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大明王朝——明代宗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09:21:24 0

明代宗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是宣宗的第二个儿子,英宗的弟弟。当英宗亲征蒙古瓦剌也先部时,他以郕(chéng)王身份留守北京,“土木之变”后被推上皇帝宝座。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的消息很快传至京城,朝廷内外一片恐慌,大臣们聚集在朝堂上痛哭,不知所为。侍讲徐理提议弃城逃跑,迁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谦表示坚决反对,说:“提议南迁的人应该被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稍一动就会坏了大事!难道不知宋朝南渡的事情吗?”他和吏部尚书王直等人向孙太后(英宗的生母)上表请求让郕(chéng)王朱祁钰代理国政。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命郕王监国,随后又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二十三日,代宗临朝主持政事,群臣请诛杀王振全家以安人心。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叱喝群臣,激起众怒,被当堂击毙,朝班大乱。代宗非常害怕,想退回宫去,被于谦拦住,请他当众宣布马顺等人所犯之罪本就是死罪,打死他的官员无罪,并请求颁发了诛杀王振全家的诏令。八月二十五日,代宗命都督石亨总督京营。这些措施稳定了政局,使得朝野齐心,共同抗敌。

当时,由于明王朝无国君,政令推行不畅,新立的太子才三岁,无法处理政事;也先挟持着英宗大举进犯,为了安定人心,断绝也先用英宗进行要挟的图谋,群臣奏请孙太后立郕王为皇帝。孙太后准许,郕王却推辞再三,避归府邸。于谦正色对他说:“臣等诚爱国家,非为私计。”郕王这才接受了孙太后的旨意,于九月初六即皇帝位,是为代宗,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为什么说明宪宗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是英宗的长子,初名见濬,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被立为皇太子,代宗景泰三年(1452)废为沂王,英宗天顺元年(1457)又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天顺八年即位,年号成化。他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位期间,英宗时期的种种弊政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宪宗宠信宦官,使宦官的祸害更甚。他们擅作威福,破坏朝政,尤以专西厂的大宦官汪直为最。他屡兴大狱,迫害大臣,气焰嚣张。还有梁芳、韦兴等宦官,贪黩谀佞,如梁芳为了取媚于宪宗宠妃万贵妃,“日进美珠珍宝悦妃意”,其同党也借为皇家采购的名义,四处搜刮,宪宗因万贵妃的缘故而不加以追究。

宪宗崇佛道、信方术,一些妖人、奸佞应运而生。有个叫李孜省的方士因进献符篆而得宠,与梁芳等宦官表里为奸,干预政事,操纵官员的升降,朝野人士为之侧目。有个叫继晓的和尚诱导宪宗做佛事,耗费钱财无数,强拆了数百户人家的房屋建造大永昌寺,花掉银子数十万两,颇为民害。还有一些和尚道士仗着宪宗的宠信,或横行于朝廷,或作乱于地方。

宪宗时期朝政的黑暗腐败,还表现在内阁组成上,如成化后期的内阁由大学士万安主持,专政达十年之久。而万安是一个既无学术又无品性的官僚,为了稳固地位,结交宦官以为内援,不惜自称侄子来献殷勤于万贵妃,甚至给宪宗进房中术。宪宗怠于政事,君臣常不见面,一旦内阁请宪宗召见大臣议政时,万安却又不奏时政,只是顿首高呼万岁,一时传笑,谓之“万岁阁老”,使得宪宗更不愿召见大臣。当时内阁有万安、刘吉、等人,都无所规正,各部尚书更多平庸,所以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民谣。

宪宗一朝,朝政荒废,宦官作乱,佞臣横行,土地兼并严重,边关守备松弛,内忧外患层生迭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所以说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明孝宗小时候的生活为什么会坎坷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是宪宗的第三个儿子,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即位,年号弘治。因为宪宗特别宠爱万贵妃,使他小时候的生活比较坎坷。

孝宗的生母纪氏,原是蛮族地方官员的女儿。宪宗年间明军征讨蛮族,纪氏作为战利品被送入后宫。她聪明灵巧,又精通文字,被派到内宫书房看守藏书。宪宗偶然一次到内宫藏书处,她被临幸,有了身孕。当时万贵妃受到专宠,骄横善妒,后宫有怀孕的都被她算计堕胎。她知道纪氏怀孕后非常生气,令官婢去给纪氏堕胎。宫婢假称纪氏是害胀气病,这才逃过一劫。后来纪氏被送到安乐堂生下了孝宗。她害怕惹来灾祸,让宦官张敏将他抱走溺死,张敏说:“皇上还没有子嗣,怎么能抛弃他呢?”就把他藏在别室抚养,长到五六岁,还不曾剪胎发。

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有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宪宗对镜长叹:“眼看着老了,还没有儿子啊!”张敏这才告诉他纪氏生子一事,孝宗这时已六岁了。使者去接时,纪氏抱着孝宗大哭说:“儿子离去,我是活不成了。”宪宗见到孩子,悲喜交加,抱着他放在膝上凝视良久,哭着说:“是我的儿子,像我啊。”于是立为皇太子,取名为朱祐樘,封纪氏为淑妃。但过了不久,纪氏就暴病而亡,都传说是万贵妃害死的,宦官张敏也因惧怕万贵妃而吞金自杀。

孝宗被立为太子后,周太后(宪宗之母)怕他再遭万贵妃的毒手,就把他带到自己宫中抚养。一天,万贵妃叫孝宗去吃饭,周太后对他说:“孩儿前去,不要吃任何东西啊。”孝宗见了万贵妃后,果然不吃东西。万贵妃给吃的,他说:“已经吃饱了。”给喝的,他说:“怀疑有毒。”万贵妃大怒,说:“这个孩子才几岁就这样,等长大了就更要欺凌我了。”此后,万贵妃一改过去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诞生的皇子渐渐多起来,她就要宪宗另立太子。宪宗曾一度动摇。后来泰山发生地震,占卜者说这是上天在警示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天下动乱,宪宗才不准再提废立太子之事。

孝宗小时候这段坎坷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即位后,恭仁俭朴,勤政爱民,出现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明武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是孝宗的长子,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即位,年号正德。他在位期间,耽于逸乐,荒于政务,是有名的腐朽荒唐皇帝。

武宗即位时才十五岁,“好逸乐”、“好骑射”,宠信被称为“八党”、“八虎”的大宦官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人。他们天天以狗马鹰犬、歌舞摔跤等游戏引诱武宗游玩娱乐。武宗乐此不疲,怠于政事,孝宗在遗诏中所宣布兴利除弊之事者,全搁置不行。正德二年(1507),武宗大兴土木,在西华门别筑宫殿,造密室于两厢,称为“豹房”、“新宅”,在里面开设酒店、商店甚至妓院,恣意玩乐。因为他不理政事,大权旁落于宦官之手,早已严重的宦官专权局面又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势倾天下的大宦官刘瑾。

刘瑾被诛杀后,他又宠信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江彬。江彬对武宗说宣府的乐工多美妇人,而且可以观察边地军情,瞬息之间奔驰千里,何必郁郁不乐地居于内宫,为朝中大臣所制。在江彬的诱导下,武宗屡屡出巡。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至十四年二月,武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连四次出巡。江彬在宣府为武宗建镇国府第,并将豹房的珍玩、宫女全部运去,供他玩乐。在宣府的时候,武宗常常带人夜闯民宅,强抢民女,索要酒食,以致当地的市肆萧条,白日闭户。他在外玩乐,出巡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第四次出巡更长达半年。每次出巡,宦官必先为他抢夺良家女子,严重骚扰民间。

武宗荒政,江西宁王朱宸濠就伺机而起,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起兵叛乱。这不但没有给武宗敲响警钟,反而为他出巡江南提供了一个理由。他不顾群臣的劝谏,亲自率军平叛,到达涿州(今河北涿州)时,传来王守仁平叛的捷报。于是大臣们请他回京,他不听,反令王守仁原地候驾。然后一路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到达扬州(今江苏扬州)时,武宗派人遍地搜寻处女、寡妇,遇有藏匿的,就破墙毁屋,强夺而出。还遍阅扬州妓女,使胭脂花粉价钱飞涨。第二年七月才到南京,令王守仁重新报捷,搞了一个滑稽的受降仪式,令释放朱宸濠等人后,自己再与宦官侍从把他抓住,作出凯旋的样子。北返途中,仍然不停地玩乐,在清江浦积水潭捕鱼时,船翻落水,被救出后得了病。正德十六年三月,病死于豹房。

明世宗时的“大礼议”是怎么回事明世宗朱厚熄(1507~1566)是武宗的堂弟,于武宗正德十六年以藩王身份入京继承帝位。即位后,在有关他的生父兴献王的主祀封号之事上跟朝臣展开了长达一二十年的较量,史称“大礼议”。

世宗即位五天后,就令负责礼仪的官员讨论他的生父兴献王的主祀封号。按照礼法,世宗应继承皇统,尊武宗之父孝宗为父,而称生父为叔父。开始,礼臣议定以孝宗为皇考(皇父),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大王妃。对这种“移易”父母的办法,世宗当即表示不满,要臣下再议。当年七月,观政进士张璁迎合世宗私意,提出“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世宗非常高兴,命大臣再议。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上疏反对,世宗都不予理睬。十月,杨廷和见势不得已,只得退一步,在起草给礼部的诏书中称,奉圣母慈太后懿旨,皇上本生父兴献王宜称兴献帝,生母宜称兴献后。

世宗嘉靖元年(1522)正月,杨廷和等人利用宫中失火制造舆论,迫使世宗称孝宗为皇考,兴献帝和兴献后为本生父母。但世宗并未就此罢休,想方设法要去掉生身父母尊称中的“本生”二字,并得到一批中下层官僚的支持。三年,皇考之争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世宗去掉“本生”二字,在当时引起一场大风波,为了争取保留“本生”二字,也就是争取孝宗至武宗系统的延续,二百多名官员聚集于左顺门外,跪伏哭谏,世宗两次传旨,他们都跪伏不起。世宗大怒,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关入狱中。在二百多名官员中,四品以上的剥夺俸禄,五品以下的施行杖刑,有十六人被打死。至此,他为父母上尊号、立庙之事再没有了阻碍,于四年下令在太庙旁另立世庙,后改为献皇帝庙。七年,世宗颁布了记述“议大礼”事件的《明伦大典》,对曾持反对态度的官员进一步定罪并处罚。其中,将早已辞官的杨廷和定为罪魁,革职为民。十七年,奉兴献帝神主入太庙,称睿宗,为了将睿宗配享上帝,世宗把太宗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

对兴献王的主祀封号,世宗君臣争论了一二十年。这件事本身不过是礼法条文,其实背后却隐藏着朝臣与皇帝、朝臣各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对明朝后期的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明穆宗的一生如何明穆宗朱载垕(hòu)(1537~1572)是世宗的第三个儿子,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即位,年号隆庆。

穆宗即位后,在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辅助下,革弊施新,平反冤狱,凡嘉靖一朝因劝谏而获罪的大臣,活着的加以任用,死去的加以抚恤,如海瑞获释出狱,恢复官职。又严惩方士,取消斋醮,停止因斋醮而加派的税钱及部分织造、采买。还不时蠲免受灾地区的赋税,抑制土地兼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穆宗在位期间,蒙古又一次较大规模入侵,虽然没有进攻北京,但也给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穆宗采纳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并在边界开设马市,互通有无。又调戚继光为总兵官,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开展互市贸易,使北部边境出现了一时和平安宁景象。

但过了不长时间,穆宗也与世宗一样怠于政事,很少接见大臣,经筵也不发表意见,而且贪好女色,醉心于玩乐;服御器用,都“镂金雕玉”。为了供他享受挥霍,多次派人传诏购求珠宝,比世宗还急迫。穆宗的挥霍浪费使嘉靖以来严重的财政危机进一步恶化,尖锐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幸运的是在位期间没有爆发重大的变故,得以稳坐皇位六年。

隆庆六年(1572),穆宗得病去世,遗命由太子朱翊钧即位,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辅政。

为什么说明神宗是一个懒惰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是穆宗的第三个儿子,于穆宗隆庆六年(1572)即位,年号万历。他在位的前期,尚能励精图治,可到了后来,由勤变懒,长期晏居深宫,不亲郊庙,不见朝臣,大臣的奏疏常是“留中”不发,经筵尽废。

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开始,神宗就以“病”为借口,不亲郊庙,不见朝臣,怠于政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至四十六年,不上朝已近三十年。甚至发生了紧急军情也无动于衷,如二十四年四月,大学士赵志皋因抗倭援朝之役事属重大,提出面见神宗,商议有关事宜,神宗以身体不好,多日服药需要静养为借口而拒绝了。

神宗既不见朝臣,也不及时处理大臣呈上的奏疏。万历十六年(1588),有大臣上疏批评神宗唯好酒色财货,神宗暴跳如雷,恼怒不止,从此把奏章“留中”不发。

神宗还废除了经筵日讲,自万历十四年(1586)开始借口有病而停止经筵日讲之后,一直对此事不感兴趣,多次传免,后来干脆以进呈讲稿的办法来代替君臣当面讲习,永久停止了经筵日讲。

神宗长期晏居深宫,万事不理,官员的任免处于半停顿状态,在职的官员不能正常升迁,空缺的职位不能及时补充。早在万历三十年(1602),南北两京已缺尚书三人,侍郎十人,科道官九十四人;全国缺巡抚三人,布政盐司六十六人,知府二十五人,“曹署皆空”。而且自万历三十七年起,又有不少大臣纷纷封印出城,拜疏自去,许多行政机构陷于瘫痪状态。而在朝廷内部,大臣们又分立门户,结党纷争,神宗对此不闻不问。

神宗贪图逸乐,几十年晏居深宫,不理朝政,所以说是一个懒惰的皇帝。

明光宗为什么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光宗朱常洛(1585~1620)是神宗的长子,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年号泰昌。

光宗即位后,着手改变神宗时的弊政,下诏停止征收矿税,用内库中的银子给士兵发饷银,又起用神宗时因直言进谏而被罢职的大臣,使朝政向清明的方向发展。但他素来身体羸弱,当太子时,因为不被喜爱,物质待遇非常淡薄。即位之后,日理万机,精神劳瘁,身体状况更差。随后,又因身处顺境,就不再自我克制,贪恋女色。郑贵妃送给他八名美女以讨取欢心,光宗不顾身体虚弱,竟一夜连幸数女,导致“病体”“大剧”。御医崔文升(原来是郑贵妃宫中的内侍)给他吃大黄药,加重了病情,一夜下泄达几十次。在光宗的病情没有好转的情况下,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药,光宗吃过两丸后就病逝了。光宗从即位到去世,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而此后,对光宗致死的原因,在朝廷官员之间有过长期的争论,成为有名的“红丸案”。明熹宗朱由校是如何即位的明光宗朱常洛临死前,遗命由长子朱由校(1605~1627)即位。但光宗的宠妃李选侍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百般阻挠,使得熹宗的即位过程充满了斗争。

李选侍是郑贵妃送给光宗的美女之一,最受宠爱,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即后来的毅宗)都曾由她抚养。她为人恃宠骄横,早在万历年间,就欺凌朱由校的生母王氏而使她含愤死去。光宗死前,曾口谕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李氏不满足,要朱由校出面为她求取皇后的封号,但没有成功。光宗死后,她仍住在皇帝所居的乾清宫不肯离开,把朱由校藏在宫内,不让他见朝臣,欲挟持他以自重。朝中大臣怀疑她要垂帘听政,于是杨涟、左光斗、刘一燝等人谋划使朱由校摆脱她的控制,尽快即皇帝位。

光宗泰昌元年(1620)九月一日,杨涟等人一起来到乾清宫门前,守门宦官手持木棒不让进入。经过杨涟的厉声责问,这才得以进宫。他们对死去的光宗行过入临礼后,刘一燝诘问旁边的宦官们:“皇长子应该在灵柩前即位,现在却不在,是什么缘故?”宦官们都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宦官王安偷偷告诉说是被李选侍藏在本宫暖阁内不能出来。接着,王安进去骗李选侍说是让朱由校出去一会儿就回来,李选侍答应了。王安带着朱由校走到宫门时,数名宦官又追上来,拉着朱由校的衣服让他回去,杨涟将他们斥退。大臣们簇拥着朱由校到了至文殿,举行“即东宫位”的典礼。这时,李选侍仍然想逼迫朱由校回乾清宫,杨涟等人为朱由校分析了形势,把他暂时安置在慈宁宫,议定当月六日正式即皇帝位。

为了使朱由校正式即位时能住进皇帝所居的乾清宫,也为了使李选侍彻底丧失干政的可能性,左光斗等人积极活动,逼迫李选侍搬出乾清官,移居其他宫室。九月六日,朱由校正式即皇帝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自光宗死到朱由校即位,共经历了六天。

信王朱由检早年的生活状况如何朱由检(1610~1644)(即后来的毅宗)是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生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其生母早逝,先后由朱常洛的嫔妃西李和东李抚养。

朱由检的生母刘选侍为人忠厚贤惠,但并不受宠,生下他之后也没能母凭子贵,朱由检五岁多时,她郁郁而死,被光宗草草葬在西山。朱由检年幼丧母,思念不已,但又不敢声张,他当时住在勖勤宫,曾悄悄向宦官询问:“西山有申懿王的坟墓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又加问了一句:“申懿王坟旁有刘娘娘的坟墓吗?”还曾秘密付钱给宦官,让他前往西山焚纸祭奠。即位后,尊其母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昆天毓圣皇太后”,把她从西山迁葬庆陵,与光宗合葬。又命人根据宫女的回忆给生母画了像,将其悬挂于乾清官里,朝夕供奉仰视。生母的早逝,对他早期的心理影响很大。

生母死后不久,朱由检改由李选侍(西李康妃)抚养,李选侍生下皇女(皇八妹)之后,又改由另一位李选侍(东李庄妃)抚养。东李宽厚仁慈,对朱由检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母爱。熹宗即位后,封朱由检为信王,恩遇甚厚。当时熹宗宠信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二人在宫内的势力如日中天,宫中嫔妃多有被他们折磨威逼至死的。朱由检的养母李选侍为人正直,不愿同魏、客同流合污,因而招来嫉恨,被百般刁难,受尽委屈,积郁成疾而死。养母的死,对朱由检的打击很大,魏、客的一手遮天,也引起了他的警觉,后来受遗命入宫即位时,不吃宫中一口饭,不喝宫中一口水,晚上睡觉也不敢熄烛。

宫中的复杂斗争,使朱由检早早地成熟起来,早年的这些经历对他即位之后的影响很大。

勤奋为政的明毅宗为什么成了亡国之君熹宗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受遗命即皇帝位,年号崇祯,是为毅宗。

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毅宗殷殷求治,很想有所作为。即位之初就除掉了大宦官魏忠贤,又大刀阔斧地清除阉党,削弱宦官的势力。还平反冤狱,起复熹宗年间被罢免的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在他的努力下,朝政为之一新,朝野士民刮目相看,称他为“明主”。

但毅宗即位时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朝内党争愈演愈烈,国家财政走向崩溃边缘,土地的高度集中使百姓陷入赤贫困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外,东北的满族势力日渐强大,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安全。这一切决定了政局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好转,但毅宗急于求成,又急躁多疑,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因对外廷大臣不满,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权力日益膨胀。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中后金反间计,冤杀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无奈中,毅宗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又在宫中设坛,祈求上天降福消灾。在对天帝及各类神仙失望之余,还曾一度对天主教产生兴趣,召外国传教士入宫讲解教义。但这些已经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三月十九日凌晨,北京内城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毅宗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寿皇亭。明朝灭亡。

明毅宗自杀时的详情如何明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这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对北京发起最后总攻。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开始围攻北京。十八日夜间,农民军进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宦官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农民军一拥而入。有宦官劝毅宗投降,被毅宗一剑杀死。他派人把周皇后和袁妃叫来,哭着对周皇后说:“大势去矣”。周皇后说:“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你从来不听我一句话,至有今日”,抱着太子和两个孩子痛哭不已,然后让他们出宫各自逃命。为了不让爱妃落人敌手,毅宗让周皇后自杀,又挥剑将袁妃砍死。长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毅宗悲叹道:“你为何生在我家!”一剑砍去,公主挥臂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接着又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和几个嫔妃。但毅宗的求生欲望却强烈起来,换上便服,准备出城。他混在宦官中到了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让天亮时验明再出。宦官夺门不成,到负责城守的戚国公朱纯臣家,但其家人说他赴宴未归。又赶到安定门,但门闸沉重,怎么也打不开。外逃不成,毅宗只好又回到宫中。

十九日早晨,北京内城被攻陷。毅宗得知后,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他见大势已去,就和宦官王承恩到了紫禁城后的煤山寿皇亭。这里曾是他检阅内操之处,可如今却成了他去面见列祖列宗的地方。毅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脱下龙袍,在衣襟上留下了“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的话,然后与王承恩相对而缢。

两天之后,毅宗的尸身才被人发现,大顺政权派人将他与周皇后草草葬人昌平县(今北京昌平)田贵妃的墓穴之中。南明弘光年间谥思宗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

明成祖永乐年间后宫发生哪些惨案明成祖在永乐年间,曾两次屠杀宫女,两次事件都与其宠妃之死有关。

永乐五年(1407),皇后徐氏病死,成祖未再立后,而最宠爱王贵妃和贤妃权氏。权氏来自朝鲜,深得成祖怜爱。七年,特晋封其为贤妃。八年,成祖率大军出征,携权氏随军出塞。但就在大军凯旋的路上,权氏香消玉殒,成祖非常难过。当时,宫中还有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一为商贾之女,记载中称“贾吕”。贾吕入宫后,见到本国先期入宫的吕氏,就想结好于她,但吕氏瞧不起她的为人而加以拒绝,贾吕怀恨在心。不久,权氏死于北征凯旋途中,吕氏曾随军伺候过权氏,贾吕就诬告是她在权氏茶里下了毒药。成祖闻后十分恼怒,不问情由,诛杀吕氏及宫女、宦官数百人。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最为宠爱、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死去,他更加暴躁无常。这时,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都与小宦官结好,成祖得知后极为恼火。二人十分恐惧,自缢身亡。成祖亲自刑审贾吕侍婢,结果竟诬告她们要谋杀皇帝。成祖盛怒之下,亲自下手对宫女们动用酷刑,株连惨杀宫女达二千八百人之多,且每每亲临行刑。有的宫女临刑时骂他道:“你自己年老阳衰,宫女们和内侍交好,有什么罪过?”成祖听后更加恼怒,就让画师画了贾吕和小宦官相抱的画来羞辱她们。

这就是成祖永乐年间发生的屠杀宫女案。自贾吕诬告贤妃被毒案到宫人与宦官相好事发,成祖前后诛杀宫女及宦官当在三千人以上。

到底谁是明英宗的生母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的长子,关于他的亲生母亲,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宣宗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有的说孙氏没有儿子,暗中把别的宫人生的孩子抱来养为己子。

孙氏是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她娇美聪明、善解人意,深得宣宗的宠爱,被册为贵妃,皇后胡氏则不得宠。按照明代制度,皇后有金册和金宝,贵妃则有册无宝。孙氏恃宠,要求也要金宝,宣宗就向太后请求也赐给她金宝,这样,明代贵妃有金宝的制度便从她开始。但她仍不满足,想取皇后之位而代之。胡氏多病而无子,但孙氏也没有生育,废后之事就暂时停止了。不久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宣宗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孙贵妃突然有了一个儿子,史书记载这个孩子并非孙贵妃所生,而是“阴取宫人子为己子”,至于这个生下孩子的“宫人”到底是谁,却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为了制造舆论,宣宗及宦官们在孙贵妃“怀孕”期间,还制造了很多“奇征”,如天降祥瑞等等,使人们相信孩子是孙氏所生。

孩子出生仅四个月,就被册立为太子,赐名朱祁镇。在明代皇太子正位东宫的年龄中,他是最小的一个。母以子贵,太子一立,孙贵妃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在宣宗的暗示下,宫廷内外刮起一股废后之风。胡氏上表辞位,孙氏又装出谦恭的样子,谦让再三,说待皇后的病好了,自然会有孩子的,我的儿子怎能摆在皇后的儿子之前呢?英宗正位东宫刚过二十多天,宣宗即下诏废皇后胡氏,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孙氏被立为皇后,势焰更炽,英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一直到天顺六年(1462)才去世,英宗生母是谁从此更无人知晓,成为一桩悬案。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也先部进犯大同(今山西大同),大同兵失利。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准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阻止,但英宗不听,决意亲征。

七月十五日,英宗下诏亲征,命其弟郧王朱祁钰居守北京,统帅五十万大军向西北进发,王振和英国公张辅等人从行。张辅是德高望重的名将,但英宗不许他干预军政,一切由王振指挥。大军出发之后,前方频频传来败报,加之连日风雨,营中常常夜惊自扰。大臣们再三劝英宗停止前行,但都遭王振拒绝。王振在军中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成国公朱勇等人向他禀报军情,都要以膝前行。

八月初一,明军到达大同,王振仍欲进军,亲信向他密报了瓦剌的实力后,他才感到害怕,决定撤军。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开始准备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紫荆岭上)走,到蔚州后请英宗驾幸他家,后来害怕大队人马会损坏他家乡的庄稼,又改道东行。明军迂回改道,初十退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时,瓦剌的大批骑兵已经赶到。十三日,英宗大军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离怀来城(今河北怀来)仅二十里,众人想退入怀来据守,而王振坚持留驻土木堡。十四日,瓦剌军围困了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附近的水源已经被瓦剌军占领,明军人马两天没有喝到水,饥渴难当。瓦剌军假装后退,遣使讲和。王振见使者前来议和,急忙下令将营地移到水源附近。明军刚移动三四里,就遭到了瓦剌兵的伏击,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张辅、邝茔、王佐等五十余名大臣战死,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打死。英宗在混战中突围不成,下马盘膝而坐,为瓦剌所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五十万精锐尽失,使得明朝元气大伤,国力大降。

北京保卫战的结局如何“土木之败”使明王朝遇到严重危机,幸亏有于谦挺身而出,艰苦经营,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才使明王朝渡过了难关。

英宗被俘后,瓦剌也先声称要送其回京,实际上是想挟持他大举进犯。于谦与其他主战官员请立郕王为帝(代宗),安定了人心,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担当起备战御敌的重任。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已经陷没,所余疲卒不到十万,上下都没有斗志。于谦接受任命之后,雷厉风行地整顿内政,调兵增援,积极做好战备,还举荐了一批有军事才干的将领守卫重要关隘,鼓舞了民心士气。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初,也先拥挟英宗攻打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不下,便大举进攻北京。明朝内部在战守的策略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建议挖城壕以拒蒙古骑兵,有的主张固守不出。于谦则认为坚守不出会示弱于人。在代宗的支持下,他派遣诸将率兵二十二万分列于京师九门之外,自己则身披甲胄亲赴军中督战,将兵部事务托付给侍郎吴宁,下令关闭九门,以示背水一战的决心。

也先原以为明军不堪一击,北京朝夕可下,现在见明军严阵以待,军纪严明,锐气大为受挫。十三日,也先派遣数骑窥探德胜门,于谦事先在路边空舍内设下伏兵,再派少量骑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数万瓦剌骑兵追至,明军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大败瓦剌军。也先弟弟中炮而亡,瓦剌兵死伤惨重。接着,瓦剌军又在西直门和彰义门吃了败仗。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多次被击败。这时明朝各路勤王兵将至,也先恐断其归路,连夜拔营北遁,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代宗景泰元年(1450)六月,也先见英宗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就遣使与明朝议和,表示愿意送回英宗。代宗派侍读商辂迎回英宗,举行授受帝位仪式后,即让其入居南宫,实际是将他软禁了。为了防止英宗与外人交通,代宗派人把南宫外及其附近的树木都砍伐掉。

景泰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大臣奏请复立英宗之子沂王朱见深为太子,他迟迟不允。十二日,景帝召见石亨商议事情,石亨见景帝病势沉重,就与其同党都督张軏、宦官曹吉祥等人谋划迎英宗复位。他们到太常卿许彬那里商量,许彬推荐了徐有贞。石亨等人和徐有贞密谋之后,把计划偷偷告知了英宗和孙太后。十六日夜,众人又在徐有贞家中会合。徐有贞到屋顶观天象,过了一会儿下来说:“时机已经到了,不要失去机会。”当时正好有边吏报警,徐有贞就让张軏防备非常为名,带兵进人大内。石亨掌管着各城门的钥匙,当夜四更时打开长安门放张軏率领的军士进入皇城,又将城门锁好,防止外兵进入。到了英宗所居的南城,大门锁着打不开,徐有贞命军士以巨木撞墙而入。英宗在灯烛下单独出现,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石亨等人跪伏于地请他登位。众人簇拥着英宗到奉天殿升座,高呼万岁。当时已经是十七日黎明,群臣正在朝房中准备代宗临朝听政,忽然听到钟鼓声,正在惊愕中,又见诸门大开,徐有贞出来大声说:“太上皇复位了!”群臣在他的催促下只得前去朝贺。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夺门之变”,也称“南宫复辟”。

英宗复位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废代宗仍为郕王,迁之西内,过了十几天就死了。

明孝宗的生母之谜是怎么回事孝宗的生母纪氏是贺县(今广西贺州)人,原是蛮族土官的女儿,宪宗年间明军征讨蛮族时被掳入内宫,后生下孝宗朱祐樘,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在孝宗被立为太子后不久暴病而死。

纪氏在宫中时,曾经跟别人提到家住贺县,姓纪,但因为年幼不记得族中亲人。孝宗即位后,派宦官蔡用访求纪氏的家人。蔡用找到了纪父贵、纪祖旺兄弟,孝宗很高兴,将他们分别改名为纪贵、纪旺,授予他们官职,又赏赐了宅第、金银、庄田、奴婢等不可胜计。此外,还追赠了纪氏的父母、祖父、曾祖,又派人营造纪氏祖先在贺县的坟茔,免除其家族的赋役。然而不久就来了个国舅说纪氏兄弟是假的。原来,宫里有个叫陆恺的太监也是广西人,本姓李,蛮语中纪、李同音,他就谎称自己是纪氏的兄长,找族人出来认皇亲。他的姐夫韦父成出来冒充,有关部门把他当作外戚亲贵,把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迎恩里。纪氏兄弟显贵后,韦父成到京城去争辩,被驱逐回乡。孝宗派人修复纪氏祖先的坟茔时,又有几个姓李的人都自称是纪氏的族人。孝宗派人前去暗访,查得实情后,把纪氏兄弟发配到边海。之后,孝宗又多次派人访求纪氏家人,但都没有找到。

孝宗弘治三年(1490),礼部尚书耿裕上疏说,纪氏的家乡粤西连年兵灾饥荒,百姓多逃亡他乡,且岁月久远,已踪迹难明,查找的难度很大。建议仿朱元璋马皇后故事,拟定纪氏父母的封号,立庙祭祀。孝宗虽然很难过,但还是同意了,说:“起初我以为有宗族亲人尚可在别的地方访求到,所以宁愿受尽百般欺骗,只希望能得到一个真正的亲人。你们说年深日久无从找寻,奏请加封立庙,以安慰圣母之灵。皇祖既然已有旧例,我又怎么敢违背呢?”于是加封了纪氏的父母,在桂林府(今广西桂林)立庙,命官吏每年按时祭祀。

“梃击案”是怎么回事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即光宗)被立为太子,郑贵妃之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国本之争”终于有了结果。但神宗对朱常洛的态度仍十分冷淡,而对郑贵妃及福王宠爱有加。宫内和朝廷上拥戴福王的势力不肯死心,策划了梃击一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初四,一男子手持枣木棍,闯入朱常洛所居慈庆宫的大门,击伤守门的宦官,跑到前殿檐下才被抓住。有关官员认为“情境叵测”,就加意审讯。这名男子叫张差,小名五儿,居住蓟州(治今天津蓟县)。为什么要持棍闯宫,他前后说法不同。刑部十三司会审时,他招供说同乡马三道、李守才让他跟着一个不知姓名的太监走,答应事成之后给他几亩地种。进京后到了一处大宅院,另一个太监给他饭吃,鼓动他闯进宫门,对他说:撞着一个,打杀一个,如能打着小爷(宫中太监对太子的称呼),就不愁吃穿了。还说:出了事情,自有人相救。后来审出,带张差入京的太监叫庞保,大宅院里的太监叫刘成。司礼监和三法司审问庞、刘二人,但他们至死都不肯承认。

当时,梃击案一出,举朝惊骇,相当一部分廷臣认为此案与郑贵妃和她的弟弟郑国泰有关。处境最窘迫的是朱常洛,他即使心有所疑,也不敢说出。

事态的发展对郑贵妃及福王越来越不利,神宗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他让郑贵妃“自求于太子”,又亲自出马,多次抚慰告谕朱常洛,让他向朝臣们说明情况,赶紧结案。后来对此案的处理,基本上根据朱常洛提出的原则:张差误入宫闱,打倒内侍,罪所不赦,即刻处决。马三道、李守才等大逆煽惑,判处流放。庞保、刘成从轻拟罪,但后来在宫中被击毙。

红丸案的详情如何光宗即位后不到十天,就感觉身体不适,找医官诊视。御医崔文升开了泻药,更加重了病情,光宗下泄不止,一夜达三四十次。此后,病情一直没有好转。不久,鸿胪寺官李可灼到内阁,自称有仙丹想要进献给光宗,称为“红丸”。事关重大,阁臣不敢轻易决定,就让两人同时服用“红丸”来观察用药的效果,结果一个人服用后病情好转,一个人服用后病情加重。阁臣刘一燝说,这不是完全之药,不可轻用。但李可灼与宫内宦官熟识,请他们代向光宗启奏。光宗当时病势已经非常沉重,病急乱投医,催取药来。服下一丸药后,光宗渐感舒畅,想进饮食,连声称李可灼为忠臣,大臣们也都非常高兴。下午,李可灼又进药,御医们都说不宜连用,但光宗连连催促,于是又吃了一丸,结果却加重了病情,当晚就去世了。

此案称“红丸案”。光宗之死,是否以李可灼的红丸药为最后致命的因素,是无法说清的,但光宗确实是在服了红丸之后死去的,因而应该慎重处理。但首辅方从哲却不但不追究李可灼的责任,反而赏给他白银五十两,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反对和怀疑。方从哲在众人攻击下,只好改罚李可灼停俸一年。此后,关于光宗的致死原因,大臣们又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红丸案”成了朝中党争更加激化的一个原因。

移宫案是怎么回事明光宗临死前,遗命由其长子朱由校即位。负责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欲挟其以自重,坚持不离开皇帝所居住的乾清官。为了让朱由校即位时能住进乾清官,不让李选侍干政的企图得逞,朝臣们要求李选侍马上移居他宫。

李选侍不打算搬出,她知道,朱由校一当上皇帝,就会搬进乾清宫。只要同宫,她就能控制住局势。首辅方从哲态度暖昧,认为李选侍搬迁不必太急。但主张李选侍立即搬迁的杨涟、左光斗、刘一燝等人态度坚决,他们积极活动,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朱由校下了“即日移宫”的旨意,太监王安等人也在宫内“恐吓”,李选侍无奈,被迫从乾清宫迁到别的宫室。

杨涟等人逼迫李选侍移宫时,一方面在搬迁上毫不妥协,另一方面又主张搬出后要给予妥当的安置,朱由校也表示同意。但事情并没有按他们的想法顺利发展下去,当李选侍由乾清宫搬出时,宦官刘逊、刘朝等人趁机偷盗内府的宝物,过乾清门时,不小心将金宝掉在地上,被人发现。朱由校得知后大怒,令人审讯,供词牵连到了李选侍的父亲。宦官们就散布流言,说被逼出乾清宫的李选侍上吊自杀,其女皇八妹跳井等等,想以此来迷惑朝臣。一时流言纷起,吵嚷不休,“移宫”一事成为有不同政见的朝臣们互相攻击的借口,杨涟等人先后被迫离职。

杨涟、左光斗等人逼迫李选侍移出乾清官一事以及关于此事的争论,就是所谓的“移宫案”。它与“梃击案”、“红丸案”合称“三案”,对当时的政局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麓川之役的详情如何“麓川之役”是指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军平定云南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宣慰使思任发叛乱的战争。

明朝建立后,在麓川地区设置军民宣慰使司,以其地部族首领为宣慰使。英宗正统二年(1437)十月,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叛变。至五年七月,被镇守在云南的黔国公沐昂率军平服。思任发不得已,进贡谢罪。十二月,英宗让文武大臣讨论麓川之事。大学士杨士奇等认为不必大兴问罪之师,麓川地方不过数百里,只要派军驻屯,且耕且守即可。侍讲刘球也上疏请罢兵。但其时宦官王振专权,一意孤行,决策派兵征讨。兵部尚书王骥逢迎其意,也主张用兵,于是麓川之役再起。

正统六年(1441)正月,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四川、贵州、湖广、南京兵十五万,征讨麓川。十二月,思任发渡江逃往缅甸,王骥等班师。七年十月,英宗又命蒋贵、王骥征麓川,明军深入高黎贡山,大败叛军,思任发又逃脱,明军班师回朝。思任发到处躲藏,后来为缅甸人所擒。十一年十二月,缅甸将思任发交给明军,斩首献于京城。思任发之子思机发屡屡遣使入贡谢罪,国内也都想息兵安民,但王振却要“尽灭其种类”。十三年春,又派王骥等人率兵十三万前去征剿。十月,明军到达金沙江,思机发率军列栅于江西以拒,明军乘木邦(土司名,一作“孟邦”、“孟都”,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及缅甸宣慰司船二百余艘强渡,突破其防线,大败之。追至孟养(今缅甸孟养),再败之于鬼哭山等寨,思机发不知所向。但不久,思任发少子思禄复拥众为叛,重新占据孟养。王骥以明军久战疲乏,且叛军难平,遂与思禄订约,答应让他管理部众,居于孟养,于是罢兵。

麓川之役,耗时十余载,西南为之骚动,劳师无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曹石之变是怎么回事英宗复辟之后,大封“夺门”有功之臣,徐有贞升任兵部尚书,又加封武功伯;石亨被封为忠国公;宦官曹吉祥被提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他们分居要害,时时以“功臣”自居,骄纵恣肆,不可一世,但相互之间又争斗不休。

徐有贞得到英宗宠信,独揽内阁事务,他觉得曹、石二人过于贪婪横暴,就想与他们划清界限。曹、石二人非常不满,他们联合起来离间英宗与徐有贞,英宗渐渐疏远了徐有贞,几次将其逮捕人狱。曹、石二人更加肆无忌惮地专权乱政,冒功贪赏,英宗复论“夺门”之功时,曹吉祥的门下因“夺门”冒功得官的多至千百人;石亨的弟侄家人冒功为锦衣卫的有五十多人,他的部下、亲戚朋友冒名“夺门”功劳得官的有四千多人。他们还公开纳贿卖官,又依恃兵权,飞扬跋扈,多次干预政事。

英宗觉得不能忍受,吏部尚书李贤建议将权力收归已有。天顺三年(1459)七月,英宗召大同(今山西大同)镇守石彪(石亨侄子)还京,石彪指使千户杨斌等五十人入京保奏其留守大同,英宗更加怀疑石亨叔侄心怀不轨,立即派人将石彪逮捕入狱,后又将石亨下锦衣卫狱。次年二月,石亨病死狱中,石彪被处死,石亨门下冒“夺门”之功得官者四千余人全部被罢免。

石亨叔侄的悲惨结局让曹吉祥惊惧不安,他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经过了多次策划以后,密谋于天顺五年(1461)七月初二清晨起事,由其养子曹钦自外拥兵入宫,曹吉祥以禁军为内应,废除英宗。七月初一夜里,都指挥马亮从曹钦处逃出,到朝房告发,正在值夜的恭顺侯吴襟、统率西征军的怀宁伯孙镗急书“曹钦反”投入长安门,宫内立即逮捕了曹吉祥,紧闭皇城及京城九门。曹钦失去内应,进不了宫门,就在东西长安门纵火焚烧,杀死杀伤了东西朝房的官员,孙镗急召西征军二千余人镇压,战乱很快被平息,曹钦投井而死,其家大小均被诛杀。三日后,曹吉祥被凌迟处死。史称这次事件为“曹石之变”。

明世宗是如何迷信道教方术的世宗即位之初,曾一度下令拆毁京师的寺庙道观,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开始崇信道教方术,中年以后更变本加厉,几乎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

世宗即位不久,就在宦官崔文等人的引诱下,日事斋醮。他先是宠信龙虎山上清官的道土邵元节,封其为“致一真人”,让其总领道教,后又加授为礼部尚书。邵元节死后,又宠信方士陶仲文,封其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后来得病,继而痊愈,他认为这是陶仲文祈祷之功,授其为少保、礼部尚书,后又加授太傅,食一品俸,位登三孤。而那些正直的谏臣,则被他或贬或逐,以致后来廷臣无敢谏者。

世宗迷信方士,从嘉靖中叶以后开始大量服用丹药以求长生,丹药或取妇女月经,或取初生儿未啼时口中的血块。嘉靖后期,他几次大量选取童女入宫,以虐待童女的方式来取得炼丹原料。嘉靖三十一年(1552),一些宫婢不堪凌虐,起来造反,差点将其勒死。但他不但不觉悟,反而变本加厉。此后他移居西内,日求长生,郊庙不亲,朝讲尽废,不见大臣,只有陶仲文可以跟他经常见面。

世宗信用道教方术,大办斋醮,耗费了大量财物。到了嘉靖中期,宫中每年用于祭祀的黄蜡就达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十万斤。为了进行斋醮活动,世宗在各地大兴土木,致使“公私骚然”。为了表示对方术的虔诚,他为其父母和自己都加了道号,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真忠孝帝君”,再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因为世宗崇信道教,嘉靖朝有相当一批官员投其所好,并借此晋升。做醮事要撰“青词”。当时阁臣袁炜、严讷、李春芳、郭朴俱以善撰青词而入阁,时人讥之为“青词宰相”。

世宗一生迷信方术,宠信方士,自己最后也因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10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