集中,不能草率从事;对病人应有同情和爱护之心,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对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论贵贱、贫富、长幼、美丑、亲疏、民族、聪愚,都应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同等对待。为人治病,不能先顾虑自己的得失,瞻前顾后;而应一心一意为病人,宁肯自己爬山越岭,饥渴疲劳,也要去救治请医待诊的病人。医生应当不避昼夜寒暑,不怕艰难险阻,一心为病人,而个人则“无欲无求”,这才是一个好医生。他特别鄙视那些在病人身上捞取好处的医生,鄙视那些偶有成绩就骄傲自矜,以为“天下无双”的浅薄的医生。他认为医生应当公而无私,应当谨慎谦虚。这种高尚的医德,孙思邈是一生言传身教,躬身力行的。

普及医药知识孙思邈医术高明,这是因为他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他曾认真钻研古代的医书《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他注意向人民学习,注意在实践中学习,他的足迹印在许多名山之上,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民间,他从民间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和经验。他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名医,必须刻苦努力学习,他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那种把医学看得很简单,以为轻而易举就可以学到手的人是浅见之人,他们决不会真正掌握医学,而只能自己误自己。孙思邈终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发现别人有好的医方,他便不远千里,前去求教。这种刻苦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使他的医药学知识有了很快的提高。

孙思邈不仅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挖掘和吸收医药学知识,而且还重视把基本的医药学知识向群众普及,他主张人人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医药学知识,为了普及工作的开展,他认为应当编一部简易实用的医药书。当时的医药书籍往往都浩繁难查,一般人家难于置办,不利因病设方。于是他遍检历代医学典籍,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参照民间验方,作《备急千金要方》。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他已是年近70的老人时,《备急千金要方》才编撰成功。这是一部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针灸、食治、预防、卫生等各方面医学知识的医药卫生书。全书计30卷,编为232门,共收载方论5300首。

对火药发明的贡献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多有建树的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也是一个炼丹家。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录了火药的配方。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所记火药配方是现存最早火药配方的记录。这说明火药的发明也有孙思邈的功劳。

孙思邈以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学论见和不朽的医药学论著为后世医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造福于人民的巨大功绩赢得了广大人民由衷的感谢。孙思邈离世后,他的家乡陕西省耀县孙家塬的人们为他修了祠堂,在他曾经隐居过的五台山(后改为药王山)建了“药王庙”。宋代曾刻《千金宝要碑》,刻上《千金方》中部分药方。他的生平事绩也刻有石碑。而他的著作《千金要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和朝鲜的一些医药学家也受到孙思邈的影响。孙思邈是我国唐代医药学家的卓越代表,是我国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集大成者,他的光辉成就为中华民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赢得了荣誉。李世民嗜马成癖李世民在马上得天下,他一生喜马、爱马、嗜马成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

出生入死的伙伴李世民生长在边地,自幼练就了一身骑射功夫。从晋阳起兵到登基称帝,他的生涯几乎是和弓马伴在一起的。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强弓和骏马从未离身。

在李世民率军与薛举的儿子薛仁杲作战时,他骑乘宝马“白蹄鸟”,一天一夜连续奔驰了两百里,乘胜追击,直捣折庶城,迫使薛仁杲率残部投降;在与刘武周的主力宋金刚部作战时,李世民骑着骏马“特勒骠”,猛插敌后,宋军阵营顿时大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而去;在与王世充对阵时,李世民骑着“飒露紫”,仅率十余精骑,突袭敌阵,杀开一条血路直冲敌后;与窦建德在武牢关作战时,李世民乘“青骓”冲入敌营,只经过四五回合的交战就大败敌军。“什伐赤”、“拳毛驹”也都为他冲锋陷阵立了大功。唐太宗李世民临死之前,遗命雕刻“白蹄鸟”、“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驹”六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号称“昭陵六骏”。这六匹石马生动逼真雄健有力,造型粗犷,质感强烈。六骏形象各具风采,或原地待命,或轻步徐行,或驰骋战场,或腾空飞跃。这一杰作正是李世民驰骋沙场与嗜马成癖的真实写照。

对马情有独钟战事结束后全国统一,李世民骑射的豪兴仍不减当年。《出猎》一诗就充分反映了他那娴熟的骑射技术:“碉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唐太宗对骏马感情深厚,还写了一些咏马诗,他的《咏饮马》一诗写道:“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可见对马的观察和喜爱之深。

公元647年,突厥人派使者向唐朝献良马百匹,其中十匹尤为健硕,唐太宗称它们为“十骥”,分别给他们起了十分贴切的名字,如“腾自云”、“凝露自”、“发电赤”等,并予以精彩评论。

据说在贞观后期,李世民心爱的一匹叫做黄骢骠的战马病死,他痛惜不已,特诏令乐工作《黄骢叠曲》进行演奏,以表哀思。还有一次,唐太宗特别喜爱的一匹骏马突然死亡,他不禁为之震怒,竟要将养马人处死。幸亏长孙皇后用春秋时期晏婴劝齐景公不要因为马死了就杀养马人的历史典故提醒他,才使唐太宗饶恕了这个养马人。

当时,大臣虞世南和魏征等对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围猎都加以劝谏,一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二是怕他兴师扰民,但唐太宗仍围猎不断。只是在游猎时,尽量克制自己不妨农事,不踏稼禾。他认为,围猎是为了布阵练兵,强军防敌,因此,在鱼龙川、黄泉谷、骊山、少陵原、广成泽等地都留下他跨骏飞驰、轻捷矫健的身影。

文成公主用马来挑选女婿更为有趣的是,唐太宗竟在文成公主嫁人的大事上,出了一个关于马的难题让婚使猜。据说难题是这样的:要婚使把杂处的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的母子关系准确的识别出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才智过人,巧妙地把母马和小马驹分别圈起来,暂时断绝了马驹的草料和饮水。过了一天,他把母马和马驹同时放出,饥渴的马驹迅速地奔向自己的母亲,寻求母乳,依偎不离——难题迎刃而解,令太宗非常高兴,不但允诺禄东赞迎娶文成公主入藏,还将琅琊公主的外孙女嫁给了他。

唐太宗嗜马成癖可见一斑,其实中国古代帝王在马上打天下的数不胜数,他们对于自己的爱骑,怎能没有深厚的感情呢?唐朝时著名的唐三彩马匹,享誉海内外,是否因为当时从皇帝到百姓都对马情有独钟呢?不管怎样,唐太宗对马的偏好是无人能及的。唐太宗杀弟抢妻一见钟情的恋人,却又有血海深仇,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

花心的弟弟正当李世民统军在外、南北征战的时候,他的兄弟李建成和元吉却盘踞在京城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过着逍遥奢华的日子。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元吉迎娶了大美人杨媚为妻。杨媚原本是长安市内一个红得发紫的歌舞妓,容貌妩媚,性情妖娆,又通晓诗文,能歌善舞,曾令长安无数公子哥儿追逐倾倒,最终嫁给了李元吉,成了齐王妃。

与李世民伟岸的外貌、宽厚稳重的性格恰好相反,齐王李元吉是个相貌粗陋、性格阴险狡诈的人。成婚前,他利用自己的家世地位,再加上花言巧语,千方百计地把杨媚骗到手,婚后不久他开始对妻子的美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于是又在外面猎艳调情,把如花似玉的娇妻冷落在空房。生性多情的杨媚心里感到十分委屈,不禁悲叹自己的命运,惋惜虚度的芳华。

爱上了自己的弟媳每当李世民趁战争的短暂空隙返回京城晋见父王时,他的兄弟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常常巧立名目,邀请世民一同吃喝玩乐,作为慰劳。世民不好老是推辞,也就欣然应邀前往。一个暖阳融融的春日,三兄弟各自携带家小一同到京城近郊的山坡上嬉游赏春。春风拂面,空气清新,大家驰马原野,追逐嬉戏。李世民的心情也特别爽朗,他策马扬鞭,向远方的山脚下飞驰而去。开始还有几骑人马追随着他,渐渐地都落后散开了,待到了山地的树林里,他回头一看,远远地只有一骑跟了上来,他感到十分快活。等那匹马跑近一看,居然是他的弟媳——齐王妃杨媚,他甚觉惊讶。

马上的人儿因为追得太紧,显然体力早已透支,只见她娇喘吁吁,脸色绯红,发髻和衣衫都有几分散乱。李世民赶紧扶她下马,齐王妃脚下一软,趁势倒在了李世民怀中。李世民一时不知所措,实际上,他对这位娇柔妩媚的弟媳早就有几分留心,尤其是每次欢宴中,独有她浅笑中微露出一丝忧郁,李世民见了不免产生些怜香惜玉的念头,他也知道一些他们夫妻不睦的情况。

齐王妃斜倚在李世民怀中,一个是千般怜爱,一个是万种柔情,齐王妃与李世民的情缘就在这片春天的绿树林中萌生了。从此以后,只要李世民回朝,总是想办法接近齐王妃。正好李元吉整日纵情声色,夜不归宿,给李世民与齐王妃的私情提供了不少机会,这种婚外之情,充满新奇与刺激,令李世民与齐王妃都沉醉不已。

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夫妻由于太子李建成贪酒好色,无所作为,唐高祖时常加以训斥。相反,李世民在外征战,建功立业,地位逐渐提高。李建成开始惶惶不安起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联络三弟李元吉,阴谋策划除掉李世民。在手下谋臣的极力怂恿下,李世民迫不得已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李建成与李元吉。年方23岁的齐王妃,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和一子一女惨死亲人刀下,鲜血淋漓的惨状深深印进了她的脑海。按照旧制,已成寡妇的齐王妃将被收入宫中,因太子李世民与她有一段不解之情,被赐给李世民,成了秦王李世民的侧妃。

难以讲明的爱恨情仇杨媚虽然接受了作李世民侧妃的事实,她心中的热情却再也难以唤回。李世民对她越是百般殷勤,她就越觉得虚伪和贪婪,整日衣妆不理,一副懒散无神的表情,这样却又更引起李世民的心痛和怜爱。为了博取杨媚的欢心,贵为大唐天子的李世民,不惜打破自己勤俭治国的原则,悉心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赏赐给她,杨媚居然连正眼也不瞅一下。

古代人物有一天,杨媚对太宗李世民提出个要求,希望能够恢复她前夫李元吉的爵位和太子李建成的封号。对太宗而言,这样做无疑相当于否定自己过去的行为,等于打自己一巴掌。但是太宗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立即付诸行动,这一半是为了取悦杨媚,一半也是为了追念兄弟骨肉之情。从此,杨媚一改旧态,逐渐恢复到以前的模样,对唐太宗施以柔情和娇媚,有时甚至于自我麻醉一般地放浪形骸,整日陪着唐太宗歌舞宴饮,轻歌曼舞,媚态勾人,或吟诵着南朝的艳曲,撩拨得唐太宗心摇神迷。

贞观十年,杨媚为唐太宗生下一子,取名李明,唐太宗立杨媚为贵妃,并为他们母子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自己一有时间就去那里,与杨媚母子一同取乐。贤淑温婉的长孙皇后见太宗似乎淡忘了兴业大志,便出面劝阻太宗稍事收敛,却引起了太宗不满,甚至准备废后和废太子。幸好有谏议大夫魏征极力反对,此事才就此作罢。这时,有人向唐太宗进言,说杨媚之所以极力取悦陛下,是因为她思念丈夫,将伺机杀害陛下,好为死去的丈夫和子女报仇。唐太宗对此丝毫没有顾虑,他认为杨媚原本就不忠于齐王,早在她做齐王妃时,就已经移情别恋,死心塌地地爱上自己,岂有杀害情郎为怨夫报仇的道理?

其实,杨媚最早的确是如痴如狂地爱着充满英雄色彩的李世民。但是,玄武门之变以后,由于丈夫和孩子的惨死,她对李世民是又爱又恨,内心充满了悔恨和耻辱。因此,她在为丈夫讨得一点名分作为补偿后,就索性放纵自己,麻痹自己。如此,她根本无心谋害唐太宗了。后来,经长孙皇后的同意,将李明过继到齐王李元吉名下。

贞观二十三年夏月,唐太宗患痢疾久治不愈,崩逝于长安。失去了唐太宗,杨媚也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又因她在宫中名声不佳,于是被放逐宫外,出家为尼,就这样结束了她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充满爱恨情仇的人生旅程。册立太子在选择太子方面,李世民绞尽脑汁,也算是人生中的遗憾。

胡作非为的太子唐太宗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即位,到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去世,共在位23年。在位期间,他奉行大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唐王朝迅速地达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他开创了被誉为“贞观之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太平盛世,唐太宗也因此成为中国封建帝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他的14个儿子里,却选不出一个像他一样有雄才大略、智勇过人的太子来,而且在废立太子的风波中,还漾出了一股血腥味,最后继承他皇位的九子李治,他也并不称心,这不能不说是这位英明盖世的伟人的遗憾。

试看有望继承李世民皇位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有着令人感叹的不同经历。李世民的14个儿子中,只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有资格成为太子的人选。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在登基的当年就把长子李承乾立为太子。为了加强对李承乾的教育,他接连不断地选派了许多有学问的人做太子的老师,如中书侍郎杜正伦、光禄大夫张玄素、散骑常侍于志宁等,都是一些德高才茂的人。可是,这个太子颇不争气,顽劣成性,嬉戏无度,不仅不听从教诲,反而处处设计陷害老师,根本不配做李世民的继承人。

儿时的李承乾就胆大妄为,常常带领一帮人去偷百姓的牲畜,杀死后大家煮肉吃。还扮成突厥人模样,成群结队地劫掠牛羊,然后杀了煮食。肆意胡闹,乐此不疲。年龄稍长,李承乾又搞上了“同性恋”,此时东宫太子府中有个十多岁的乐童,长得十分漂亮,能歌善舞,李承乾对他十分宠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称心”,并日夜厮混在一起。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杀了“称心”,并将与“称心”有牵连的人也都处死。李承乾不但不知悔改,却在东宫庭院中盖起一间房子,里面摆上“称心”的画像,又陈列了许多泥人泥马,命宫人每天早晚祭奠,他自己也常来徘徊哭泣。李承乾还把“称心”埋在宫中,立坟头,树石碑,并且从此长时间不上朝参拜太宗。

更为严重的是,他还亲自领着一队兵马,与七叔汉王元昌在宫中玩布阵的“游戏”,谁不真杀就被他绑在树上吊死。直到见了伤亡,血溅战炮,他才算玩得尽兴。他甚至狂妄地说:“如果我做了皇帝,就在皇宫中设‘万人营’,那时坐观交战才叫痛快,谁敢劝谏就杀了谁!”后来,他真的派人暗杀劝谏他的大臣。眼见这样不成材的儿子,李世民便打算废了他。于是,李承乾渐渐失去了宠爱。

正在此时,李承乾的四弟李泰想取而代之,李承乾顿起杀心。他先派人冒充李泰府中的人到父皇面前诬告李泰有种种不法行为,被太宗识破;后来派人去暗杀李泰也没成功。于是,李承乾密谋杀入皇宫以政变夺取皇位。不料阴谋败露,太宗把李承乾废为庶人,这也算“恶有恶报”吧。

暗中作祟的李泰李泰年幼时非常聪明,特别喜欢诗文。长大后,对经籍、地理之学尤有兴趣,李世民对他格外宠爱。只因哥哥是长子,才成为太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见太子胡作非为,渐渐失宠,他就忍不住想尽快挤掉太子而代之。于是他勾结朝臣组成死党,形成一股颠覆太子的势力。待到李承乾被废,太子之位似乎非他莫属了。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却为此形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立李泰,另一派主张立李治,而拥立李治的都是元老大臣。这下使太宗为难了:真若是李泰做皇帝了,那么李治和几位重臣早晚得受害,朝廷很可能会出现一场悲剧。后来,太宗又发现李泰暗中胁迫软弱的李治退出太子之位的争夺战,再联想到李泰排挤李承乾的举动,于是暗中决定不立李泰。待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为防止李泰闹事,派人把他囚禁起来。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没得到好下场。李治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15岁的李冶被立为太子。若不是他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鹬蚌相争,太子的头衔怎么也落不到他的头上。太宗虽然确立了李治的太子地位,但他内心深处对这个性情温和、天赋不高的九子并不甚满意。只因此时太宗已别无选择,只好为李治日后能胜任皇帝这一角色花费大量心血。太宗先是清洗了李承乾与李泰的同党,为李治消除了隐患,又让重臣们兼东宫官职,即让他们教育太子,让他们有亲近未来皇帝的机会。太宗还下令全国兵马都要服从太子调遣,树立李治的威信。他又让李治陪同自己朝见群臣,观摩政务,培养太子的治国能力。尤其是太宗亲著《帝范》12篇,专门论述治国之道,让李治研读。可谓用心良苦。

虽然太宗费尽心思想努力培养李治,但他始终认为李治天性宽厚,办事循规蹈矩,只能算一个好儿子,而不可能做一个精明的帝王,对此太宗始终放心不下。直到病重,太宗还为李治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把才智过人的丞相李世勣故意贬到外地,让李治当上皇帝后再召回重用,使李世勣对李治感恩戴德,为新皇效力。第二件事是临终之前,把朝中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叫到病榻前,赋以重托,希望他们努力辅佐李治。李治就这样被扶上马,即位时才22岁。李治在辅政期间,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也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治国才能。由于他基本继承了唐太宗的治国路线,本人也比较谨慎,政局基本稳定。太宗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暝目了。才人——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登上了历史舞台。

当初的预言贞观四年,曾做过隋朝资官令和唐初火井令,而后又隐居民间的星相家,四川成都人袁天罡来到利州武都督家。他本是星相家,极善看相。他先看都督夫人杨氏说:“夫人骨法,必武则天生贵子”。都督便把两个儿子元庆、元爽叫出来。袁天罡一看就说:“你的这两个儿子都是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都督又把女儿,即后来成为韩国夫人的武则天的姐姐叫出来。袁天罡说:“此女当大贵,只是不利其夫。”接着,乳母又抱着一个孩子走出来,袁天罡一看,深为诧异:“如果这是个女孩,命运实在难以窥测,以后恐怕要成为天下之王。”这个孩子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父亲先是经营木材运销致富,后来做了隋朝的鹰扬府队正。唐高祖李渊在汾、晋一带行军的时候,经常到武家落脚,后来唐朝统一天下,到李世民继位后,其父累官已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是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一方面笃信佛教,一方面又内行不检。武则天的醉心权势、胸罗机谋、信奉佛教,乃至于淫乱自恣等特性,似乎都来自父母的遗传。迷倒唐太宗的女人唐太宗辉煌的“贞观之治”笼罩着武则天幸福的童年,她属于那种早熟的女孩,年方14岁便已呈现出女性“花解语、玉生香”的艳丽风情。就在这一年,她成了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的贤妻长孙皇后在武则天14岁的这年谢世。唐太宗十分怀念她,曾在宫中筑一土台,天天站到上面眺望她的坟墓,连朝政都有些不理。以敢讲实话而著名的大臣魏征来到宫中,唐太宗请他也到台上去看一看亡妻的坟墓,魏征告诉唐太宗,他只看见了唐高祖李渊的坟墓。魏征的话使唐太宗不再去望亡妻的坟墓了,但并没有排解心中的愁苦,看到过去的六宫粉黛,兴趣索然,于是就有拍马屁的大臣建议唐太宗在天下再一次选美。历朝皇帝的选美都把天下闹得鸡飞狗跳,这一次也不例外,因郑仁基的女儿闹得风大雨大,迫使唐太宗停止了这次选美活动,但武则天却由此而选入后宫。

唐太宗一见到武则天就被她迷住了,唐太宗私下里叫她“媚娘”,封她为“才人”。

按照唐初后宫的制度,有所谓“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编制,也就是说,除了皇后之外,还另有12l位妾侍。“四夫人”是:贵妃、德妃、淑妃、贤妃;“九嫔”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是: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妻”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另外还有上千的没有名号的宫女。编制严谨,只能依次升补,不能巧立名目,随意更改。武则天被封为“才人”,算起来在皇帝的12l位御妻中排名第三十几位,以她14岁的年纪,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了。

引起唐太宗的疑心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深秋时节被召入宫的,原本想有很好的升迁机会。她侍候唐太宗十年,尽管唐太宗对她也宠爱有加,可是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却始终未曾再予晋级加封。是什么原因呢?至少有两件事情,使唐太宗把武则天的身份固定在“才人”的地位,以阻绝她在后宫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第一件事是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名叫“狮子头”,能够日行千里,但却烈性难驯,多少年轻力壮的骑士都弄得灰头土脸甚至伤筋折骨,就连过了半生军旅生涯、爱马若狂且骑术精湛的唐太宗也被掀翻下来,无可奈何地望着这匹宝马不住摇头叹息。不料武则天却奏称:“只要给我三样东西,就能降服这马。也就是一支皮鞭、一柄铁锤、一把锋利的刀子。先用皮鞭打得它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还不听话,就用铁锤敲它的脑袋,使它痛彻心肺;如果仍不能制服它的暴烈性情,就干脆用刀子割断它的喉咙算了。”唐太宗也算是乱世中杀出来的英雄,阅人无数,但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敢作敢为的女人,如此心肠坚硬,甚至可以说狠毒的女人,唐太宗不得不对这个当时年纪还小的女子起了戒心。

第二件事是民间秘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秘记在暗中流传,被京城太史局秘记,不久便报告给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君临天下,文才武略,不可一世。可是,当他听到这个秘记的奏报,不禁大为惊骇,惶惶不安。李世民对于命运是相当信服的,在他4岁时,曾有一位相士到岐州李家替他看相,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为此,李渊替他取名为李世民。如今,竟说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对此。唐太宗垂询太史令李淳风。得到的答复是:“这个人已经在宫中,三十年后,当有天下,杀李唐子孙殆尽,其征光已成。”唐太宗大惊失色,准备尽杀可疑的人。李淳风说道:“天之所命,人不能违,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后三十年,其人已老,或者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天如果把她杀掉,上天或者更生出一个年轻力壮的来,肆其怒毒,恐怕那时陛下的子孙更加无遗类了啊!”英武绝伦的唐太宗曾怀疑到武则天的身上,自然也就要尽可能地限制她的地位和权势。

唐太宗自恃甚高,英明神武,不可一世,他喜欢的女子自然不会是豪爽和勇武一类,他喜欢风雅、文弱的女子,喜欢温惋似水、柔婉娇媚一类。因此,才女徐惠擅宠,武则天充其量也就是赐名武媚而已。长孙无忌的结局长孙无忌为大唐王朝呕心沥血三十余年,最终死于宫廷斗争之中。

布衣之交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依靠身边的一班文臣武将,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表彰这些大唐功臣,让他们得以流芳百世,并为后世官员树立榜样,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特令在凌烟阁画上了他们的肖像,共有24人。其中位列榜首的便是大唐名相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府洛阳人。他的先人是北魏皇室。父亲长孙晟,曾任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无忌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兄,但两人却是“布衣之交”。隋炀帝时期,李世民就娶了长孙无忌的妹妹为妻。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封长子李建成做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但三子当中,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太原起兵是他的主意,以后又屡建奇功。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在几年的南征北战过程中,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李建成自知无论是战功、威信还是实力,都不如李世民,就联合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天,突厥兵南犯。李建成借机请求高祖让李元吉带兵出征,李元吉接着又请求高祖把秦王府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全部精兵划归他指挥。他们想调走秦王府精兵强将之后,再把李世民给除掉。情况危急,李世民赶忙找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长孙无忌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终于,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正式登基当了皇帝。长孙无忌在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世民以他功拔头筹,进封为齐国公,任吏部尚书。贞观元年,又迁升右仆射,居相位。

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长孙无忌深知江山来之不易,身居相位,自然要尽心尽力辅佐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些大臣看到突厥已经衰落,就建议唐太宗趁机兴兵攻取。唐太宗征询朝臣意见时,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说:“突厥已经衰落,不会骚扰边塞。如果我们深入他们境内,既违背了和盟,又不一定就能取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古人做弩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原太子承乾谋反被废。在重立太子的问题上,唐太宗犹豫不决。长孙无忌主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他说:“晋王仁孝,将来为政能爱民,安定社会,是个守成之主。”太宗于是决定立晋王为太子。

贞观时期,长孙无忌前后执政二十余年,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孙无忌有大功于唐室,又有治国治民的才能,官居相位,本来也是自然的事。可长孙无忌却担心别人会说他是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心里常常为此感到不安,并几次力辞相职。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正月,刚居相位才半年的长孙无忌,就主动要求辞去相职。唐太宗在他固辞之下,被迫同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要封他做司徒、知门下尚书省事,他又力辞不受。他上奏唐太宗说:“我以外戚的身份,位致三公,恐怕人家会说皇上照顾皇后的家人。”这一次,唐太宗没有允许他辞职,并对别的大臣说:“我任官以才为标准。我是看中了长孙无忌的才干,才委他以相职的。”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要授他太子太师之职,又被他谢绝了。

长孙无忌屡辞相职,固然是因为他能谦虚自律,同时也与他妹妹长孙皇后的影响分不开。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后,为防止外戚干政,她曾多次劝哥哥不要就任宰相。她还常常提醒唐太宗注意吸取历代外戚专权作乱的教训,请求他不要委政于自己娘家的人。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嘱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辅佐太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身为辅政,尽力辅佐这个新皇帝。长孙无忌在政事之余,还主持修撰了《唐律疏议》三十卷,系统疏证诠解《唐律》的各项条文。这部法典不但对完善唐朝法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古代法典。

得罪了另一个皇帝然而,在一场皇后的废立斗争中,长孙无忌这位初唐忠臣,终于因忤主而遭陷害致死。原来高宗因宠爱武则天,想要废掉王皇后。据说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竟暗中掐死自己亲生的女儿,然后嫁祸给王皇后。她很有手段,在宫里时间不长,就拉拢收买了不少人,作为自己的耳目和羽翼。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高宗执意要立武昭仪为后,长孙无忌、褚遂良认为武则天出身寒族、身份不明,极力反对。武则天被立为皇后,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长孙无忌也不再受到重用。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已经当上皇后的武则天,为报复阻挠立她为后的长孙无忌,就叫党羽中书令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高宗竟信以为真,遂将长孙无忌贬流黔州。不久,长孙无忌被逼死于流放地。长孙家人几乎尽被处死。武则天杀死亲女儿试看古往今来,封建帝王、政治权臣为谋尊位,哪个人对自已的骨肉手软过?

逐步除掉自己的对手唐高宗永徽六年,29岁的武则天奉诏离开感业寺,二次进宫,被高宗封为昭仪。武则天进宫后,发现后宫里王皇后与萧淑妃在明争暗斗。王皇后妒忌萧淑妃生下皇子,怕“母以子贵”,失去自己的皇后地位,于是支持高宗召武则天回宫,目的是想利用武则天去夺萧淑妃的宠,自己坐收渔利。武则天是何等精明之人,很快猜中了王皇后的意图,所以将计就计,极力巴结王皇后,流露出千般万般感激之情,王皇后被她的虚情假意迷惑,竟视她为知己,不断在高宗面前夸赞武则天,贬损萧淑妃。高宗庸懦无能,不能处理朝政,常由宰相帮他出主意。武则天使出浑身解数,把李治紧紧的抓住,更以卑词屈利,稳住王皇后作她的踏脚石。一来二去,没有多少时日,王皇后的目的达到了,萧淑妃失宠了。但是,武则天并不以此为满足。她千方百计笼络后宫的人,收买太监作耳目,暗察失宠后的萧淑妃的不满言行。终于事遂人愿,萧淑妃被高宗打入了冷宫,贬为庶人。

武则天下一个对手就是王皇后了。这王皇后本是高宗的结发妻子,为人持重,举止娴雅,又有外廷的重臣们拥戴,扳倒她谈何容易?况且要废立皇后可不是小事,得跟大臣们商量。此前高宗想封武则天为宸妃时,大臣们据理反对,高宗就没敢轻举妄动。他不想为这么一件小事儿引起朝臣的不满。武则天十分清楚,这次要废掉皇后一定要争取朝臣们的赞同。为此,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如何向皇后之位逼近。

古代明画首先,她想从太尉长孙无忌那里打开缺口。长孙无忌不仅身任宰相兼顾命大臣,还是高宗的亲娘舅,他这一关通过,其余的大臣便不在话下。一天,武则天陪高宗带厚礼亲自到太尉府,当场给长孙无忌的三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封官,还命人送来十车珍宝、金银、绸缎,然后婉转地提出废后一事,但是长孙无忌迟迟不表态,高宗和武则天只好悻悻而回。

接着,武则天又暗中指使宫人把一个写有高宗名字和生辰八字的小木偶,埋在王皇后卧榻下面的砖地里,然后派人到高宗那里密报,说王皇后怨恨皇上,跟她母亲魏国夫人用“厌胜”之术诅咒皇上早死。高宗见密告之人是王皇后的近侍,岂不生疑?待挖出木偶之后,见木偶的七窍和心口全都插着铁针,高宗气疯了,不问青红皂白,当即下令不许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再进宫来。高宗全然没有想到这是栽赃,终于下决心要废后。

然后,在宣布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朝堂上,武则天坐在高宗身后的珠帘内,随时替高宗出谋划策。当坚决反对武则天为后的褚遂良说了一大通理由后,武则天竟在帘内大喝:“怎么还不快扑杀此僚!”幸亏长孙无忌及时求情,高宗才未治褚遂良的罪,朝会不欢而散。就废王立武之事,朝臣们分成了三派:反对派、赞成派和中立派。其实,“中立派”明是中立,实质上等于赞同。反对派虽然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但还是少数。

武则天看得非常清楚,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最好是攻击代替防御,要争得后宫的独霸地位,非把王皇后彻底打倒不可,于是武则天深思熟虑之后,使出一记“狠招”——上演了一出残杀爱女的“苦肉计”。

最毒莫过妇人心武则天进宫后的第二年,生下儿子李弘。又过了一年,即永徽五年,武则天再次临盆,生下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白白胖胖十分可爱。刚过百天,便会咧着小嘴,笑嘻嘻地伸着小手要人抱。高宗把她看成掌上明珠,每天下朝都要到太极宫里瞧她几眼。

有一天,王皇后因事到太极宫找高宗不遇,偶然间见到了这个小女婴一人在屋,不由得抱起来逗弄了一阵。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回来,听说此事,便心生一计,狠下心来,把自己天真可爱的小女儿活活掐死了。不多一会儿,高宗进来,发现爱女已死,气急败坏地大叫:“谁杀死了我的女儿?谁杀死了我的女儿?”他当然不会怀疑武则天会下此毒手,再一查问,知王皇后方来过,于是“谋害小公主以泄私愤”的罪名便落到王皇后头上。

形势急转直下,浑厚懦弱的高宗终于不顾一班老臣的反对,把坚决反对立武氏为后的褚遂良贬到外省作都督,紧接着王皇后被废。永徽六年,册封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想当皇后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唐高宗还洋洋洒洒地下了一道诏书,其中特别援引汉宣帝见太子不乐,令选自己后宫美女王昭君以娱太子的故事,用汉元帝与王昭君的关系来比拟唐高宗与武则天,减轻“父子同科”带来的讥讽,真是煞费苦心。从小出家的皇帝唐中宗在他出世刚满一个月时,就举行了出家落发剃度的仪式。

满月即皈依佛门高宗在位时,与玄奘法师的私谊很厚,则天皇后又是曾经出过家的,当然对玄奘法师的才德很是钦佩。有一天,高宗皇帝在玄奘法师面前以开玩笑的口吻,指着则天皇后说:“皇后怀孕若生男子,听其出家,拜你为师。”就像两家通好,指腹为婚似的。

永徽六年十一月间,则天皇后难产,高宗即命富人在佛前上香,祈求平安。果然,上香不久,则天皇后就分娩了。唐中宗诞生时,神光满宫,自庭烛天,因此号名佛光王。高宗生了皇子,君无戏言,玄奘法师真的来向他要佛光王出家,并请求高宗实现诺言,让佛光王出家,绍隆三宝。可是真正向高宗要人出家时,高宗又舍不得了。这年十二月五日,高宗下令为佛光王度僧七人,代表佛光王出家,不过婴儿满月的那一天,仍请玄奘法师为佛光王举行剃发皈依出家礼。

佛教中有寄名出家沙弥,多是因为父母恐怕幼儿多灾难,长不大,就把小儿送到佛寺内,拜一师父寄名出家。到了此子长大成人,要娶亲结婚前,一定要去寺内向师父赎身,举行一次还俗的仪式。此时,寄名出家的假和尚要跪在佛前,由他的师父责骂一顿,说他如何不守佛家的清规,犯了不容宽恕的戒法,再假意打他两下,逐出佛门,这样寄名弟子才能够结婚。

还有一种是用金钱买人替自己出家的有钱人。由于生病而许下愿望——待病愈后出家,可是病好后又舍不得出家,就拿钱买一个人,替他出家。这个人在寺内一切生活费用,都由还愿人负责。因此有些有钱有势的替身出家后,也就仗势欺人,连寺内住持对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是某某大人的替身。寄名出家、替身出家的先例,大约就是从佛光王开始吧。

从小向往佛门唐中宗即位后,因为他从小就皈依三宝,寄名出家,因此对佛教的信仰始终不退。就是退位在房州时,仍然不断持诵药师如来名号,并请义净法师,翻译药师经两卷,其他如实又难陀、菩提流志、义净法师等译经场所,中宗都曾参加协助。对于有道高僧,也都曾迎请到宫中供养,如慧安、神秀二禅师。在高僧面前,中宗都以弟子之礼相待,尤其对六祖惠能大师的仰慕特别突出,屡次派专使诏请。中宗在神龙元年四月间,又特降御札,召请六祖。中宗虽然如此的诚心邀请,可是六祖仍然以有病推脱,坚辞不去。

后来,中宗召请神僧万回入宫,赐号法云公圆通大士,住在集贤院内,并派两个宫女侍奉他。万回出生在贞观六年五月,幼小时,他的哥哥在数千里外当兵,他常常代母亲送东西给哥哥,早去晚回,万里路程,一天往回,因号万回。高宗闻其名,诏他入宫,度他出家为僧,则天在位时,常常把他迎到宫内,赐其锦衣,派有富人侍奉。有一天,万回忽然要吃他出生地阌乡河的水,左右的人一时怆惶不知所措。

万回说:“掘堂前地下有穴,你们掘地可以得水。”侍从们立即掘地,果然得水,万回大师饮水后,就安然而逝。中宗为其赐号国公,并葬在集贤院内。

景龙元年,中宗遣专使到泗洲将僧伽大师迎来宫中供养,度惠、俨惠、岸木叉三人作为大师侍者同来,中宗亲笔为大师所居住之寺题额曰“普光王”。

不久,僧伽大师又迁住荐福寺。第二年京城大旱,中宗下旨请僧伽大师祈雨,只见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不久就看到浓云从大师住的地方涌出天空,骤然间大雨倾注而下。不久,僧伽大师圆寂,世寿80岁,神采如生,皇上本想为大师在荐福寺塑像建塔,但当圣旨下达后不久,就有秽气满城。中宗不得已,在大师灵前焚香允诺,将大师的灵柩送回泗洲,祝祷后马上就异香郁然。

神龙二年八月,中宗下诏,凡天下童子,举行试经义,如考试经义通顺,就合格度之出家为僧。试经度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沙门智严是于阗国王子,不过他从小就来唐为官,到了中宗登位时,已经授为将军,封为郡公。可是就在他高官厚禄之时,忽然看破红尘,在景龙二年,请求舍家为寺,中宗允诺了,但坚持让其在家中为僧。

景龙元年,中宗又诏请道岸法师入宫,为妃嫔们传授三皈五戒,并留住禁中。有一天中宗到来,诸法师们见到万岁驾临,大家都避席而起,独有道岸法师长揖而已,皇帝也不以为忤,反而认为其德量很高,并将其容貌外形绘画在林光宫的墙壁上。在图形上,皇帝还亲笔题字赞道:“戒珠皎洁慧流清净,身局五篇,心融八定。学妙真宗,贯通实性,维持法务,纲纪得政。律藏冀兮传芳,像教因而光盛。”道岸法师能得到大唐天子为其绘画题句,实为难得,难怪道岸法师的门徒皆以此为荣。

后来,高宗的旧宅同圣寺,有一颗在天授年中就枯死了的柿子树,这时忽然重荣复活,中宗因此大赦天下,赐封百官爵禄,普度僧尼道士数万人出家。中宗的身边,一直都有僧人为伴,而其一生,更是与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猫——李义府他很可能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结果却堕落为奸臣,这是为什么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159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