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历史解析——朝贡与贸易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4 13:01:08 0


自汉代起,中国历代政权处理对外关系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正式的,另一种则是半正式的——朝贡和贸易。朝贡体系要求外国国王派遣使臣入朝,贡献方物。随后,由皇帝颁赏给来使同等价值或更为丰厚的礼物,由后者带回各自的属国。皇帝也对朝贡国的首领进行册封,甚至在发生继位之争时指定自己属意的继任者。正是这种互相承认和互予合法性的手段,维系着中国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尽管这是一种虚构的图景,双方却乐于保持这样的名分。它给予了中国渴望获得的国际地位,而其他国家则得到了贸易机会。

即便是根据宋代较为宽松的标准,元政权在朝贡和贸易方面也不算严苛。忽必烈在东征日本之际关闭了对日贸易,以防范中国商人为日人提供补给。与此同时,出于称霸东南亚的野心,他又派遣军舰南下,由此带动了南洋贸易。早在至元十四年(1277),元政权就在上海、杭州、庆元(即宁波)和泉州四地建立了市舶提举司。北方的三个市舶司管理对日贸易,但不久之后,长江三角洲的舶商就开始修造巨艘大舶,浮海至日本之外的琉球、越南和马六甲。上海兴盛一时,在至元二十七年(1290)正式设县。最南面的泉州市舶司主要管理南海贸易,是泛海而来的穆斯林从事贸易的最重要港口。

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政府为增加税赋,实行垄断造船出海的做法。也许是意识到官商没有能力完全取代私商进行海外贸易,这一政策在实行一年后便告弛废。大德七年(1303)的全面海禁扼制了沿海经济的发展。大德十一年(1307)取消禁令,四年后再次实行禁制,直到延祐元年(1314)才恢复官方渠道的泛海贸易。元代的最后一次海禁是延祐七年(1320),到至治二年(1322)取消。此后,直至元朝灭亡前,商人都可自由下海。海禁废弛的一个后果就是泉州的经济不断落入外国商人的掌控。另一个后果是财富向口岸城市集聚,并未带动腹地的繁盛,反而破坏了后者的经济,并最终在至正十七年(1357)引发了福建沿海叛乱。

有关这一贸易的文献寥寥无几,其中之一是一幅元代地图仅存的朝鲜版本。《混一疆理图》(朝鲜语称:Honil kangnido)作于明建文四年(1402,即大朝鲜国太宗二年),依据的是一位朝鲜使臣三年前从明朝带回的舆地图。据说该图为清濬所绘,就是洪武五年(1372)主持蒋山寺广荐佛会的禅僧清。有关清濬仅存的这幅舆图的中文文献记载见于1360年,该图范围至西仅到缅甸,却在西南海岸下方记有这样一段关于海路里程的文字:“自泉州风帆六十日至八哇(爪哇,Java),百二十八日至马八儿(马拉巴尔,Malabar),二百余日至忽鲁汶思(霍尔木兹海峡,Hormuz)。”清濬所制舆图题为《广轮疆理图》(Broad-Wheel Map of the Frontier Regions)。朝鲜制图者在该图的右方增加了(面积大为扩展的)朝鲜,在图左增加了亚洲余部和非洲——被拉长的阿拉伯半岛、缩水的非洲,还有清晰可辨的地中海和黑海,这大概是根据来自阿拉伯的信息绘制的。这幅地图的存在,证明中国在元代和明初对世界的认识比我们曾经推断的更广泛。

洪武皇帝十分在意朝觐纳贡。每一次使臣入朝,都是皇帝向大明疆土之外的君主们,也是向那些目睹外国使臣入都的大明子民,宣示自己的统治权之时。洪武皇帝登基的第一年,没有藩国来朝。但在第二年,占城(Champa,即南越)、安南(Annam,即北越,1428年后改称“大越”)、高丽入贡。洪武三年(1370),占城再次入贡。同年入贡的还有爪哇和西洋(the Western Sea),即印度半岛东南部的乌木海岸(Coromandel)。洪武四年,安南、高丽再度入贡,此外,又有浡泥(Borneo,即婆罗洲)、三佛齐(Srivijaya/Sumatra,今苏门答腊)、暹罗(Siam,今泰国)、日本和真腊(Cambodia,今柬埔寨)。洪武五年,入贡藩国进一步包括了琐里(Suoli,印度东南部古国)、琉球和乌斯藏(Tibet,西藏)。洪武皇帝欣见诸藩国遣使入贡,在后来回顾登基之初的情景时,满意而不无夸大地形容为“使臣不绝”。他对任何的轻忽和不足也十分警觉。洪武十二年(1379),高丽进贡黄金百斤、白银万两,因其远远超过了入贡约定的数额,却之不受。次年,日本以无表却之。日本的大名之间为遣使权你争我夺,想必这次抢占先机拿到勘合文书的另有其人。是年,事态发展十分不妙,而问题完全出在朝贡体制上。安南国使入贡时,接见他们的是宰相胡惟庸,而不是皇帝本人。对于贡使来说,这也许只是一种外交演示,但对于皇帝来说却是再严肃不过的政治问题了。

永乐皇帝也把朝贡体制当作确认自己统治权威的手段。据《明史》记载,在建文初期的四年,没有藩国入贡,但永乐元年(1403),永乐皇帝刚一登基,大部分的藩国又开始入贡了。不过,永乐皇帝比他的父亲更进一步,派出了三宝太监,即回回人郑和,出访西洋藩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印度洋各国。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如果说朝贡体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郑和数次下西洋的框架的话,它也有助于解释其后来终止的原因——因为朝贡体制一旦走上运行轨道,就不再需要永乐皇帝耗费巨资遣使回访了。尽管下西洋的举措没有持续下去,郑和带回的知识却仍在明代社会流传,比如,劳德航迹图和塞尔登地图,以及晚明的各种通俗类书。

终明一朝,朝贡与航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对此,龙也要点头赞同。万历皇帝派往琉球的使臣曾遇到不止一条龙,而是三条。谢肇淛,一位负责此次远航的福建官员的孙子也在随行之列,他事后记道:“至中流,飓风大作,雷电雨雹,一时总至,有龙三,倒挂于船之前后,须卷海水入云,头角皆现,腰以下不可见也。舟中仓皇无计。”

当时,船上一个经常出海的人恍然悟出天象所示的深意。他大呼:“此来朝玺书耳。”谢肇淛接着写道,他“令扶使者起,亲书‘免朝’示之”,于是,三条龙“应时而退”。谢肇淛少不得总结这次龙见的意义:“天子威灵,百神效顺,理固有不可诬者。若非亲见,鲜不以为妄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0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