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简明正史——明熹宗 魏忠贤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3 13:25:50 0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 是光宗朱常洛的长子。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初一,朱常洛即位为光宗,宣布改年号为泰昌,以明年为泰昌元年。可是一个月后,朱常洛病死,遗诏由皇长子继承帝位。这样,朱由校在群臣拥戴下成为明史上的熹宗,改年号为天启。经过大臣的商议,以这年八月以前为万历年代,以这年的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年代,而以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光宗死前曾服过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的红丸药,首辅方从哲在光宗死去的当天就拟旨给李可灼以赏赐,于是引起御史王安舜等人的弹劾。这就是明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大臣间本来就已经形成派系,这时又借机相互攻击,争论了好一段时间。后来李可灼被判为流戍,曾给光宗看过病的内侍崔文升发往南京安置,此事方算暂时了结。

熹宗准备举行正式即位仪式,颇有野心的李选侍却仍占住乾清宫。按照当时的看法,“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惟皇后配天得共居之”,所以必须令李选侍迁出,于是就发生了所谓的“移宫案”。经过兵科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以及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人的激烈斗争,加上太监王安的密切配合,李选侍只得迁了出来。于是熹宗在第二天正式举行了登基大典。

熹宗即位后,任用了一些正直的官吏,所以天启初期的政治还能向着比较清明的方向发展。例如对于吏治的整顿,根据大臣的建议,采取了比较有效的考核办法;为了解决士兵的困难和减轻一般群众的赋税负担,曾四次拨出内帑共五百三十万两,充当军饷犒赏士兵;天启元年(1621)七月,曾准免织造新颁袍式三分之一;天启二年(1622)二月,下令免天下带征钱粮两年,北直隶还并免加派。可是由于大臣们局限于门户之见,仍在“红丸”等案上费了不少精力。不仅未能将好的措施继续向前推进,反而让奸邪的客氏和魏忠贤有机可乘,形成一股势力,并猖獗一时。

客氏是熹宗的乳母,十八岁入宫。魏忠贤入宫为宦官,与客氏相要好,二人都得到熹宗的宠信。熹宗即位未到一个月,即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并荫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为锦衣千户。魏忠贤不久也就从惜薪司调为司礼秉笔太监,其兄魏钊也成为锦衣千户。天启元年(1621),大学士刘一燝曾经进言,请求将客氏从皇宫遣出。熹宗却恋恋不舍,借故拖延,甚至掉下泪水,吃不下饭。于是另一些官僚,如给事中霍维华、礼部尚书顾秉谦、南京礼部侍郎魏广微等纷纷投靠魏忠贤。正直的官员,如杨涟于天启四年(1624)上了有名的二十四罪疏弹劾魏忠贤,但是经过客氏在熹宗前求情,魏忠贤丝毫不受处罚,杨涟反而受到“严旨切责”;御史黄尊素、李应升、袁化中,吏部都给事中魏大中,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抚宁侯朱国弼等,先后都曾上疏弹劾,总数不下百余次,可是也都被“传旨切责”。大学士叶向高及礼部尚书翁正春上疏,“请遣(魏)忠贤归私第以塞谤”,熹宗仍是传旨不准。从此魏忠贤一帮便进行反扑,凡不依附他的人都受到打击,而对他进行过弹劾的人更难逃厄运。屯田郎中万燝被杖死;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以及魏大中等都被罢黜,高攀龙后来甚至被迫投水而死;先后担任首辅的叶向高、韩简明正史——明熹宗 魏忠贤、朱国桢挨个被斥逐。天启五年(1625)有“六君子之狱”,天启六年(1626)有“七君子之狱”,杨涟、左光斗、周顺昌等都惨遭杀害。过去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又都按魏忠贤一帮的意思翻转过来,而且还编写了《三朝要典》,篡改历史,以为进一步迫害正直人士提供口实。所以,天启中后期的政治极度黑暗。

在这种情势下,万历年间即已十分严重的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如大量土地被豪门权奸霸占;转嫁赋税和加派辽饷不断加重人民负担。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形式的反封建压迫剥削的斗争接连发生。举其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来说,天启二年(1622),徐鸿儒、于弘志领导山东、直隶地区白莲教起义;天启四年(1624)十二月,两当发生民变;天启六年(1626)八月,有陕西起义,十二月有广西起义;天启七年(1627)正月,桃源发生起义;三月,澄城发生起义。此外,军队也常发生兵变,如天启四年(1624)就曾发生杭州兵变和福宁兵变。这些起义和兵变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但社会的急剧动荡由此可见。

熹宗喜欢玩耍,平时爱好自己动手用锯斧营造房屋。建成后自我陶醉一番,然后随弃随建,乐此不倦。如大臣在他玩耍时向他上奏事情,他听后常常说:“你们用心做去。我知道了。”因此让魏忠贤这些人钻了空子,使得当时朝廷内外,只知道魏忠贤的威风,而好像没有熹宗的存在一样。天启六年(1626)八月,熹宗来到西苑,和小太监划小船玩乐。正划到水深处,忽然起风,小船翻覆。两个小太监溺死,熹宗被救上来,但从此生了病。天启七年(1627)夏天,熹宗病情加剧,于八月间死去,年二十三岁,葬德陵。

魏忠贤(1568—1627) 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少年时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由于为赌债所逼,就自行阉割,改姓名为李进忠,于神宗时混入宫中为宦官。起初在甲字库供职,后来担任皇长孙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结交了魏朝。魏朝这时和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相要好,二人结成“对食”(宦官和女人结成类似夫妻的一种关系)。客氏见到李进忠,就爱上他而疏远了魏朝,引起魏朝的争吵。朱由校知道此事,裁定李进忠和客氏成为“对食”。此后李进忠恢复魏姓,并由朱由校赐名忠贤,当上了惜薪司太监。

神宗死后,光宗继位;但光宗继位才一个月也死去,就由朱由校继位,历史上称为熹宗。魏忠贤和客氏都受到了宠信,不到一个月,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也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按理不应当成为司礼秉笔太监,但由于客氏这层关系,熹宗就让他担任了这个在内廷中最享有权势的职务。魏忠贤和客氏乘着熹宗的宠信,竭力排斥异己宦官。如魏朝被发配凤阳,后来被缢死;为熹宗即位出过力的王安,先被降为净军,发往南海子,后被断去饮食,最终被扑杀。而与此同时,魏忠贤利用司礼监王体乾以及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作为帮凶,内廷的各个重要部门都为他们所把持。当时也有大臣提出,应当把客氏迁出宫外,而熹宗却依恋不舍,只得作罢。有几位臣子进行过谏诤,都受到斥责,甚至被贬了官职。魏忠贤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暗中与大学士沈简明正史——明熹宗 魏忠贤勾结起来。他还建议熹宗在宫中训练武装宦官;又诱导熹宗每天举行歌舞或射猎等玩乐活动。刑部主事刘宗周进行弹劾,熹宗勃然大怒。幸而得到大学士叶向高的救援,刘宗周才得以免罪。

这时候,自神宗以来即已存在的党争问题仍在继续。非东林党人企图借助魏忠贤势力搞垮东林党人,于是纷纷依附魏忠贤。这样,魏忠贤在外廷的势力也逐渐扩张。天启元年(1621)冬,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都认为兵科给事霍维华并非正派之士,就利用年例的机会将他外放为陕西佥事。然而霍维华已经依附魏忠贤,其同党给事中孙杰就上疏弹劾刘一燝、周嘉谟,由魏忠贤设法迫使二人罢职而去。当时的熹宗耽于玩乐,对于政事十分荒怠。魏忠贤乘机擅政,从天启三年(1623)起还总督东厂,从此东林党人和一些正直的人士不断受到陷害。

天启四年(1624)四月,魏忠贤和党羽制造汪文言狱,企图罗织罪名,给东林党人以严重打击。虽然后来只是汪文言被廷杖革职,他们的最终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已使正直的人士感到再不能等闲对待。于是这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方面的罪恶。接着有都给事中魏大中、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等七十多人交章论列魏忠贤的不法行为。叶向高和礼部尚书翁正春也上疏请熹宗谴责魏忠贤,以平息百官的愤慨。熹宗不仅都不答应,还对进行弹劾的官员严旨切责。这样,魏忠贤见自己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固,就开始反扑:不久郎中万燝被杖死;叶向高被逼走;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以及魏大中等被罢黜;吏部侍郎陈于廷、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以及杨涟等被革职;首辅韩简明正史——明熹宗 魏忠贤、朱国祯被排挤。而与此同时,魏忠贤大量安插党羽:由顾秉谦担任首辅,控制内阁大权;由魏广微掌管吏部,黄立极等掌管礼部,崔呈秀掌管兵部兼都察院,吴淳夫等掌管工部。又以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寺少卿,吕鹏云、孙杰为大理丞;恢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等等。据史书记载,魏忠贤所安插的党羽,还有“五虎”、“五彪”、“十狗”以及“十孩儿”、“四十孙”等等称号。总之,从内阁、六部,以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他的死党了。

随着地位的巩固和权势的扩张,魏忠贤和同党又加紧对正派官员特别是东林党人的迫害。他们搞了许多黑名单。如魏广微与顾秉谦点《缙绅便览》;崔呈秀造《同志录》、《天鉴录》;王绍徽撰《点将录》;阮大铖编《百官图》,他们把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燝、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一百多人看成“邪党”,而将贾继春、霍维华、徐大化等六十多人看成“正人”。他们将这些名单进给魏忠贤,由他按名单进行黜陟。而魏忠贤心极狠毒,打击异己不择手段。他利用东厂特务,凡被缉拿的人,不论是否真的犯罪,几乎都要弄得家破人亡。中书吴怀贤读到杨涟的弹劾奏疏,不禁赞叹,被人告发,立即处死,家被抄没。当时被杀害的人不可计数,而规模最大的事件要算: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狱,以及炮制《三朝要典》。

六君子之狱发生于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及其党羽借故再次逮捕汪文言,并炮制假供词,以诬陷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他们对六人严刑拷问,夹、拶、棍交替使用。最后指使狱卒在狱中将他们谋害。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不忍睹。顾大章不愿受苦,饮药自杀未成,上吊死去。

七君子之狱发生于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及其党羽以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名义上疏,诬陷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李应昇、周顺昌、黄尊素、周起元七人贪赃枉法。其中除高攀龙在无锡家中闻知即将被逮捕,写下遗书投水自杀外,其余六人被逮捕后都冤死狱中。苏州和常州因而曾发生民变。

炮制《三朝要典》的事发生于天启六年(1626),目的是为了对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进行翻案,编成史书,进一步迫害正派人士。天启三年(1623),以叶向高为总裁的撰写班子曾经修成《光宗实录》。其中有关三案的结论,魏忠贤及其党羽极不满意。天启五年(1625)二月,御史杨维垣首先翻梃击案。同年四月,给事中霍维华上疏评论三案,认为三案都要重新作出结论。于是魏忠贤传旨,命令修改《光宗实录》。同年五月,礼科给事中杨所修建议收集三案奏疏,仿世宗时所编《明伦大典》,编辑专书,颁示天下。天启六年(1626)正月,杨所修的建议被批准,并确定书名为《三朝要典》,由顾秉谦担任总裁。同年六月,全书经修订后完成。其中三案的结论完全体现魏忠贤这帮人的观点。随着三案结论的翻转和《三朝要典》的编成,凡有关三案人物的处理也完全颠倒过来。李可灼被免去流戍,崔文升被擢用为提督漕运河道。而王之宷既被革职,又被逮入诏狱,于天启七年(1627)死在狱中。孙慎行早已告病在家,《三朝要典》修成后受到追劾,被判流放宁夏,只是未及出发而熹宗死,新皇帝即位,才得赦免。

这时候,魏忠贤的权势真是烜赫一时。不仅他自己冒功,频繁地受到奖赏,被封为魏公,而且连亲戚中不会走路的婴儿都封为侯或少师。魏广微身为吏部尚书,为了巴结魏忠贤,起先以同姓尊他为兄,后来竟自贬辈分而称他为叔。魏忠贤外出时,士大夫都遮道拜伏,甚至高呼“九千岁”。魏忠贤向皇帝上疏,不具名而只称自己为“厂臣”。大学士黄立极等票拟时,也用“朕与厂臣”的字样,而不敢用魏忠贤的名字。有一次山东出产了一头麒麟,巡抚李精白画了图形上报,黄立极等所拟圣旨里竟说“厂臣修德,故仁兽至”,对魏忠贤大肆吹捧。而全国各地为了献媚,从天启六年(1626)六月浙江巡抚潘汝祯开始在杭州为魏忠贤建生祠以来,第二年即达四十多座。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极为豪华。而在建祠过程中,主持者又竭力对魏忠贤进行吹捧揄扬,如有称颂他为“尧天帝德,至圣至神”的。监生陆万龄在奏疏中说:“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忠贤诛东林。宜建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而当生祠建成后,又都举行五拜三叩头的隆重仪式,对魏忠贤表示忠诚,极尽媚态。如果稍有不同意见,或态度稍欠积极,即被革职,或被处死。

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死去。因无子,故按遗诏由皇五弟信王朱由检继承帝位。朱由检为信王时,对魏忠贤的罪恶已有了解,但他因觉时机尚未成熟,并不立即动手予以惩治。到了十月,形势起了变化。魏忠贤的党羽感觉不妙,开始分化。先是杨所修、杨维垣攻击崔呈秀,试探思宗的态度。接着,主事陆澄源、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交章论列魏忠贤。又有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篡夺帝权;二、欺压后妃;三、肆意用兵;四、目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不尊圣贤;七、滥封爵位;八、冒领边功;九、剥削百姓;十、勾结群臣,徇私枉法。魏忠贤很是恐慌,急忙以重金贿赂此时任司礼秉笔太监的徐应元,请他帮助说情。思宗知道后,斥逐了徐应元,并于十一月初一,下令把魏忠贤发往凤阳。初四日,又下诏逮捕法办。这时魏忠贤正在赴凤阳途中,初七日在阜城得到这个消息,自料难逃被诛,就自缢而死,年六十岁。思宗命令磔其尸体,并且在其家乡河间悬首示众。同月十七日,客氏也于浣衣局被笞杀。魏忠贤的其他党羽,根据情节轻重也都受到惩治和处理。

评:熹宗是一个平庸懦弱的皇帝,让魏忠贤擅政,赏罚无度,忠良之士都遭到了迫害,甚至惨死。明朝到了这种地步,不灭亡已是不可能的了。

明朝宦官擅权为祸,可说接连不断。魏忠贤建生祠,被呼为“九千岁”,威势之盛为过去宦官所罕有。而打击异己,陷害忠良,他的手段也极是狠毒。他最后虽被思宗除去,但是已经搞乱了的明代政治,矛盾尖锐,思宗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收拾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773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