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隋唐大繁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07 14:19:56 0


武则天注意选拔贤才,先后任用李昭德、狄仁杰、姚崇等政治家担任宰相,协助她管理国家大事。她也亲近一些奸佞小人,任用酷吏,制造冤狱,不过她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让他们掌有过大的权力。在她掌权的半个世纪里,李唐的皇权一度受到很大损害,但李世民开创的政治局面并未终止,社会经济还是继续发展的。

武则天对于历代兴亡及政治得失颇有了解;侍奉唐太宗多年,“贞观之治”对她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她执政的50年间,不少政策措施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的道路,但也有特色。

第一,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武则天建言十二事,作为施政纲领:“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其中前5条,提倡农业、减免赋役、与民休息的内容,放在施政纲领中的首要地位,由唐高宗下诏施行。为贯彻好诏命,对地方官吏以农业生产发展作为重要的标准,加以考核,如“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奖赏;反之,“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惩罚。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还延揽著名农学家们编写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作为务农的依据。

第二,广开言路,注意纳谏。善于纳谏,是历代君王执政的重要部分。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鼓励群臣上书言事,武则天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视宽容,免予追究,可见武则天的勇于纳谏,善于纳谏,比起唐太宗并不逊色。虽然有人在谏诤中直言不讳,触犯她的隐私,或是劝她退位,或是涉及她的私生活,甚至有人背后议论她的缺点,但她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还受到奖赏,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得到赏赐,后来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同时她对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放纵酷吏滥杀无辜等缺点并不完全回护,平反了不少的冤假错案。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女皇,确也难能可贵。

第三,注意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就连宰相李迥秀“颇受贿赂,监察御史马怀素弹奏之,迥秀贬庐州刺史”;又如宰相苏味道“谒归葬其父,制州县供葬事。味道因之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监察御史萧至忠劾奏之。左迁坊州刺史”。武则天所亲信的酷吏来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狱当死。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是非常器重的,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是非常赏识的,一一加以重用。正如《资治通鉴》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第四,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发展科举制。如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等起兵扬州,以“匡复庐陵王”为辞攻下扬州各州郡。武则天镇压了徐敬业的反对势力之后,就继续把打击方向直指唐室诸王。如垂拱四年(688年),唐宗室诸王听说太后图谋杀尽诸王,密谋起兵,约定同时发动,不料事机泄漏,越王李贞在豫州,琅邪王李冲在博州提前起兵,其他诸王因未响应,不久就失败了。武则天任用酷吏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用密告、罗织方式对反对势力大肆镇压,“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从此,显要地位的关陇士族受到了“失势”的沉重打击。

同时,武则天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一是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二是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己推荐自己,以免荐举有所遗漏。三是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天授元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外,长安二年(702年),还“初设武举”,据徐松《登科记考》:贞观二十三年中录取进士为205人,武则天执政的50余年共录取进士1000余人。扩大了选官范围。武则天选官广泛,不免有滥竽充数;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新唐书》卷76《则天皇后传》所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陆贽说:“(太后)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此外,武则天在同高宗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了,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了。

第五,注意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当时采纳了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并派遣裴行俭、王孝杰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武则天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行,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增长。以户口增殖为例,唐高祖武德年间,经过隋末唐初长期混战之后,全国户口仅有200余万户,贞观初年增至300万左右,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又增至380万户,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全国人口上升至615万户,3714万人,50年间增长了200余万户。可见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可谓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武则天是唐朝国势极盛发展过程中的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当然,武则天一生中也存在不少的缺错。晚年时期,她逐渐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宫殿、佛寺等,并宠信张易之、张昌宗、武三思等小人,朝廷政治也逐渐腐败下去。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信用一些贪赃枉法的酷吏,大肆罗织株连,滥杀了无辜臣民。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危,宰相张柬之等联络文武官员多人率领禁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戴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徙居上阳宫。这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终年82岁,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谥曰则天大圣皇后,玄宗开元四年,追号为“则天皇后”,后代沿用了这一称号。

武则天还爱好文学、书法。《旧唐书》称其“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宋人《宣和书谱》称:“武后本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王方庆者家藏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骎骎稍能,有丈夫胜气。”传世书迹有《荐福寺题额》《崇福寺题额》《周升仙太子碑》等。《宣和书谱》又称宋时御府,藏有武后《夜宴诗》。可惜这些墨迹大都散失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03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