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为何皇帝能够如此长时期地保有权威?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4-13 16:13:27 0 皇帝

在征服东方六王、统一天下的那一年,秦王开始使用高于诸王地位之上的皇帝称号。关于皇帝称号的产生,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通过秦王与大臣间(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的争论,最终采用了皇帝称号。

“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为何皇帝能够如此长时期地保有权威?

古代的上天思想

巨大的陵墓中长眠着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这就是最初将王号变为皇帝号的始皇帝的陵墓。皇帝的称号诞生于两千两百年前的秦朝,从第一代秦始皇至末代皇帝溥仪,两千一百三十年间有过近五百个皇帝。其中有未满一岁即位的东汉皇帝(殇帝),也有近九十高寿、在位六十年的清代皇帝(乾隆帝)。在中国为何皇帝能够如此长时期地保有权威呢?又为何能有如此多的皇帝世代相承呢?

与清朝末代皇帝作斗争的孙中山在其所著的《三民主义》中对中国古代皇帝制有过如下论述:

刘邦、项羽是争什么呢?他们就是争皇帝。汉唐以来,没有一朝不是争皇帝的。中国历史常是一治一乱,当乱的时候,总是争皇帝。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

秦王嬴政击败东方六国诸王,统一全国时(前221)创立了皇帝称号。这一称号借助了可以主宰上天之“上帝”(天帝)的权威。天的世界本是一个宇宙。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覆盖于地上的球体。从地上仰望,天像个半圆屋顶。太阳、月亮、行星都在这个球体上移动。天以北极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并认为天帝就存在这一中心。称北极近旁小熊星座的β星为“帝星”,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形状被想象为天帝御驾的车辕和车厢。位于勺的前端、亦即车厢尾部的α星被称为“天枢”。天帝乘此御驾巡视于天极周边。

人们在中国古代放置棺椁的墓室中,发现了这种从地面仰望中的宇宙。墓室的天顶上绘着天体,中心部位是天极和北斗七星。在汉代的壁画中,绘有天的赤道和太阳一年运行所经的黄道。在日本的高松冢古坟壁画中,也描绘着这种受中国天文思想影响的天极。其中,北浦古坟中描绘着一个黄道与天赤道交叉的圆。

天的中心并没有被人格化。由于“神”(spirit)在中国是指死者的魂,所以也被误解为上帝的“神”(God)。在皇帝称号的产生背景中,有着如此的古代天文思想。从天帝到地上的统治者,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皇帝”的称号

在征服东方六王、统一天下的那一年,秦王开始使用高于诸王地位之上的皇帝称号。关于皇帝称号的产生,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通过秦王与大臣间(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的争论,最终采用了皇帝称号。决定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

首先,秦王命令丞相等人议论以往王号、帝号的变迁。讨论的结果:因为秦王之功绩超过上古以来五帝的治世,所以要找一个更加合适的称号。“五帝”指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五位。这五帝并非天上,而是地上的统治者。根据神话时代的传说:这些人死后升天,被称为某帝。秦国的博士从古典书籍中寻出天皇、地皇、泰皇等称号,认为其中数泰皇最为尊贵。泰就是泰一,是地位高于天神、地神的天帝。所以,大臣们建议秦王以此为号。

如果当年这一建议被采纳的话,后来的皇帝就都得叫泰皇了。但是,大臣的建议遭到秦王的否决,最终决定将泰皇的“皇”与上古帝位的“帝”字合为“皇帝”的称号。此“皇”字本意与“王”字相同,而且作为形容词有光辉之义;说到底秦王中意的是“帝”字,所以又为“帝”找了个修饰语。意味着煌煌上帝的“皇帝”,就这样诞生了!天帝是上天的中心,与之相应,秦王希求建立自己在地上世界中心的权威地位。与此同时采用的“诏”(命令)、“朕”(自称)等称谓为后来历代皇帝制所沿袭。

秦以水德克周之火德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前221)的记事中,罗列了统一天下的具体事例:

首先,秦采用了五行的水德。五行是由战国时期齐国邹衍首倡的思想,包括五行相生说和五行相胜(相克)说。这种观点认为是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的变化导致了宇宙的变化:就像水生木(植物)那样,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如此循环叫做“相生”;如果像水胜火那样,土胜水,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就叫做“相胜(相克)”。五行,还配以方位、季节、色彩、数字。如木配以东、春、青、八,火配以南、夏、赤、七,土配以中央、土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十八天,合计七十二天)、黄、五,金配以西、秋、白、九,水配以北、冬、黑、六等。秦胜了属性为火德的周王朝,所以采用了水德。相应地以“冬”、“黑”、“六”作为制度改革的关键词。

数字与五行的关系不太好懂,在古代中国也是将水视为万物之中最先形成的物质。今天,我们认为地球是由金属(金)、地幔(火)、海洋(水)、土壤(土)、植物(木)组成的,宇宙间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水就是由氢产生的。一至四的生数和六至九的成数之首位数“一”和“六”被认为是水德的数字。

由于冬季始于十月,所以秦以十月为年初岁首,衣服、旗帜用黑颜色,数字以六为基数,符节、法冠都是六寸(13.8cm〈1寸=2.3cm〉)为长度或高度,车辆宽度为六尺(138cm),度量衡的一步也是六尺,驾车的马用六匹。黄河在当时叫做“河”或“河水”,也仿效水德改称“德水”。又因为水德属阴、主刑法,所以执法严厉。

五行思想并非出于秦,而是产生于东方的齐国。但其重视自然循环的思想与《吕氏春秋》月令的思想却是相通的,在这种思想中刑法也被置于自然循环之列。从吕不韦到李斯,秦的智囊人物虽有交替更迭,而那种极端的统治思想却未必有所变化。统一天下的法家思想之中也含有吕不韦的月令思想。

在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枚石制的骰子,骰子有十四个面,可以投出从一到十二的数字,而且其中一面写着“骄”字,一面写着“”字。投骰子者按照投出的数字走棋子,如遇“”字要受罚饮酒,逢“骄”字则罚对方喝酒。数字在官吏休闲玩耍之中也是如此的重要。这十二乃六的倍数。

三十六郡之谜与帝国的扩张

秦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郡守、郡尉和监郡,对黎民百姓改称作“黔首”,召开盛大宴会。允许天下人聚集饮宴以示庆贺,由国家分发美酒佳肴。二十五年(前222)五月,秦歼灭了除齐国以外的所有国家,战局已经告一段落时曾有过一次许可庆祝。这次,是因为最终灭齐,实现天下统一而特许庆贺。对此,地方文书对日期和时间都予以详细记录,《秦始皇本纪》的记事却连月份也未提及。

对当时设置的三十六郡,也是很难确认三十六个具体郡名。所谓三十六郡,并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一次性设置的,而是自战国时期的秦国直至秦帝国成立之间逐渐设置的。如果将《史记·秦本纪》和《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汇集的话,可知郡的数字不止三十六个。两千年来关于三十六郡究竟指哪些郡的问题虽然有过各种观点,但是里耶秦简中又出现了谁都不知道的洞庭郡,于是对迄今为止的各家之说就不能不予以否定了。出土资料就是如此无情而有趣。

在此,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十六郡的具体情况。根据成立的不同情况,秦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设置于战国时期秦国固有领土的各郡,称为内史。第二类是超越国境,建立于被侵占领地区、当然也是沿秦国国境地区所置各郡。第三类是在歼灭六国后,接管的六国各郡。第四类是统一全国之后扩张领土时所设各郡。另外,还有一些超出三十六郡数字之外,不明其所在的郡。

“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为何皇帝能够如此长时期地保有权威?

从中可以看出从秦国至秦帝国的整个过程。上述“喜”这个官吏所供职的地区属于第二类,即秦占领地的南郡。加上第二类、第三类,至秦统一之时应该为三十六郡,但最多也就有三十四郡。必须另外找出二郡来。《汉书·地理志》记述了汉郡的出自,其中记为出自秦郡的正好为三十六郡。然而,其中有四个郡却是统一之后建立的第四类郡,如果除去这四个郡的话又有哪四个可以入选三十六郡呢?学界围绕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从清朝至今的三百年中,王鸣盛、钱大昕、全祖望、王国维、钱穆、劳榦、谭其骧等众多学者都为此做出了努力。

然而,里耶秦简中洞庭郡的发现,实在出人意料。因为,这使得一直以来作为研究根据的《汉书·地理志》史料的可信性发生了动摇。比如《汉书·地理志》中说:“长沙国,秦郡。”那么,在秦代真的有长沙郡吗?上一章所述苍梧之乱时提到:平定这次动乱的是南郡管辖的一个县。这一地区正是长沙地区,却没有提到长沙郡。另外,在秦昭王时期的公元前277年的记录中有攻打楚国巫郡、黔中郡的内容,此二郡为楚郡的郡名,并非秦郡的郡名。占领某一地区之后有时是要改变郡名的,所以黔中郡之名不应当在该地区被占领之后还在沿用。从《晋书》以来有很多学者为了与三十六郡数字相合,将《汉书·地理志》中没有作为秦郡的黔中郡列入了三十六郡。那么,既然现在已经发现了洞庭郡,就应该把楚国的黔中郡排除了。而且,当时将黔中郡改名为洞庭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0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