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简明正史——李自成 张献忠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3 13:25:58 0


李自成(1606—1645) 陕西米脂县人,家庭贫穷,少年时在地主家当牧童,从小喜习武艺,“善走能射”,长大后充本县驿卒,为同伴所推服。

崇祯初,陕西地区灾荒连年,人民纷纷起义。李自成于崇祯三年(1630)奋起反抗明朝的黑暗统治,饥民争相附和,一夜之间聚众至千余人。后来,与其一起战斗的不沾泥投降明军,李自成便投向闯王高迎祥部。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很快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有名闯将。

崇祯七年(1634)八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起义军于兴安(今陕西安康县)车箱峡突破明军的包围,向河南推进。明朝调集豫、楚、晋、蜀诸地明兵,扑向起义军。崇祯八年(1635)一月,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大会于荥阳,讨论拒敌方针。李自成针对一部分人的失败主义情绪,鼓动说:“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并提出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战略方针。各部首领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分兵四路出击明军。东路军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率领下,进展神速,只十余日就攻陷明朝中都凤阳,焚毁了明朝皇帝的祖坟,大长农民军的声威。

崇祯九年(1636)七月,高迎祥与明军在陕西盩厔(今周至县)作战,不幸被俘牺牲。李自成接过“闯王”的旗帜,继续战斗。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在潼关原战斗失败,仅率刘宗敏等十八骑突围进入商洛山(陕西商县境内)中。崇祯十三年(1640),又被明军围于四川巴西鱼腹山(今绵阳市境内)中。当时全国农民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但李自成并不气馁,利用时机,“经夜不眠,图画大利(事)”,总结起义经验,考虑制定起义的政治纲领和建设农民军队等问题。

当年十一月,李自成轻骑从巴西突围,第二年进入河南,饥民纷纷加入起义军。这时,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也加入到起义行列。李自成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苛重的情况,在李岩的协助下,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战斗纲领。它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在群众中流传着歌谣说:“吃汝娘,着汝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叫大家都欢悦。”

李自成又整顿了军队纪律,规定:作战缴获物品归公,由首领(叫“掌家”)掌管,战士不得收藏白金。尊重群众利益,行军不住民房,自带帐篷宿营。不许破坏农民的生产,行军中若毁坏了禾苗,甚至要处死。不许侮辱妇女,平买平卖,公平交易,等等。

李自成在军队内部实行上下平等的原则。重要首领和士兵无甚差别,平日“席地并坐”,领导成员间是“同坐共食”,平等相称,对李自成以“大哥”、“老李”相呼。李自成自己不贪财货,“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农民军经过整顿,声威大振,各支农民军纷纷前来汇合,起义战争形势迅速发展。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进攻洛阳,守卫洛阳的明军痛恨明福王的残暴统治,发动兵变,响应李自成。农民军一个晚上便攻下了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并将数万担大米和数十万两金银分给农民。第二年,李自成军攻襄阳、樊城,汉水以东人民焚香杀牛备酒远迎。

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李自成占领湖北和河南的大部后,在襄阳建设政权,改襄阳为襄京,李自成称“新顺王”。李自成将军队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并规定行军、作战的制度。将领的品级分将军、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级。在行政方面,中央设上相、左辅、右弼,改明六部为六政府。新顺政权的辖区内也建设了地方政权,中央派驻地方的官员有提督、防御使、统制使,府的长官叫尹,州官叫牧,县官叫令。

李自成建立政权后,着手考虑推翻明朝中央政权的战略方针和进军路线,接受了顾军恩的正确建议:先取关中为根据地,然后经山西、宣府攻取北京。崇祯十六年(1643)九月,于河南大败明总督孙传庭军,“自成空壁追,一日夜逾四百里”,乘胜破潼关,杀孙传庭,直下西安,很快占领了全陕及甘肃、宁夏等地。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以西安为西京,立国号“大顺”,年号“永昌”。造历书、平物价、铸永昌钱、开科取士,试题为《定鼎长安赋》,歌颂大顺农民政权的建立。

永昌元年(1644,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发布征讨明朝的檄文,宣布其罪状,随即统军出发,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昌平,进围北京。明朝守城士兵已不愿为明王朝卖命,总督京营的襄城伯李国祯束手无策,“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农民军于三月十七日抵达北京城外,第二天晚,太监曹化淳就开彰义门(今广安门)投降农民军。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见大势已去,怕农民军攻入宫城受到人民的制裁,于十九日黎明前在万岁山(又名煤山,今景山公园)上吊自杀。当日中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开进北京宫城。李自成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毡笠、缥衣”,乘马进入承天门(今天安门),登皇极殿。北京人民张灯结彩,焚香设案,贴上“顺天皇万万岁”、“新皇帝万万岁”等标语,以盛大的庆贺来欢迎农民军。

大顺军进入北京后,李自成在襄阳和西安建立政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并决定任用一部分四品以下的明朝官员。明朝官僚在农民军进城前夕,怕家里存有做官时的帽服而惹祸,所以把官帽都毁了。这时听到农民军要任用他们,以为他们升官发财的机会又来了,于是“笑口顿开,从梨园(戏班)中觅冠冠之”。但农民军甄别的结果,只用了九十二名,而且新科的居多。大顺军战士对他们也加以监督,如一个官吏被任命为兵政府从事,大顺军战士就告诫他:“不要如前朝要钱,我主立法森严,贪官污吏,便要枭首。”

李自成在北京,打开明朝刑部和锦衣卫的监狱,尽释囚犯;同时用农民军的刑法镇压明朝的贪赃官员。早在进北京前,大顺军所到之处,责令官僚和大地主交纳金银,称为“助饷”,违抗者处死。进京后,把这种做法定成正式制度,专门设立了“比饷镇抚司”。李自成指示负责其事的刘宗敏、李过,“各官罪甚者杀之”,“贪鄙多赃者刑之”。比饷镇抚司把明朝的贵族、官僚、大商人分成等级,责令他们交出搜刮人民的赃银,并按照他们占有财富的情况和官职的大小,规定应交赃银的数目。尚书以上十万两,京堂、缇帅七万两,科道、御史五万或三万,翰林三万或一万。

大顺军进入北京后,对明朝的残余势力虽仍继续进行斗争,但对当时全国的形势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在胜利面前滋生了骄傲情绪。李自成住在皇宫里,与明朝的降臣讲究如何做皇帝,讨论皇帝祭天时为什么不食荤酒、不近女色、不用刑法的封建说教。明朝降臣又竭力阿谀奉迎,他被一片颂扬声弄得昏昏然,对于满洲贵族入关抢夺政权的危险更缺乏认识,对近在肘腋的吴三桂集团,只派明降将唐通带领一万人去劝降。吴三桂拒不投降,李自成便亲自率领六万军队东征,进军至山海关一片石地方,没有作好敌军情况的调查,贸然与吴军开战。正在鏖战中,清军突然出击,大顺军失利。李自成对吴三桂与清朝的勾结,原来没有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清军出现后,为了重新做好战略部署,仓促撤离山海关。

李自成回到北京,认识到固守北京有困难,决定撤出北京,行前于永昌元年(1644)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即皇帝位,三十日离开北京,向陕西转移。

大顺军撤出北京后,经由山西退入陕西,陷入了战略的守势。这时领导核心又发生了分裂,在大顺军退军过程中,原明朝的官僚地主与南方明朝的残余势力相勾结,在河南、山东进行叛乱。李岩请求分兵到河南去,牛金星乘机挑拨说:李岩若回到故乡河南,就不会再听你的指挥了。李自成听信了他的谗言,杀死李岩和其弟弘将军李牟,宋献策被吓跑,刘宗敏对此也很不满意,农民军军心涣散,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清军乘农民军内部分裂的时机,两路出兵,一路进山西,渡黄河攻延安;一路从河南攻潼关。李自成为抗击清军,组织了潼关保卫战,不幸失利,退出陕西,到湖北襄阳。永昌二年(1645)四月,李自成退至武昌,转至通山县九宫山,在查看地形时,遭受地主武装的突然袭击,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九岁。

张献忠(1606—1646) 陕西延安府肤施县柳树涧人,出生农民家庭,为了生活,曾随其父贩枣至四川内江等地,长大后到延绥镇当兵。崇祯三年(1630),他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称为“八大王”。第二年张献忠就成为当时农民军三十六营中一营的首领。后来,张献忠随闯王高迎祥转战各地。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牺牲,张献忠即自为一军,继续战斗。

崇祯十年(1637)八月,张献忠在南阳城外与明军战斗受重伤。第二年春,张献忠于谷城县(今属湖北省)投降明总理熊文灿,驻扎于四郊。熊文灿要他留精兵二万,其余都遣散。张献忠强调说:“部曲皆壮士,愿举军从,请十万人饷。”在此期间,张献忠仍不断进行操练,以保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了得到明朝政府的信任,张献忠还出具军令状,保证随时“备调遣”,可是当熊文灿真的要调动他的部队时,却“檄之者三”而“不应”。

张献忠受明朝招抚后,明朝官僚向他不断勒索贿赂。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新举起反抗的旗帜。他“毁城、劫库、放囚”,杀知县阮之钿,在墙壁上写下留言:“以告楚人,言反由总理酷取其货”,“具列上官姓名”,以及“取贿多寡、日月”,最后注明“唯襄阳道王瑞栴不取一钱”。张献忠再起后,即率部开往房县。正在那里“解甲耕屯为观望”的罗汝才部也跟着响应。思宗特旨命杨嗣昌去亲自督师,“赐尚方剑,以便宜诛赏”。杨嗣昌急忙赶到襄阳“大誓三军”,专门攻打张献忠部起义军。张献忠为了粉碎杨嗣昌的进攻,与罗汝才合军,以运动战术进入四川,摆脱包围。杨嗣昌也跟踪进入重庆,妄图把张献忠消灭在四川。他悬赏擒斩张献忠者银一万两。第二天杨嗣昌发现他的住处,从正室到厨房都贴上了“有斩督师(杨嗣昌)献者,赉(赏)白金三钱”的标语。这是对明朝政府和杨嗣昌的极大讥讽,同时也说明了农民起义军到处都得到人民的拥护,弄得杨嗣昌疑神疑鬼,惊恐异常。张献忠在四川东西流动,“以走致敌”的战略使明军疲于奔命。当时农民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走。好个杨阁部(杨嗣昌),离我三天路。”这说明了农民军战术的灵活主动,造成了明军被动挨打的狼狈局面。

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与罗汝才部联军,由川东挥师东进,至湖广境内留罗汝才于郧阳地区对敌明军,“自率轻骑,一日夜驰三百里”,在途中捕杀了督师使者,取了军符,直抵襄阳城下,诳开城门,俘获襄王朱翊铭,说“我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诛”。杨嗣昌听到襄王被杀,到荆州沙市又听到福王被李自成镇压,便畏罪自杀。

崇祯十六年(1643)夏,张献忠攻陷武昌,抓住了楚王朱华奎,沉于江。占据楚王府,设官职,称“西王”,发楚王府钱财,散赈饥民,人民大悦。于是蕲、黄等二十一州县都来归附。

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率军再度进入四川,十月攻占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建元“大顺”。并以成都为西京,设六部五军都督府等官,铸造“大顺通宝”。任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李定国等为将军,由孙可望节制文武官员。并设置丞相、六部以下官员,以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一直遭到四川明朝残余势力的反对。而张献忠所采取的过火政策,则更助长了这种敌对活动。张献忠在汪兆麟的煽动下,把明朝残余势力反对大西政权的行为,迁怒于四川人。并在汪兆麟的策划下,对蜀民进行残酷的杀戮,不仅杀了明朝残余势力和地主武装,也错杀了一般绅士和士子,甚至杀了不少劳苦大众和农民军中的四川籍士兵。对此,后来一些书籍的记载把它作了任意夸大。到顺治三年(1646)夏,明朝残余势力反对农民军的活动越来越厉害,张献忠感到在四川难以立足,于八月六日自成都出发,九月撤退到川北顺庆府西充地方。

顺治三年(1646)下半年,清军基本上控制陕西全省,于是在大西军降将刘进忠的引导下,顺利地从汉中向四川进军,对驻扎于西充凤凰山的大西军进行突然袭击。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十七日,张献忠于战斗时中箭而亡,年四十一岁。

评: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腐败透顶的明朝政府,并与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满洲贵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把农民起义战争推到了新高度,对中国历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由于阶级与历史的局限,他也犯有错误,给他领导的农民起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这与他的功劳相比是微小的。他在世时,受到农民的真诚拥护;死后,受到人民的深切怀念。他的名字将与他的功绩一起载入史册。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重要首领,由他领导的农民军战斗了近二十年,在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在后期所犯的错误是严重的,尤其是残酷滥杀四川人民,是历史所不能原谅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77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