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历史解析——崇祯之渊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4 13:03:24 0


现在我们将目光从崇祯朝舞台上的演员们身上,转向舞台本身——生态环境。元明两代没有哪个皇帝像崇祯这样,不幸地遭遇了如此反常且恶劣的气候条件。在其统治初年,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西北,特别是陕西。干旱与饥荒到处肆虐,崇祯元年(1628)末,一位御史上奏,全省已变成了一个灾区。次年,气温骤降,这次寒潮一直持续到17世纪40年代。感受到这一变化的不仅仅是明朝人。在17世纪30年代,俄罗斯人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严寒。然而,在17世纪40年代,据记载,冬季的每个月都要经历严寒,使之成为自12世纪以来俄罗斯历史上最冷的10年。位于中俄之间的满洲也经受了同样的极端气候。女真人也许是受到明朝财富的吸引而南下的,但推动他们南进的因素也包括寒潮。

崇祯朝的首次大饥荒发生在1632年,即皇帝登基后的第五年。这一年,朝堂上的奏疏一封接一封递上来,满纸都是全国各地的极端气候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紊乱。一位派往西北的巡抚写道:“不意天未悔祸,荒旱五年,致彼遍地皆贼,日甚一日。”而一位被派往京杭运河中段地区视察灾情的巡按回报的情况是:“南北往来几于断绝。”有关该地区另一次大灾的一封奏疏中则写道:“贫者流而为盗,富者乘间潜移。商贾不通,道路梗塞。”

崇祯五年(1632)以后,灾情不断恶化。到了崇祯八年(1635),蝗虫开始大量出现。最终,在崇祯十年(1637),干燥的天气导致了大规模的旱灾。明朝遭受了长达7年的史无前例的大旱。最严重的灾情发生在崇祯十三年(1640)夏的山东西部,饥民剥食树皮,最后不得不吃腐尸而活命。在山东西北部的商业城市临清,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烈情况。次年夏,饥荒向南蔓延至长江三角洲。《上海县志》中收录的一条记录扼要地描述了此次饥荒的规模:

大旱。

蝗。

米粟泳贵。

饿殍载道。

……

斗米银三四钱。

干旱又持续了两年。崇祯十六年五月九日(1643年6月24日),束手无策的皇帝降旨,要求所有臣民,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都要洗心革面,禳除干旱的天谴,祈求上天普降甘霖。

干旱和饥荒之后,疫疠接踵而来。大部分疫情是由天花引起的。汉人已经通过接种人痘这种简单的预防手段,控制了这种疾病,但是满族人还没有掌握这种技术。他们对这种疾病有一种特别的恐惧,并且竭力回避与感染天花的人进行接触。因此,在17世纪30年代的数次进攻的关键时刻,他们从回报有天花疫情的地区撤退。对天花的恐惧,是崇祯二年到三年(1629—1630),皇太极终止对华北进军的原因之一。崇祯八年(1635)山海关附近肆虐的疾疫很可能是天花。而崇祯十二年(1639)在山东爆发的天花疫情,其规模之大使满族人取消了当年冬对华北的突袭。

疫疠也在全国其他地区爆发,西北部尤其严重。崇祯年间,山西省的首次大规模疫情发生在崇祯六年(1633)。三年后传到了陕西和蒙古南部。崇祯十三年(1640),整个陕西省都遭受感染。等疫情结束时,据该省官员估计,人口死亡率高达80%——90%。尽管这一统计比率显然夸大了事实,却反映了疫情的严重性,至少在该省的部分地区情况确乎如此。关于这一次疫情是否鼠疫,还存在大量争议。崇祯七年(1634),西北边境地区的老鼠数量突然急剧增长。据《明史》记载,宁夏的乡村地区突现10万只老鼠,所经之处,寸草不留。一些历史学家据此将鼠患与疫情爆发联系起来。无论这两件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也无论老鼠的身上是否携带了感染淋巴腺瘟疫的跳蚤,这些都只是人们的猜测而已。

崇祯十二年(1639),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疫情。同年发生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鼠患,再次使人们怀疑这是一场瘟疫。疫情在两年间愈演愈烈,不仅是长江流域,整个明帝国的东半部都受到影响。据称,山东某州半数以上的居民死于疫疠。地方志编纂者在评价此次疫情时写道:“历代灾异叛乱,为害无甚于此者。”在山东的另一个黄河以南的州,疫疠使数个村庄人迹灭绝,70%的人口死亡;同样的死亡率也出现在河南省境内的黄河流域地区。当年夏末,蝗食苗尽,一点可以吃的都没有留下。

疫情在崇祯十五年(1642)似乎出现了短暂的中止,随后,继续年年爆发,从江南直到北方边境,无处幸免。当时,北京是这一波波疫情的感染源,而曾经的全国财富流动通道——京杭大运河,则成为由北向南传播疫情的直通通道。饥荒加上疫疠造成的后果是致命的。“死者泰半”是这些年地方志中不断出现的一个词,而“十室九空”是另一个。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山西省北部的所有州县都已出现疫情。

这就是“崇祯之渊”——自14世纪20年代的“泰定之渊”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灾害期。粮食歉收,食物供应缩减,商品交易停止,导致粮食价格的通胀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人们两手空空,没有缴纳赋税的能力。人民生计维艰,而政府的处境更加糟糕——甚至没有能力支付军饷,以维持边防和驿递。早在天启三年(1623),就有兵部尚书反映驿递庋困、疲累已极的情况,恳请皇帝下旨严申驰驿条件,以免国家通信体系崩坏。但是,这一举措尚不足以减轻驿递的沉重负担,于是兵部在崇祯二年(1629)索性关闭了数个驿站,以降低运营成本。现实地来看,任何财政紧缩的做法都不足以弥补在满洲连年用兵的巨大耗费。国家为应对不断飙升的军费开支,唯有不断加重赋税。人们用“崇祯”等于“重征”的调侃,一语双关地道出了崇祯年间税赋沉重的窘境。当1644年——崇祯朝的最后一年到来时,80%的州县已停止缴纳赋税,国库已经空空如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09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