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王朝解读——秦始皇君临天下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0 09:30:10 0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嬴政成为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整顿后宫,掌握大权嬴政十三岁的时候,就即位为秦王。因为他年幼,便由太后赵姬听政。国事都委任吕不韦,称为“仲父”。赵姬此时不到三十岁,耐不住深宫寂寞,便和吕不韦私通。宫娥彩女大都是太后的心腹,自然守口如瓶。嬴政还是少年,不知其中隐秘,所以两个人暗地往来,异常亲密。

渐渐地嬴政长大了,吕不韦害怕事情败露,私下找到嫪毐,任为舍人,并把他献给赵姬。吕不韦拔去嫪毐的须眉,冒充太监,入宫服侍赵姬。

从此赵姬与嫪毐在后宫朝夕贪欢,不久赵姬就怀孕了。嫪毐与赵姬密商,买通仆人,诈言居住在宫中会不利于母后,应该迁居避祸。嬴政不知有诈,就请母后迁往雍宫。从此母子不在一处,赵姬更加无所顾忌,连生两个男婴。嬴政都不知晓,反而在母亲的要求下,封嫪毐为长信侯,赐他数千奴婢,食邑山阳。

古代兵器嫪毐威权日盛,私下与赵姬密谋,打算将他们的私生子,立为嗣王。但嫪毐毕竟是市井小人,难免会忘乎所以。有一天,他与大臣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便起了口角,嫪毐叱骂说:“我是秦王的假父,你敢与我斗口?你难道有眼无珠,不识高下吗?”大臣不甘心受辱,便将这些话告诉了秦王。

嬴政长得蜂鼻长目,鹘膺豺声,本性刻薄少恩,听到有人说是自己的假父(即为继父),不禁愤怒异常,马上找人秘密调查这种事情。后来得到密报,说嫪毐本不是阉人,的确和太后有奸情,而且还有私生子。嬴政知道这些宫廷丑事之后愤怒不已,决定要惩治嫪毐。

嫪毐得知消息,不甘坐以待毙,便伪造诏书调发卫兵士卒对付秦王。两下交锋,嫪毐大败。嬴政下令将嫪毐五马分尸,又诛杀嫪毐的三族。派人搜查雍宫,杀死赵姬私生的二子。赵姬被驱往嫚阳宫拘禁起来。吕不韦因送假太监进宫伴太后,犯下欺君之罪,本当连坐,因念他侍奉先王有功,功罪相抵,免去相国职街,勒令他去河南乡下闲置。

吕不韦在河南住了一年多,山东各诸侯国,均遣使问讯,使者络绎不绝。这件事被秦王知道,嬴政为防他谋变,写信给吕不韦:“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十万户?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今可率领家属速徙蜀中,毋得逗留!”吕不韦看完书信,长叹数声,几乎泪下,想了又想,将来不会有好结果,不如就此自尽,免得受苦,便取了鸩酒,勉强吞下,顷刻间,毒发毕命。

经过这样一场腥风血雨,嬴政大权在握,从此一心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他陆续灭掉六国,统一华夏,那一年,正是公元前221年,嬴政38岁。

“皇帝”的起源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在秦国的神话里,有天皇、地皇,“皇”代表着光大辉煌,是天下了不起的神圣;而嬴政也很喜欢“帝”这个称号,因为天神的最高称号就是“帝”,嬴政就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统一了,该怎样来治理这样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要大臣议论一下,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决定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120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了。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6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达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又规定了全国用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

长城下的战争与血泪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被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派大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去抵抗,河套一带地区都收了回来,设置了44个县。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夫,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城墙。这样从西面的临洮(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一条万里长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50万人,平定南方,添设了3个郡;第二年,蒙恬打败了匈奴,又添了一个郡。这样,全国总共有40个郡。

相传秦始皇修建长城时,有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孟姜女与范喜良。在他们新婚之际,范喜良被强征去修万里长城。丈夫被征走后长期没有音信,孟姜女思念丈夫心切,便万里跋涉,到长城工地为丈夫送寒衣。不料丈夫范喜良早已被繁重的劳役折磨而死。孟姜女悲痛欲绝,在长城边痛哭,一下子把长城哭倒了,就在倒塌的长城废墟下,孟姜女发现了丈夫的尸骸,万分悲痛的孟姜女也投海自杀了。至今,山海关下有孟姜女庙,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丞相。秦始皇想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焚书”的命令。

第二年,有两个方士(一种用求神仙、炼仙丹骗钱的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

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并且把那些犯禁严重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都埋了。

求仙入海当上了皇帝,就梦想着长生不老,结果却成了笑谈。

王者的共同爱好战国时代,燕人宋无忌、正伯侨和羡门高之流,装神弄鬼,自称能把灵魂从躯体里解脱出来,接近鬼神,在这种宣传的影响下,燕、齐沿海地区勃兴了一批传播神仙术的方士。他们喋喋不休地宣称,渤海中有三神仙,即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的宫阙都是用黄金和白银筑成的,住着长生的神仙、出产不死的奇药。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对一些国君却很有诱惑力,当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曾多次派人到大海中寻找,可是回来的人总是说,三神山遥望如云,船到跟前就沉入海底,可望而不可及。

徐福出海,定居日本秦始皇统一天下后,5次巡游,对东部沿海地区很感兴趣,这一方面是期望抚定原东方六国并对海外疆域有所开拓,但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是其重要原因。抱着这样两个目的,他对那些能沟通人与神之间消息的方术之士十分信任。

徐福是齐人,也是一位方术之士,曾两次被派入海。就在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至海边时,他就不失时机地向秦始皇上书,向这位好大喜功的始皇帝描绘了一番三神仙的仙境。秦始皇一听自然动心,当即同意徐福的请求,让他带着童男童女几千人,入海去寻求仙人。

徐福一去就是好几年,自然是一无所获,花费又很大,他怕秦始皇问他的罪,就谎称蓬莱的仙药要得到并不难,可是在海上常常为大鲛鱼所苦,请求能派一些善使弓弩的人与他们一块儿去。经徐福这么一说,秦始皇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与海神作战,海神是一个人的模样。询问占梦博士,博士说,水神是看不见的,它们幻化作人形。现在陛下祷祀周全,还碰上这种恶神,应当将他除去,这样就可以将善神请来。始皇一听还真相信了,立即派入海者带着捕大鱼的网具,自己还亲自带着连弩,等候射杀大鱼,船行使到之罘的时候,还真的让秦始皇射杀了一条大鱼。

徐福第二次出海,带着男女3000人以及五谷的种子,航行到一片平原广泽后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再也没有回来。现在有人认为,他是到了日本,并在那里定居。

国家政策因方士之言而定此后,秦始皇又接连派燕人卢生去求过羡门高之类的所谓仙人,又派韩众、侯公和石生向仙人求不死之药。这位卢生虽不闻其名,却是秦朝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也是一位是非之人,秦始皇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和坑儒的惨剧都与他有关。

卢生入海求仙,很快空手而归,他害怕皇帝对他惩罚,就对秦始皇说一些神鬼之事,弄得嬴政半信半疑。卢生还献上了一本图,上面有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

嬴政对此深信不疑,他认定这是预言将来匈奴要灭亡秦朝,就派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前去攻打匈奴。

此后,卢生继续为秦始皇求仙问药。又过了三年,卢生还是找不到,他就对嬴政说:“之所以找不到,一定是有人在背地里捣乱,您从此要隐蔽行踪,才能迎来真人。您居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知道了,那么神仙就不会来了。”

古代铜器嬴政对此仍是深信不疑,从此,他的行踪只有几个亲信的宦官知道。有一次,嬴政在山上,看见丞相李斯从山下经过,随从的车马很多,就很不高兴地说了几句。没想到,下次见到他的时候,发现李斯的随从少了很多。嬴政马上意识到身边有人暗中和李斯互通消息,泄漏自己的行踪。查了半天没查出结果,于是把那天在场的人全部杀死。从此以后,他的行踪就更加诡秘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可是仍然没有找到能够献给秦始皇的仙药。卢生担心自己会被皇帝杀掉,就暗地里散布皇帝的坏话,说他十分残暴,朝廷里没有人敢说真话。

在说了很多秦始皇的坏话之后,卢生、侯生就逃之夭夭了。秦始皇盛怒之下,就有了焚书坑儒的举动。博浪沙的暗杀暗杀行动的失败,却使他得遇奇人,成为一代名相。

耀武扬威秦始皇知道,他灭了六国,六国留下来的旧贵族随时都可能起来反对他。他下令把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人家一律搬到咸阳来住,这样好管住他们。他又把天下的兵器统统收集起来,除了给政府军队使用以外,都熔化了铸成十二个二十四万斤重的巨大铜人和一批大钟(一种乐器)。他以为兵器收完了,有人想造反也造不成了。

他还常常到各地去巡视,一来祭祀名山大川,要大臣们把颂扬他的话刻在山石上,好让后代的人都知道他的功绩;二来显示自己的威武,也叫六国贵族有所畏惧。

来自国恨家仇的暗杀公元前218年的春天,秦始皇又带了大队人马出去巡视。有一天,到了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车队正在缓缓前进的时候,突然哗喇喇一声响,飞来个大铁锤,把秦始皇座车后面的副车砸得粉碎。

全部车队一下子都停了下来,武士们到处搜查,刺客已经逃走了。

秦始皇可真发火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进行一次大搜查,一定要把那个行刺的人捉到。足足搜查了十天,没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这个行刺的人名叫张良。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年轻。他变卖了家产离开了老家,到外面去结交英雄好汉,一心想替韩国报仇。

后来,他交上一个朋友,是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使用的大铁锤,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两个人商量好,准备在秦始皇出外巡游的时候刺杀他。

他们探听到,秦始皇要经过博浪沙,就预先在那有树林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等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大力士就把铁锤砸过去。哪儿知道这一锤砸得不准,只砸了一辆副车。

给别人穿鞋的好处张良失败以后,隐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总算躲过了秦朝官吏的搜查。他在下邳住了下来,一面钻研兵法,一面等候报仇的机会。

有一次,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上,看见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粗布大褂,坐在桥头上。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意地把脚往后一缩,他的一只鞋子掉到桥下去了。

老头儿转过头来,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很生气,可是再一看,人家毕竟是个老头儿,就勉强忍住了气,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子,上来递给他。

谁知道那老头儿竟连接也不接,只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

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把鞋子给他穿上。

那老头儿这才微徽一笑,站起来走了。

这一下真把张良愣住了,心想这老头儿可有点怪。他盯着老头儿的背影望着,看老头儿往哪儿去。

老头儿走不远,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不错呀,我很乐意教导你,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吧。”

张良听他的口气,知道是个有来历的人,赶紧跪下答应。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就赶到桥上去。谁知道一到那边,老头儿已经先到啦!他生气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家约会,就该早一点来,怎么反叫我等你呢?”

张良只好认错。那老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一点儿来。”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跑到大桥那边。他还没走上桥,就见到那老头儿。

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过五天再来吧。”

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到了第四天半夜,就赶到桥上,静静地等着天亮。

过了一会儿,只见那老头儿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他一见张良,露出慈祥的笑容说:“这才对了。”说罢,从袖里掏出一部书来交给张良,说:“回去好好地读,将来就大有作为了。”

张良再想问他,老头儿不再多讲,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等到天亮,张良趁着晨光,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部相传是周朝初年太公望编的《太公兵法》。

打那时候起,他就刻苦钻研兵法,后来成了一个有名的军事家。

沙丘的阴谋因为一己之私,造成了宫廷的血案,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第一任皇帝的谢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去巡视。随他一起去的,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他的小儿子胡亥要求一起去。秦始皇平时挺喜欢他小儿子,就答应了。

秦始皇渡过钱塘江,到了会稽郡,再向北到了琅琊(今山东胶南县)。从冬季出发,一直到夏天才回来。回来的路上,他感到身子不舒服,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倒了。随从的医官给他看病、进药,都不见效。

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的时候,秦始皇病势越来越重。他知道病好不了,吩咐赵高说:“快写信给扶苏,叫他赶快回咸阳去。万一我好不了,叫他主办丧事。”

信写好了,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出,秦始皇已经咽了气。

密不发丧丞相李斯跟赵高商量说:“这儿离咸阳还很远,不是一二天能赶到。万一皇上去世的消息传了开去,恐怕里里外外都会发生混乱。倒不如暂时保密,不要发丧,赶回咸阳再作处理。”

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车里,关上车门,放下窗帷子,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见。随从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赵高和五六个内侍外,别的大臣全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车队照常向咸阳进发,每到一个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车外奏事。

李斯叫赵高赶快派人把信送出去,叫公子扶苏赶回咸阳。赵高是胡亥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冤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假传秦始皇的遗嘱,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当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赵高知道要干这样的事,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说:“现在皇上的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要决定哪个接替皇位,全凭我们两人一句话。您看怎么办?”

李斯吃了一惊,说:“您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这可不是我们做臣子该议论的事啊!”

赵高说:“您别急。我先问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

李斯愣了一会,才说:“我比不上他。”

赵高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时候,您只好回老家。这是明摆的事儿。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你我就一辈子受用不尽。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经过赵高这么一说,李斯也怕让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诏书给扶苏,说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说将军蒙恬和扶苏同谋,都该自杀,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这封假诏书,哭泣着想自杀。蒙恬怀疑这封诏书是伪造的,要扶苏向秦始皇申诉。扶苏是个老实人,说:“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还能再申诉?”说完就自杀了。

变臭的尸体赵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马赶路。那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很炎热,没有多少日子,尸体已经腐烂,车子里散发出一阵阵臭味。

赵高派人去买了一大批咸鱼,叫大臣们在每辆车上放上一筐。车队的周围的咸鱼气味,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他们到了咸阳,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举行丧葬,并且假传秦始皇的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血腥统治秦二世登基以来,没想到形成了一个黑暗的时代。

浓到极点的血腥味道古代人物画像公元前209年,胡亥登上了帝位,称二世皇帝,但他心中明白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若想随心所欲地玩乐,还必须首先翦除异己,方可高枕无忧。宠臣赵高更是清楚这一点,倒也能直陈厉害。就此,赵高向秦二世献出了一套血腥味浓到极点的铁血政策,其内容是变换刑法,使法律更苛刻更严酷,让犯罪的人连坐受诛,乃至灭族;消灭大臣,疏远骨肉;使贫困的人富裕起来,使卑贱的人高贵起来;统统除掉始皇帝任命的大臣,换上自己的亲信。这条铁血政策得到了秦二世的认可,一场血腥屠杀随之展开。遭殃的大臣首先遭到杀害的是蒙氏兄弟。秦二世本想仍用蒙氏兄弟为将,可是赵高因早年犯罪受到蒙毅(蒙恬兄弟)制裁,怀恨在心,捏造说先帝早就想立胡亥为太子,只是因蒙毅谏阻才未立成,于是二世就打消了释放蒙恬的念头,并把蒙毅囚在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狱中。

铁血策略确定之后,二世遂决定先拿蒙氏兄弟开刀。他派御史曲宫到代郡监狱宣布蒙毅“罪状”,令蒙毅自杀。蒙毅据理力争,曲宫知道二世用意,不听蒙毅申辩,逼杀了蒙毅,二世又派使者到阳周逼蒙恬自杀,蒙恬希望进谏后再死,不允,最后仰天长叹,服药自杀。

蒙氏兄弟死后,秦二世让赵高主管办案。赵高罗织罪名,大批朝臣被杀,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认为“将相不辱”,相继自尽。每位大臣含屈而死,往往还要连及一串亲友,就是担任宫廷警卫的亲近侍臣三郎官也无辜受害。屠戮中,赵高乘机安插亲信,兄弟赵成任中车府令,女婿阎乐为咸阳县令,其他如御史、谒者、侍中等要职,多更换为赵氏人。秦二世毫无心机,以为赵高安置的亲信,就是自己的亲信。因此赵高如何安排,他根本不在意。

手足无情在这一场屠戮当中,最惨烈的要算秦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了。一次,在咸阳市上,二世的12个兄弟同时被砍头,腔血喷射,触目惊心。又一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的刑场上,二世的6个兄弟和10个姐妹同时被活活辗死,血肉狼藉,惨不忍睹。公子将间三人,平时行为十分谨慎,一时编造不出罪名,就把他们囚在内宫,诸公子大都被杀以后,赵高派使者对他们说:“你们不像臣子,论处死刑,行刑官马上就来执行。”

崩溃的边缘李斯害怕丢官失禄,于是就阿谀奉承,写了一篇《行督责之术》的文章,作为良策上呈二世(督是督察,责是治罪,行督责之术就是用督察治罪的权术来对付臣民。)李斯把督责之术提到极端重要和万能的地步,要二世高度集中权力,独断专行,用深罚重刑控制臣民,实行极端残酷的血腥统治政策。二世见书大喜,不禁拍案称奇,于是严督重责,峻刑酷法。本来秦律就相当严苛,经二世变本加厉,更为凶恶,刑徒塞满道途,每天都杀人无数。

严刑峻法之外,秦二世为修富筑室,役使民夫,横征暴敛。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继续修建秦始皇来完成的阿房宫,此外还继续修筑直道、驰道、骊山墓和各项土木工程。又调征5万精兵屯卫咸阳,演习射猎。命各地郡县向咸阳转运粮草,转运者自带食物,不得食用咸阳300里内的谷物。赋敛日趋沉重,徭役越来越多,这样肆无忌惮的狂征滥调,民力枯竭,渐渐地就使国家到了无人可征的程度。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残酷的统治,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怨声载道当初,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建造长城,发兵30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30万。他又用70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佚,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墓,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设备,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墓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国人口不过2000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一个下人的鸿鹄之志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900名民伕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轻时候,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心里常常想,我年轻力壮,为什么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呢,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

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儿来的富贵呢?”

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鹄的志向呢!”

为了躲避死亡的反抗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当了民夫,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只怕误了日期,天天急着往北赶路。

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佚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

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子,本来就轮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我们。”

鱼腹藏书,野狐夜嚎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人们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午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装作狐狸叫,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

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揭竿而起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刺死了那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

古代帝王图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没事人似的皇帝陈胜、吴广毅然举起了武装起义的旗帜。不长时间,反抗秦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就遍布了关东各地。

昏庸的秦二世接到报告,宁肯信其无,不肯信其有。于是,大臣们都尽说些“好话”。有一次,他召见博士们讨论此事,有人主张“发兵镇压反叛”,二世却不承认有“反叛”,当然也不肯“发兵”。后补博士叔孙通见二世是一个喜欢听好话的昏君,就说:“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合为一家,拆掉了城防,销毁了兵器,明主在上,法令在下,臣民奉职,四方安定,哪里还有敢造反的!陈胜等人不过是一群狗盗鼠窃之徒而已,何足挂齿,地方正在逮捕归案,陛下无须多虑。”

二世听了这番话,称赞叔孙通答得好。接着,又让博士们重新一一回答,有的回答是“造反”,有的回答是“盗贼”。回答盗贼的没事儿,凡是回答造反的,一律以“不应该这样说”的罪名下吏查办。二世赏赐叔孙通一套衣服,20匹帛,并任命他为正式博士官。这样一来,官吏们就滑了,从不以真情实况汇报,总是说些“群盗结伙抢劫,郡县正在追捕,现大都落网,不值得担忧。”二世一听,立即喜形于色。从此不管形势多么严重,二世皇帝一直一无所知。

李斯之死当初李斯和赵高一起玩弄阴谋,如今却被赵高谋害。

赵高设计胡亥凡事只跟赵高商量,引起李斯的不满。赵高听说后,便对李斯说,关东地区的盗贼很多,可皇帝现在却急于征派更多的老百姓去服役,为他建造阿房宫,再就是弄些狗马之类的无用之物来享乐。他说自己想劝胡亥不要这样,但因为自己的地位很低贱,说了恐怕也没用。他问李斯身为丞相,明明有责任劝谏皇帝,却为什么无动于衷。李斯听了赵高的话,以为他是真心的,就称赞赵高讲得对。说自己一直想劝劝皇帝,只因皇帝总是不上朝,住在深宫里,自己想说,却没有人为自己传话,想见皇帝,也没有人为自己通报。赵高见李斯上钩了,就说如果李斯真的能去劝劝皇帝,一定找机会让皇帝见他。

李斯上当一天,胡亥在宫中饮酒作乐,宫女们在乐曲中翩翩起舞。赵高见胡亥玩兴正浓,就派人对李斯说:“皇帝正说起你,现在正是跟他说话的时候。”

李斯哪里知道这是计,马上到宫门口求见。胡亥此时根本就没有心思见他,只让李斯在宫门口干等着。李斯等不到皇帝的召见,急了,一连求见了三次,结果把胡亥给惹恼了。胡亥说:“我平时闲着的时候,丞相不来,现在倒来烦我,是看我年轻就不把我放在眼里吗!”

赵高见机会来了,就在一旁挑拨,说:“看起来情况不妙。当初沙丘之谋,李斯也有一份功劳。现在陛下当了皇帝,可李斯本来就是丞相,没有更高的官给他做了。想来他大概是要陛下划一块地方给他,让他做个诸侯王吧!”见胡亥听得很仔细,赵高又火上浇油,说:“有些事皇帝不问我,我也不敢说什么。丞相的长子李由,是三川郡的郡守。盗贼陈胜和丞相李斯都是楚地人,他们的家乡离得很近,所以那里的盗贼才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到处活动,经过三川郡时,李由也不派兵清剿。我听说他们有书信来往,只是不知道具体讲些什么,因此不敢向皇帝报告。朝廷的事都是由丞相掌管的,他的权力比皇帝还大呢!”

听了赵高的话,胡亥马上派人调查李由通盗的罪状。李斯怀疑是赵高在搞鬼,就上书胡亥,说赵高有谋反的意图,提醒胡亥防备。胡亥根本不相信,反而把这件事告诉了赵高。赵高就对胡亥说:“丞相现在只担心我一个人了。哪一天他如果把我杀掉了,就可以篡夺皇帝的权力了。”

从此,胡亥不再信任李斯了。

李斯之死李斯被关进了监狱,这才后悔当初在沙丘跟赵高一起玩弄阴谋,把胡亥扶上皇位。现在,眼看着秦朝江山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随时都可能崩溃,自己尽心竭力辅助始皇帝开创的事业行将付诸东流,自己又身陷囹圄,他感到无限的凄凉。

在赵高的严刑逼供下,李斯经不住残酷的折磨,终于屈打成招,承认自己谋反。不过,他还是怀有一线希望。想想自己为秦朝立下的功劳,又确实未曾谋反,他多么盼望二世皇帝会给自己一个申辩的机会。他以为,凭着自己的好口才,也许能使胡亥回心转意。想到这些,李斯就在狱中上书二世皇帝,历数了自己的七条“罪状”,其实都是正话反说,为自己评功摆好。他满怀希望把信交给狱吏,信却落到了赵高手里。这样的结果,李斯本应该想得到的,可他就偏偏没有想到。他对赵高的阴险毒辣,还是没有充分认识。

父子刑场相见赵高扣压了李斯的上书,还派人对他说:“囚犯哪里还有上书的权利!”此后,赵高又先后十几次派自己的亲信去提审李斯,却冒充是胡亥派去复审案子的官员。可李斯总是信以为真,每次提审,都诉说自己是如何冤枉,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酷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承认谋反。后来,他再也不敢喊冤了。一天,当胡亥真的派人来复审他的案子时,李斯竟误以为又是赵高在捣鬼,一口承认自己阴谋造反。胡亥看了李斯的口供,庆幸地对赵高说:“要不是你,我差点就被李斯蒙骗了!”

随后,胡亥派往三川郡调查李由谋反的官员也回来了。这位官员人还未到三川郡,三川郡就被项梁攻陷了,李由也被项梁杀掉了。赵高把这件事瞒过了胡亥,又编造了李由谋反的假证据,拿去给胡亥看。胡亥看了,对此深信不疑。

这一年的七月,李斯被判处死刑。行刑的那一天,与李斯一同被押赴刑场的,还有他的二儿子。父子相见,李斯说:“我想再跟你一起,牵着黄毛猎狗,去家乡上蔡东门外的野地里猎逐狡兔,可那样的日子还会有吗?”说完,父子俩一起痛哭,然后一起被处以腰斩。李斯的父族、母族和妻族,也都被胡亥和赵高诛杀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52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