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历史解析——家具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4 13:00:52 0


李日华享用的那些家具,在某种程度上仍在为今天的我们所用,即我们所称的“传统”中式家具:红木圈椅(圈背与扶手由自高至低一顺而下的细木相连)、带立墙的闷户橱、圆凳、雕花衣架、折叠式脸盆架、带门围子架子床。这些家具的历史也许个个能上溯到明代以前,但它们最为人熟悉的面貌还是明式,因为几乎没有明以前的家具流传下来,即便是今天博物馆里展出的明代家具,大部分也是清或清以后修复的,里面大概没多少木料是真正来自明代的。

明代的家具在式样和结构上不断被精细化。构件越做越精巧,靠背、扶手无不贴合人体的曲线。榫卯工艺日趋发达,构件之间的扣合严丝合缝,完全不露接榫与钉子的痕迹。然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民间开始流行用廉价木材无法制作的细木家具。万历初年的名士范濂(1540——?)在其《云间据目抄》(1593)中记录了这一变化。“细木家伙”兴起于他生活的年代,因为他在笔记中称:“余年少时曾不一见。”过去,“民间只用银杏金漆方棹。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公子,用细数件,亦从吴门购之。”于是乎,买家和工匠竞相采用花梨、乌木和黄杨木等名贵木材,床、橱、几、桌等日用家具莫不如此。范濂不禁感叹:“亦俗之一靡也。”

明代木匠尤其擅做椅子,买家对之也有特别的偏好,从南京耶稣会士家中61把椅子之数便可见一斑。椅子至北宋时才开始流行。卧靠于床榻的所谓蛮夷习惯,曾取代了席地而坐的汉地传统,到了北宋时已不再流行。明代家具的椅凳类异常丰富,有一些还是明代的首创。不过床榻之类仍然适合文人使用,“燕衎之暇,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这段话来自文震亨《长物志》——一部编纂于万历末年(17世纪10年代)的闲赏谱录——中对家具的评论。文震亨并不认为床榻有任何不妥,但是,2世纪,一位荒淫无度的中国皇帝喜欢坐“胡床”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明太祖对床榻的态度也十分严苛。在他扫除陈友谅叛军之后,曾有部下向他进献陈友谅的镂金床。朱元璋认为,不过是一具床榻,竟然工巧若此,实在是穷奢极欲,便命人将其销毁。明代统治者要端坐于椅上,而不能横卧于榻上——这也许暗示了他们的臣民也要如此行事。显然,到了文震亨的时代,人们早已将这则故事抛诸脑后。

因船难来到明朝的拉斯·科特斯对自己所见的椅子印象颇深:“制作与雕刻工艺极为精湛,尽管是蛮族人的样式。”他这样说,似乎是把这种工艺归因于蒙元的影响。拉斯·科特斯随后又描述了另一种只有在富家大户才能见到的家具。他对数量众多的小桌子尤为赞叹,它们也是“工艺极为精湛的”,被摆放在一户人家的厅堂内,数量达20—40件之多。它们“被叠放在一起,除了一两件之外,其余的平常并不拿来使用”。拉斯·科特斯解释道,这一大堆可以叠放的小桌子,全然不合欧洲人的品位,不过“是一种摆阔的形式”。这确实是较晚兴起的一种家具。从元代到明初,标准的餐桌是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一边可坐两人,一桌可坐八人。16世纪,这些较大的桌子让位于只能两人共用的小桌子,这反映出一种维护上下尊卑的思想——在八人围坐共食的情况下,等级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

据前引万历四十年的《孙时立阄书》所示,徽州在当时已落后于社会时尚。孙家仍然有“退光八仙桌4张、大香桌1张、小退光琴桌6张、金漆桌40张、抽屉桌3张、退光大桌6张、大退光四方桌1张”,还有10张标为“旧”“小”“粗”的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面没有提到可以叠放的小桌。

艺术史家柯律格已经注意到明代木作工匠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他写道:“消费阶层留下的文字中从未记录过工匠的名字。”但是,李日华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两位修复家具的工匠的名字。修复是一门受人尊敬却又界定模糊的手艺。它可以使老物件恢复其原来的“优雅”面貌,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它也可以用来制造赝品,这可就大大不妙了。李日华十分钦佩一位名叫周丹泉的苏州木器修复师,称他“极有巧思。敦彝琴筑,一经其手,则毁者复完,俗者转雅。吴中一时贵异之”。李日华暗示,周丹泉的手艺得自与之交好的某位道教人物。

与周丹泉相反,一位名叫金梅南的苏州漆匠却利用自己的手艺蒙骗主顾。李日华在万历四十三年八月七日(1615年9月28日)的日记记道,自己刚刚购买了一张龙潭石黑髹榻。龙潭位于江西北部,出产一种石头,质感略逊于云南大理的凤凰石。李日华曾经提到自己从一位无锡商人手中购买过两座屏风和两张榻,都取材于大理石,所以我们知道他清楚真品的样子。由于大理石价格昂贵又不易获得,通过金梅南这样的巧匠之手,龙潭石便可被加工成乱真的替代品。一次偶然的机会,金梅南路过龙潭,发现了这种石材,“稍砻冶之,见其质美,可乱大理凤凰石。因益募工,掘地出石,锯截成片,就其纹脉,加药点治,为屏、几、床、榻。骤睹者,莫不以为大理也。”李日华在故事的最后提到,金梅南曾用龙潭石混充大理石,制成一张髹榻,以60金的高价卖给一位高官。对赝品一向反感的李日华,似乎觉得这位附庸风雅而后知后觉的官员也是咎由自取。这样的丑角实在应该被摈斥于李日华所守护的文人雅士的圈子之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0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