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隋唐大繁荣——制度的改进与发展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07 14:19:52 0


李渊、李世民改进并发展了隋朝的各种制度。朝廷官制仍以三省为主。三省,改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如进奉表章和草拟制策诏令等,是皇帝发号施令的机关。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议,是皇帝的参谋机关。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吏铨选、户口钱粮、礼仪庆典、军事、刑法和工程兴建。这套官制不是隋制的简单沿袭,而是做了相当大的调整,使之更适合统治的需要。三省的职能,有互相牵制的作用,也有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地方的行政区划上,唐设州、县两级。在重要的边区,设有都督,兼理军事和民政。另外,按山河形势,把全国分为十道,这不是行政区划,不设行政机关,而是经常由朝廷派人巡行,考查官吏的政绩和了解民情。

唐的兵制沿袭北周和隋的府兵制,在全国各州县共设置了634个兵府,每府统领卫士千人左右。卫士平日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进行操练,可以不服徭役,不纳租调,但要轮番到京城宿卫。遇有战事,卫士自备甲杖衣粮,应召出征;战争结束,解甲归田。由于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唐朝又实行一种募兵制,作为府兵制的补充。后来,募兵制终于逐渐成为比府兵制更重要的制度。

在隋律的基础上,李世民命房玄龄等制定唐律。比起隋律来,唐律较为简明轻缓,减少了不少条款。

房玄龄(579—648年),字乔松,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父亲房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祖父房熊,任州主簿。

房玄龄,少年聪明,喜爱读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房玄龄曾随父到长安,此时天下太平,人为隋祚久长。然而,房玄龄却预料天将大乱。他便悄悄地对父亲说:“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储后藩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18岁的房玄龄即由本州举进士,授任羽骑尉,并于秘书省担任校雠。这时,素以知人见称的吏部侍郎高孝基见到了房玄龄,观其举止言谈,便对裴矩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后来,房玄龄补为隰城(今山西汾阳)尉,因离太原不远,受汉王杨谅谋反事件的牵连,被贬职后转任上郡(今陕西富平)。

隋义宁元年(617年),李渊挥师进据京师长安,秦王李世民出兵渭北,房玄龄便走马投身李世民麾下,两人一见如故。房玄龄即授任渭北行军记室参军,从此追随李世民转战南北,他的忠诚和才干,深受李世民的赏识,很快成为秦王的心腹和决策人物。

房玄龄喜遇知己李世民,更是“罄竭心力”,知无不为。房玄龄善于招揽人才,每当战争胜利后,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搜罗金银珠宝,唯独房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在击破王世充后,房玄龄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因此,一些猛将谋士纷纷辐辏于秦王府,致使秦王府人才济济。李世民曾颇为感慨地赞赏房玄龄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邓)禹也。”房玄龄追随李世民近十年,先被授任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又以本职兼任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秦王府开设文学馆,又加授文学馆学士。他常主典管记,遇有军书表奏,他总是“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房玄龄的杰出才干也博得了唐高祖的赞许:“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武德末年,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继承权,很快由暗争至明斗,水火不容。房玄龄极力鼓动李世民武力夺宗,并劝其先发制人。他私下与长孙无忌商定,全力以赴,助李世民夺宗,直至成功。老谋深算的房玄龄,与李世民亲遇,遭李建成的忌恨,就乘机诬告于唐高祖,正当房玄龄与李世民加紧策划之际,唐高祖下令将他与杜如晦一起逐出王府,不得事奉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决定采取行动,派长孙无忌等召回房玄龄谋事。房玄龄身着道士服,秘密而来,经过密谋策划,翌日凌晨于玄武门,乘太子早朝时,射杀了太子及同伙元吉,助成了夺宗大业。由此房玄龄擢任太子右庶子,赐绢5000匹。

唐太宗即位,房玄龄被擢为中书令。在论功行赏时,他与长孙无忌等5人为第一等功,晋爵邗国公,赐实封1300户。虽有淮安王李神通不满,但唐太宗说:“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贞观三年(629年),房玄龄进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改封魏国公,更是精诚奉国,孜孜求治,史称为良相。房玄龄对尚书省的政务一向认真负责,不辞辛苦。唐太宗见他如此,说:“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于是敕令尚书省“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让房玄龄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帮助唐太宗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创国立业,唐太宗与侍臣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房玄龄深有体会地说:“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房玄龄还认识到,创业之主历经艰险,了解民情,精勤于治,一般国家治理得较好,而子孙却易骄奢败亡。在他回答唐太宗的“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的问题时说:“此为幼主生长答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房玄龄时刻不忘创业之难,警钟长鸣,力戒骄奢淫逸,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问题,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就此,他曾感慨地说:“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这话正好与唐太宗不谋而合,他说:“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房玄龄的这一吏治思想,对贞观时期的吏治清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房玄龄忠实地贯彻,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唐太宗依从其议。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裁去了冗官滥职,避免了十羊九牧,有利于提高朝廷各部门的办事效率,节省了国家的开支,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分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房玄龄以本官为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却与司空长孙无忌联名上表,极陈其弊,列举了世袭分封的四不可,最终使唐太宗废止了功臣刺史世袭制。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在修订律令方面,房玄龄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审定法令,意在宽平”,在修订律令时,基本上贯彻了这一思想。《新唐书·刑法志》说:“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更。”其实,不仅贞观朝如此,以后有唐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唐高宗时长孙无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议》只是在于“律疏”,并未作什么改动。唐律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房玄龄确有首创之功。

房玄龄对封建的礼仪也颇为精通。房玄龄奉诏,与魏徵等礼官学士修改旧礼,最后定著五礼,总138篇,分为100卷,名为《大唐新礼》。另外,房玄龄还与礼官一起,对不合时宜的旧礼做了改定。

房玄龄在修史方面也很有成绩。贞观三年,唐太宗诏命再次撰修北周,隋,南朝的齐、梁、陈五代史书,房玄龄以左仆射的身份为总监。在贞观年间,先后撰成了《晋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计八部史书。其中《晋书》130卷,是房玄龄亲自主持撰定的。另外又撰高祖、太宗实录各20卷。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又以房玄龄德高望重,加授太子少师,以教谕太子。他自惧盈满,屡次上表请解除左仆射职务;贞观十六年(642年),房玄龄又进拜司空,仍综理朝政,依旧监修国史。他已居端揆长达15年之久,其女为韩王妃,子遗爱又尚高阳公主,深感自己贵显与尊宠之极,又以年老为口实,上表请求致仕,在唐太宗的劝说下,房玄龄只好两次卸职,又留原职。

贞观十七年(643年),房玄龄与司徒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阁,为他写的赞语说:“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对房玄龄的才行作了很高的评价。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他又进为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并依然监修国史。

房玄龄反对穷兵黩武,主张对周边诸国与少数民族实行亲睦政策,赞助唐太宗以修旧好。贞观十五年,薛延陀部乘唐太宗东封泰山之机,进攻唐属国突厥,被唐兵击败。第二年,薛延陀可汗夷男另派叔父前来求婚,言归于好,并贡献马3000匹。当时,唐太宗认为“北狄世为寇乱,今薛延陀部崛强”,是以武力征灭,还是“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这时房玄龄上奏说:“今大乱之后,疮痍未复,且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唐太宗听了房玄龄的进言,当即表示:“朕为苍生父母,苟可以利之,岂惜一女?”就决定与其和亲。贞观十六年11月,高丽东部大人盖苏文弑其王,更立王弟子藏为王,遂专擅国政。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表示,盖苏文弑君攘国,取之甚易,但又不愿劳民伤财。房玄龄马上表示赞同唐太宗的意见,说:“陛下勇而力有余,戢不用,所谓‘止戈为武’者。”司徒长孙无忌也不同意出兵,于是便对高丽采取了安抚政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房玄龄留守京师,病情渐重。唐太宗将他召入玉华宫,坐肩舆进入殿内,直到御座侧才下,君臣相见涕泪不止。唐太宗特意将他留在宫内,每听说房玄龄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一听说病势加剧,则面容忧悴。后来,房玄龄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了,唐太宗为便于探病,遂凿通苑墙,特开一门,频频派中使候问。在房玄龄生命垂危之际,唐太宗又亲临病榻,与房玄龄握手话别,悲痛难忍,还诏令皇太子与他诀别,并当面将其子房遗爱擢为右卫中郎将,房遗直为中散大夫。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病卒,享年70岁。

房玄龄一生辅佐唐太宗安定天下,凡32年,他孜孜奉国,举贤任能,亲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国典,初创唐朝规模,权重而不专,位望崇隆而谦虚谨慎,与杜如晦一起被称为唐初贤相。

为了深切悼念房玄龄,唐太宗特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为给房玄龄办理丧事,特赐绢布2000段,粟2000斛,并陪葬昭陵。

后来,长孙无忌等对唐律作了解说,撰《唐律疏议》30卷。唐律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对后来历代的封建法典有很大的影响。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先世出自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

长孙无忌的祖父长孙兕仕北周,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平原公。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无忌从小就爱读书,因而很有才气。长孙无忌的妹妹13岁“嫔于太宗”,即唐太宗文德皇后。

李世民平定天下,长孙无忌屡建大功。唐初长孙无忌在文化典制方面也颇有建树。他虽出身鲜卑族,但由于好读书,赅博经史,如饥似渴地吸收汉文化,因此对中国古代的律法、礼仪、史学比较精通,在为唐代制定律法、礼仪及修史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先,在唐律的修订上长孙无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唐武德年间,唐高祖命裴寂等撰定《武德律》,大略以隋《开皇律》为准。唐太宗即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复定旧令,议绞刑之属五十,皆免死而断右趾”。唐高宗即位后,再次命长孙无忌与李勣等人撰定律令格式。律、令、格、式是唐代律令的四种形式。据《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长孙无忌参加撰定的律令有与中书令房玄龄等人撰定贞观《式》30卷,凡律500条,令1546条,格700条;与司空李勣撰定永徽《留本司行格》18卷,是“以尚书省诸曹为目,其常务留本司者”。又删定《散颁格》7卷。《散颁格》是颁行天下的律令。特别是由长孙无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议》。据史籍载:“(永徽)三年诏曰:‘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准凭,宜广召解律人条义疏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于是太尉赵国公无忌,……参撰律疏,成三十卷。明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唐律疏议》最初编撰的目的是为律文提供“定疏”,它对502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解和疏释,并以问答形式,辨异析疑,大大丰富了律文的内容。同时,由于该书是官修诏颁,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所以它不仅是唐律的注释书,也同样具有法律效能,成为唐代国家的重要法典。在撰定《唐律疏议》时,长孙无忌强调刑法的轻重、宽猛要适宜,他曾在《进律疏表》中指出:“轻重之失序,则系之以存亡;宽猛乖方,则阶之以得丧。泣辜慎罚,文命所以会昌;斫胫剖心,独夫可荡覆。”他认识到,严刑峻法并不能起到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因此,他“崇宽简以弘风,树仁惠以裁化”。这无疑比隋皇朝残暴的法制统治思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长孙无忌熟谙儒家的礼仪。贞观十一年(637年),由他与房玄龄主持撰成《大唐仪礼》100卷等大作。显庆三年(658年),他又主持撰定《永徽五礼》130卷,削掉了《国恤》,定著299篇。时时处处以礼仪行事。在他辅政期间,对违背或不符合礼仪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永徽二年(651年),以唐太宗配明堂,而礼司却以高祖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长孙无忌与礼官议论此事,以为“自三代以来,历汉、魏、晋、宋,无父子同配于明堂者”。遂上表,建议遵照礼仪行事。唐高宗依从了他的奏议,乃以高祖配于圆丘,太宗配于明堂。显庆元年(656年)九月,他鉴于武德年间所撰《衣服令》,规定天子祭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一事,认为自周以来,俱用衮冕,按《周礼》,“衮与大裘,事乃有异”,不合礼仪,“请遵历代实诸祭并用衮冕”。他还认为,皇帝为诸臣及五服亲举哀,按照礼仪要着素服。而如今“令乃云白帢,礼令乖舛,须归一涂”,因此奏请改用素服,“以会礼文”。唐高宗都一一依从了他的奏议。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30多年,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做出了贡献。“无忌戚里右族,英冠人杰,定立储闱,力安社稷,勋庸茂著,始终不逾。”

不幸的是,身为三朝元老重臣的长孙无忌,竟在晚年,因执意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遭许敬宗等人诬构,而被无辜地杀害了。上元元年(674年)九月,一时醒悟的唐高宗特颁下诏令,追复长孙无忌的官爵,并以他的曾孙长孙异袭爵为赵公,准许归丧,陪葬昭陵。

李世民重视对人才的网罗和使用。他在开国的过程中,就从敌对的政治集团吸收了不少的人才,其中包含文臣和武将。即位后,重视对地方官的选择,说这是全国治乱所关。在选取人才的问题上,他认为科举是一个重要的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到李世民在位时大为发展。唐代的科举有多种名目,明经和进士是主要的两种。明经要考儒家经典,进士要考诗赋,而进士越到后来越受重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03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